顾云飞
[摘 要] 课堂教学需要艺术性的提问,合理且恰当的课堂提问是对学生思维的重要引领,是提升学习潜能和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所在. 鉴于此,研究者提出了以下提问设计策略:聚焦具体学情,提问要因人施问;关注认知基础,提问需有启发性;顺应思维发展,提问要层层递进;训练思维发展,提问要适当设限.
[关键词] 课堂提问;艺术;高效课堂
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打造高效课堂一直是一线教师所研究的重要课题,这不仅取决于教师的知识功底、语言素养和教学机智,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师课堂的组织能力相关. 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课堂提问发挥着重要作用. 事实上,课堂教学必须要有提问,没有提问的课堂不是好课堂,数学课堂更是如此. 善于提问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门教学艺术,只有善问,才能激起数学思考,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感受到交流之乐,体会思维碰撞带来的愉悦,提升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课堂效果. 下面笔者基于课堂中教师提问的艺术,谈谈自身的一点思考.
■聚焦具体学情,提问要因人施问
孔子老先生所尊崇“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类比应用于课堂提问这一环节,则应是“因人施问”.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此,课堂提问需聚焦具体学情,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因人而异,让每个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让每个问题都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解决的,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成功的愉悦,让每个学生“跳一跳,摘果子”,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的水平上得到提升,促进全面发展.
案例1:已知二次函数f(x)=ax2+bx+1(a,b∈R,a>0),设方程f(x)=x的两个实数根为x■,x■,x■<2
首先,笔者提问学困生:“以上函数是关于未知数x的几次函数?试写出该函数的对称轴方程. 函数的图像是否过定点?若过定点,试写出定点坐标. ”以上“问题串”的难度教学,学生回答起来较为轻松. 接着,笔者提问中等生:“若令g(x)=f(x)-x,那么函数g(x)的图像仍过定点吗?据函数g(x)的图像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经过思考,得出以下结论:g(2)=4a+2b-1<0①,g(4)=16a+4b-3>0②. 最后,笔者提问学优生:“从以上不等式组延伸联想,是否能得出a,b的关系?”学生回答:“将不等式①乘-3后,与不等式②相加求解,又或是利用线性规划的知识解析.”
以上提问设计的难易程度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匹配,为不同基础的学生设定好理性的问题,点燃了学生研究的火花,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教师的肯定性评价,更好地找到信心和成就感,提高学习效率.
■关注认知基础,提问需有启发性
不少教师认为,课堂提问多多益善,从而使教学过程变成“满堂问”. 这样的提问,易干扰学生的思维,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都是独具个性的个体,思维具有灵活性和不确定性,一个精心预设且具有启发性的课堂提问,往往可以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形成能力,增强教学实效性.
案例2:已知x,y为正常数,且满足■+■=1. 证明:x+y≥(■+■)2.
本例是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的问题,呈现多种解法,但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在解题的过程中,不少学生习惯于运用柯西不等式或基本不等式变形的方法解题,但这两种方法都涉及“1”的等量代换,难度较大. 當然,向量法证明也是解决本题的一个有效方法,但这一证明方法对于学生来说也是具有一定难度的. 因此,在引领学生解决本题时,笔者精心设计以下问题,帮助学生建立以上解题方法的思路.
问题1:已知m=(■,■),n=■,■,则m=______,n=______,?摇m·n=______.
问题2:试比较mn与m·n的大小关系.
多次教学实践证明,教师的提问设计指向性越明确,越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发性越清晰,学生的建构活动越能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就越高. 笔者将例题设计成问题链,借机驱动解题教学,为学生更好地解题指明正确的方向,让学生明晰“不等式两边分别构造出两个向量的模的乘积与数量积”,从而帮助学生较好地消除疑难点,把握问题本身的意义,顺利解决问题.
■顺应思维发展,提问要层层递进
在课堂上,学生是探究问题和建构意义的主人公,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并未完善,而是处于高度发展阶段. 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并非跃进式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课堂提问时需顺应思维发展,注意问题的层次性,由浅入深地展开提问. 尤其是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有内在逻辑联系和层次性的问题,以“问题串”的形式建立问题解决的“台阶”,一环扣一环地发问,层层递进地引导学生思维飞跃,从而逐步攀登到新的高度.
案例3:以“函数与方程”的提问设计为例
针对“函数零点存在性定理”这一计算重点又是难点问题的探究,笔者设计了以下“问题串”:
问题1:函数f(x)=2x-4的零点是什么?其函数值在零点的附近会怎样变化?
问题2:二次函数f(x)=x2-x-6的零点是什么?其函数值在零点的附近会怎样变化?
问题2-1:函数f(x)=x2-x-6在区间[-3,-1]上有一个零点,在区间[2,4]上也有一个零点,则在这两个区间上函数图像的共同点有哪些?函数值的变化又有哪些共同点?
问题2-2:若二次函数f(x)=ax2+bx+c在区间[m,n]上有一个零点,则在区间[m,n]上其函数值有哪些变化规律?
问题2-3:二次函数f(x)=ax2+bx+c,如果有f(m)f(n)<0且m 问题3:若函数y=f(x)的图像在区间[1,2]上为一条连续曲线,那么在什么条件下,函数y=f(x)在区间(1,2)内一定有零点?为什么? 问题4:一般来说,若函数y=f(x)的图像在区间[a,b]上为连续曲线,那么在什么条件下,函数y=f(x)在区间(a,b)内一定有零点? 以上案例中,从特殊的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着手,由浅入深地进行提问,由具体到抽象地促使思维不断深化,让问题与定理越发逼近,使学生水到渠成地掌握新知和解决问题,有助于学生的思维不断发展,深化数学本质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教师需深入教材深处,精心设计问题,合理安排提问的方式,提升课堂的效率. 对于教师来说,不仅需要掌握提问设计的策略,让课堂提问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方面具有独特魅力,还需要通过课堂提问,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学生而言,不仅需要增强深入问题情境,增强主动参与解决问题的意识,还需要做到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质疑反思和内化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