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梦云,妙 惠
(山西大学 继续教育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发展突飞猛进,在全球制造业中拥有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我国的制造业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也面临着各种困境与挑战。2015年,国务院提出了《中国制造 2025》战略,这是我国建设制造业强国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同时也代表着职业教育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要求。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着力提升技能人才的培养能力,积极探索培养复合型人才。
从世界制造业发展趋势来看,中国产业结构正发生着转型升级,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过渡。无论是量子通信、3D打印、高铁制造还是智能支付、通信技术等都代表着中国高精尖产业的崛起。在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我国努力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加快产品研发速度,严格人员管理,但在发展过程中依旧暴露出缺乏核心技术、缺少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能力荏弱等弊端,很难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无论是高精尖产业还是传统制造业,培养大批中职优秀人才对制造业的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
基于此,“中国制造2025”对中职人才的类型提出了新的标准与要求,即培养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不仅文化素质高,在专业技能方面有突出的经验,还应具备较高的职业技能。针对中职教育具体来讲,就是培养具备专业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软技能”的人才。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制造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柱,在职业教育中的基础地位不言而喻。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1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数量达到了1,592.50万,占高中阶段学生数量的40.1%,已经具备了较大的招生规模,其学制一般为3年,招生对象主要为初中毕业生,且主要分布在农村、城镇边缘等欠发达地区。治贫先治愚,教育精准扶贫也要求进一步加深对中职教育发展的重视程度,努力探索中职教育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方式。在“中国制造 2025”的政策背景下,推动中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对于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就业、提高收入等方面亦能够起到积极作用。[1]
随着制造业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以及中职教育向内涵式转型,中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备受重视。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虽然经过多次调整和改革,却依然存在如下问题。
熟练掌握专业知识是中职生成长为复合型人才的基础,因此,通过分析中职生对专业学习不感兴趣的原因,从而有利于帮助中职生加强专业知识学习。
第一,课程内容滞后,理论与实际脱节。目前中职院校课程设置仍没有摆脱普通高中课程的设置模式,存在重理论轻实践、能力要求不明确以及相关学科知识不能有效串联等问题。而枯燥的专业知识更易造成学生课堂上难以集中注意力,影响学习效率,造成学生对专业知识丧失兴趣。[2]
第二,师资力量薄弱,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一方面,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学水平影响着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程度。优秀的教师能够突出重点,深入浅出,更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反之则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另一方面,部分中职生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从而导致自尊心受挫,缺乏学习动力,产生消极情绪。目前我国中职教师的准入机制不完善,由此导致高学历教师比例偏少且总体综合素质不高,整体师资水平有待提升。
第三,中职生意志力较差,学习习惯有待改善。中职教育是由单纯的学习动机向职业发展目标过渡的时期。在压力较小的学习环境中,中职生容易对自己降低标准,当面对社会生活中的不良诱惑时开始自由放纵,进而导致被动接受专业知识,严重影响学习效果。
在我国,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主要出现在本科院校,由此也导致大多数人认为中职学生层次较低,很难拥有创新能力。但是创新不是社会精英群体的特权,也不是高高在上的空中楼阁,创新是人自我实现的需要,每一个人都可以在行业中参与创新。目前,制约中职学校创新能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师生创新意识不足。一方面,中职教师对于创新教育重视程度不够,进而会影响到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在中职课堂上,专业教师在课堂中仍占据主体地位,而大部分教师不主张教学形式革新,不鼓励学生对书本知识提出质疑,技术知识的“满堂灌”会慢慢磨灭学生积极思考的兴趣,影响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从而逐渐失去了创新意识与能力。另一方面,中职生对创新能力缺乏深刻的认识。中职生年龄尚小,创新意识尚且薄弱,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缺乏精心规划与设计,并未清晰了解社会经济的发展形势以及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未思考创新能力对于个人甚至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3]
第二,实践创新平台不完善。培养中职生创新能力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如何将创新意识付诸行动,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目前中职学校所提供的各种创新活动的载体和平台较少,管理混乱,宣传力度不够,甚至有的脱离了中职群体的知识储备、身心特点和就业倾向,变成了缺乏真正实操的“为办而办”的活动。而企业作为职业院校进行校企合作的重要实践平台也存在诸多问题,如与学校缺乏沟通与交流造成创新项目难以落地,出于对投资与回报的考虑较少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由此导致学生的一些创新想法难以获得支持,进而严重影响学生的创新积极性,不利于中职生创新能力的培养。[4]
“软技能”是指“不易看见的技能”,例如团结协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灵活应变能力以及坚持不懈的心理素质等。一名优秀的中职复合型人才不仅表现在对知识与技能掌握的多元化上,更为重要的是在今后的工作中对复杂事物的处理上。然而,现实却有各种因素影响着中职生“软技能”的形成。
第一,中职生受年龄阶段与生活环境的制约。与高职院校的学生相比,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中职生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还未成熟,其人生观和价值观尚在塑造中。根据中职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可知,他们缺乏与家人的沟通,不善于表达,性格偏内向。[5]同时,大多数农村出身的中职生家境相对较差,过多的关注外在的物质条件,忽略了精神世界的充实。正是由于“软技能”的缺失,中职生大多表现为集体观念淡漠、不愿与人敞开心扉、自由散漫以及缺乏上进心等情况,进而影响到专业技能的提升。
第二,中职学校缺乏对相关教育的重视。一方面,大部分中职学校认为只要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就完成了学校的任务,至于学生的整体素质是否达到企业的要求,能否和同事上级和谐相处,在面对工作上的困难时是否能够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去应对,都没有引起中职院校的重点关注。[6]另一方面,教师的评价也会影响到中职学生的人格发展。部分教师由于过分追求绩效考核目标,选择冷落或放弃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只用学习成绩或者其他单一的评价标准衡量中职学生的“好”与“坏”,极易令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甚至影响到人际交往和今后的职业生涯。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明了中职人才培养方向,即“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一方面,中职复合型人才培养是对传统的以单一学科目标的中职生培养观念与培养制度的超越,也是中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切实提高中职院校的毕业生质量来为制造业输送一大批复合型人才,是我国成为制造业强国的必然要求。如何培养中职生的专业能力、创新能力以及重要的“软技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优化课程内容体系。针对当前中职院校课程设置难以满足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问题,中职学校应以巩固学生专业知识能力为主要依据,对该专业以及专业有关的课程进行适度衔接与延展开发。[7]通过删减过时的课程内容,增添交叉学科的选修课程,优化整合课程目标,分配恰当的课程比重,进而形成适合中职生学习的课程体系。通过采用工学结合、案例教学、任务驱动等教学形式,让学生通过课程来学习对应岗位所必须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并结合相应的综合实践活动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进而推动专业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衔接,实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发展理念。
第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复合型人才要求学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完善教师的准入机制,提升教师薪酬,把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作为重点,不断吸引高学历高素质的师资力量。[8]中职学校要推动师资队伍的内涵式建设,定期开展教师专业技能提升培训活动,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来引导教师积极地探索新型课堂教学形式,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并依照相关规定严格规范教师职业行为,不断提高师德水平,进而提升中职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
第三,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复合型人才不仅需要熟练掌握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具有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能力。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中职生一般介于15—18岁,是身心发展最蓬勃、吸收知识最快速的阶段。因此中职学生更加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开拓视野,不断充实自己。例如,中职生可以基于自身专业背景与特长爱好来自主选修课程,或者学校通过增设一些有趣的专业拓展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获得成就感,逐步提高对专业知识的兴趣。
第一,增强师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关键技术的创新能力是“中国制造 2025”战略顺利实施的必然要求。针对中职教师而言,要积极促成民主、平等、自由的教学氛围,转变教育教学方式,不再一味地灌输理论知识点,而是引导学生形成“问题意识”,支持并鼓励学生发散思维,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使创新意识深入到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只有师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中职创新教育的内涵,才可能在创新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把握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学生在参与创新的过程中也会潜移默化的整合多学科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更新自我认知,随时发现问题并努力解决问题,进而为成长为复合型人才奠定专业基础。因此,应把增强师生的创新意识作为首要任务。[9]
第二,搭建多种实践平台。在“中国制造 2025”的背景下,政府、社会以及职业学校需秉承正确的发展理念,为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实践平台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中职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突出在“做中学”。一方面,校企结合作为职业学校与企业的一种合作模式,是中职生参与实践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因此应积极探索在校企合作背景下,以培养中职创新人才为导向搭建校企创新教育平台,实施情境教学、社会实践,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另一方面,联合社会组织力量为中职生提供实践平台。例如,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了激发中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新加入了“职教赛道”,进而为中职学生提供了实践创新能力的平台。而在江苏省第七届职业教育创新大赛中,中职生陈伟的作品“一种用于汽车油品的更换机”获得特等奖。陈伟表示,正是由于授课教师经常带领学生深入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践,亲自接触到更换刹车油的工艺,才会突发奇想改进装置。作为中考考场的失意者,陈伟没有气馁,而是通过在中职学校提供的实践创新平台锻炼了动手能力,也找到了学习的动力,是处于职业迷茫的中职生学习的榜样。[10]因此,形式多样的实践平台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并把时间和精力利用起来投入到创新的项目实践上,从而达到良好的创新效果。
目前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除了考察应聘者的专业能力外,大多还会增加“性格测试”。这说明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如果缺乏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合作能力、承受挫折的能力等“软技能”,即便自身拥有精湛的专业技能,也难以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生存与发展,更不能满足复合型人才的标准。“软技能”与体现智商的“硬技能”不同,它是情商的体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共同素养。
第一,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一方面,积极开展校园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在活动中认识自我、肯定自我,自觉挖掘个人的职业潜能,提升各项“软技能”。中职生年龄尚小,活泼好动,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因此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需要开展针对性强的校园实践活动。例如,开展有益于训练中职生交流能力和团体意识的娱乐活动;组织有益于提升中职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的演讲比赛;举办有益于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提升自信的知识讲座。另一方面,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也是帮助学生提升“软技能”的有效方法。作为一种学校特有的隐性文化现象,校园文化是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一种群体文化。针对职业院校来说,需加强与企业联系,增强对企业文化的了解,提升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针对性,以便于学生毕业后更好、更快地融入到工作环境中。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丰富校园的精神生活,加强中职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是中职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职责。
第二,加强对中职生的正确引导。根据“职业生涯发展阶段论”的观点可知,15—17岁是人职业生涯的试探期,主要根据需求、爱好、能力及机会做出短暂决定,并且在课业及工作中进行初步尝试。[11]从职业教育角度看,这个年龄阶段对应的正是中职生群体。因此,加强对中职生的正确引导,为其提供更多的人文关怀,对于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与多元的人才评价体系相一致。针对现代企业岗位对于复合型人才职业素养的要求,[12]职业院校在常规考查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状况、基本技能水平之后,还要考查学生的“软技能”。对于“软技能”的评价内容可以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并且评价方式可以采取问题答辩、课堂活动、团体作品展示等多种形式。另一方面,中职教师在与学生沟通交流的过程中,都会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到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更加需要以身作则,重视自身道德素质的提升,增强师生情感上的交流,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中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既是社会经济的需求,也是中职学校的义务所在,同时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鼓励学生在获得基本的学历证书的情况下,多方面拓展其他技能,学习各项本领。只有“硬实力”与“软技能”相互配合,才能成长为“中国制造 2025”战略所需要的中职复合型人才。[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