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宁
(山东理工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山东 淄博 255000)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中的瑰宝,是弘扬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文化依托和资源。因此,以山东理工大学留学生为例,考察来华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既是中国传统文化对来华留学生影响研究的一个重要个案研究,可以以点带面,集中反映来华留学生对中国优秀文化的具体接受情况和认同情况,又可以进一步促进教育国际化,更好地发展留学生教育,在策略和实施路径方面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借鉴。因此,对留学生传统文化认知方式、认知差异及原因、认同度等的调查研究,是寻找规律、形成策略的重要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既庞大又精深的整体,如何让留学生尽快适应中国文化语境,认知传统文化精华和魅力,需要一套切合留学生自身特质的认知体系,而这套体系既要深入浅出,又要有一个整体的基本航向,从而易于建构来华留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网络。
从认知方式讲,以山东理工大学为例,留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可分为以下五大类:
第一,知识/技法传授式。如课堂中教师对相关传统文化的讲解和答疑等;再如开设关于传统文化的必修课程《中国文化概论》等,选修课程剪纸、太极拳、书法等。这种认知方式侧重于将传统文化作为“知识”或“技法”进行专门传授。
第二,比赛、竞赛式。此类竞赛比赛模式在来华留学生业余活动中占据较大比重。以山东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近年来组织的活动为例,如以中国文化元素为主的教室装饰比赛、中国古典诗歌朗诵大赛、汉字书写比赛、中国歌演唱比赛、中国文化演讲比赛等,这些比赛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在激烈的竞争中加深了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第三,游戏娱乐式。此类认知方式可贯穿于留学生的学习课堂和课余活动。如课堂中经常进行的各种汉语学习游戏、课余组织的留学生娱乐文艺晚会等,其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因素也会在娱乐和游戏中不知不觉地被留学生所认知和吸收。
第四,活动体验式。此类认知方式以组织留学生课余活动方式进行,如组织学生进行茶艺体验、端午节包粽子、传统艺术观摩,或参观博物馆、体验中国乡村文化、参观陶瓷企业、游览文化古城、文化景点等。此类活动采取非课堂形式进行,以学生业余活动爱好作为切入点,侧重兴趣体验、行动参与和直观感受,适时、适度与娱乐因素相结合。
第五,生活感受式。如果说前两种活动需要教师进行专门的组织引导才能进行的话,那么此类认知方式则侧重于“润物细无声”式的影响。留学生在中国,衣食住行、吃穿用度皆要接触中国因素,那么,在其生活细节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与影响,则可使留学生不知不觉感受其中。这种影响可分为无意识影响与有意识影响。无意识影响是指留学生身在中国,不可避免要接触中国人的传统习俗文化,而自觉适应其中。如中秋节吃月饼、端午节包粽子、春节放鞭炮、包饺子、自发旅游接触古文化古建筑等;而有意识影响则是教师特意在其生活细节中进行有效输入引起的,如对中国传统饮食的推介,居住环境、教学环境的中国元素装饰,传统服饰、饰品的互赠等,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留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上面所分析的文化认知方式,应该是影响来华留学生认知中国传统文化的首要原因。针对留学生具体情况,选择其可以理解和乐于接受的认知方式,是引导其进行文化认同的重要路径。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说富有吸引力,但同时也存在挑战,对语言沟通、跨文化差异、地域风俗差异及学习的配套设施等都有一系列条件和要求。“这些留学生与国人在思维方式、行为准则、风俗习惯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留学生来华学习后,跨文化适应中的心理和矛盾日益凸显。如若解决不好文化差异带来的问题,就会对我国留学生教育事业产生影响。”[1]因此,除去文化认知方式的研究和选择以外,对留学生语言沟通、跨文化差异等问题的研究和了解,同样是厘清来华留学生认知差异的关联问题。这些问题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共同影响着留学生的传统文化认知。
以2018年为例,山东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在校留学生分别来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韩国、泰国、也门等国家,其中,俄语国家的学生占留学生总数的一半以上。同时,在2018全年度的汉语学习班中,上半年共有初级班9个(其中A班3个,B班6个),中级班3个(C班1个,D班1个,商务汉语专业班1个),高级班2个(均为商务汉语专业班);下半年共有初级班10个(其中A班8个,B班2个),中级班2个(C班1个,商务汉语专业班1个),高级班2个(均为商务汉语专业班)。①A班为零起点语言班,学习一学期以后,升入B班;B班学习一学期以后,升入C班……以此类推。下同。从班级设置情况来看,初级班占大多数;从学生类型来看,语言生班级占据一半以上。这种班级比例和设置情况在近几年(2014—2017)来有恒定性。
除了留学生认知方式的差异以外,国别差异和语言水平差异,是影响留学生进行传统文化认知的另外两大因素。对于语言水平在初级阶段甚至零起点的留学生来说,单纯依赖汉语言媒介进行知识传授的传统文化课程,则很难有效进行;而跨文化差异,尤其是来自西方文化语境中的留学生,则对东方特有文化(如儒学、书法等)的认知或深入,会存在一个较长的瓶颈期。
传统文化认知方式的选择,建立在对留学生群体特殊性和具体性的分析上进行。无论是专门的课程设置,还是课外活动的组织,都与这一问题息息相关。在山东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近几年开设的选修课中,可以看出这一倾向。在2016年的传统文化选修课中有中国文化、中国书画欣赏、太极拳、茶艺这四门课。留学生选课情况统计,如表1所示。
表1 国际教育学院2016年留学生传统文化选修课统计表
由表1可知,选修中国文化的学生90%为中级班及以上水平的语言生;选修中国书画欣赏的留学生中,初级学生比例有所上升;选修太极拳、茶艺的留学生中,初级班占据80%以上。在这四门课中,茶艺是最受欢迎的选修课,学生数量最多,其次是中国书画欣赏。
个案或许不足以说明规律。再来看2018年度两个学期的选修课统计表,如表2、表3所示。
表2 国际教育学院2018年上半年留学生传统文化选修课统计表
表3 国际教育学院2018年下半年留学生选修课统计表
2018年度的课程安排中,“中国文化”已经转为必修课,选修课课程不再做相关设置。而选修课同时增加了剪纸和锦灰堆的学习。从两表中可以看出,茶艺和书法仍是热门课程,而初级班留学生在选修课报名学习中占据绝对的比重。图表的分析还需结合留学生班级构成、语言水平、对传统文化先见等因素进行分析。值得注意的有以下几点:
第一,虽然中级班和高级班留学生人数相对较少,但在“中国文化”这类较为系统和精深的选修课中却占据绝对比重。这说明语言水平和中国生活经验,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留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而来自其他院校的同类调查也显示,“文化知识的作用对他们学习汉语的帮助有限,过早引入文化知识对语言学习帮助不大。”[2]这一点对于初级班留学生来说是存在的。
第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先见”,会影响留学生的认知和选择。有不少留学生反映,在来中国以前,就知道书法、茶艺和剪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构成,而“中国功夫”也是在各类电影中接触频率较高的中国文化关键词。因此,当第一次来到中国,接触到与传统文化相关的选修课时,这些先入为主的印象便会发生作用,影响选择和认知。这也是书法、茶艺、太极拳和剪纸这四门课程,在初级班选择最多的原因之一;而相比较来说,很多留学生来中国以前并不了解锦灰堆,来到中国以后才开始慢慢接触和了解,这便使得锦灰堆并不为初级班学生所熟悉,而更多地由高级班留学生选择。
第三,这些选修课只是留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设置进了高级班的选修课和必修课程之中。如“中国文学”“中国人文地理”“中国历史”等。因为这些课程受语言水平影响较大,适宜在高级班开设。
第四,“动手”类、活动类的课程是初级班留学生选择的重点。如书法、茶艺、太极拳、剪纸等课程都是动手操作类课程,可以调动留学生的感官体验、肢体语言等参与教学,不需要太多的语言知识传授,师生之间完全可以通过动手操作进行交流,易于认知和理解。而这一点恰恰也是留学生认知传统文化的必由之路。因为,理性的认同,必须要由大量感性的认知作为基础。
为进一步探究在校留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中存在的困难,笔者曾经做过相关的调查问卷,参与调查的留学生共有110人,其中A班17人,B班41人,C班21人,D班31人,鉴于留学生的语言水平参差不齐,笔者针对不同语言水平的留学生进行了分类统计。
其中一个问题这样设置:
如果你想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主要困难是什么?( )
A汉语水平不高,看不懂、听不懂 B不感兴趣 C学习方式不多 D 接触的中国人太少 E周围的中国传统文化较少 F上课时老师的讲课中没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 G感兴趣,但与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没有关系 H与自己国家的文化很不一样,所以很难学习 I其他
统计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关于留学生传统文化学习的情况调查
由表4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无论是初级班,还是具有一定汉语基础的中级班,汉语水平是制约留学生认知中国传统文化的首要困难,这一困难在汉语零起点的A班中表现尤为明显:17人中,有11人选择“汉语水平不高,看不懂、听不懂”这个选项,占A班总参与人数的65%;而即使是其中汉语水平最高的D班留学生,选择这一项的人数为11人,也是所有选项中最多的,占D班总参与人数的35%,而B班和C班此项占比分别为48%和49%。
值得注意的是,表中其他选项会随着留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在中国生活时间的长短而有所变化。从统计表中可以看到,“与自己国家的文化很不一样,所以很难学习”这一选项是制约A班、B班和C班留学生的第二大困难,在同级别留学生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36%、17%和24%,占比随着语言水平提高与中国生活时间的增长而有所下降,而这一选项在其中语言水平最高的D班中几乎算不上问题,31人中只有2人选择此项,占比6%。这说明D班留学生随着中国生活经验的增多而逐步克服了跨文化差异,或者说,跨文化差异已经不是主要问题。
另外,有些选项会随着留学生中国生活经验和汉语水平的增长而有所上升。如“周围的中国传统文化较少”这一选项成为制约D班学生的第二大困难,而这一困难在A班、B班和C班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学习方式不多”和“感兴趣,但与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没有关系”两个选项也随着留学生汉语级别的提高而表现为上升趋势。这说明,语言水平提高和中国生活经验的增长,使留学生在认知中国传统文化过程中,有了更具体、更明确的选择和要求。
总的来说,如果不考虑留学生语言水平的高低和中国生活时间的长短,那么,如何多渠道、多方面地有效提高中国传统文化对留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渗透程度,将是对留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输入的重要问题。
通过以上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与选择及相关的调查问卷分析,可看出留学生认知中国传统文化的冰山一角。认知差异的产生根源于跨文化差异,制约于语言水平和中国生活经验,并随留学生个体经验需求的变化而变化。了解了差异产生的具体性,更可有效地进行认知方式和影响因素的选择和设置。
文化认知的目的是文化认同,形成有效的跨文化交流,从而弘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而这里的关键点便是如何形成留学生的文化认同感。要探讨这个问题,便需寻根溯源,分析留学生群体选择和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动机、途径和各种影响因素。
学习动机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既有个人兴趣、现实生活需求、理想因素等众多来源,也会随学习者个人认知、境遇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笔者近几年所教授的留学生群体中,绝大多数为C班留学生(已在中国学习一年汉语)。这些学生与初级班学生的不同之处在于,已经脱离了刚来中国时对传统文化课的盲动与好奇,多了一些理性的认知和需要,因此,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相对来说更具有代表性。一份针对这些中级班留学生的调研显示,40%以上的留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仍然是出于个人爱好和兴趣,23%的留学生想多掌握一门技能,31%的留学生认为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自己和中国人交流,从而提高自己的中文水平,剩余6%的学生是由于其他原因,这其中有不少人认为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了解中国国情,以帮助和适应今后在中国的学习和工作。
动机是多样化的,同一类型的学习动机或许也有各自不同的来源。同样都是对中国书画感兴趣,有的留学生关注的是画面美感,有的留学生对某一书体更加迷恋,而有的留学生爱好的是字形结构……但不管留学生的个体情况和整体构成多么纷繁复杂,作为知识性和技艺性的传统文化却有其相应的接受规律,这种接受相对于跨文化的留学生来说更有其特殊性。一般来说,留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
第一类,兴趣、娱乐类。表现为:单纯地对中国传统文化某一类别感兴趣、好奇,或者拥有审美快感。如有的留学生对中国画的构图和笔墨深感兴趣;还有留学生来中国以前就仰慕“中国功夫”;有的留学生喜欢喝茶,所以也喜欢中国的茶文化;有的留学生喜欢旅游,因此也喜欢参观中国的名胜古迹,等等。这是留学生接触中国传统文化最基础的原动力。
第二类,功利类。表现为:为了某种明确的目的而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如认为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可以更好地提高汉语水平;掌握一门传统文化类技能(如:书法)可以有利于以后的求职和工作;为了完成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任务;可以帮助自己多了解中国,等等。需要注意的是,功利类的动机组成成分相对复杂,其中又可分为学习功利类、就业功利类、任务功利类等,对功利类的评价不可一概而论,如学习功利类就属于一种健康的动机。留学生也面临升学或就业压力,因此,功利类会在其学习中占有一定的比重。
第三类,生活必需类。表现为:要想在中国生活,必需要了解和熟悉的领域、生活中经常接触的领域等。如,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国的服饰文化、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中国人的传统生活习惯、中国的传统风俗、中国传统建筑、中国传统礼仪,以及中国区域文化和旅游文化,等等。这一类是留学生易于了解的领域,并会随着留学生中国生活时间和中国生活经验的增长而增长。
如果说第三类是每一个来华留学生都要面对的问题,那么第一类和第二类则是需要调查的对象。因为,文化认同不是一个抽象概念,而应是扎根于生活之中,进而在学习、接触和体验的基础之上的文化归属感。在笔者所作的110份关于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包括各类选修课和文化概论等课程)动机的调查问卷中,除了有6人没有选修过此类课程以外,其余104人中,有45人表示对此类课程很感兴趣,37人认为学习这些课程可以帮助自己更多地了解中国;18人认为可以提高自己的汉语水平;2人认为可以多掌握一门技能;1人认为对找工作会有好处,1人为了完成学习任务。
从这一调查中可以看到,兴趣类动机所占的比重最大,其次是有明确学习目的的功利类动机,而这种带有明确学习目的的意愿,随着留学生学习时长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这说明,随着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对自我学习的定位和认知更加清晰。
当然,不同接受动机之间的界限并非如此壁垒分明,而是存在大量的交叉地带。事实上,以上各种不同的接受动机,都会在留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只不过构成比例和分量会各有不同而已。教学实践证明,当这各种不同的接受动机能高度重合时,留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最好的。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语言水平、跨文化差异、兴趣、生活体验、对中国的熟悉程度、对传统文化的接触频率、学习方式等多个方面都在影响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接受。那么,根据留学生表现出来的种种学习特点和问题,可以发现一些适宜于留学生接受和认同的规律,从而进一步找寻相应的输入策略。
认同规律,往往来源于那些认同度高的接受经验。通过分析上面的调研结果,可以发现留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度会较高地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实践体验类比抽象知识传授类具有更高的认同度。实践体验类包括动手类、竞赛活动类、感官认知类、娱乐游戏类等感性操作,不涉及或基本不涉及理性思辨、抽象知识灌输,因而能在很大程度上克服留学生因语言水平制约而出现的接受困难。例如,剪纸、锦灰堆、太极拳等动手类课程,要比单纯的课堂知识灌输具有更高的可操作性,因而也更容易使留学生获得感性体验。
其次,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循序渐进式传授,比不加分类式的整体输入,更有利于留学生建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规律性认知。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庞杂深厚的体系,整体类的传输只能获得一个大致而笼统的印象。例如,在对中国饮食的认知中,多数留学生在初始阶段会将“中国菜”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此时,若教师不能将不同菜系分类作流脉式、阶段式的介绍,那就很容易使留学生依据个人好恶对中国饮食作出一个整体的褒贬。
再次,与留学生的个人生活结合紧密的文化传输,会获得较高的认同度和较好的接收效果。如对中国饮食的认知、对节日来历的认知、对周边历史文化古迹的参观、对中国生活礼仪的学习等,这些方面会系统渗透到留学生在中国的衣食住行之中,因而认同度和认同效果会超过那些与其个人生活关联不大的传统文化领域。
最后,跨文化差异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先见”,是影响留学生认同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留学生原本就熟悉和认可的领域进行文化传输,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太极拳”课程的受欢迎,与留学生“先见”中对“中国功夫”的认可有关;对“茶艺”的认同度,也有赖于留学生在本国对茶文化的熟悉和兴趣,等等;相反,对那些与留学生自身文化积淀有较大差异的中国传统文化,则须避免直接的知识灌输,而应采取更为生活化的、感性体验的方式进行。这种学习方式,其实是一种建立在“求同存异”基础上的认知过程。“以往的文化对比是为了分析文化之间的差异,而在当今世界文化交流融合的新形势下,文化对比也应该顺应时代,将重点放在‘求同’上,通过共通的文化精神打破学习者和中国文化之间的隔阂,拉近心理距离,为提高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创造条件。”[3]
基于以上几方面的认识,可以获知来华留学生在认知中国传统文化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某些接受规律,进而依据这些规律进行相应的策略分析。总的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和相关体验活动或可采取以下策略。
首先,“文化教学只有具备了吸引学生的能力,让学生感兴趣,进而对这种语言感兴趣,才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为了达到这种效果,就要在文化教学内容
上下功夫,考虑留学生对文化不同的关注,进而确定不同的文化教学的内容。”[4]基于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在教学实践环节中,尽量调动留学生的感官体验进行相关教学,是调动留学生兴趣与获得认知的重要途径。感官认知,是每一个人认识世界的第一步,而抽象知识和进一步的理性认同都有赖于人的感官认知经验。因此,相对于拥有跨文化差异的留学生来说,感官认知经验,将是其进一步认同中国传统文化和进行理性认知的前提。活动体验式、动手类、视觉观摩类、娱乐赏析式、亲身调研类等等都是值得继续精研和发扬的教学方式。因此,在动手操作与知识展示之间、在图片展示与书本讲解之间、在身临其境的感受与间接的知识吸收之间……前者无疑是首选的学习方式,这正是因为前者足以刺激学习者的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体验,进而形成直观的文化认知。
其次,文化传授不可能总是充满感性体验,总有复杂和抽象的知识认知。因此,进行必要的知识转化,就成为留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学习的必要措施。这种知识转化包括两种。一种是将复杂的知识构成转化为一个个相对简单、纯化的直观知识;另一种是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象化的形象呈现,从不易感受切换为可观可感。在具体的教学环节,这样的案例很多,如将一首中国古诗词中所存在的多重复杂的意境,进行一幅幅单纯画面的切换和呈现;或将广博精深的儒家思想展示为一个个可以讲述和观看的故事等,都是这一知识转化思维的具体操作方式。
再次,传统文化“生活化”是可以实践的另一种认知策略。在近年来山东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举办各项活动中,此类活动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如与留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中国歌曲演唱比赛、中华美食活动、包粽子、做月饼、旗袍秀、将淄博周边的传统文化资源设置为文化体验基地等,以及与留学生学习环境有关联的教室装饰比赛、宣传栏装饰比赛、中国古典诗词朗诵比赛等,都从留学生的衣食住行、学习等多方面进行传统文化的展示,这种展示会在无形中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和认同感。因此,增大传统文化对留学生生活和学习环境的覆盖面,不失为一项有效的策略。
复次,传统文化的传授可以更多地关注留学生“先见”中的兴趣积累。笔者在一项调查问卷中曾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方式是什么?”选项中除了“老师讲课”“学校活动”“中国的书、电影、网络、报纸”被选择较多以外,另一项便是“自己国家的书、电影、报纸、网络等”。由此可见,在语言水平受制约的情况下,仍然会有不少留学生选择通过自己国家的宣传媒介去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如对“中国功夫”“中国饮食”“中国服饰”“中国名胜古迹”的了解等。当然,在这些了解中,有不少是间接的先入之见,但这些“先见”中仍然会存有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好奇,有效利用这些积累,将会使留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事半功倍。
最后,依托高校所在地的地理和文化优势,更有利于培养来华留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性认知体验。“山东作为‘孔孟之乡’,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非常珍贵的历史文化古迹,包括承载儒家历史文化的孔府、孔林、孔庙、尼山,以及孟子故里邹城,包括孟子故里坊、孟子故宅、孟母泉、孟母井、孟母池等。这些历史文化遗产蕴含了非常厚重的齐鲁文化内涵,这也是山东进行齐鲁文化推广可以利用的宝贵资源。”[5]山东理工大学位于淄博,淄博作为鲁中地区,是齐鲁文化的重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齐鲁文化,对于留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具有天然的优势,淄博市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优势有利于留学生传统文化学习的开展,二者可以互促互进。
总的来说,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有待传承和发扬光大,中国优秀文化的教育和传播方式值得关注和研究。因此,在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在留学生教育中,尤其需要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和认知规律。以上对来华留学生认知和认同中国传统文化的论述,是以山东理工大学为例进行的,共性体现于个性之中,因此,这虽是一个个案探讨,但从中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来华留学生教育的价值影响,从而为今后留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个案参考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