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琳
对于幼儿来说五彩斑斓的东西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所以说,色彩在幼儿美术教学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美术教学不仅仅是对幼儿绘画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此过程中还能够通过美术教学丰富幼儿的情感。因此,幼儿教师要发现色彩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价值,寻找正确的方式将其应用到美术教学之中。
近年来,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变化,幼儿教育的地位正在逐步提升,教师与家长也改变了对于幼儿教育的看法。他们认识到在教育开展过程中不仅要丰富幼儿的知识,还要促进幼儿的品行发展。另外,由于在幼儿教育中会涉及音乐、美术等艺术类学科,教师在开展教育活动过程中应该注重提高幼儿的艺术品质。在美术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要丰富其中的色彩应用,充分发挥色彩的价值。
1.1 色彩影响幼儿审美能力
美术教育活动的开展,最大的目的在于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为幼儿之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幼儿教师要注重色彩的合理应用,由于幼儿对于色彩有着不一样的感知能力,因此教师要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利用色彩表达自己,利用色彩呈现出自己心中的世界。另外,幼儿教师要多为幼儿展示一些较为绚丽的美术作品,让幼儿在通过直观的欣赏感受作品中的美。通过丰富的色彩提高幼儿的审美。
1.2 色彩影响活动开展氛围
在开展美术活动过程中需要幼儿教师对环境进行设计,为了满足幼儿需要,教师要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幼儿阶段的孩子大多活泼好动,喜欢较为鲜艳地色彩以及丰富的事物,所以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色彩对现场进行布置。比如可以改变传统在白纸上作画的风格,为学生准备充足的彩纸,让学生利用不同颜色的画笔进行作画。这很大程度上能够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使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当中。
1.3 色彩影响幼儿情绪心理
色彩是不仅仅是美术中的一部分,色彩能够表达情绪,同时也能够影响别人的情绪。如果人长期在单色的环境中学习或者生活会产生较为压抑地情绪,而如果在色彩较为丰富、明亮地环境中生活或者学习,情绪也会较为轻松、愉悦。所以,幼儿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应该注重色彩的应用,改善幼儿在学习中的情绪。
2.1 注重安全 促进美术活动高效开展
在幼儿园开展教育活动时,最为重要的便是安全问题。在美术活动开展过程中会应用到多种工具,尤其将色彩应用到幼儿美术教学中之后,会用到很多不同颜色的颜料,由于小朋友好奇心较重,所以很容易出现误食或者甩到眼睛里面等等状况,这些情况的存在都会对幼儿造成较大的威胁,所以在活动开始之前,教师要从各个方面做好安全措施。
例如:想要保证活动的正常、安全开展,教师首先要注重对于颜料的选择,要挑选较為安全的,无毒、天然的颜料,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另外,教师要做好宣传工作,让幼儿认识到其中存在的一些危害,在活动过程中注意安全。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开展教育活动,能够使活动的开展更具有价值和意义。在安全的前提下幼儿可以更加自由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实现美术活动的意义。
2.2 因材施教 提高活动开展质量
每一个幼儿都是一个单独的个体,他们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想法以及意见,所以在开展美术活动之前,幼儿教师要做好充分的调查与准备,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开展教学,为其营造合适的活动环境。另外,教师要对于幼儿进行交流,了解幼儿对于色彩的认知以及喜好,之后结合幼儿的特点进行活动设计。
例如:在与幼儿交流时我们会发现很多幼儿非常喜欢动画片,有的小朋友喜欢《熊出没》有的小朋友喜欢《大头儿子小头爸爸》,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颜料,之后让幼儿利用这些颜料进行创作。创作过程中可以让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力,画出属于自己的“熊大、熊二”或者“大头儿子”等角色。为了更好地规范美术教育活动的开展,教师还要多让幼儿欣赏优秀的作品,使幼儿在自己心中形成一定的标准。
2.3 单一与多元色彩相结合
幼儿阶段的孩子具有活力,但是该阶段地孩子认知能力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当色彩过多时幼儿会因为自己认知能力有限而产生混乱。为此,教师在美术活动中要学会如何正确应用色彩。首先教师要从单一的色彩开始,利用幼儿已知的事物进行讲解,比如教师可以用红领巾代表红色、利用云朵代表白色,利用小草代表绿色等。这样幼儿会充分的认识各种色彩。之后再从多元的角度进行色彩融入,比如可以利用交通灯让学生认识红、黄、绿,之后利用三原色红黄蓝的道理讲解色彩之间的关系,让幼儿认识到色彩的神奇之处,从而积极的投身于美术活动中。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开展美术教学时,教师不能单纯的注重幼儿的绘画技巧,也不能单纯的看幼儿画的像不像。要充分的利用色彩,了解色彩的价值,之后利用正确的方式对其进行应用。在此种情形下,幼儿园美术活动的开展会得到促进,幼儿的能力也可以得到提高。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营市港区社会化服务协调中心光明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