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贺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长春 130114)
当前,虽然有不少高校开始设置拓展训练课程,但是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学内容的局限性和教学模式的单一性。在拓展训练中,虽然要借鉴传统的教学模式,但不能照搬传统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从部分高校的拓展训练来看,内容缺乏新意,一成不变,模式较为单一,学生对此提不起兴趣。
在体育教学中,老师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填鸭式教学。教育思想的落后使拓展训练流于形式,影响体育教学质量。
教师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体育教学的质量,影响学生的体育发展。不少体育教师不能正确理解素质教育理念,不重视拓展训练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在个人专业能力方面,不少体育教师的业务能力较低,不能充分发挥素质教育的优势。一些体育教师甚至放任学生,由学生自行组织,导致体育课的开展达不到预期效果,甚至浪费了体育教学时间,降低了体育教学质量[1]。
从高校体育教学来看,其教学内容较为局限,教学模式单一。很多高校虽然开展了拓展训练,但是,与传统体育课堂的内容相似,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拓展训练应在内容上突破局限性,形式上不要单一化。例如,开展攀岩、爬山、武术、太极拳、体育舞蹈等。让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感受到体育学科的魅力,从而提高体育学习的兴趣,推动体育教学改革。
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是主体,学生养成了依赖教师的习惯。在拓展训练中,学生的独立意识得到提高。不仅能够收获理论知识,更能锻炼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学生会慢慢摆脱对教师的依赖,更注重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通过合作和竞争的方式提高个人的综合分析能力。
与传统教育教学不同,多样化的户外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感受到体育学习的乐趣。打破传统体育教学中单一的知识灌输模式,在运动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
拓展训练作为一种新兴课程,是对体育教学的创新和改革的促进。拓展训练课程的开展是当前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形式之一,它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体育教学焕然一新[3]。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拓展训练都是在户外进行,且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空间和时间。不少高校难以开展拓展训练,其中也有安全管理的因素,怕在拓展训练中对学生的人身安全造成损害,致使高校很少开展拓展训练。拓展训练的开展是有必要的,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是开展拓展训练的前提。第一,学校领导以及任课教师要从思想意识层面重视拓展训练的安全管理,建立相关的课程管理和监督机制,实现不同层级之间的相互制约和互相监督。第二,做好拓展训练硬件设施的管理,避免因为硬件设施问题造成学生的安全隐患。第三,提高学校管理者和任课教师的安全意识,定期对学生开展相关的安全教育讲座,让学生正确认识拓展训练,明确拓展训练中的各种安全隐患,掌握必要的自救知识和技能。第四,在开展拓展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全过程的监督管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4]。
摒除落后的教育理念,借鉴国外的先进教育理念,使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迈入一个新台阶。正确的教育思想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基础,也是推广拓展训练的重要条件,转变教育思想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潮流的人才,才能在人才大战中站稳脚跟[5]。
拓展训练的目的不仅是为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更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要合理选择拓展训练场所,充分挖掘学生自身的潜力。可以采用户内外相结合的原则,使学生既掌握理论知识,也能进行实践,在实践中升华理论知识。除此之外,团队合作和挑战赛的形式也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同时,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都是有必要的[6]。
教师在拓展训练中发挥着重要的主导作用,因此,绝不能忽视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水平。首先,高校应该明确体育教师的标准,提高体育教师的准入门槛,对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水平进行全方面、立体化的考察,使高校体育教师团队的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其次,要建立健全高校体育教师培训体系,使体育教师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不断接受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才能与时俱进。同时,定期不定期地对教师进行考核评价,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水平较低,要从实际出发,促进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