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尊六朝:张溥骈文话语的理论内涵

2020-01-18 02:05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庾信骈文气韵

刘 涛

(韩山师范学院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广东 潮州 521041)

六朝骈文文体自产生之日起,虽说赞成者颇多,但反对者也大有人在。自西魏北周宇文泰、苏绰至隋代李谔、王通,再到唐代魏征、令狐德棻、刘知几、王勃、独孤及、萧颖士、韩愈等,或从文章的政教功用出发,或为建立一种新的文章体制,重新审视并反思六朝骈文,一致对华艳绮靡的骈俪文风加以批判。宋元明古文盛行,骈文趋于衰落,但批评领域中开始出现专门的骈体理论与批评著作,如王铚《四六话》、谢伋《四六谈麈》等,只是多指向当时的“四六”一体,极少涉及到六朝骈文。大约自明代中后期开始,随着许多文社的建立,各类复古主张再次兴起,于是逐渐有人为六朝骈文张目,如屠隆、王志坚、陈子龙、张溥等在文论、骈文选本、文章总集题辞中或辩证地肯定,或高度推重,使六朝骈文一向被轻视的局面得以明显改观,六朝文风再度受到重视。

在尊崇六朝骈文风气的推动下,六朝骈文文体本身引起较高程度的关注。除直接对骈文理论加以分析阐释外,还有学者致力于搜集整理六朝文集,如梅鼎祚辑录《东汉文纪》《西晋文纪》《宋文纪》《南齐文纪》《梁文纪》《陈文纪》《北齐文纪》及《后周文纪》,张燮也编有《七十二家集》,张溥则编纂成《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张溥(1602-1641),字天如,太仓人,晚明文学家,复社的主将,辑有《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今人殷孟伦将各家文集卷首题辞辑成一书《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并加以注释,遂有《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问世,成为研治汉魏六朝文学及张溥著作的重要参考书。汉魏六朝时期正是骈文形成、发展直至成熟的重要时期,其中每个阶段都有一些作家在骈文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按《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凡例》,此书“实为评论作家之作”[1]1,它不仅清晰地梳理出六朝骈文文体演进的历程,而且充分体现出张溥多方面的骈文话语。关于张溥骈文话语的理论内涵,兹经爬梳提炼,约略可归纳为以下四端。

一、认同文章的质文代变规律,称扬六朝骈文华实兼备

张溥喜好秦汉古文,亦高度推崇六朝骈文,完全认同文章由质朴而趋于文饰的演进规律。诚如《文心雕龙·时序》所言:“时运交移,质文代变。”[2]671又《文心雕龙·通变》曰:“黄唐淳而质,虞夏质而辨,商周丽而雅,楚汉侈而艳,魏晋浅而绮,宋初讹而新。”[2]520“文律运周,日新其业。变则其久,通则不乏。”[2]521萧统《文选序》也认识到文章“随时变改”,由质趋文,由朴趋丽:“若夫椎轮为大辂之始,大辂宁有椎轮之质;增冰为积水所成,积水曾微增冰之凛。何哉?盖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物既有之,文亦宜然。随时变改,难可详悉。”[3]1由椎轮到大辂,由积水到增冰,外物发生了显著变化。文章也在不断发展,踵事增华,变本加厉,由质朴逐渐趋于华丽,这就是“随时变改”的结果。张仁青评论说:“质文既有代变,人事日益繁杂,则文章之富美日新,内容之翻空诡谲,乃进步之征象。若曰凡百事物均日趋进化,惟独文章一道反日趋退化,是乃不通之论也。”[4]409六朝时期,文章骈化,过于讲究雕饰辞藻,盖为一时风尚使然。“由质趋文在当时确已成为一般人的普遍观念,……萧统所言,正是此种普遍观念的反映。他持此以论文,表明他是肯定文章的变化发展,肯定骈文讲究词藻、声律、对偶的华美之风的。”[5]273对于前人的观点,张溥高度肯定并加以重申,文章随时代发展而变化,其风格有时偏于质朴,有时偏于华丽,但总体而言,大致沿着由质朴渐趋于华美的路径发展,而质、文两端可以做到完美结合,六朝骈文文质相称、华实兼备即为最好的证明。《汉魏六朝百三家集·自序》曰:“两京风雅,光并日月,一字获留,寿且亿万;魏虽改元,承流未远;晋尚清微;宋矜新巧;南齐雅丽擅长;萧梁英华迈俗。总言其概:椎轮大路,不废雕几,月露风云,无伤骨气,江左名流,得与汉朝大手同立天地者,未有不先质后文、吐华含实者也。人但厌陈季之浮薄而毁颜、谢;恶周、隋之骈衍而罪徐、庾,此数家者,斯文具在,岂肯为后人受过哉?”[1]2他认为魏晋文章上承两汉,质朴中时有清俊之风,而六朝文章虽重雕饰,但华实兼备,无伤风骨,绝非仅如后人所误解的那样浮艳、浅薄。所以,六朝骈文不能被轻易否定,而应和汉魏文章一样受到重视并流传久远。针对前人批判否定六朝骈文的倾向,张氏则客观肯定六朝骈文的价值,并指出其“先质后文”“吐华含实”的特点。至于后人将骈文的弊端归咎于颜、谢、徐、庾,更是不应该,因这些作家的作品都属上乘且一直广为传诵。

以质文为标准用于评论文章的观点源出于《论语》,不过其本意是指人的内在禀赋气质与外在文化修养表现,孔子强调二者的完美结合为最佳境界,即“文质彬彬”,后用于评论文章则指质朴与文华两方面。据《后汉书·班彪传》载,班彪评司马迁《史记》云:“然善述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野,文质相称,盖良史之才也。”[6]1325又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赞美建安文学为“以情纬文,以文被质”,钟嵘《诗品》评曹植诗歌“体被文质”,皆为赞赏其有文质彬彬之美。当时不少批评家都强调骈文创作中的文质相称的境界。如萧统《答湘东王求文集及〈诗苑英华〉书》曰:“夫文典则累野,丽亦伤浮,能丽而不浮,典而不野,文质彬彬,有君子之致。”[7]3064萧统认为,骈文创作应该重视雕琢辞藻,但要注意适度,不能过分华艳,否则会显得轻浮;当然,也不能偏向另一极端,即缺乏文采、过于典正质朴,则会变得朴拙俗野。因此,萧统提倡将文与质结合得恰到好处,即所谓“文质彬彬,有君子之致”。该文即有效地实践了萧统自己的这一批评主张。民国江山渊评论该文说:“游思绵眇,兴会飙发,清新卓尔,力健且遒。殆所谓丽而不浮、典而不野,足以当之。”[8]71又刘孝绰《昭明太子集序》曰:“深乎文者,兼而善之,能使典而不野,远而不放,丽而不淫,约而不俭,独擅众美,斯文在斯。”[9]3312另据《梁书》本传,何逊诗文曾受到范云、沈约的褒扬,范云称赏何氏谓:“顷观文人,质则过儒,丽则伤俗;其能含清浊,中古今,见之何生矣。”[10]693王僧孺《詹事徐府君集序》评价徐勉作品亦称“质不伤文,丽而有体”[11]3248。以六朝骈文言之,虽重华词丽藻,但并未过度,始终是以文章内容为本,即张溥所谓“先质后文”,且能做到文质并美,华实兼备。

徐陵、庾信为六朝骈文成熟时期的名家,其作技巧精湛,文质相称,华实并美。具体分析,或可见其细微。徐陵骈文前后期风格特征有所不同,前期之作如《玉台新咏序》等皆“炼格炼词,绮绾绣错,几于赤城千里霞”[12]142、“丽藻星铺,雕文锦缛”[13]3913。在《答李颙之书》中,徐陵自称其作品“文艳质寡”“华而不实”,此语准确地揭示出其前期骈文的创作风格。此风格的形成或与其早期优裕闲适的东宫学士生活密切相关。进入中期以后,徐陵出使东魏,不久,梁朝侯景之乱起,家国残破,自身被迫羁留异朝,创作风格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如《与李那书》既有四皓、甘泉、魏武、韩王等用典之语,尽显雕藻之功,又有山泽、松竹、旧阁、幽宫等意象勾勒出的清新明媚的景色。蒋士铨《评选四六法海》称此文“比任、沈为谐今,视王、杨为近古,文质之间,升降之渐”,即言其正处于由任昉、沈约之文向王勃、杨炯之作过渡的中间环节,可谓文质相称。另如徐陵代贞阳侯答王僧辩诸书亦皆“文质相宣,当于事理”[14]350。此语则可准确地概括徐陵后期骈文的风格特征。张溥称六朝骈文“吐华含实”,于此可概见。庾信之作亦然,尤其是后期骈文,皆为文质并美、华实兼备之属。按《四库全书总目·庾开府集笺注提要》云:“至信北迁以后,阅历既久,学问弥深,所作皆华实相扶,情文兼至。抽黄对白之中,灏气舒卷,变化自如,则非陵之所能及矣!”[15]1276又《周书·庾信传论》曰:“文质因其宜,繁约适其变,权衡轻重,斟酌古今,和而能壮,丽而能典,焕乎若五色之成章,纷乎犹八音之繁会。”[16]745观《哀江南赋序》《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周太子太保步陆逞神道碑》《谢滕王集序启》《小园赋》《枯树赋》《对烛赋》等篇,无不文质相称,华实相符。据上可见,张溥称赏六朝骈文华实兼备并非溢美之言。

二、立足于骈文文体,清晰梳理六朝骈文的发展脉络

张溥通过编选《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以及为诸家文集题辞的方式,清晰地梳理出六朝骈文文体的发展脉络。汉魏六朝是骈文孕育、定型、发展直至成熟的重要时期,其间每一时段都出现过在骈文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作家。《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所列诸家,自西汉贾谊(有《贾长沙集》)至隋代薛道衡(有《薛司隶集》),共103 家。其中,如汉王褒、班固、蔡邕,魏曹植,晋陆机、潘岳,宋傅亮、颜延之、鲍照、谢惠连、谢庄,齐王融、谢朓、孔稚珪,梁沈约、江淹、任昉、何逊、吴均、丘迟、陆倕、刘峻、王筠,陈徐陵、沈炯、江总,周庾信等,在骈文文体形成至成熟过程中皆各有建树。诸家创作汇集到一起,完整地勾勒出骈文演进的历程。可以说,骈文发展论也是张溥六朝骈文批评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骆鸿凯《文选学·读选导言第九》说:“骈文之成,先之以调整句度,是曰裁对。继之以铺张典故,是曰隶事。进之以渲染色泽,是曰敷藻。终之以协谐音律,是曰调声。持此四者,可以考迹斯体演进之序。”[17]311对偶(裁对)是骈文的最基本的特征,亦为其质的要素,所谓无对不称其为骈,用典(隶事)、藻饰(敷藻)及声律(调声)则是骈文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要素。骈文由形成至成熟的发展历程正是通过对四大形式要素的追求一步步实现的。骆氏又说:“设喻隶事,始自李斯之上书,邹阳继之,俨成一种俪习,而骈体之经脉始有可寻,然尚未整句调、敷色采也。自王子渊出而骈始多,曹子建出而骈始工,陆士衡出而四六始昌,颜延年出而代语始繁,沈约、王融诸人声律论出,而用字始避拘忌,骈文之体于焉成立。”[17]310此说对每个阶段的作家的创作特点把握得非常准确。自秦代李斯《谏逐客书》排比对偶、雕章琢句、稍事用典以来,至西汉王褒《洞箫赋》已“开骈赋之先路,奠骈文之基础”[18]125,而《圣主得贤臣颂》《四子讲德论》等,骈化幅度变大,讲究文采,偶对愈趋工整,音节也铿锵有致,且注意用典。如《圣主得贤臣颂》:“昔周公躬吐握之劳,故有圄空之隆;齐桓设庭燎之礼,故有匡合之功。”运用周公和齐桓公厚礼待士的典故称誉汉宣帝善待贤臣,属于典型的事对、正对。《汉魏六朝百三家集·王谏议集题辞》评曰:“圣主贤臣,文词采密……词长于理,声偶渐谐,固西京之一变也。”[1]22张溥明确提出,王褒文章崇尚华词偶体,讲究音韵谐畅,而《圣主得贤臣颂》一篇尤为讲究雕饰辞藻,在西汉散文中别具一格。西汉文章有较明显的骈化倾向,但相对于东汉,骈化程度还较浅,而且多排比句少严密对句。刘师培之说可为佐证:“西汉之文,或此段与彼段互为对偶之词,以成排比之体,或一句之中,以上半句对下半句,皆得谓之偶文,非拘于用同一之句法也,亦非拘于用一定之声律也。”[19]117可见西汉文章的对偶并不严格。孙梅《四六丛话·叙总论》云:“西汉之初,追踪三古,而终军有‘奇木白麟’之对,儿宽摅‘奉觞上寿’之词,胎息微萌,俪形已具。迨乎东汉,更为整赡,岂识其为四六而造端欤?踵事而增华,自然之势耳。”[20]532

文章的真正大幅度骈化,实始于东汉,其时文人有意追趋骈词俪句与藻采,而且开始有意用典。刘熙载《艺概·文概》称“东汉文浸入排丽”[21]16,是说此时文章趋于华丽且尚排偶。《文心雕龙·才略》称“雄、向以后,颇引书以助文”[2]700,则说自西汉扬雄、刘向以后直至东汉,文章用典渐多。“东京以降,论辩诸作,往往以单行之语,运排偶之词,而奇偶相生,致文体迥殊于西汉。”[19]116-117此见东汉文章形式确实不同于西汉。从《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的《班兰台集》《蔡中郎集》可以看出,班固、蔡邕文章的骈化倾向非常显著。如班固《典引》:“夫图书亮章,天哲也;孔猷先命,圣孚也;体行德本,正性也;逢吉丁辰,景命也。顺命以创制,因定以和神,答三灵之蕃祉,展放唐之明文。”排比铺张,尽显骈化之相,无怪乎李兆洛称其“裁密思靡,遂为骈体科律”[14]51。蔡邕《郭有道碑》《陈太丘碑》等碑文高度骈化,为骈文形成奠定了基础。刘麟生说:“蔡伯喈文一出,而后碑板文字,始成为专门绝诣,为骈文造一新纪录。盖东汉文字,已渐趋整齐画一,而非伯喈之金石文字动人,则骈文之发展,尚有待也。”[22]33一方面肯定了蔡邕对实用性文章在骈化中的推进作用,另一方面也指出东汉散文大幅度趋于骈化的事实。至《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陈思王集》中曹植的章表如《求自试表》《求通亲亲表》、书信如《与杨德祖书》《与吴季重书》及辞赋如《洛神赋》等,更讲究对偶、藻绘和用典,但无堆砌冗繁之感。《四六丛话·三国六朝诸家》曰:“古文至魏氏而始变,变而为矜才侈博,六朝由此增华,然而质韵犹存,沈刻峭拔,是其所长,无襞积饾饤之迹也。”[20]610《文心雕龙·通变》云:“晋之辞章,瞻望魏采。”[2]520西晋文风承袭魏代,而且愈益重视文辞修辞和音韵谐调,由此体现出华丽绮靡的风格。观《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陆平原集》中陆机诸体文雕藻绮丽、裁对工巧、用典繁密,可知其详情。其《豪士赋序》中四六隔句对仗的应用,又对后世骈文的句式产生了深刻影响。骆鸿凯评道:“陆士衡《豪士赋序》裁对之工、隶事之富,为晋文冠,而措语短长相间,竟下开四六之体。”[17]311此语也印证了骆氏“陆士衡出而四六始昌”的观点。陆机文诸体皆骈,堪称骈文初步形成时期的代表作家。瞿兑之说:“(陆机)不但擅长于一体,而且众体无不兼长。骈文到了陆氏,方才壁垒完备。骈文家奉他为祖师,也不算太过的。”[23]22可以说,骈文至陆机时已初步形成。

随着骈文的进一步发展,至南北朝则趋于成熟并居于文坛主流地位。刘宋时骈文正式定型,颜延之作为刘宋骈文名家,其文极力追求对仗、用典、藻绘,代表了六朝前期骈文的最高成就。《文选》所收录的颜氏之文如《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等,皆藻采纷呈,李兆洛所谓“织词之缛,始于延之”[14]64,于此可见大略。颜延之骈文善用同义代字,既可加强藻饰,又可迎合当时逐新好奇的文风。如《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赪茎素毳,并柯共穗之瑞”一语,即使用代字。李善注云:“赪茎,朱草也。素毳,白虎也。并柯,连理也。共穗,嘉禾也。”任昉为齐梁骈文名家,以笔驰名,其作有意运用声律理论,极其讲究文中的平仄相对相间和音韵谐调。另外,任氏生于骈体盛行之时,其笔体文虽符合当时文风,但也自有特点。《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任彦昇集题辞》评曰:“居今之世,为今之言,违时抗往,则声华不立,投俗取妍,则尔雅中绝。”[1]293其实,声律论首倡于沈约、谢朓、王融,任昉亦在骈文创作中自觉贯彻。至徐陵、庾信时,骈文走向成熟,关于对偶、辞藻、用典、声律的追求亦达到极致。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的文章以及集前题辞,实际上较为清晰地梳理出六朝骈文发展的线索。

三、赞成融虚字散句于骈语,以疏通文气,且能使叙事明晰

张溥论六朝骈文,尤为推重其疏逸朗畅的文气,故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集前题辞中多次强调文章之“生气”“逸气”“气”。该观点已得到清代及近代诸多学者的响应,此见张氏不凡的见识与深邃的洞察力。据实言之,与唐代骈文的过度雕饰、凝重滞塞相比,六朝骈文因文气充足而更显萧散俊逸。其充足文气的获取,实有赖于在整齐的对句中适当加入虚字或散句。

六朝骈文于对句中融入虚字虚词,可使气脉贯通,语势流畅。孙德谦《六朝丽指》说:“作骈文而全用排偶,文气易致窒塞,即对句之中,亦当少加虚字,使之动宕。”[24]8435如傅亮《为宋公求加赠刘前军表》:“俾忠贞之烈,不泯于身后;大赉所及,永秩于善人。”鲍照《河清颂序》:“察之上代,则奚斯、吉甫之徒,鸣玉銮于前;视之中古,则相如、王褒之属,驰金羁于后。”任昉《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室无赵女,而门多好事;禄微赐金,而欢同娱老。”或用“于”字,或用“则”字,或用“而”字,虚字灵活多变,文气充沛,语句生动流畅。“夫文而用骈体,人徒知华丽为贵,不知六朝之妙,全在一篇之内,能用虚字使之流通。”[24]8453再如刘裕《与臧焘敕》:“顷学尚废弛,后进颓业,衡门之内,清风辍响。良由戎车屡警,礼乐中息,浮夫近志,情与事染。岂可不敷崇坟籍,敦厉风尚?此境人士,子侄如林,明发搜访,想闻令轨。然荆玉含宝,要侔开莹;幽兰怀馨,事资扇发。独习寡悟,义著周典。今经师不远,而赴业无闻,非惟志学者鲜,或是劝诱未至耶?想复弘之。”[25]2448运用“良由”“岂可”“非惟”“或是”等虚词,既充满生趣,又不显得凝滞僵化。至如庾信《谢滕王集序启》“譬其毫翰,则风雨争飞;论其文采,则鱼龙百变”[26]554,则以虚词“譬其”“论其”旋转其间,更见流动活跃之气。若去掉此二虚词,改为华丽语词,则失之平板且缺乏灵动气息。又庾信《哀江南赋序》一文中句首、句中、句末都有大量的虚字虚词,使全文文气承转自然,气势流动于其间。再看徐陵《玉台新咏序》素以骈体佳制而名世,其自然流动之势亦得力于适宜的虚字虚词运用。试举此文中二例如下:“虽非图画,入甘泉而不分;言异神仙,戏阳台而无别。”[27]227上句句首以虚字“虽”统摄整联,下句句首又省去与“虽”相呼应的虚字“而”,文气抑扬有致。又:“清文满箧,非惟芍药之花;新制连篇,宁止葡萄之树。”[27]227与前例相比,此例中的虚词“非惟”“宁止”的位置又移到下句句首,参差错落之感极分明。通观全文,则用一系列虚词如“至如”“亦有”“加以”“既而”“于是”“但”“于是”“至如”“岂如”等表示连接、承转或递进之意,文气畅达自如。文章气脉畅通实得益于虚字虚词的恰当使用,如唐代骈文全取对偶行文,无虚字虚词穿插其间,势必丧失句法流动之趣。

六朝骈文主要以俪体行文,但又常常融散句于骈语,既可疏通文气,又能清晰地叙事,纯粹单一的骈体显然无法获得这种效果。融散入骈、骈散并行方为六朝骈文的典型句法特点,亦堪称骈文之正格。举凡六朝骈文句式,无不以此为依归。按《六朝丽指》:“骈体之中,使无散行,则其气不能疏逸,而叙事亦不清晰。”[24]8443如陈文帝(陈蒨)《修治古忠烈坟冢诏》:“若其经纶王业,缙绅民望,忠臣孝子,何世无才”,为散句;而继之为:“零落山丘,变移陵谷,或皆翦伐,莫不侵残。玉杯得于民间,漆简传于世载。无复五株之树,罕见千年之表”,则为骈语。又如王褒《与周弘让书》:“顷年事遒尽,容发衰谢,芸其黄矣,零落无时。还念生涯,繁忧总集”,为散句;而继之为:“视阴愒日,犹赵孟之徂年;负杖行吟,同刘琨之积惨。河阳北临,空思巩县;霸陵南望,还见长安”,则为骈语。上举二例为前散后骈之类。就全篇来看,绝大多数六朝骈文皆为散、骈融合而成,属于典型的六朝骈文句法模式。概言之,散骈合一实为六朝骈文正体。又如庾信《哀江南赋序》主要以骈体行文,但其间也时而插入散句,如“信年始二毛,即逢丧乱,狼狈流离,至于暮齿”“追为此赋,聊以记言,不无危苦之辞,惟以悲哀为主”“岂有百万义师,一朝卷甲,芟荑斩伐,如草木焉”“将非江表王气,终于三百年乎”“天意人事,可以凄怆伤心者矣”。在骈语中灵活加入散句,不但可以避免单调板滞之弊,还可使文章增加遒逸之致。“倘一篇之内,始终无散行处,是后世书启体,不足于言骈文矣。”[24]8451庾信的书札小启偶见全篇骈对无散行者,此为极特异现象,况且并非骈俪之正体。至唐代书启,则全取俪体,几无散句融入。又有通篇近于散文者,然而却有明显的骈文神韵。如傅亮《为宋公至洛阳谒五陵表》:“臣裕言:近振旅河湄,扬旍西迈,将届旧京,威怀司雍。河流遄急,道阻且长。加以伊、洛榛芜,津途久废,伐木通径,淹引时月。始以今月十二日,次故洛水浮桥。山川无改,城阙为墟,宫庙隳顿,钟簴空列,观宇之余,鞠为禾黍,廛里萧条,鸡犬罕音,感旧永怀,痛心在目。以其月十五日,奉谒五陵。坟茔幽沦,百年荒翳,天衢开泰,情礼获申,故老掩涕,三军凄感,瞻拜之日,愤慨交集。行河南太守毛修之等,既开翦荆棘,缮修毁垣,职司既备,蕃卫如旧。伏维圣怀,远慕兼慰,不胜下情。谨遣傅诏殿中中郎臣某奉表以闻。”全文如上所录,通篇句式基本整齐,虽无精工的对句,但有明显的骈文气息,故应以骈文视之。

庾信的碑志文擅长于骈句中夹用散句来叙事说理,最能体现骈散合一的态势。自东汉蔡邕始,碑志文皆采取逐节叙写的方式,凡事必细。至六朝时仍沿袭旧制,王俭、沈约、庾信均为大手笔,其中,尤以庾信为最。庾氏之作“每叙一事,多用单行,先将事略说明,然后援引故实,作成联语,此可为骈散兼行之证。夫骈文之中,苟无散句,则意理不显……骈中有散,如是则气既舒缓,不伤平滞,而辞义亦复轩爽”[24]8450。在庾信碑志文中,要清楚明白地介绍逝者的生平履历,非散句莫属。如《周大将军怀德公吴明徹墓志铭》:“公讳明徹,字通昭,兖州秦郡人也。西都列国,长沙王功被山河;东京贵臣,大司马名高霄汉。岂直西河有守,智足抗秦,建平有城,威能动晋而已也!祖尚,南谯太守。父标,右军将军。抗拒淮、沂,平夷济、渗,代为名将,见于斯矣。”[26]969加点部分为散句,准确具体地介绍吴明徹的名、字、籍贯、祖、父之官衔与称号。中间二联为骈句,引用吴姓先人的典故,只起渲染烘托作用,并无叙述功能。观庾信其他碑志文开篇散句骈语的作用,亦皆如此,即散句完成清晰的叙事,居于主体地位,骈语仅起衬托作用,居于从属地位,显然无法承担散句的职责。

张溥推重六朝骈文疏逸充沛的文气,既是对六朝文学批评家观点的继承,又对后世论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重视文章的内在气势,崇尚以气韵论骈文

重视文章的内在气势,崇尚以气韵论骈文,也是张溥骈文话语的理论内涵之一。刘麟生说:“熟读六朝文,则知六朝文章,亦重气势自然,无殊散体。”[22]36如前所论,六朝骈文往往融散于骈,即对语之中穿插虚字和散句以运转文气和增强遒逸之致,故充斥着一种自然流动的气韵。与古文的壮气相比,骈文的气势稍显柔缓,具有阴柔之美。“若高人逸士,潇洒出尘,耿介拔俗,自有孤芳独赏之概,以言文辞,六朝之气体闲逸,则庶几焉。”[24]8431“以六朝骈文譬诸山林之士,超逸不群,别有一种神峰标映、贞静幽闲之致。其品格孤高,尘氛不染,古今亦何易得?是故作斯体者,当于气韵求之。”[24]8435针对唐代以来古文家贬抑六朝骈文“气衰”的论调,张溥提出,六朝骈文也可以做到文气充沛,所以在评论骈文时特别强调“生气”“逸气”。《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徐仆射集题辞》曰:“三代以前,文无声偶,八音自谐,司马子长所谓铿锵鼓舞也。浸淫六季,制句切响,千英万杰,莫能跳脱,所可自异者,死生气别耳。历观骈体,前有江任,后有庾徐,皆以生气见高,遂称俊物,他家学步寿陵,菁华先竭,犹责细腰以善舞,余窃忧其饿死也。”[1]333张溥极为赞赏六朝骈文家徐陵、庾信等人的独特个性与创造力,正因如此,他们才能从容自如地驾驭形式技巧而又不受其束缚。这样一来,文章才能充满生气,否则就会显得毫无生趣,死气沉沉。张氏还指出,骈文创作切忌表面上的模拟,因为模拟无法真正体现作家的创作个性,而且最终会使文章缺乏生气。与六朝批评家更重形式技巧不同,张溥的骈文批评范围又扩大到作家的独特个性及创造力方面,展现出新的批评动向。又《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庾开府集题辞》亦称庾信“文与孝穆敌体,辞生于情,气余于彩,乃其独优”[1]365。庾氏骈文以情运辞,既注重藻采,又有充足的气势。虽与徐陵并称且驰名于当时南北文坛,但成就却高于徐陵。

徐陵、庾信骈文对藻采、用典、声律、对偶、句法等多种形式技巧的运用达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可谓集骈体形式美之大成。然而,初唐史家多着眼于文章的政教功用进而诋毁徐陵、庾信之作,张溥则对这种观点加以批判。《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庾开府集题辞》谓:“令狐撰史,诋为淫放轻险,词赋罪人。夫唐人文章去徐庾最近,穷形尽态,模范是出,而敢于毁侮,殆将讳所自来,先纵寻斧欤?”[1]365稽考《周书·庾信传论》曰:“然则子山之文,发源于宋末,盛行于梁季。其体以淫放为本,其词以轻险为宗。故能夸目侈于红紫,荡心逾于郑、卫。昔扬子云有言:‘诗人之赋丽以则,词人之赋丽以淫。’若以庾氏方之,斯又词赋之罪人也。”[16]744又《隋书·文学传序》亦曰:“梁自大同之后,雅道沦缺,渐乖典则,争驰新巧。简文、湘东,启其淫放,徐陵、庾信,分路扬镳。其意浅而繁,其文匿而彩,词尚轻险,情多哀思。格以延陵之听,盖亦亡国之音乎!”[28]1730初唐史臣将六朝亡国之因归于浮靡华艳之文风,言辞极偏激,却也准确揭示出六朝后期骈文家如萧纲、萧绎、徐陵、庾信等推崇新巧的倾向。所谓“意浅而繁”,是说文意肤浅而表述繁冗;“文匿而彩”,是指过分注重雕饰辞藻,致使语言隐晦含蓄;“词尚轻险”则是说为求新奇文辞而不避险急之弊;“情多哀思”则透露出当时文家以“哀”为美的审美取向,此亦与萧绎《金楼子·立言》之“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谓之文”一说相合。张溥提出,徐、庾骈文对初唐作家的影响极为深刻,不少文家都从徐、庾文中汲取养料,且加以心摹手追,因此当时文坛仍盛行六朝文风①按《新唐书·陈子昂传》载,唐初文章“承徐、庾余风”,故仍是六朝骈文的延续。详见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078页。。有鉴于此,史学家非但不应指责,而且该高度尊崇徐、庾骈文。此观点已得到清代诸多学者的认同。如《四库全书总目·庾开府集笺注提要》评庾信云:“其骈偶之文,则集六朝之大成,而导四杰之先路,自古迄今,屹然为四六宗匠。”[15]1275-1276此说明确指出庾信骈文在六朝文坛中的宗师地位和对初唐四杰之作产生的直接影响。又如谭献评徐陵《与王僧辩书》云:“吐音高亮,徐庾出而大变六朝之体势,比于诗家之沈宋。”②谭献评徐陵《与王僧辩书》语。见李兆洛《骈体文钞》,上海书店1988年版,第343页。此说高度肯定徐、庾骈文驾驭声律的精湛技巧对初唐沈、宋诗歌平仄格律的启示。与沈佺期、宋之问使五言律诗定型相似,骈文声律至徐庾,也已完全定型。

除徐、庾骈文外,张溥认为江淹、任昉之作亦颇具生气,分析原因,亦不外乎骈散兼行的句式。如江淹《诣建平王上书》:“昔者贱臣叩心,飞霜击于燕地;庶女告天,振风袭于齐台。下官每读其书,未尝不废卷流涕。何者?士有一定之论,女有不易之行,信而见疑,贞而为戮,是以壮夫义士,伏死而不顾者此也。”[29]3168加点部分为散句,融散句于骈语中,骈散并行,文气贯通。任昉骈文行文虽主用流行的骈体,但因偶尔夹以散句,所以读来并无凝滞之感,反而气韵畅通且颇具气势。如《为卞彬谢修卞忠贞墓启》:“遂使碑表芜灭,丘树荒毁,狐兔成穴,童牧哀歌。感慨自哀,日月缠迫。陛下弘宣教义,非求效于方今;壶余烈不泯,固陈力于异世。但加等之渥,近阙于晋典;樵苏之刑,远流于皇代。臣亦何人,敢谢斯幸?不任悲荷之至!”[3]1796《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任彦昇集题辞》对江淹、任昉骈散交融的行文特点予以高度称赏:“求其俪体行文,无伤逸气者,江文通、任彦昇,庶几近之。”[1]293又《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江醴陵集题辞》亦曰:“余每私论江任二子,纵横骈偶,不受羁靮。若使生逢汉代,奋其才果,上可为枚叔、谷云,次亦不失冯敬通、孔北海,而晚际江左,驰逐华采,卓尔不群,诚有未尽。”[1]279江淹、任昉是徐陵、庾信之前的骈文名家,作品文采不及徐、庾,但张溥更看重他们能在骈偶形式下灵活自如地加入散句,并展示出独特的创作个性。如此一来,则可见张溥逐渐淡化对骈文文采的要求,转而强调文章的内在气势,崇尚以气韵论骈文。

张溥推重骈文气韵的理论倾向得到后世学者李兆洛、谭献、孙梅、孙德谦、李详、钱基博等人的呼应。李兆洛、谭献在《骈体文钞》中评点六朝骈文,多冠以“生气远出”“气力”“激昂愤厉”“风云之气”“慷慨”“气足”“惊心动魄”“措语有势”“字句皆有气类”“遒上”“遒厚”等词句,此见六朝骈文气韵之充沛。孙梅《四六丛话》亦常用“气盛”“声情激越”等形容六朝骈文充实的内在气韵。孙德谦论骈文最重视气韵,故极赞赏文气通畅的疏逸一路。言及气韵,孙氏推许六朝骈文为典范:“惟既言骈文,则当上规六朝,而六朝文之可贵,盖以气韵胜……《齐书·文学传论》曰:‘放言落纸,气韵天成。’此虽不专指骈文言,而文章之有气韵,则亦出于天成,为可知矣。”[24]8435萧子显《南齐书·文学传论》较早地提出“放言落纸,气韵天成”一说,认为六朝骈文有一种自然天成的独特气韵,故论骈文当玩味其气韵,如果仅仅着眼于藻采、声律、对偶及用典技巧,则不足取法。与张溥褒扬江淹、任昉、徐陵、庾信骈文稍有不同,孙德谦则更欣赏任昉、沈约。当然,张、孙二人的出发点是相同的,都是立足于六朝骈文疏逸散朗的气韵。关于任昉与沈约骈文,孙氏更看重沈约之作。任昉骈文同于其诗,因用典过多,事事征实,故“用笔稍有质重处”且伤于板滞,“不若休文之秀润,时有逸气为可贵”。任昉骈文虽融入散句,但因用典太多而略显凝重滞塞。反观沈约骈文,则适当用典且亦穿插虚词散句,故而轻灵流畅,气脉贯通。

六朝骈文气韵的获得,既可通过穿插运用虚字散句来完成,又可通过“潜气内转”来实现。关于后者,张溥并未论及,但清代、近代学者所论甚为详明。言及“潜气内转”一语,建安时期繁钦《与魏文帝笺》已经提出,不过是用来强调驾车者唱歌时能使发出的每个音节相互协调,从而唱出美妙动人的乐曲。谭献《〈续骈体正宗〉叙》又一次提出“潜气内转”,但仍未用于批评骈文。在《复堂词话》中,谭献开始用它来批评词,如评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曰:“裂竹之声,何尝不潜气内转。”[30]26其意是说词体风格偏于阴柔深婉,即使表达慷慨激昂的情绪,也是内敛含蓄的。至清末朱一新《无邪堂答问》则明确提出骈文与词体是相通的,并对“潜气内转”加以阐释,使之真正成为骈文理论中的重要术语。朱氏指出,六朝骈文语句间表面看来断而不续,实际上却是藕断丝连的,内部蕴蓄着一股充沛的气韵,能使全文前后呼应,音韵和谐,故其文气是深藏不露而又运转自如的。自此以后,“潜气内转”一语广为学界所认同。如孙德谦《六朝丽指》对朱氏“潜气内转”理论颇感兴趣并进一步加以诠释:“及阅《无邪堂答问》,有论六朝骈文,其言曰:‘上抗下坠,潜气内转。’于是六朝真诀,益能领悟矣。盖余初读六朝文,往往见其上下文气似不相接,而又若作转,不解其故,得此说乃恍然也。”[24]8432

六朝骈文中的虚字虚词在文章开合变化中起到连贯作用,即在上下两句之间可以承转文气,以此使文章气脉畅通且前后呼应。前文已有实例,兹不赘言。若通过“潜气内转”来承接转换文气,完全可以不用虚字虚词。如刘柳《荐周续之表》:“虽汾阳之举,辍驾于时艰;明扬之旨,潜感于穷谷矣。”上句用“虽”字,然下句“明扬之旨”前却未用“而”字来转笔,但文气却已转换。概言之,一般文章的上下句承转,必须借助虚字虚词来完成,但六朝骈文则不同,有时往往不需要加虚字,即可将文气转入后面。“故读六朝人文,须识得潜气内转妙诀,乃能于承转处迎刃而解,否则上下语气,将不知其若何衔接矣。”[24]8460其实,虚字虚词的使用与“潜气内转”的理论要求并不矛盾,因为骈文内在气韵的流畅与外在语词的连接是相辅相成的。

综上所论可知,张溥的六朝骈文话语理论性强,论点鲜明,内涵丰富,意蕴深刻,能够从骈文本身的特质入手探讨其演进情况及美学属性,体现出新的批评动向,对后世骈文理论与批评启发颇多。

猜你喜欢
庾信骈文气韵
北魏新贵族的形成与骈文的新变
毕沅幕府与清中叶骈文复兴
中国美学“气韵”范畴之“韵”探颐
晚清骈文研究述论
“气韵非师”辨
220kV电流互感器故障分析及处理
论明清之际骈文的经典化
庾信的“小园”之思
浅谈“气韵”在传统美学转型中的含义
浅谈美学中的气韵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