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复述训练 提升口头表达能力

2020-01-17 09:01宋芸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0年1期
关键词:文本内容课文

宋芸

著名的语言学家、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家皮亚杰说过:“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生长不仅需要语言素材的储备,同时也需要内在思维能力的支撑。统编本低年级素材就十分关注学生复述能力的培养,将复述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彰显语文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的基础上,为发展学生语言思维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奠基。

一、强化理解积累,夯实复述基础

什么是复述?复述就是将课文中描述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因此,学生就需要先对文本进行感知理解和积累悦纳,在理解内容、加深感知的基础上,列出复述的提纲,一方面明确要复述的素材与内容,同时明确复述的条理和效果。另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阅读理解课文内容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状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联结理解和复述之间的认知通道,让学生的理解更深入。如果这一点认知都无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做到,其教学就是无效的,学生的复述也就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了。为此,我们可以综合考量感知理解与复述表达之间的关联,将复述指导课确定为以下的教学板块:概览设问、精读体悟、复述再现。虽然复述是中心,但复述之前的概览与精读环节,作为复述课文必不可少的奠基性工程,其在教学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是不能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完全缺失的。

在《风娃娃》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紧扣这样的板块展开教学——概览设问:课文描写关于风娃娃的哪些表现?你觉得风娃娃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精读体悟:选择其中的一个板块,感知风娃娃是怎样为人们作出贡献的。复述再现:先是对自己选择的课文语段进行复述,然后再用这样的复述方式扩展到其他的语段中。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始终围绕着“复述课文”这一核心目标展开教学,但纵观整个教学板块,教师并没有将教学的关注点始终停留在复述上,而是通过“概览设问”“精读体悟”这两个板块,让学生在复述之前拥有充分的时间和自主的权利,对文本的内容进行感知与理解。这样的教学设计貌似与我们传统的教学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若细致考量就会发现,这些教学板块的指向性极其鲜明,表面上看是各自为政,实则为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为学生进行复述起到了打基础、突重点的作用,为学生后续进行复述作好了相应的准备,让学生在辅助性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有内容可说,有方法可循,让复述的基础夯得更实,为学生口头复述能力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借助图片激趣,营造复述氛围

笔者在执教统编本二年级教材之后,明显感觉到编者不仅编选了大量适合复述的文本,同时在课后练习中也设置了大量与复述课文内容相关的练习,并给予了适切的方法指导,有效地解决了低年级学生复述课文方法缺失的难题。其中,依托学生形象思维强的特点,借助图片进行复述就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策略。

比如《小蝌蚪找妈妈》一文篇幅相对较长,对于刚刚接触复述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就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创设鲜活可感的复述语境,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圈画出小蝌蚪身体变化的语句,并将这种身体变化与教材中的插图进行一一对应。随后教师组织学生戴上头饰,借助青蛙成长过程的图片,尝试运用课文语段中的词语,让学生将蝌蚪的生长过程复述出来。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分别引导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小组内练习、交流以及在全班范围相机评价等不同的方式,达成复述课文的要求。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正是借助了教材中编者精心设置的插图,为学生营造出鲜活可感的情境,让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复述的过程中,给予他们充分自主的时空,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自主尝试、组内交流和全部评价的过程,既训练了学生从文本中提取核心复述信息的能力,又通过串联整理,帮助学生达成了完整、清楚表达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书面语言,锻炼复述能力。

三、巧妙运用语言,搭建复述通道

运用提示语的方式进行复述,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利用教材文本中的关键词句,将课文大致内容表达出来。复述之前,教师可以针对教材文本的内容,引导学生提炼出能够凸显文本表达意蕴的关键词语进行顺序排列,让学生在阅读与理解的过程中,一边阅读一边想象,将词语扩充成为句子,将句子扩充成为句段,再由句段串联成为篇章,在层层丰盈、步步扩展的过程中保证学生思维的流畅程度,从而使学生对关键性内容形成深刻记忆。

在《曹冲称象》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先组织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进行理解,在提取信息的过程中对称象的过程进行提炼与梳理,尝试运用简洁的关键词语简明扼要地说说称象的过程。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在说话练习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尝试运用“先……再……最后……”表示先后顺序的关键词语加以串联,从而将曹冲称象的过程描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如果没有教师的点拨与引领,也没有关键提示语,学生就可能始终局限在文本的故事内容之中,而无法提炼出相适切的复述要点。教师正是从文本的解读中发现,这一故事有着强烈而鲜明的逻辑顺序,就采用了巧妙运用提示性语言的方式,创设了鲜活的复述性情境,有效地降低了学生在复述过程中的难度,更增强了学生内在表达的自信,为学生的复述搭建了畅通的通道。

四、强化形象思维,激活复述思维

低年级统编本中的故事性文本,虽然内容相对简单,但故事的情节却跌宕起伏,故事中的人物关系也相对复杂,这对于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思维来说是具有一定挑战性的。教师可以尝试运用思维提示图的方式,通过图文之间的巧妙融合,将各级主题及其附屬关系、交集关系等用直观的层次示意图呈现出来,并通过将关键词和图像等进行大小、色彩上的细节处理,帮助学生建构鲜活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建构鲜活的认知记忆,顺应学生内在的认知规律,真正为学生的复述提供有效的载体。

比如教学《蜘蛛开店》时,教师就可以围绕着复述设置这样的环节:首先,提示学生将整篇课文划分为4个部分进行讲述,形成文本复述的认知框架,即为何要开店—卖口罩—卖围巾—卖袜子,对文本的整体情节和内容形成整体性理解。其次,教师针对后面发生的3个部分,要紧扣4个关键的核心要素,比如“卖的是什么商品、在招牌上写了什么、什么顾客来了、出现了怎样的场景”。再次,教师准备好一张蜘蛛开店的结构示意图,让每个学生都讲述其中一个角色,并尝试运用这样的方法和策略进行复述课文的训练,针对示意图对自己的复述进行自我评价。紧接着,教师及时创设学生复述的语境,举行故事大会,并通过点评和选举评选出故事复述的最佳新人奖。最后,教师提出复述和聆听的要求,组织学生进行复述的串联整合,实现从部分向整体的迈进和过渡。

在上述案例中,所复述的课文内容丰富、人物众多,尤其是故事情节的发展前后经历了四次变化和起伏,这对于刚刚进入二年级的学生而言,无疑是“鸿篇巨著”,更不要说复述,就是理解起来也具有一定的难度。纵观这一板块的教学,教师并没有完全让学生机械地从文本内容展开复述,而是运用了思维提示图的方式,将静止的文字符号转变成为直观的思维导图,一下子将复述的内容从复杂变得简单,从理性转向感性,让复述成为教学富有针对性的语文训练对象,有效地推动了学生内在认知能力的发展。

复述是低年级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只有坚持积极而科学的实践运用,将复述的方法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将复述作为教学的最终归属,巧妙地与其他语文能力的提升有机统整起来,才能在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同时,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实效,才能为促进学生语言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的不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吴江实验小学太湖校区)

责任编辑 张 艳

猜你喜欢
文本内容课文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