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古代神话微课程的实践探索带领学生回到人类童年,在个性化的讲述中感受神奇,在平民化的人物中传承精神,在戏剧化的表演中体验语言。推开神话之门,根植文化基因,开启神奇之旅,促进学生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
【关键词】古代神话;小学语文;课程开发;教学价值;设计要素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81-0013-03
【作者简介】张永杰,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东洲小学(江苏海门,226100)副校长,高级教师,南通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南通市中青年名师吴建英工作室”成员。
中国古代神话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语言质朴传神,想象奇特浪漫,对民族文化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中的“古代发明神话”回答了儿童对人类童年的诸多疑问,将其作为微课程来开发,源于生活,顺应童心。学生徜徉其间、浸润其中,丰富想象、感受神奇,从而实现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
一、神话微课程的构建
1.从教材到节日。
统编语文教材四上第四单元的主题为神话,其中《普罗米修斯》一课基于“火”的主题,课后链接了“燧人钻木取火”的故事,“快乐读书吧”栏目则推荐了“炎帝嘗百草”的故事。读完这两个故事,学生明白了人工取火、医药的发明过程。那么,文字、音乐、算术等又是谁发明的?怎样发明的?趁着学生高涨的探究热情,笔者趁热打铁,和他们约定过一个神话节。
2.从教师给定到学生选定。
围绕“发明神话”的主题,笔者在布置搜集任务的同时,明确了资料搜集的基本要求:主题鲜明,必须是关于发明的中国神话;内容浅显易懂,语言生动形象,适合中年级学生阅读;作品形式不限,绘本、音乐、有声故事、戏曲、影视等均可。学生作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得到凸显。神话节期间的探究学习任务(详见下页表1),均由学生讨论选择,教师指导确定,全班学生共同完成。
3.从被动接受到自主探究。
微课程内容的确定、学习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自主、合作、探究”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基于这样的思考,笔者引导学生自主设计神话节课程的探究活动。
活动1:故事领读,感受神奇。利用晨读、午读、社团活动时间,由学生轮流带领大家诵读、欣赏。
活动2:故事研读,发现神奇。全班八个研读小组各选一个发明神话,围绕核心问题“故事哪里最神奇”,三项任务“梳理故事情节,讲发明神话”“结合故事内容,介绍发明神话人物”“小组分工合作,表演发明神话剧”展开研究,同时完成“研读单”(见表2)。
活动3:表彰奖励,演绎神奇。投票评选“故事大王”“最佳演员”“最佳团队”。
二、开发神话微课程的实践意义
1.感受神奇想象。
神话,有着永久的魅力,人类童年时代飞腾的幻想。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不仅是对神话本质特征的理解,也是让学生回到人类童年,在文字中体验先民的奋斗,感受先民的伟大。
2.发现母语之美。
神话与语言同根同源,神话是先民解释世界的一种特殊语言。神话语言的想象美、留白美、质朴美影响着学生的审美。发明神话主题阅读,以儿童为中心,调动学生的阅读激情,引领他们去探寻和领略神话中的文字之美、文学之美、文化之美。
3.植入民族基因。
中国神话具有根本性的原型价值,是古代先民的信念、理想和祈愿,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性格。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讲话中这样说:“盘古开天、女娲补天、伏羲画卦、神农尝草、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我国古代神话深刻反映了中国人民勇于追求和实现梦想的执着精神。”中国古代神话微课程为学生植入民族记忆、文化基因。
三、基于主题探究的课堂互动策略
1.在个性化的讲述中感受神奇。
[故事讲述现场]
师:刚才几位同学讲得生动流利。你们是怎么记住这些故事的呢?
生:我是通过抓“起因、经过、结果”来记的。
生:我给“炎帝尝百草”列了小标题,记起来就方便多了。
生:记“燧人钻木取火”时,我画了思维导图。
生:这些故事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每当远古先人遇到困难,就会有一个意志坚定和超能力的英雄想尽办法,历尽艰辛解决困难。
师:同学们分享的学习技巧具有典型性,我们可以用这些方法记住故事情节。在讲述这些故事的时候,我们可以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更丰富的内容,用动作和神情展现人物特点。譬如“神农的身体玲珑透明”一段,谁能来试着讲述一下?
生讲述。
口耳相传是神话故事的特点,因此,阅读神话故事的第一要义就是记住,然后复述出来,一代代传下去。对于中年级的学生,光记住是不够的,还要把神话讲生动,要把神奇的地方讲精彩。因此,教师还必须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对“神奇”的地方用自己的语言进行重述,可辅助表情、动作等肢体语言,加深对内容和情感的理解,发展言语能力。
2.在平民化的人物中传承精神。
[人物介绍现场]
生:伶伦是音律的发明人。传说,奉命制乐的伶伦,整天苦练,但是仍吹不出和谐的音调来。有一天,伶伦独自来到一个山坡上......
师:这些神话人物身上最让你敬佩的地方是哪里?
生:嫘祖掌握了养蚕的技巧和缫丝织绸的技艺,她毫无保留地教给人们。她心里装的是百姓,想的是百姓。
生:有巢氏善于发现、不断改进、不断创造,我觉得这就是“工匠精神”。
看似简单的“人物介绍”,实则锻炼了学生的提取信息能力、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在介绍、比较中不断发现,学生走进人物内心,把握人物精神。原来中国古代发明创造类神话人物往往拥有独特的精神品质——为了追求美好生活,勇于牺牲、自强不息、舍己为人,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文化密码,那是中国气派、中国作风。
3.在戏剧化的表演中体验语言。
[戏剧表演现场]
旁白:远古的时候,在烈山附近,生活着一个部落,部落的首领叫炎帝。......时间一天天地过去,炎帝从来没有放弃,不停地采摘、品尝。这一日,他和两个随从背着大大的袋子又出发了——
随从:(被不远处一片矮小、浓绿灌木丛吸引)这是什么?
炎帝:这种叫“荼”,中毒后吃几片荼叶,毒性就能缓解。这种香香的树叶可以煮茶,你们可以尝一尝。
随从:(摘了叶子放进嘴里嚼,顿感神志清爽,于是开心地大喊)太好了!
旁白:世间万物,无奇不有,能采摘到“救命的稻草”,当然也会一不小心碰到“要命的毒药”。
炎帝:(发现一大片淡红色的叶片,于是扯了几片咀嚼,不一会就感觉肚子剧烈疼痛)啊,这叶子有毒性!
旁白:炎帝的两个随从神情焦急,不知所措,开始哭泣。此时,炎帝明白自己中了毒,可是已经不会说话了,只好用最后一点力气,指着面前一棵红亮亮的灵芝草。
神话语言具有独特性,这种独特,光阅读纸质文本还是比较难体会的。而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神话剧,是他们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充分发挥想象,演绎故事、塑造人物并表达情感。这种实践,更注重体验运用,强调在情境中体验语言;这种实践,让学生成为神话中的主角,在潜移默化中内化语言,破译言意表达的密码,感受神话无穷的神韵。
中国古代神话微课程的建构与实施,链接教材又拓展教材,基于儿童又发展儿童,在传统与现代、学生与人类童年、想象与现实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学生经历了一段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探究之旅,记住了一个个鲜明的人物,深切感受了中国古代神话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