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外语教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2020-01-18 13:55刘祥云
黑河学院学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外语教学外语思政

刘祥云

(黑河学院,黑龙江 黑河 164300)

“课程思政” 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也是新时期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和关键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反复强调“课程思政” 这一全新教学理念的重要意义。

一、高校外语教学 “课程思政” 的必要性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不同,并非是增加一门课程或者一项活动。课程思政是面向高校教学的所有课程,在 “大思政” 的教育背景下,使所有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而行,使思政教育与各类课程相互融合渗透,从而更好地达到教书育人的终极目标。“课程思政” 以课程为载体,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环节拓展高校思政教育的平台,挖掘各门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可以说,在高校教学目标的大方向上,“课程思政” 更加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外语作为一种沟通、交流手段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外语专业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极易受外来文化思潮的影响,需要加强他们对于外来文化的选择、吸收;帮助他们抵制、消除不良文化的侵害,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外语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融合与渗透就变得尤为重要。外语专业的学生既要有良好的专业素养,还要有崇高的政治觉悟,坚定自己的文化信念,只有这样的人才才是高质量的外语人才。

二、高校外语教学 “课程思政”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 高校思政教育 “孤岛化”

思想政治课作为高校学生的必修课,目的是塑造学生的政治觉悟,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目前,我国高校开设的思政课程主要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毛概)等一系列公共课。以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几乎全部由思政课程来完成,学校的专业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没有起到对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对学生的思政教育课程与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脱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 “孤岛” 困境[1]。此外,由于这些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以正面讲授为主,课程的理论性强,难以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多数学生都是以修学分、完成学业为目的,因而导致思政课的实效性差,课程思政的观念无法做到入耳、入脑、入心。

2.教师思政意识的缺乏

教师自身缺乏 “课程思政” 意识和能力。许多教师的思政教育观念还很模糊,认为学生的德育教育应当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或者班主任、辅导员等思政工作者来完成。在课堂上教师应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以传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主业,因此,在课堂上很少考虑教学以外的育人目标,拓展思想品德教育的相关内容,从而导致教书育人的效果不够明显。此外,一些学科教师在自身素质方面还无法达到课程思政背景下对教师素质的基本要求。当今社会信息高度发达,世界面临前所未有的开放,学生思维更加活跃,主观需求更高,因而对大学外语教师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作为教师要认清形势、时刻关注自身成长,既要有敏锐的思维,开阔的视野,还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顺应形势,与时俱进。在教学过程中找准切入点,做好思政要素的渗透,做到教书育人的双向结合。

3.学校整体环境缺乏和谐

除了来自教师和学生层面的问题外,也包括来自学校其他层面的诸多问题。首先,高校传统的外语教学大纲并未对思政教育方面提出要求,教学内容中的思政教育元素没有被充分挖掘利用;其次,结合思政育人理念的高校外语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尚不完善。课程体系在高等教育中占据核心地位,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所呈现出的面貌,是将教育的终极目标变为现实有效途径。可以说,缺乏完善的包含思政元素的课程体系导致外语专业课程和思政课之间缺乏必要的衔接和相互配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教书育人的结果。此外,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以及高校外语专业的教学评价体系也并未考虑到思政育人的因素,以上种种原因导致了长期以来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教育的缺失,不利于教书和育人双向教育的结合。

三、高校外语教学 “课程思政” 的路径

1.提升高校外语教师的思政育人能力

高校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最终执行人,也是实施 “课程思政” 的核心主体[2]。一名好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学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更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观点,拥有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是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多元价值文化带来巨大冲击,加之来自学业、就业等方面的压力,也引发了大学生对于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困惑和思考。面对新时期的挑战,作为教育者要真正做到 “传道、授业、解惑”,将思想、道德和职业能力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素养,实现教书育人的双向结合。在外语教学中面对东、西方文化冲突所遭遇的问题时,教师应当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对党和国家要具有高度的认同感,培养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怀,树立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因此,要想促进思政教育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就要提高教育者的思政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建设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思政教学的艺术效果和影响力。授课教师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要有科学认识,在大学外语教学中为学生传播科学、正确的思想,指引他们走上正确的道路,实行 “塑造价值、培养能力、传授知识” 三位一体的培养策略。

2. 将思政元素融入外语教学,做到中西兼顾

大学外语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注重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外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融合的特点,决定了在引进西方文化的同时,还应注重加强本国文化的核心地位,增强文化自信。外语专业应当把培养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意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高校外语课程教学内容,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到外语教材中。讲到西方文化时,保持客观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注重将中西文化进行对比,最后落脚到对中国本土文化的理解与传播上。如讲到感恩节,要联系到中华民族是一个看重亲情、友情、爱情,懂得感恩的民族,讲求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感恩文化上;讲到母亲节,可以联想到中国的孝道,遵守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中国人讲究 “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根本” 等等,即将国外文化与本国文化相结合,遵循本土化原则。在构建科学合理的大学外语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找到外语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融通的部分,制订符合本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内容,顺应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着力构建高校思政教育同外语相结合的课程体系,这对提升学生的中华文化身份认同感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3. 全面贯彻落实 “立德树人” 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中心任务和关键所在[3]。各高校应围绕 “立德树人” 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严格制定符合自身发展、切实有效的教学目标,加强大学外语的 “课程思政” 建设,要做到因材施教、知行合一。高校外语教师应把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放到首位,时刻着眼于广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国家、社会、集体之间的关系,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和共同进步。同时,教学目标的制定要讲究适度原则,既能让全体师生有信心通过努力达到预期效果,也能够激发全体师生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要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努力学习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四、结语

改革开放极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支持和保障。高校外语专业的毕业生作为未来我国开展对外交流的重要使者,是未来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力军。因此,切实做好这一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至关重要。在大学外语教学中要确保 “课程思政” 建设的有效推进,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能够跟随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而不断变化。要在深化课堂教学内容建设、完善课程体系、提升外语教师的思政教学能力、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下功夫,在教学各个环节有效融入思政教育内容,不断加强学习和探索,实现传授知识和价值观教育的协同发展,为培养更多合格的高端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外语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