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领导干部不忘初心的历史经验与现代启示

2020-01-17 04:43张学娟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干部队伍初心干部

张学娟

(上海健康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201318)

不忘初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就牢记初心与使命,将人民作为执政与发展的力量源泉,整个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实质上也是党如何践行初心,为民谋利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在不忘初心的新的历史命题下,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使党成功实现了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党的十八大提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十八届六次全会上明确指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1](P190)。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开宗明义地就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更是提出要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将其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回顾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队伍“不忘初心”的奋斗历程,可以为现阶段中国共产党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长效机制以及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提供重要的经验借鉴和历史启示。

一、作为政治话语的初心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功能与挑战

1.初心的政治蕴涵与功能分析

初心通常有两种理解,一是一般意义上的初心,常指人们做某件事的最初愿望、最初原因。二是政治话语下的初心,主要特指共产党人的初心。《共产党宣言》写道:“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2](P411)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更强调“我是人民的勤务员,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初心、宗旨。”[3](P15)可见,中国政治话语下的初心主要是表达共产党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本心和本源。

不忘初心在政治发展进程中具有很强的政治功能。首先,不忘初心是获取民心,积累执政资源的重要基础。政党在执政过程中要始终注意执政资源的积累,除了要有强大的意识形态资源、统治绩效资源与组织资源外,还应重视社会资源的积累。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指出:“一种政体如果要达到长久治安的目的,必须使全邦各部分(各阶级)的人民都参加而且怀抱着让它存在和延续的意愿。”[4](P188)社会资源是否丰富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信任度。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由局部执政转为全面执政的情况下,党需要最大限度的赢得社会各阶层对共产党政权的长久支持,而守初心则是党获取执政资源的重要路径之一。

其次,不忘初心是实现政治稳定的重要基础。稳定的政治秩序是政权建设的基础,政治稳定除了需要意识形态、政治制度作为支撑外,更需要民众对政治体系的认同,只有当民众真正对政治体系产生依赖,并自愿归属该政治体系,才更加有利于政治秩序的稳定。新中国成立初期,构建稳定的政治秩序是首要任务,而党员干部坚守初心,为民谋利,稳定民心,则是中国共产党人实现政治稳定的前提。

最后,不忘初心是衡量政治发展的重要指标。历史经验表明,民心所向最能直接反映出政治现实的优劣。政治发展的态势如何,社会政治气候怎么样,民众总是能做出较为迅速、直接的反应。同时,在现代社会中,干部是否坚守初心还是衡量政治文明的重要尺度。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判断一种政治制度是否文明,是否先进,关键要看该政治制度是否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是否维护和体现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守初心本质上就是对人民利益的维护,是从根本上促进政治文明与政治发展。

2.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员干部初心面临的挑战

近代中国一直面临着内忧外患,社会危机重重,政权更替频繁,政治秩序混乱。党的建立、成长与革命的胜利是在艰难处境中坚守初心,赢得民心的结果。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执政空间转换(局部执政转向全面执政)和政党功能转型(革命党转向执政党)的双重压力下,如何更广泛赢取民众对新政权的支持,对初步执掌国家政权的共产党来说也是压力重重,党员干部的初心意识同样面临着种种考验。

一方面,新中国成立初期,阶级成分多样化和利益分配复杂化影响着党员干部对初心的坚守。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社会群体成分复杂,当时农村主要有地主、富农、中农、贫农和少数工人。城市里有各类工人、大中小资本家、手工业者、知识分子、城市游民以及市郊农民等。各类人群在新的社会制度下仍然有着自身的期望与需求,也不可避免地发生各种矛盾。马克思曾说:“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5](P87)新政权建立初期,民众要普遍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除了党的政治理想与亲民的执政理念外,他们更关注的是自身利益的得失。而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严重困难、政权尚未完全稳固、阶级成分多样化、利益分配复杂化的情况下,干部如何坚守初心最大限度为民谋利益,是有一定现实阻力的。

另一方面,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地位与政治角色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党自身需要进行执政方式的适应性调整,才能更好坚守初心。新中国的成立向党提出了两大挑战:一是党自身需要完成转变。革命是以夺取政权为目标,通常采取的是暴力斗争的方式,而取得政权后则需要采取柔和的政策,最大限度吸纳民众参与新中国的建设。二是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党由农村进驻城市,不仅政治秩序不够稳定,而且物质资源非常匮乏,党的核心任务不仅是维持政权的稳定,还要推进经济建设满足人民的物质需求,这对长期在农村开展革命的党来说,压力巨大。

3.干部队伍建设是党坚守初心的必然选择

毛泽东曾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6](P526)干部是中国共产党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党最初的干部成员是由一批信奉马克思主义的知识精英组成,在经历大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革命实践的历练中,逐渐成长了一批组织规范、训练有素的干部群体。新中国的成立是干部坚守初心的胜利,而新中国的建设将更有赖于干部在理念与行动上守初心,更广泛地获取民众的支持。

首先,干部是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内化的担当者。政党意识形态的内化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干部进行自我学习将意识形态内化为自身的理论体系和行为方式;二是干部需要将意识形态通过理论传播和行为导向灌输于普通民众。在这一过程中,干部实质上是充当了意识形态下行为者的模范,其所作所为直接影响着群众的接受度和意识形态内化的效果。就实质而言,干部意识形态的内化也就是干部守初心与得民心的历程。

其次,干部是国家政策的决策者、宣传者和执行者。从政治体系的功能来看,干部充当了政治决策和政策执行的核心力量。干部分为不同层级,不同层级干部之间有着严密的服从和监督关系,政策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是否得民心依赖于各级干部的决策与执行,以及执行后的效果与反馈。国家政策就是通过干部这个中间力量来执行,使政策更贴近民众利益,以获取更广泛的民众认同。

最后,干部是走近社会的群众领袖。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就是依赖于少数群众领袖将党组织扎根于群众之中,甚至打入到敌人内部,从而不断地扩充干部队伍。新中国建设时期亦是如此。党要想广泛赢取民心,必须使自己的执政理念与政策深入社会,而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是动员群众和贯彻方针政策的主要力量。因此,新中国成立初期党是否能坚守初心,最广泛赢取民心,关键要建立一支科学化、制度化且为人民服务的干部队伍。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不忘初心的路径探索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面临着干部严重缺乏的困境,为了使接管工作能顺利进行,各地都大量培养和提拔干部以解决干部缺口问题。因而这一时期的干部成分异常复杂,既有新干部也有老干部,既有本地干部也有南下干部,既有苏区干部也有白区干部。干部的学历也是参差不齐,除少数高学历知识分子外,大多数干部学历集中于初、高中,还有小学学历甚至文盲的存在。正是由于短期内干部的大量提拔,造成了诸多问题,1951年,在全国第一次组织工作会议上,党就认识到“目前干部的数量与质量,都成为极严重的问题。”[7](P71)不少干部政治理论基础薄弱,不能真正领会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干部存在着主观主义、命令主义,不能很好地团结群众,甚至出现了贪污腐化。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干部初心的坚守。因而,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着重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是党坚守初心的前提。党需要从理论建设、制度建设、组织与作风建设等方面打造一支规范化、组织化、制度化的马克思主义干部队伍,以增强民众的政治认同感。

1.干部理论建设是党坚守初心的思想基础

理论是行动的向导,理论学习与干部整体素质的提高、执行能力的增强息息相关,更是干部永保初心的前提与基础。党自成立以来,一贯重视干部的理论学习,培养出一批信仰坚定、理论扎实且具有很强行动力的干部队伍。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队伍空前壮大,干部成分空前复杂。由于在短时间内扩充了大量的干部,很多干部缺少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与训练,如果不加强理论上的学习,则很容易在复杂的局面下迷失方向,很难做到在意识形态上引领广大民众,更难真正为人民服务。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历史任务决定了干部“有系统的学习理论,比较过去任何时候都有更好的条件,也更加迫切需要。”[8](P123)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内理论教育的现实状况来看,不仅缺少国家对干部培训制度的管理与监督,也缺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实践载体,如专业的学校、教员、读本等,更缺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和对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批判。

为从总体上提高干部队伍的理论水平,自1951 年起中央陆续颁发多个文件,对干部队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进行总体布局。1951 年中共中央制定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指导性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理论教育的决定(草案)》、1953 年制定《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1953-1954 年干部理论教育的指示》、1954 年的《中共中央关于轮训全党高、中级干部和调整党校的计划》、1955 年发出《中共中央关于党的高级干部自修马克思、列宁主义办法的规定》等。从文件内容可以看出,首先,党明确指出了干部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并从政策的高度对所有干部尤其是党员干部的学习要求做了规定。可见,干部的理论学习不仅是一种自觉行为,也是对理论学习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其次,党对干部学习的内容与形式做了详细的规定,干部学习多为集中性党校学习和在职自修两种,有学制要求,有指定的教材与课程设置,还需要定期考试与考核。为更好的开展学习,中央与各地方专门进行教员的选拔和培训。学习多以各级党校、政治干校、理论培训班为依托,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广泛的理论学习网络。学习的内容除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和社会主义相关理论外,还有时事政治的学习,如组织干部学习《婚姻法》、学习过渡时期总路线等。最后,对不同级别的干部有针对性的制定学习计划与要求。如,针对党的高级干部,中央文件就规定“中央也已确定在五年内将参加理论学习的高级干部,一半分批进入中央高级党校学习,另一半则实行在职自修”,并规定在职自修干部“每年给予两个月的时间,轮流停止工作专门学习。”[7](P302-305)而且高级干部的学习工作直接由中央组织部与宣传部负责。

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的理论学习和教育活动大大提高了干部队伍的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全体干部在思想上有了统一的认识,这为干部正确理解党的方针政策,永葆初心,深入基层开展工作,获得民众政治认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干部制度建设是党坚守初心的重要保障

制度是围绕某种社会需要而形成的一种规则,它规范人们行为方式和调整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著名新制度主义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思认为,“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9](P225)它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一套行动框架,有助于整个社会走向规范化与秩序化。党的干部队伍制度建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已有一些积淀,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队伍的复杂状况使得制度建设显的尤为重要。

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制度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主要内容是遵循党管干部的原则,制定了分级分部管理的制度模式,并在该管理模式下建立了一系列规范化的具体干部管理制度。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政权尚未稳固,既有国民党残余势力的顽抗,又面临着复杂的国际敌对势力。这种局面下,党加强了党管干部的基本原则,要求从根本上保证干部队伍的纯粹性。党管干部原则规定中央及地方各级党委是干部管理的主体,重要职位的干部由中央管理,次要职位的干部由地方各级党委管理,每一个干部都必须有相应的管理机关。另外党管干部原则不仅是针对党员干部,对非党员干部同样适用。在党管干部原则的指导下,自1953年起采取了分部分级管理模式,分部分级管理的实质就是根据干部所在部门和级别进行管理,将全国干部分为军队系统干部、文教系统干部、财经系统干部、党群系统干部、政法系统干部等9 个类别,分别归属军委总干部部、党委宣传部、党委财贸部、党委组织部、党委政法部等9 个部门管理。分级分部管理干部的优势在于这一制度打破了原来管理中党委组织部门统领一切干部管理的模式,使得干部管理将业务能力与政治品质相结合,从部门实际工作出发选任、调配、审查和考核干部。在具体干部管理制度的制定上,中央及地方干部管理部门陆续就干部的选拔任用、培训教育、工资福利、奖惩考核、干部转任与离职等各方面问题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如干部后备名单制、干部轮训制、干部学习汇报制、干部调任制、干部档案管理制、干部行政级别与工资制、干部休假制度等。

总体来看新中国成立初期是个制度相对缺乏的时期,但也是我国现代政治制度开始形成的历史时期。就干部管理制度而言,这一时期的干部管理制度较其他方面的制度而言,发展得更为充分。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管理制度的发展在特殊国情下能集中全国的干部资源,实现党指导下的统一调配,既有利于中央顺利地同地方分散主义作斗争,顺利实现权力的集中,维持秩序的稳定。也有利于对复杂的干部队伍进行整顿,实现对干部的高效管理,以提高干部的整体素质,将党的方针政策更好地贯彻执行。

3.干部作风建设是党坚守初心的直接路径

干部作风包括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领导作风等各方面,干部作风是党风最集中的体现,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整体精神面貌。新中国成立后,干部队伍在工作环境的变换和复杂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曾出现了一些较为严重的作风问题,如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强迫命令、分散主义等不良作风;部分干部中还存在着革命时期遗留的游击习气,革命胜利后的功臣情绪;一些地方甚至出现较为严重的贪污腐化现象,极大影响了干部队伍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为解决干部作风问题,树立良好的干部形象,中国共产党针对干部作风不纯的现象进行了有效的整顿。首先,开展整风运动以有效解决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问题。整风运动主要采取学习若干指定文件,总结工作分析情况,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提高干部和一般党员的思想水平和政治水平,克服工作中所犯的错误,克服以功臣自居的骄傲自满情绪,克服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改善党和人民的关系。通过整风运动,全体干部在思想上、作风上有了明显的提高,巩固和加强了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

其次是整顿党的组织,着重加强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组织建设与作风建设密切相关,中国共产党党员发展在1949 年后呈现出规模大、门槛低的发展态势,造成部分党员组织性不强,觉悟不高。在整风运动过程中,中央也连续发布《发展和巩固党的组织的指示》《关于整顿党的基层组织的决议》《关于发展新党员的决议》等文件明确规定了公开建党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并对整党的具体工作环节进行布局。整个整党过程分为思想教育、党员登记、审查鉴定和组织处理等环节,通过对组织内党员的摸底和审查,有效地达到了纯洁组织、整顿作风的目的。

最后,在“三反”运动过程中整顿干部作风。“三反”运动发动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防止干部队伍出现腐化的现象,其宗旨是“反贪污、反浪费和反官僚主义”。随着刘青山、张子善贪污案件的审查,中央将“三反”运动的矛头直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国家工作人员的贪污、浪费以及官僚主义现象。“三反”运动打击了一大批贪污腐化分子,并对浪费和官僚主义现象进行了整治,有效抵制了腐化现象对干部队伍的侵蚀,清除了一批腐败分子,也挽救了一大批干部,大大提高了干部队伍的精神面貌和基本素养,也纯洁了社会风气,提高了党和干部队伍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不忘初心的现代启示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对干部队伍的整顿,从思想上教育干部、制度上规范干部、作风上约束干部,塑造了良好的干部形象,从而巩固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奠定了坚实的民心基础。新时代,不忘初心仍然是继续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巩固党执政地位的关键。回顾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坚守初心的历史,对当前加强干部的初心建设和加强新时代的干部队伍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1.以良好的干部形象凝聚初心

良好干部形象是党坚守初心的最直接体现。新时代,干部仍需与时俱进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要途径之一,不仅高级干部需要继续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习,基层干部、新干部、年轻干部更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习,时刻坚守并宣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干部只有加强理论修养才能提升精神追求、塑造良好的品格、保持干部应有的政治本色。从实践层面来看,新时代干部首先要继续发扬传统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只有善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才能了解群众之疾苦、群众之所需,才能从最根本上做到为人民服务。也只有深入群众,才能有效防止命令主义、官僚主义,增强群众对干部的了解、监督和信任,形成良性的干群关系。其次,干部应加强廉政建设。现代社会,诱惑太多,干部如果意志不坚定,一不小心就会陷入权力或物质的陷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官做人要守住底线”“心中要有敬畏,知道什么是高压线”。古语云,“廉生明,公生威”“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干部只有在权力面前做到清正廉明,不以权谋私,才能打造出公正廉明的形象。最后,针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干部,要严厉惩处,整肃风气。中央提出反腐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表明中央着力解决群众所反映的干部问题,惩治不正之风,以维护人民群众和国家利益的决心。

2.以显著的执政业绩保障初心

每个历史时期的干部队伍都承担着其相应的历史使命。当前,尽管我国经济实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但改革进入攻坚期的一系列问题与矛盾也凸显出来,存在着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不充分、生态建设的严峻紧迫、互联网飞速发展对传统执政方式的冲击等问题。干部能否有效应对以上问题,是提升执政业绩稳定民心的关键。这要求干部队伍一方面要更新自身的治理理念,现代化治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管理,而是在平等、自由、民主的执政理念基础上,由传统的管理思维向多元治理、开放治理、制度化治理以及技术性治理的逻辑思维转变。这对干部自身的素质要求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干部不仅要有基本的理论素养,还需要有开阔的思维和眼界,全面的管理知识和技术技能,以及真切的人文关怀。另一方面要求干部必须具备全面的治理能力,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尤其要求治理由宏观向精细化转变。例如,在管控社会风险方面,干部不仅要从宏观上认识,更要从细微处着手,寻找社会风险的影响因子而逐一解决以降低风险系数。在干群关系上,干部需要在具体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中回应群众需求,将群众的需求落到实处。总之,干部只有具备较高的执政能力,创造出实实在在的执政绩效,才能从根本上坚守初心,为民谋利益。

3.以科学的干部制度设计稳固初心

制度设计是党坚守初心的最有力保障。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形成长效机制。党的干部制度建设伴随着干部队伍发展的每个历史阶段,干部制度建设的目的是要形成一套规范的干部运行机制,规范权力的边界,提高管理的效率。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干部制度有着重要的历史贡献,也有着其自身的时代局限性,为当下干部制度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借鉴。新时代,科学的干部制度设计是从制度层面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的重要举措。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加快了干部制度改革,如废除了领导职务终身制、建立和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以及加快具体干部制度的民主改革和制度创新。科学规范的干部制度包括制度思维、制度设计、制度执行以及制度监督。新时代,首先要强化干部的制度意识与党管干部的宗旨,要使干部认识到制度建设是干部管理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在党管干部的根本原则下,根据形势变化和历史任务来调整干部管理的体制、形式和方法。其次是在制度设计过程中,既要明确各项制度间的权限与边界,又要使制度之间整体配套、相互协调。领导干部廉政建设的根本保障就是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的制度体系。再次,将干部制度的执行与制度制定结合起来,以更好的维护制度权威,保持制度的相对稳定性。干部制度的最终效果是要靠执行情况来体现的,如果执行不力,最终会影响到制度的权威性乃至导致制度的变更或消亡。另一方面,干部制度的执行状况也与制度设计有一定关系,如果一项制度的设计是在程序上和价值上都顾及到干部建设的长远利益,则更有利于干部制度的执行。最后,干部监督机制的完善也是重要组成部分。“自己不能当自己的法官”,干部不能自己监督自己,而要设置相互监督和制约的机构,并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监督的目的是为了让试图违规的干部重新回到制度许可的范围内,正确行使权力。总之,制度化、规范化的干部管理体制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和内心价值诉求实现的最终途径,干部管理制度化建设仍然是现阶段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使干部永葆初心的最根本保障。

猜你喜欢
干部队伍初心干部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永远的初心
弘扬石圪节精神 锤炼干部队伍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论“不忘初心”
多措并举 建设高质量干部队伍
贫困地区干部要摆脱担当“贫困”——基于山阳县干部队伍担当作为状态的思考
十八而志 不忘初心
十八而志,不忘初心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