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艳梅
(黑河学院,黑龙江 黑河 164300)
20世纪90年代,余秋雨凭借其“大文化”散文初露头角,其《文化苦旅》《千年一叹》《山居笔记》等散文集在短期内即获得了国内外众多读者的青睐,并长期在现代文艺界占有一席之地,影响范围之广、时间之长让人瞩目。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荣誉教授高希均说:“海内外的中国人,都变成了余先生诠释中华文化的读者和听众。”[1]
迄今为止,国内外对余秋雨“大文化”散文(以下简称余文)的研究内容广泛且具有深度,其中对其审美价值的研究甚广,总体上主要从内容、主题、形式三个方面来论述。部分内容笔者深有同感。此外,余秋雨深厚的历史文化知识积淀,实地考察的求实精神、实事求是的严谨态度,对自身经历认真的反思精神与负责的观照态度,对促使大众自觉思考历史走向、生命意义具有推动作用,为人们反思历史、反思当下人文现状、增强对文化的忧患意识,积极探索文化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了精神指导。在审美价值和史学意义上,除了广大的称赞声之外,也有少部分批评的声音。这些批评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认为余秋雨的文化散文有些做作。比如,有部分学者撰文认为其文化散文太过“煽情”,字里行间有博取读者眼泪之嫌,如朱国华《别一种媚俗》里认为余秋雨文化散文达到了“滥情和矫情的程度”[2]。而奇怪的是,也有不少学者发文称其内容太过“理性”,过多的“说教”充斥其间,影响了散文本身的审美价值。二是认为其文化散文存在部分历史错误,给大众的史学认知带来了负面影响。其审美价值和史学意义仍可进一步补充完善。
1.内容美
余文选材丰富,为读者展现了纷繁绮丽、真实可感的异域画卷和人物群像。文章所描绘的环境,从西北大漠到江南一叶,从黄土高坡到东北平原,从爱琴摇篮到恒河两畔,从文明起源到近代风云,其地理范围之广,历史跨度之长让人惊叹。所述人物有钱镠、康熙、居鲁士这样的帝王;有骆宾王、李白、柳宗元这样的文人墨客;有李冰、苏轼、张謇这样的实干家;有苏小小、白素贞、秋瑾这样的传奇女子;还有莫高窟直接罪人王道士这样的边缘人物。这些在历史文化的长河里身份特殊、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在余秋雨的笔下熠熠闪光。每个人物,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一抹独特色彩。
其次,余文内容具有宏伟大气、充实饱满的特征。作者善于渲染时代背景的风格特色,并将一段特定的历史和当下联系在一起,进行反思和追问。而这样一来,每一篇故事就不再是历史上一个孤立的点,而是一座跨越古今或中外的桥梁。许多篇目具有数种表达方式。多样的表达方式熔于一炉,使得散文整体的知识性与抒情性,艺术性与可读性得到了提升。
此外,散文的选材角度新颖独到。余秋雨善于跳出传统的圈子,从新颖独到的角度挖掘地方特色和人物亮点。如在《文化苦旅:杭州宣言》一章中,作者有意把人们对杭州的主观印象点出。人们认为杭州是一个富饶而美丽的人间胜境,即“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而实际上,杭州处于钱塘江的入海口杭州湾处,其自然条件注定了这是一个水灾频发、土壤流失严重的地区。这种独特的选材角度往往能成功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因为其展现了一个不为人知的杭州。不是富饶的杭州,也不是美丽的杭州,而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杭州。而接下来,作者开始引出主要人物——吴越王钱镠和苏轼时,同样挖掘出了他们鲜为人知的一面。对于吴越王钱镠,许多人并不熟悉,最多也只是知道他是五代时期的一位帝王——吴越国的开国皇帝,而作者避开了其政治地位和开国伟绩,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心系民生福祉的衣食父母形象。余秋雨笔下的吴越王钱镠的形象,跳出了中华传统的历史观念,摆脱了以抗敌名将、文学泰斗、学哲圣贤等身份来归功论名的桎梏,从独特的角度展现出了其大放光彩的其他身份:他是一位务实苦干的实业家,也是一位心系民生的父母官,还是一位目光深远的低调王者。同样,余秋雨在此篇目中也暂时收起了苏轼大文豪、大学者的刻板形象,而对于历史有关苏轼在杭州兴修水利、整顿西湖的记载进行了深入挖掘。无论是一座城市,还是一个人物,余文新颖的选材角度总让人眼前一亮。
2.手法美
首先,余文想象内容往往跨越时空。余秋雨丰富的想象往往跨越时空,使得文章具有生动性与趣味性,并充满感染力。不同于一般的单个层次、单独画面的想象,其想象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多层次的场景累加中肆意驰骋,给人变动画册一样的视觉冲击力。在《文化苦旅:莫高窟》一章中,这种想象被发挥得淋漓尽致。余秋雨把白天看到的莫高窟壁画和雕塑进行了大幅、连贯的描写,让这些艺术品的颜色、线条等实景蜕变成自己想象的画面,顿时所有的文物都活了。余秋雨看到北魏的壁画时,似乎也置身于那个动乱的年代中,感受到了浓烈的北疆豪情,这种多层次的想象,摆脱了实物的束缚,给人一种汪洋恣肆的壮观之感,让读者的心灵跟随作者自在驰骋。而更加精彩的,是余秋雨将接下来几个朝代的想象进行连接,不让想象出现断层的情况。他把北魏、隋、唐、宋等王朝的壁画和塑像,通过画风转变的描述予以自然过渡,从粗犷到柔美,从柔美到奔放,从奔放到精细,从精细到灰暗,这些描绘融入想象的漩涡,使人产生视觉上的美感,让人觉得生动而精彩、真切而自然。此外,他还善于运用古今对话、生死对话的方式发挥想象,让自身“穿越”到历史中与逝者对话。时空屏障的突破让作者的情感如泄洪一般涌流出来,让人为之动容。在《文化苦旅:道士塔》一章中,作者想象了自己阻止王道士的情景。他穿越时空,来到王道士的面前,试图对正要糟践文物的王道士发出愤怒的呼喊,却换来王道士漠然的面孔。这段跨时空的想象让人身临其境。读者虽然不是作者,但足以感同身受,既能感受到作者保护文物的急切和忧心,又能感受到其内心夹杂的那种左右为难、独木难支、回天无力的纠结、无奈和痛苦。
其次,文章中的对比运用鲜明而真切。余秋雨采用实地考察的方式追寻一段历史,因此,其往往会将历史与当下联系起来,抚今追昔,既反思历史,又拷问当下,表现出诚恳的反思态度和无私的人文关怀。余秋雨简要回顾了苏州同里退思园曾经的主人任兰生回乡隐退、建园长住的故事,对比当下中国文人在拥挤的大都市择地而居、饱受嘈杂喧嚣“倾轧”的现状,表达了这样的愿望:他希望中国文人能够真正回归人文气息浓厚、清静幽雅类似江南小镇一样的居住环境,也希望这些地区因文人的驻足迸发出更多的生机。这其中,既有对江南小镇厚重历史文化底蕴的欣赏,对任兰生建园退思、远离尘嚣行为的认同,又有对当今文人、江南小镇现状的一种期盼:期盼文人能够回归宁静中进行文学创作,在静谧优雅的环境中实现心灵上的自由与解脱,也期盼当下的江南小镇能够因文人墨客的驻足而显现出更加充实的人文底蕴。除了纵向对比外,横向对比也经常出现。如《千年一叹:面向自然》一章,作者面对一个没有自己独立文明的国家——尼泊尔,面对其不曾被近现代工业文明所污染的居住环境与慢节奏的生活情调,中国与尼泊尔文化积淀如此悬殊,但对比之下,余秋雨却更偏爱尼泊尔那回归自然的文明,并站在老庄哲学的角度提出自然是文明的唯一之道,中国文化想要达到最高层面,就要做减法,像尼泊尔一样回归简单与自然。余文中的这些纵向、横向的对比,总是特征鲜明,又发人深思。
此外,余秋雨善用留白的手法。他们来到王道士的塔前,内心在想些什么?作者此时又作何感想?其中蕴含的韵味,作者没有过多地去解读,只是忽然停下了笔,留下了一片供读者想象的空间。文物失落之罪,究竟该归咎于谁,人们又应该怎样去看待这个问题,一切问题都好像埋进了读者的心里,等待破土的时刻,虽意犹未尽,却使人欲罢不能。《文化苦旅:风雨天一阁》以几个问句做结尾,对像天一阁和范氏家族这样的文化研究进展发出问询,表现出作者对于世族大家人文历史研究前景的期待和持续关注态度。至于未来将如何发展,作者十分期待,但心里并不确定,只好抛出问题留给读者,留给中国的文学艺术家。这样的结尾也颇有一番“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风味。
3.语言美
余文遣词造句精炼简洁。余秋雨的许多散文集都展示了其炉火纯青的遣词造句水平。他惜字如金,总是用最为精简的文字最大程度地表达其想传达的意思,其文字倾向于不着痕迹地做到既把意思点到为止,引人入胜,又能发人深省,读起来余味无穷。正如李瑞龙在《论余秋雨的散文艺术》所言:其语言言简意赅,字约意丰[3]。短短12个字便把作者对中国古代文人的身份看法表现了出来。在许多人心目中,中国古代文人应该是饱受尊敬和崇拜的,他们的一笔一墨,一言一行随时都可以成为跨越历史的名篇、佳话。可作者在开头却说出了这番独特的话语,这不能不引人深思。阳关一行让作者想起唐朝许多文学艺术方面的泰斗,而当他又想起唐朝的封建统治者们把文学艺术当成一种玩乐、消遣的时候,是这样讽刺的:“长安的宫殿,只为艺术家们开了一个小小的边门,允许他们以卑怯侍从的身份躬身进入,去制造一点娱乐。”[3]这短短的一句,看似不痛不痒,却轻描淡写地道出了现实,既巧妙地刻画出统治阶级愚昧无知、附庸风雅的丑态,又表现出文人所处环境的尴尬,内心的酸涩与无奈。
语言风格朴实恬淡。余秋雨的语言风格朴实而不寡淡、深刻而不晦涩、平易而不庸俗。总能以自然、质朴的语言将或生涩或遥远的事物叙述得浅显而生动。《文化苦旅:都江堰》在引出都江堰这一水利工程的时候,作者站在一个常见的、宏观的、更容易理解的角度描述都江堰所带来的贡献。天府之国、诸葛亮、刘备、抗日战争……作者善于选用为人所亲近的辞藻,勾画出一个个容易引发想象与共鸣的图景。这种朴实恬淡的句子读起来很容易被接受。
4.结构美
散文每一段都被严格控制了字数,长段较少,小段林立,且长段短段往往交替出现,读起来较为轻松,没有冗长拖沓之感。对于稍长一些的文章,作者分别进行了分节处理,使文章整体具有散而不乱、长而不冗、淡而不寡、醇而不陈的审美特征。如《山居笔记:一个王朝的背影》,由于文章比较长,作者把它分成了许多小段,又根据其内容总括成五个小节。第一节是在阐述自己写避暑山庄的原因;第二节描绘了避暑山庄的景色,回顾了康熙帝的丰功伟绩;第三节写了汉人对清朝态度的变化,以及康熙之后几任帝王的功过;第四节交代了落日余晖下的清朝态势;第五节以国学大师王国维之死引发对清王朝的感叹。文章整体结构划分得很有条理,脉络结构易于把握,便于阅读、理解和思考。此外,余文中经常出现现代诗、古诗、词赋等自成一段的情况,这不仅丰富了文章的段落结构形式,还给文章增添了许多古色古香的人文气息。
5.意蕴美
余文体现了无私的人文关怀。余秋雨始终保持着对历史文化积极严谨的探索精神与深入认真的反思态度,表现一种对个人、对全人类文明生存与发展的终极关怀。他为莫高窟藏经洞失落的文物痛惜过,对避暑山庄所承载的清史留恋过,对惨遭流放、扎根异乡的志士仁人同情过、钦佩过,对范氏家族保护天一阁的历史肯定过,在克里特岛上为米诺斯王朝的荣光叹服过,在伊朗的居鲁士大帝的陵寝前赞叹过……他深入历史的洞穴寻找真相,他俯视历史的湖面反思当下,最后在历史的荒原中抬头仰望苍穹,面向未来。作者对于历史、对自身经历认真的反思精神与负责的观照态度,无疑对促使大众自觉思考历史走向、生命意义与价值具有推动作用,为人们反思历史、反思当下人文现状、增强对文化的忧患意识,积极探索文化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了精神指导。
余文适度理性的情感基调,体现出作者豁达超然的胸怀气度。余文始终保持着一种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愤而不怨的情感基调。也就是说,文中没有过分的悲喜,也没有过激的怨愤。许多人撰文直指其文章“滥情”或是“过度理性”,实际上并非如此。余秋雨是善于把控情感收放的。余秋雨行文时始终能够保持一种适度理性的情感基调,保持一种豁达、超然的胸怀气度。当他表达喜悦时,他那喜悦的情感里往往带有一种忧患意识;当他表达哀怨时,他在哀怨的基调中总会怀有一份慰藉与希望。余秋雨善于表达自己的真性情,却不会任其横冲直撞,而是用理性、矛盾的态度和观点分析问题。这种热情与稳重并存的情感模式在为文章的情感表达增色的同时,还增添了文章的哲理性。在《山居笔记:遥远的绝响》中,谈到中国古代政治风云中文人的坎坷命运,余秋雨为在波谲云诡的政治斗争中充当牺牲品的文人感到痛心,为有幸苟全性命于乱世却挫败了心志、败坏了品格的文人感到悲哀,也为不同于二者的另一批恢复思考能力、重新审视现状的文人的存在感到欣慰。尽管前进的道路上随时都会有腥风血雨,但因为有了第三种人的存在,“一种独特的人生风范,总能够在黑暗、混乱、血腥的挤压中飘然而出。”[4]余秋雨沉痛的情感夜路里,这第三种文人的存在就像头顶的月光,轻轻驱散眼前的一小片黑暗,让他在黑暗中不至于迷失了方向。这是余秋雨自己寻找到的一束“月光”,它其实就藏在他的心里,是作者理性态度、超然态度的影子。
1.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学研究价值
余秋雨在实地考察、严谨求实的基础上,既善于从历史长河中挖掘被人遗忘的角落并加以放大,也善于从众所周知的历史中挖掘它不为人知的另一面。这种从平面和立体上双管齐下的历史研究切入点,具有不可忽视的史学研究价值,并将进一步激发史学和文化散文研究热潮。在其笔下,一个多灾多难的“人间天堂”——杭州展现在人们眼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王圆箓、李冰、康熙、钱镠、居鲁士大帝露出帷幕后的面容;一个个充满争议的王朝——清朝、波斯、米诺斯王朝呈现了本色;一个个遥远而陌生的名字——天一阁、喀什、宁古塔、渤海国等纷纷撩起埋藏千百年的历史面纱。这些名字在历史上,要么鲜为人知,要么误会、争议纷纷,要么疑点重重,均具有相当程度的历史研究价值,它们在余秋雨的笔下得到了更为广泛与深入的传播,无疑,这也将掀起大众、史学爱好者和甚至专业研究者的兴趣,而这些历史文化内容也通过文化媒介得以广泛而深入的传播、研究,甚至开发和保护。
2.为大众了解历史、学习历史打开了亲近的窗口
作家一样细腻丰富的情感、高度的审美水平,历史学家一般实地考察的求实精神、实事求是的严谨态度,在余秋雨笔下得到了跨学科的结合与运用。既有不可忽视的史学研究价值,也为史学外其他领域的人群接触历史、了解历史、反思历史打开了一个亲近大众的窗口,提供了一个史实与人文情怀相结合的切入点,构建了一个对于世界性和地方性人文、宏观全景与微观特写、理智与情感相结合的中外文明史认知框架雏形。有助于帮助大众更加深入地了解文明、体味文化,加深对世界文明的理解,增添对自身文明认同感与归属感。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学者对余文中历史真实性的解读持否定态度,列出证据并指其过于随意解读历史,甚至误导读者。
对此争议,孙绍振认为:“余秋雨的散文,即使里面引了许多史料,谈了很多学问,但仍然不是学术著作而是文学作品。而对学术著作与对文学作品,应该有着不同的判断标准。”[5]这个观点是比较中肯的。以史学的标准来要求文学作品的确是不太合适的。学习历史,尤其是严谨的历史学,应首选史学专用文献,文学作品提供的只是一个辅助的作用,而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极大地帮助大众快速解读历史内涵。因此,一方面,余文所涉及的史实的确应避免错误产生;另一方面,外界也不应因其中的部分差错就直接否定其带来的史学价值。
3.为史学研究增添新动力
感性的人文追溯情怀和理性的求实精神相结合的方式为史学研究拓宽情感入门。其中既有史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也不乏文学家对真善美的追求。文化即人化,蕴含在历史与当下两个时间维度之中。而作者通过对历史中有关人的物理、心理痕迹的追寻,从历史中挖掘人性之光、人性之耻,从而也在追寻文化的过程中完成了一个人对历史的心灵之旅。这场涉足历史的文化旅行,为当下人们以史为鉴、以人为镜给予了点拨和警醒,为寻找民族之魂、发扬民族之光给予了导向和启迪。带着一种感性的人文追溯情怀并坚持严谨治学的态度去研究历史,将为史学研究的起因和目的增添新的审美动力、责任动力与求真动力。余秋雨虽不是专业的历史学家或考古学家,但其浓厚的人文情怀和素养、实地考察的行动、严谨治学的态度对史学研究依旧具有正面导向作用。
余秋雨的“大文化”散文在内容、手法、语言、结构、意蕴上都给人以美的享受。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足以带领读者云游异国他乡、历史长河;其巧妙多样的艺术手法足以让读者在无尽的畅想中放飞心灵,自由驰骋;其凝练质朴的语言风格、精简华美的结构形式足以让人产生轻松自如的阅读体验。而散文的意蕴、哲理无不体现作者无私的人文情怀、豁达乐观的情感态度、严肃认真的理性精神。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与作者严谨认真的探究态度为地区、为大众、为文学家甚至是史学家们都搭建了一个足够饱览一处独特风景的平台。余秋雨为大众寻找到了一个文学与历史的新的契合点,举办了一场集审美、历史与哲理三合一的阅读盛宴影响的不仅仅是一群人,其光彩足以影响一个国家、民族,甚至世界。余秋雨以艺术家的感性、史学家的严谨、社会学家的洞察力、炎黄子孙的荣誉感与使命感、世界公民的责任意识,诉说着:这些文字不仅仅写给自己,写给读者,还写给整个中国,写给世界,写给现在,也写给过去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