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社会的着力点

2020-01-18 19:33肖汉银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7期
关键词:社会科学哲学研究

肖汉银

(武汉大学 区域与城乡发展研究院,武汉 43007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的重要论断,它也同时深刻标注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重大政治论断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时代坐标。毫无疑问,目前“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这表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同时也意味着我们必须遵循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

新的时代需要新的理论,新的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地位更加重要、任务更加繁重。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所肩负的时代使命更为光荣,也更为艰巨。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和历史使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需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和抱负,勇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更需要进一步树立和发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传统;更需要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时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找准着力点,把论文写在中国伟大实践的大地上。[1]笔者长期在高校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服务管理工作,结合新时代新要求,尝试就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社会着力服务于巩固全社会共同的思想基础、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等进行探讨。

一、服务于巩固全社会共同的思想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同时我国社会也处在大转型、大调整的阶段。古今中外的经验表明,越是这样的阶段,社会思想就越是活跃。我们可以发现,当前社会上主流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与非主流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同时并存,并且都有自己所依存的客观物质基础。由此必须深入探索的问题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巩固并且持续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充分培育、发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的重要工作内容。只有妥善回答以上重大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一)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关键在党,而我们党自我创新、自我批评、自我革新的关键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正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实现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担负着新的神圣使命,那就是在新时代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为了达成以上目标,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初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初心,也是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研究中国问题时,必须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把人民所需所想和研究紧密结合在一起,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其次,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结合新时代实践发展的客观需求,永葆生机活力,这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必由之路;最后,要坚持研究真问题。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有大格局、大视野,要把党执政过程中所面临和将要面临的重大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提出解决方案。因此,必须确保研究的问题本身是值得研究的真问题,是我们党长期执政所必须面对的真问题。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才能从根本上得到巩固。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这些内涵,一方面深刻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根本性质,全面反映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另一方面也决定并规范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走向,直接引领着国民精神文化的内涵,直接决定着国民精神文化的形成。因此必须着力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从抽象到具体,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个人的实现路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这就需要我们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深度结合。在凝魂聚气、强基固本上下足功夫,不断形成更加广泛的价值认同,使全中国14亿人民紧紧凝聚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周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三)坚定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一个民族也好,国家也好,必须对自己的文化有着高度的认同和自信,同时也进一步需要用实际行动积极践行文化内涵。否则,民族或国家的发展必然会失去根基,飘若浮萍。在发展过程中,无论是我们发展的勇气,还是发展的定力,最大的力量源泉就是文化自信。在这其中,传统文化又是重中之重。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之“根”,革命文化是文化自信之“魂”,伟大实践是文化自信之“基”,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等等,这些方面是我们哲学社会科学努力服务于文化自信的重要抓手。[2]特别是要把文化建设与全球治理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结合起来,对外全方位展示中国文化独特的魅力,为我们的强国自信提供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这是哲学社会科学必须重视的时代课题,也是我们亟需补齐的短板。

二、服务于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

发展理念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指明了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要在深入理解、准确把握新发展理念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的基础上,发挥学科优势、开展协同攻关,提升服务于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

(一)深入理解、准确把握新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

我国创新能力有待增强,科技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的客观现实,是我们必须重视创新的外在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进而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我国,长期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这其中既包括区域发展不平衡,也包括经济与社会、物质与文明等多个领域。因此,需要树立协调发展的理念。绿色发展重点解决发展质量问题,要从过去以资源消耗为主的发展模式,转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资源节约型发展模式。开放是永恒的主题,不仅要重视对外开放,更要用好国内市场,从而在全球化倒退阶段保持我们的发展动力。共享是发展的最终目的,中国的人口资源客观形势决定了,不仅要重视发展的规模,更要重视发展的均衡性,要在做大蛋糕的同时,确保蛋糕分配符合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二)发挥优势、加强协同、提升水平

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历史学、文学、哲学、艺术学、美学、教育学、伦理学、语言学、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宗教学、民族学、军事学等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要发挥学科优势,对标入座,找准着力点和发力点,注重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和理论的提炼,强化实证对策研究、重大原创性研究、超前性研究。与此同时,尽管哲学社会科学的不同学科有其自身特质和学科要求,但它们所承担的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基本功能是一致的。正是因为这种特有的属性,多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成为可能。当然,多学科交叉研究也是现实的必要。只有这样,才能从全局视角发现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

三、服务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3]从党的十八大开始,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成为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对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但是,这个过程注定不会一帆风顺。我们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社会各领域各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不断出现,各类风险挑战的关联性不断加强,风险的传导性日渐突出。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稳步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向前发展,如何提升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是摆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面前的时代命题。

(一)探索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实践问题

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必须立足于实践中的问题和实践中的需求,如此才能获得生命力。改革开放以来,在回应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关键问题等方面,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或提出,或形成了大量富有卓越远识的理论主张。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部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脱离实践,盲目比照引进“飞来峰”和“他山石”的问题在一定范围内是存在的。这不仅不利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本身的发展,而且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向前发展的需求有所背离。对此,我们一方面要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的思想站位,另一方面也要从体制机制上入手,打通制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的制度性障碍。[4]

(二)坚持理论创新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下大功夫。这项工作既来源于过去,又需要展望未来。可以说,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意味着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必须要有与自己发展相适应的话语体系。特别是在全球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更要考虑如何为全球治理提供一套契合实际的解决方案,从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此同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原则性和方向性问题。因此,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所构建的理论体系,在性质上属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

(三)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国家治理现代化对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在服务于巩固全社会共同的思想基础、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同时,更要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期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国家制度建设中的原有问题以及制度改革中的新问题相互叠加、同时涌现,一个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更为完善,一个不断繁荣和发展,一个拥有一批思想立场坚定、理论水平高、勇于开拓创新人才,一个建立起一批国家亟需、特色鲜明、制度创新、引领发展的高端智库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将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不可或缺和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四、服务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任何时候都要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为重点工程。越是国内国外情势复杂,越是风险挑战增多,越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从逻辑上说,只有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工作完成好,才能在执政过程中善于并且勇于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们改革开放各项事业积极稳妥有序向前推进。特别是在当前这个时期,我们党所面临的风险挑战日益增多,国内国外发展压力增大,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强,如何才能增强党的执政能力,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给出答案。为此,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从如下几个方面重点加强。

一是,要努力构建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为统领,以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为中枢,以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为支撑的理论体系。

二是,要当好澄清模糊认识的“发言人”,廓清普世价值、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等错误思潮的迷雾,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揭露其理论本质的荒谬性,提高干部群众分辨是非的能力;当好研究党的建设新课题的“答题人”,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实践,推出更多对实践有指导意义和对决策有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回答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当好最新理论成果的“说明人”,就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提供思想支撑、学理阐释,概括出具有深刻解释力的话语表达,让人们听得懂,也愿意听。[5]

三是,发挥引领作用,为反腐源头注入活水,巩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一方面提高领导干部谋划全局的思维能力、无私忘我的精神品格、为民谋利的政治素质,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另一方面激活思想拒腐的先进性和前瞻性,以“高墙”的前车之鉴做好预防、以坚定的政治信念阻断后路,推进反腐败斗争的思想变革,打造无心贪腐、有心干事的为民服务新攻略。

猜你喜欢
社会科学哲学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菱的哲学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小包哲学
社会科学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