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本位导向下高校学生现代文学课程阅读意识培养:功能、问题及对策

2020-01-18 07:07王玉珠
关键词:现代文学文学文本

王玉珠

经过多年的课程改革和学者们的反复探索,淡化“史”的线索,突出作家作品与文学现象的分析,以培养学生文学感受和分析能力,已成为当下中国现代文学教学的共识。然而,审美本位的回归却并未让当下的现代文学课程重新焕发鲜活的生命力和吸引力。现代文学课程面临着专业被淡化、课时被削减的不利局面是重要原因,在教学实践中更为凸显的原因则在于,学生文本阅读的缺失以及普遍性的低效阅读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文学审美教育流于空谈,这已成为现代文学课程最大的内部困扰。目前有关这一问题的探讨主要集中于开列书目、撰写读书笔记、举办读书会等举措,但效果并不理想,从根本上培养学生面向经典的自主性阅读意识成为当下现代文学教学中的当务之急。

一、审美本位导向下阅读意识培养的功能意义

在高校强化通识和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大背景下,专业课时被不断削减和压缩,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现代文学教学也面临着巨大压力:在并不充分的课堂时间内,既要粗略勾勒文学史的线索,更要在审美本位导向下致力于美的发现,深入探讨数量宏富的文学文本在语言、文体、结构以及形象塑造等方面的美学特征。因此,在课时相当有限的情况下,为了达到教学目的以及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强化学生课外的文本阅读。这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与专业素质的培养以及“人的现代化”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

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引导学生自觉开启现代文学经典文本的自主性阅读,使学生文学感受力的培养回归其本然的初始阶段,能够为课堂教学侧重培养其面对作品的分析评判能力提供必不可少的感性阅读经验。在现代文学教学回归审美本位的导向下,学生文学感受力和审美分析能力的提升成为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但这一目标绝非仅仅依靠课堂教学就能达成。正如有学者提出的:“我们都说要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可是如果学生连基本的作品都不去阅读,连起码的阅读能力都不具备,也就是说他们连分析和理解的对象都无从把握,那么培养分析和理解能力不就成了一句空话了吗?”[1]而实际上,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以及文学感受力与审美力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广泛的自主性文本阅读中实现的,所依凭的是学生自身对作品的体悟。

在对文学作品细致而深入的阅读体验中,学生能够在文学语言的感召下激活自己的想象力,唤醒自己的心灵,一步步走进作品所构筑的艺术世界,沉浸在文本的细节之中去领会作品的艺术魅力与思想启悟,在对美的发现和欣赏中与文本进行精神的对话,并深入体味渗透于文本中的作者的人格气质、情感蕴藉与胸襟境界。经过大量的潜心阅读,学生在感性认识的不断积淀中,就会培养起对文学的兴趣和审美感觉,并在自觉的阅读思考中参与文本的意义生成过程,提炼出对文本的理性认知,逐渐找到通往艺术世界的门径。而当他们带着被文本打动的心灵参与课堂的审美分析时,那种可贵的文学感觉与那些感性的阅读经验以及业已形成的对文本的初步的理性把握,都将在再次的文本感受和讨论中得以重现和印证,在思想观念和审美体验的呼应和碰撞中得到点拨和引领,最终使自己的艺术感受力与审美鉴赏能力得到提升。

(二)有利于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

对文本的潜心阅读也是培养学生专业素质、提高学生专业水平的重要前提和有效途径。在体会文学审美的真义之外,彰显学科特质的文学史学习尽管不再是以审美为本位的课堂教学的重心所在,但仍然是现代文学课程的应有之义,广泛的文本阅读正是探寻文学史规律及其意义的前提条件。有学者指出:“离开了文学名著,没有了审美活动,就没有了文学史。”[2]177从认知规律来看,只有通过大量的文本阅读,学生才能逐渐熟悉现代重要的作家作品,理解作品的精神意蕴与审美风范,从而形成对文学历史的感性认知,并在此基础上把握不同作家作品之间的血脉关系,探寻各种文学思潮的生成与流变规律,清晰梳理文学史的线索,建立起自身宏观的文学史观,最终实现对于文学史逻辑和精神的理性归纳。没有文本阅读基础,也就无法提供面对文学史的感性认知,不仅对文学思潮等宏大叙事的把握无从谈起,而且原本充满感性力量的文学史也成为枯燥无味的材料堆积,难以在其间探寻到文学历史的内在脉络和规律。而反过来,如果不能在课程学习中形成“史”的意识和宏观的“史”的观念,增强史识的能力,也就无法将具体的作品放置在文学历史的语境和链条当中,无法建立它与历史文化以及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那么也就谈不上从价值意义上去确立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而缺少了恰切而具体的文学史时空定位又必然会妨害对作品的审美认知与判断。因此,在整体上,文本阅读对于现代文学课程专业知识与视野的架构有着基础性的意义。

同时,从职业性视角看,在学生今后可能从事的专业研究中,无论是对具体作品的深入解读,还是具有宏观文学史视野的论述,抑或是对具体理论方法的阐发,都将始于严肃深入的文本阅读。而相比于日后专业学习和研究的其他阶段来说,本科时期实际上能提供更为充裕的时间和精力,使学生得以较为从容地进行文本阅读,养成敏锐的文本感受能力和扎实深厚的分析能力,从而为个人的专业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有利于“人的现代化”的实现

如果从更长远的人的成长的角度来说,文本阅读作为文学审美的初始环节,对健全人格的塑造以及“人的现代化”的实现也具有重要意义。尽管文学无法对现实人生起到立竿见影的改造作用,但正如巴金所言,那些作家留下的杰作“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3]。在自主性的文本阅读中,学生徜徉在感性而又丰富的文学世界里,感受艺术之境的美妙与玄奥,体悟作品深厚的情感力量与思想意蕴,在潜移默化中开拓自身的精神空间,并养成一种富于审美格调的情感和精神,以一种诗性的目光去触碰作品中的人的心灵和感情,进而照亮自己的人生,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心理结构等方面实现“人的现代化”,成为具有美好心灵、健全人格和理性精神的人。

然而,当我们既从实际出发也从诗意的维度阐释文本阅读的基础地位与功能意义时,却不得不面对学生早已漠视和疏离文本阅读,或停留于低效阅读的尴尬现实。学生何以远离文本阅读,也成为当下教学实践中值得深思的重要问题。

二、自主阅读与严肃阅读意识的匮乏及其成因

从大的文化语境来看,“90后”和“00后”大学生处在一个轻蔑诗意、思想和想象力的时代,种种不利因素综合发生作用,妨害其阅读意识的养成;尤其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在面对浩瀚的现代文学经典时,普遍缺少自主性的阅读意识,或仅仅停留于碎片化的低效阅读层次。

(一)泛娱乐化与功利化文化心理的影响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整个文学都被排挤到社会文化生活的边缘位置,加之“国学热”的升温和学术通俗化路向的开启,中国现代文学更是遭受严重挫败而以一种静默的姿态退守到思想文化格局的边缘地带,也因此在青年学生的阅读生活中日益受到冷落。在进入21世纪以来的近20年间,随着消费主义的流行,文学的生存空间更是受到极大的冲击。在文化消费领域,大众文化消费已经完全走向霸主地位,电影、电视等图像文化以及网络文化等多元化的大众文化表现出极其强势的能量,几乎覆盖了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严重挤占了纯文学原本的地位,留给纯文学的空间愈加狭小,其小众化命运和边缘化地位也进一步加剧。尤其是在当下,多元化媒介的极度发达所带来的视觉文化的流行和泛娱乐化,更使得经典文本的阅读状况坏到了令人沮丧的地步。娱乐主义文化潮流大行其道,主导了国人的精神生活,也将原本就十分小众的文学追随者席卷而去,各种电视或网络综艺娱乐节目铺天盖地,占据了人们绝大部分的闲暇时间,“娱乐至死”“娱乐无极限”甚至成为某些传媒节目追逐的文化品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塑造了大众的精神品位,最终导致人们的泛娱乐化心理。在这样一种过度娱乐化、表浅化、缺乏严肃精神生活理念的环境中,身处校园的青年学生也无法摆脱娱乐化潮流的熏染,难以潜心阅读。

从深层次的文化心理来看,国人形而下的思维向度和急功近利的文化心理,也构成提升阅读意识和阅读品位的无形但又巨大的障碍。实用理性和功利化的心态,使得国人参与经济生活乃至政治生活的热情都要远远高于对阅读生活的践行。长久以来,民众的阅读意识已经十分淡薄,而即便走向阅读,也多抱有一种书中自有“千钟粟”“黄金屋”的寄托,因此近年来长期高居畅销书榜单的更多是有关成功学的名人传记,有关养生学的大众读物,或是迎合大众口味的通俗文学作品。纯文学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因为缺乏立竿见影的功效,无法占据国人阅读生活的重心。受这种功利化的阅读风尚影响,青年学生尤其是本应秉承专业意识进行严肃阅读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子,也在很大程度上停留于一种低效的浅层次阅读,要么流于碎片化的消遣休闲型阅读,在那些浅显的“鸡汤类”小故事和泡沫文学中打发无聊、抚慰焦虑,要么干脆以功利化的思维方式质疑文学的价值和意义,放弃专业追求,在知识价值观上“对实践能力和技术技能的偏爱”[4],使其转而去选修那些能为就业增加机会的更为实用的课程,或是去考取增强就业竞争力的各种证书。原本应该占据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子大部分课余时间的经典文本阅读成为极少数人“不合时宜”的坚守。

(二)应试教育所致的审美力缺失

如果说受社会泛娱乐化和功利化浮躁心理的影响,是学生难以沉入拒绝平面化和需要深度的严肃阅读的外部性因素,那么长期应试教育所导致的审美力的缺失,则从内部捆绑住了学生的心灵和想象力,使其产生面对经典文本的畏难心理,不自觉地抵触深度内容,从而将那些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作家及作品排除在阅读视野之外。

在长达12年之久的中小学时代,学生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忙于应付海量的作业和考试,即便原本对于文学有兴趣,也无暇从容、自由地进行阅读,不能真正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收获阅读在心灵层面激起的愉悦和欣喜。更为严重的后果是,长期以来疲于死记硬背教科书和笔记的僵化的学习方式已逐渐销蚀了学生对美的渴望性和敏锐性,磨损了他们的审美感受能力和领悟能力,而审美力和想象力的匮乏使得他们即便在日后阅读经典文学文本,也难以真正被作品的思想艺术魅力所打动,难以自觉、独立地进入文本深处并领略文本的审美性和思想力量,对作品的解读和鉴赏更多地依赖于课堂讲授。加之应试思维的惯性作用,学生在包括现代文学在内的文学课程的学习中依然满足于但求考试过关,并未能真正在内心升腾起对文学的热爱和对文本的热情,而当临时抱佛脚地照搬文学史的既成结论和观点应付考试成为一种“捷径”后,学生与文本阅读便渐行渐远。

(三)教师课堂示范的偏误

在学生阅读意识愈加淡薄的情况下,读书风气的转变与审美能力的培养更急需教师的引领和示范。不容乐观的是,尽管在观念上“把文学感受与分析能力的培养放到重要位置”[5]早已成为共识,但相当一部分现代文学教师的课堂教学由于种种原因,并未能真正实现对学生文学感受力和审美评判能力的发掘和培育。从外部因素来说,在当下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潮流的巨大影响下,教师有时也难以从物化的日常生活经验中抽离出来,一如既往地保持一种诗意的存在;而现代文学退守边缘的落寞,也使得教师自身失却了对文学的信心和深厚的文学情怀,现代文学课堂也因此失去了极为重要的感染力和同化力。

从具体的教学引领和示范来看,在大学教育“知识论”和“制度化”倾向仍在推进的大环境下,部分教师知识本位的教学模式并未彻底转换,面对浩瀚如海的现代文学史依然采取以史为线索贯通串讲的方法,忽视了生动的文学感受,侧重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或是理论上的演绎推导,因而延续着呆板僵化的教风,以致压制了学生探究作品的兴趣。另一种情形则是由于教师本身欠缺解读作品的能力,无法游刃有余地展开微观的文本细读,只能借用教材对作品的分析和见解,既不能带领学生营造审美激动的瞬间,产生难忘的审美愉悦,也限制了学生自由思想的空间,因而无法激发其文本阅读的兴致。此外,迫于学科建设和科研考核的压力,“为了应对体制内的要求及评价标准,为了在体制内更好地生存并谋求体制认同的个体发展”[6],即便面临着课堂教学内涵与方法亟待调整和改良的现实,许多教师也不得不将大部分精力投放在论文写作、项目申报等方面,无法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教学,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以及审美能力的提升也因而被置于次要位置。

三、审美动力与阅读意识的培养对策

面对学生不读文本或流于低效阅读的现实,进入经典文本的艺术世界倾听诗性的声音,既是许多现代文学教师对学生的日常说教,更成为当下教学实践中要观照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引导学生重建文学信念,在富于审美格调的课堂浸染中带领其追寻高级审美,并在多向度对话中培养其审美能力,应当成为现代文学教师培养学生审美动力与阅读意识的努力方向。

(一)重建文学信念与阅读理想

在现代文学教师的教学实践中,一种普遍性的体验和感受是无论就文本阅读的数量还是质量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愈来愈不能显示出优于邻近专业甚或理工科学生的趋势,而他们对文学热情的缺乏、对文本的漠视以及对严肃阅读的排拒,都显示着他们专业身份意识的淡漠以及专业认同感的降低。因此,要改变现代文学课程不容乐观的文本阅读现状,就应从文学的信心重建出发,引导学生树立从业余读者成长为专业读者的阅读理想。

由于文学早已失去轰动效应,静守于社会思想文化格局的边缘地带,文学研究走向了学院派的“内循环”,一些主流作家的写作也日益“圈子化”,因此当下的“90后”“00后”学生难以再像20世纪80年代的青年学子那样坚信“中国现代文学与他们正在行走、正在思考的人生有着密切的联系”[7],甚至进入中文系也并非出自他们本心的要求,而只是迫不得已的选择。那么,为唤起学生文本阅读的兴趣,现代文学教师首先就要引导学生消除对于文学的偏见,着力阐释文学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文学到底是“人学”,它关注的对象是人,是对人的存在、精神和情感的关怀与表现,能够予人以一种永久的“精神上之利益”[8]263,因而对于人的塑造具有巨大的潜力。文学的宏博与蕴藉、缜密与真切、颖悟与诗性,以及人文精神的光辉,不只予人以审美的愉悦,更在润物无声中使人变得更有温度和力量。在物质主义泛滥、整个社会偏爱功利主义实用哲学的当下,当我们热切地向往“诗和远方”时,文学不只于为我们提供一片诗意的麦田,一片纯净的水域,以及一种诗性的人生视角和深邃的社会视野,而且因为静守边缘,它在避免被裹挟而下的同时也获得了某种冲击中心的力量,以一种可贵的诗意存在显示着对于大行其道的物化和流俗的拒绝与批判。在这个意义上,文学是以“审美之维”解决“单向度人”问题的有效路径,它提供了一种憧憬人生的想象力,抵挡日常生活的平庸琐碎和世俗化潮流,实现生命的诗意化和审美化,同时也使人更加高屋建瓴地看待自我和世界。

就中国现代文学来说,它所蕴含的人生层面无疑是非常丰富的。无论是现代作家自身的人生历程,还是他们对于现实人生的文学表现,以及对于人性的观照和深度剖析,都显示着一种观照自我“人生”的写作向度,以及一种积极面向人生、努力应对现实的姿态,这意味着现代文学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实则有着“当下”的意义,能够回应当代人的精神建构,与青年学生有着对话的潜能,能为学生的自我成长提供现实的启迪,唤起他们对人生问题的思考。比如,面对当下流行的“佛系青年”文化现象,我们是否可以在丰富、深邃的鲁迅思想中寻找到精神的支点?他的“反抗绝望”的生存哲学所闪烁着的积极、坚忍的精神力量和思想光彩是否可以烛照当代青年自我的角色塑造与角色担当?又如,当我们走近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形象时,是否可以将“五四”与当下连接,从中发现当代青年的某些特质?是否可以觉察到这些率真而又颓废的“零余者”形象实则与当下的“屌丝青年”在精神气质上有着相通之处?而当我们在文本之中发现自身人生问题的某些影像,我们应当如何在文本之外面对自我,也就成为现代文学带给我们的最真切而又可贵的现实启悟。只有引导学生认识到文学对于自我人生和当下现实的重要意义,建立起一种深远的文学信念,才能真正唤起他们对文学的热爱和阅读文本的兴致。同时,也正是基于对文学的信心与信念,学生才能自觉认同自身的专业选择,尊重自我的专业身份,在专业学习和阅读中生发一种超越一般意义的文艺青年、成长为专业读者的自我期许,而这种阅读理想的树立,将促进学生自觉抵御低效阅读,扩展原本逼仄的阅读视野,提升自我的阅读品位,真正进入专业、纯粹的文本阅读。

(二)富于审美格调的课堂浸染

在文学本身的价值和意义之外,从教师个人性层面来看,作为学生身边被文学浸染和滋养的个体,如果有着富于审美格调的思想、趣味、鉴赏力,那么教师对学生文本阅读的引领将更有力和持久。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9]31现代文学的教学过程实则是一个文学欣赏的过程,不应忽视和低估教师在文本解读中春风化雨般的示范和感化作用。教师具有审美格调的人生与视野,充满诗意和诗性的人格魅力,在文学鉴赏中的敏锐与深邃,在讲授过程中的优雅与俊逸,以及不带成见的创新精神和观照生命的充满温度的人文情怀,都将最为直接地产生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效力,因为这样的现代文学教师就像学生身边的“星辰”,甚至是他们想要成为的样子,而教师的这种美好形象很大程度上正是自身经年的严肃阅读所养成的,那么这种自然而贴近的熏染也就会开启学生的文学情怀,带领他们走进文学的世界。也正因此,教师应树立自身良好的人格形象,增强自身的文学情怀,不断提高文本分析的能力,尤其是提高通达文本内核的文本细读能力,同时关注当下社会现实、文化现象以及学生的精神向度,以更为从容地进行课堂示范,引导学生追寻文本阅读和课堂鉴赏中的深度思考和高级审美。

(三)基于学生主体性的多向度对话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还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保障学生文本阅读的有效性和延续性,避免学生文学感觉的获得仅仅依赖课堂讲授,教师具有感染力和引领性的文本解读绝不能成为贯穿课堂始终的“重头戏”,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应当是师生共同参与和建构的。因此在举一反三的示范之外,教师对课堂的主导应体现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思想空间和话语空间,启发学生就文本阅读中的思考展开多向度的对话。借由文本,不仅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良性的思想交锋与对话,而且教师也应尊重乃至珍视学生尚不成熟的感性阅读体验以及其对作品可能粗浅的理解,鼓励学生不断积累阅读经验以提高自身的文学评判力,尊重和鼓励学生以创造性思维和质疑精神提出个性化的观点和看法,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平等、和谐的对话关系,并提供具有激励性和建设性的意见和指导。这种多向度对话中的阅读反馈,在提升学生的文本分析能力的同时,也会促进学生进一步回到文本探寻新的思考,并推动其展开新的文本阅读,从而建构一种始于阅读、经由对话与交流后进一步自主阅读的良性循环,实现学生阅读意识的增强与审美能力的提升。

四、结论

尽管现代文学课程在教学模式上已普遍地从“知识本位”回归至审美教育的本位,然而现代文学课堂的重焕活力仍然面临着太多的不利因素,轻蔑诗意和想象力的社会空气,浮躁功利的文化心理,原有应试教育的不利影响,网络时代信息源的多元化,通识化的教育转型所致的专业淡化,等等,都意味着避免文学审美教育流于空谈要克服太多的困难和障碍,而改变学生普遍漠视阅读或停留于低效阅读的现象就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只有当教师的外部引导和示范、学生个人信念与理想的自我调适与转换、多向度课堂对话中的相互激发,真正催生了学生内生性的审美冲动与阅读动力,并予以其文本分析能力的不断提升,学生展开自主性的文本阅读才不会是现代文学教师的一种奢望,而在教学中被频频尝试的开列书目、撰写读书笔记、举办读书会与专题研讨会等阅读手段也才会真正发生效用。

猜你喜欢
现代文学文学文本
高校现代文学课教学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我们需要文学
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三只眼——评季进、余夏云《英语世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综论》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现代文学源头下的韩国文学探析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论中国现代文学多重视角下的乡土叙事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