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要素审思

2020-01-17 04:43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

孙 珊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200241)

2019 年是新中国成立70 周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70 年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70 年,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70 年。恩格斯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1](P56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是依托波澜壮阔的实践基础上复杂的创造过程,即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方法和观点在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际问题中不断形成新论断、新思想和新理论的过程。过往学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研究,大都囿于对历史进程的梳理及对基本经验的总结。而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视作一个整体性系统,并对系统内部要素进行深入剖析,进而把握要素之间的联系性与规律性的研究并不多见。系统就是指要素之间按照相应规则排列并与周围环境发生联系且有一定功能的整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是一个整体系统,深耕实践、关切人民、直面问题、文化融合、拥抱时代、全球视野等构成了这一整体系统中的多重要素,这些要素处于动态发展之中并发挥不同功能。因此,笔者借鉴系统理论视角,遵循历史和逻辑、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基本准则,从整体性要求出发,梳理和剖析新中国成立70 年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所含括的多重要素及其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努力从宏观上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风貌与精髓,从微观上探寻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以期从历史经验中得到启示和力量,用不断创新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指导新的实践,意义重大。

一、新中国成立70 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价值要素

实践是理论创新的动力源泉,人民是理论创新的价值指向,两者构成了理论创新的价值要素。马克思主义提供的是研究和解决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不是为各个国家提供革命、建设、发展的具体方案,各个国家需着眼自身实践活动进行理论创新,以便更好地指导实践进程。新中国成立70 年以来,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坚持以深耕实践、关切人民为根本准则,紧紧围绕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实践进行理论创新,产生了一系列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指导实践进程、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新论断、新思想、新理论,形成了在深耕实践和关切人民的价值指向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优良传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理论创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深耕实践:理论创新的动力源泉

认识来源于实践,理论创新离开具体实践,则会变为无源之水。列宁指出:“现在必须弄清一个不容置疑的真理,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2](P26)新中国成立70 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实践在理论创新过程中发挥的根本性作用,不断深化对理论源于实践问题的认识。毛泽东坚持理论创新从实践出发,将从实际生活中调研得出的结论和经验上升为理论。他指出:“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3](P109)毛泽东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思考探索社会主义制度如何确立、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如何开拓等实践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以苏为鉴”“一化三改”总路线等新论断。他重视调查研究,撰写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等经典文章,为如何处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提供了思想指南,从理论上为初步探索出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奠定了制度性基础。在1956年中共八大预备会议第一次会议上,毛泽东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应该说,毛泽东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得到了创新性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错误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严重挫折,留下了深刻教训,影响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进程,究其原因也正是在于理论的提出严重脱离了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深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改革发展的实践相结合,成为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的重要准则。1978年,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引导全民解放思想以厘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现实问题。邓小平创造性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实施对外开放政策,形成了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总结的“改革开放理论”,如“摸着石头过河论”“不争论”等,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石。邓小平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发展。我们不把马克思主义当做教条,而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自己的方针,所以才能取得胜利。”[4](P191)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坚持马克思主义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创新,离开本国实际来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总结经验,为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新思想、新论断。“马克思主义,理论源泉是实践,发展依据是实践,检验标准也是实践。”[5](P11)党的十六大之后,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抓住战略机遇,立足中国基本国情以及所处国际地位的实际情况,总结借鉴中国及其他国家发展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提出要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理论创新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体系完整、内容丰富的治国理政思想应运而生。正如习近平所言:“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6]综上所述,理论源于实践并依赖于实践,实践为理论创新提供根据性要素和土壤,理论创新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前进。

2.关切人民:理论创新的价值取向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解放人民、造福人民、服务人民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应依靠人民、扎根人民、有益于人民、造福于人民。70 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着眼人民的愿望和幸福,重视人民的诉求和利益,将人民作为理论创新的价值要素之一,充分彰显了理论创新的根本价值指向。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到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从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到坚持以人为本核心要义,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到以人民美好生活为奋斗目标,散发出理论创新的独特魅力和关切人民的价值内涵。理论创新中的关切人民要素至少包括两层意涵: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和智慧,将人民的实践经验总结升华为理论创新成果;在理论创新过程中注重人民需求、诉求、意愿,将人民的美好追求贯穿到理论创新中,进而使人民群众在正确理论的指引下拥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性特征,关切人民是中国化理论创新的逻辑旨归。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充分相信群众、尊重群众、依靠群众,倾听群众呼声,总结群众经验。他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一社会主义时期理论的巅峰之作,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基本矛盾,着眼解决人民内部问题,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转变党的工作重心奠定了理论基础。邓小平坚持将人民的赞成与满意程度作为检验工作好坏的试金石。他高度重视民生问题,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三步走发展战略”等理论,以改善人民生活为着力点,从理论上指导贫困的中国走向富裕的中国,提升了人民生活水平。邓小平说:“中国现在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有谁改得了?如果改了,中国百分之八十的人的生活就要下降,我们就会丧失人心。我们的路走对了,人民赞成,就变不了。”[4](P59)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内容凸显执政与兴国有机结合,凸显执政为民理念,坚持人民是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突出了理论对人民的根本关切。针对社会贫富差距、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矛盾,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立足国内外形势变化,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先进思想及他国发展经验,努力破解发展难题,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核心要义和“执政为民”的核心理念,将人的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对“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创新性运用和发展。胡锦涛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7](P16)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共产党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将满足人的多样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于“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中。习近平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发展观与人民根本立场融为一体,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推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引,彰显了理论创新中鲜明的人民导向。

二、新中国成立70 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时空要素

动态性原则是系统理论的法则之一。这一法则认为,任何系统都不是封闭静止的,总存在于特定环境之中并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马克思恩格斯正是深刻分析了当时所处的资本主义时代背景,准确把握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趋势,提出了着眼于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回顾70 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历程,时代的发展对理论创新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不同时期,处于动态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有力回答了时代不同之问,克服了时代不同之难,解决了时代不同之题,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多重创造,具有浓厚的时代特色。

1.拥抱时代:理论创新的历时呼唤

时代催生理论,时代主题催生理论创新。纵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过程,理论在一定的时代条件下应景而生,理论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与时俱进。中国儒家经典《礼记·大学》曾记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正如资本主义时代产生了马克思主义,帝国主义时代产生了列宁主义,革命时代产生了毛泽东思想,改革开放时代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产生了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同时代产生不同问题,不同问题需要不同理论,这就要求理论与时代相呼应,理论创新与时代精神相一致。时代的演变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是一劳永逸的过程,而是要根据时代变化、把握时代特征、反映时代需求,将理论创新不断推向前进。过去的70 年,时代的主题历经了“建设、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等多次转换,理论创新积极回应时代呼唤,创造了符合时代主题的理论体系,构建了符合时代特征的话语体系,充分彰显了理论创新与时代的良性互动,在中国大地谱写了马克思主义恢弘发展的时代篇章,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浓厚的时代特征和鲜明的时代特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与时代同呼吸,呼应时代的变化而发展。20 世纪60 到70 年代的“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对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社会主义建设受到严重阻碍,而世界范围内新的科技革命推动一些国家迅猛发展,中国与先进国家的差距日益拉大,面临着严峻的国际竞争压力。“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4](P291-292)。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条件下,邓小平紧抓时代脉搏,科学分析国内外形势,作出了既适应世界发展趋势又符合中国国情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等伟大抉择,在实践中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世纪交替之际,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了严重挫折,世界范围内呈现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发展趋势。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国内的利益主体及社会生活方式日趋多样化,部分共产党员出现信念动摇、思想僵化、作风腐败等问题。面对困难与挑战,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握时代趋势,科学分析时代背景和历史方位,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领中国共产党坚定地走在时代前列,与时俱进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江泽民指出:“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8](P537)胡锦涛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适应发展要求,站在时代高度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为新世纪新阶段“为什么发展”“如何发展”做出理论上的科学解答,为“如何实现、维护、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问题提出新的认识与判断。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9]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时代特征,深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极大提升了理论创新的认识境界。为引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特别是新时代的治国理政新思想新理念,成为引领新时代潮流的伟大旗帜。

2.全球视野:理论创新的空间张力

马克思、恩格斯立足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以宏大的全球历史视野关照整个世界发展,进而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其理论的张力决定其具有广阔的全球视野和普遍的指导意义。回首过去的70 年,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理论创新过程中,站在世界发展全局的高度把握时代特点和趋势,在积极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优秀因子的基础上,主动借鉴现代科学等西方知识理念、吸收西方文明成果,关注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和世界发展问题的共性,形成了具有民族性与国际性特征相统一的中国特色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和发展的不同时期,坚持以全球视野准确把握世情国情,以创新辩证的思维积极推进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包容性、开放性和先进性等特征,加强了与当今世界尤其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对话与交流,对西方文化进行批判性吸收与合理性借鉴,在解决中国问题的同时关注世界问题,促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涌现新的生机,体系不断趋于丰富。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理论创新具有全球视野以彰显其开放性特征。毛泽东说:“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和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十月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10](P667)从中可探见毛泽东的全球视野,也正是在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导下,中国人民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社会前所未有的历史变革,极大地推进了世界社会主义事业。20 世纪80 年代末,邓小平以深邃的世界眼光研判了世情国情,根据对世界形势的冷静分析,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作出中国应该在顺应世界大势中把握机会、加紧自身建设与发展的科学论断,产生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一系列理论,并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实现中国历史伟大转折。江泽民、胡锦涛以宽广的眼光抢抓国际形势带给中国发展的机遇,把握世界潮流带给中国的有利条件,站在全球秩序角度提出了“走出去”战略和“和谐世界”理论等,为展示中国新形象、促进国际关系新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注入新的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关注全球治理难题与瓶颈,深入思考人类命运和前进方向,高瞻远瞩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新型国际关系等思想理论,被多次写进联合国文件,得到多个国家响应和支持,正日益产生广泛的国际影响。“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思想正是中国共产党人顺应世界潮流,凝聚国际共识,向世界开放分享中国的大国治理经验,在全球治理中增添中国智慧和中国理念,为其他国家提供方案参考和理论借鉴的典范,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远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担当。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三个意味着”高度概括了中国进入新时代对中国、中华民族、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此外,崛起的中国吸引了国际上越来越多的马克思主义者开始关注中国道路、理论、体制、文化等,他们从不同角度对中国制度与理论加以理解、阐释和解读,提升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国际话语权、关注度,同时也增强了理论自信。

三、新中国成立70 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方法要素

研究和改造系统的目的在于发挥系统最优的功能。使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对于研究和改造系统并发挥系统最优功能则大有裨益。问题激发理论,理论回应问题。问题导向是理论创新的前提和逻辑起点,是关乎理论创新成败的关键。理论归属文化的范畴,吸收世界上一切不同文明的优秀成果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克服文化冲突、促进文化融合是推动理论创新的有效方法和深沉力量。梳理新中国70 年来理论创新历程不难发现,问题导向和文化融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不可或缺的方法要素。

1.直面问题:理论创新的逻辑起点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新的问题不断呈现,这就需要通过理论创新来解释问题、解决问题,发挥理论在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强大作用。马克思指出:“一个时代的迫切问题,有着和任何在内容上有根据的因而也是合理的问题共同的命运: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每个问题只要已成为现实的问题,就能得到答案。”[11](P203)追随共和国70 年的脚步发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历程正是不断回应问题的过程,直面问题成为了理论创新的逻辑起点。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人带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直面中国社会问题,关注时代要求、社会民生、民族伟业等问题,在不同历史时期创造性地回答了“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如何对待毛泽东思想”“如何对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重大命题,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熠熠生辉。

实践提出的问题需要理论进行解答。毋庸置疑,“何为马克思主义、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是需要被不断追问和解决的问题之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紧紧围绕这一核心问题,不断取得理论新形态。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强调吸取苏联模式经验教训,提出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的理论,但后来遇到偏差走向弯路,为之后的理论创新提供了教训参考和负面经验。邓小平提出要在党内破除思想僵化的束缚,在理论创新中要围绕新问题、立足新背景,引领全党及全国人民厘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在世界多极化和社会主义运动低潮的挑战下,如何处理与其他大国的关系、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等一系列问题摆在全党面前,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总结党的建设经验,提出要进一步从严治党和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建设指明方向,为党的长期执政奠定制度基础,科学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政党理论。21 世纪伊始的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综合国力明显提升,民生极大改善,但因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自然环境的恶化问题也随之出现,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直面“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问题,总结发展经验和执政经验,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从理论上回答了“为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新时代条件下,习近平总书记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创新性地提出“八个明确”“十四条基本方略”理论体系,分别从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层面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问题进行回答和阐发。总之,理论创新始于问题,破于问题。时代和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不能直接从马克思主义的“本本”中找到答案,要在找出问题、直面问题、剖析问题的前提下,努力通过理论创新加以回答和解决。

2.融合文化:理论创新的精神滋养

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显著的包容性,吸收了世界优秀文化的精华。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各国具体国情相结合、与各国优秀文化相融合,才能散发出感召力和适应力。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具有用于理论创新的浩瀚素材,它与马克思主义的相通性、契合性决定了两者融合的可能;异质性、互补性决定两者之间融合的必要。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人类文明成果的结晶,具有高度的开放性,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凝结了中华文明和人类文明的思想精华。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坚持了“古为今用”,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道德修养、人生价值、社会理想等概念范畴,将其融入马克思主义理论之中,以便被熟谙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民群众更好地接受。同时还融入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子,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体系和理论形态。另一方面,坚持了“洋为中用”,合理借鉴西方现代文明成果,批判性地吸收西方文化中的进步因子,进而创造了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气派、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的理论成果。70 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注重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注重吸收西方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

中国传统文化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思想宝库,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提供了丰厚的文化滋养。毛泽东提出的群众路线吸纳了“民为邦本”等民本思想的精华,邓小平提出的“不管白猫黑猫,能捉老鼠的就是好猫”之“白猫黑猫论”源于中国民间俗语;小康社会理论中“小康”概念源自传统文化典籍《诗经》,“先富带动后富”理论深受传统儒学的“富民惠民”的经济思想启发,这些思想理论饱含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话语风格,吸收了传统文化的精华,彰显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和谐社会理念源于对中国古代儒家“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所倡导的和谐精神的理解与阐发。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合”概念认为世间万物应保持“和而不同”的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张即受到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概念的启发,意图调和多元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达成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局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了人文规范、思想道德、精神规范等丰富养分,如“君子喻于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概念。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包含大量诗词、典故、警句等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意蕴的内容,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仁爱”“民本”“正义”等思想理念进行弘扬,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得到生动的阐释和发展。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也注重充分吸收和借鉴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如对外开放理论打开了吸收利用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来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新思路和新路径,“三个有利于”标准为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能否以及如何利用人类文明成果、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做出了理论回答。“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发展观”“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思想理论紧扣时代发展脉搏,合理借鉴了西方理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作出巨大理论贡献。

猜你喜欢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坚持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神秘的混沌理论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