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一江碧水向东流 五级河长湖长共守责

2020-01-17 07:27:14江中公园橘子洲周灿黎
中国水利 2019年24期
关键词:长湖长制碧水

江中公园——橘子洲 摄/周灿黎

湖南省全面推动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落实,在全国首创总河长令,五级河长上下联动,凝聚合力,聚焦河湖乱象,剑指顽疾,多措并举,全省河湖水环境质量明显提升,“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景象正在潇湘大地上次第呈现。

“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水,滋养着湖南的子民和灵韵,成就了湖南的传统和豪迈,也考验着湖南的力量和智慧。

2017年年底,湖南全面建立五级河长制体系,2018年年底,在五级河长制基础上,湖长制全面建立。4.3万余名河长湖长上岗履职,实现全省河湖管理保护责任全覆盖。

湖南省委、省政府将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纳入生态强省、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重要内容,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根治沉疴,守护“一湖四水”安澜。

高位推动 五级河长守碧水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长江湖南段时指出:“继续做好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守护好一江碧水。”

这是一份嘱托,对湖南而言,更是一份承诺。湖南全面强化“守护好一江碧水”的责任担当,以扎实的举措全面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省委书记、省第一总河长杜家毫多次深入长江、湘江源头、洞庭湖巡河巡湖,省长、省总河长许达哲连续率省级河长对“一湖四水”进行巡察,18位省级河长湖长先后巡河巡湖。2019年五级河长湖长累计巡河巡湖170余万人次,有效推动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落实。

湖南将河长制湖长制纳入省政府真抓实干激励事项,印发《湖南省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施方案(试行)》,建立全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加强与相邻省份合作,与江西签订《渌水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湘赣边区域河长制合作协议》,与重庆签订酉水生态补偿协议,与湖北建立黄盖湖联防联控制度,共同促进跨流域、跨区域协调联动。出台《湖南省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联合执法制度》,严厉打击水域涉水违法行为。同时,推动《洞庭湖保护条例》《河道采砂管理条例》等立法进度,启动了河长制湖长制立法前期工作。

湖南出台《湖南省省级河长湖长责任联系规则》,21个省河委会成员单位协同发力,2019年明确了33项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变“九龙治水”为“一体同责”。

碧波荡漾的澧水桑植县段 摄/唐云鹏

首创总河长令 专项行动护碧水

如何把攻坚战与持久战相结合?湖南率先破题,在全国首创总河长令,以总河长名义发出号令,凝聚上下和部门间的合力,聚焦河湖乱象,剑指治理顽疾。

两年来,湖南连续发布6道省总河长令,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水环境问题。围绕“僵尸船”清理、排污源整治、饮水安全、河湖“四乱”问题、大通湖流域综合治理等内容开展专项行动,推动解决了一批多年想解决而难以解决的难题。

全省清理整治“僵尸船”3193艘,处置“三无”船舶1118艘。关停退养禁养区畜禽养殖场(户)4984家。建成105个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整治131个尾矿库及采选、冶炼企业环境污染问题,建设洞庭湖区18个船舶污染物岸上收集点。在全国率先完成322个县级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依法迁建、关闭或拆除饮用水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内入河排污口49个,获得生态环境部好评。

湖南大力推进河道保洁,河道呈现岸绿水美的景象。图为衡阳市的蒸水河道

民间河长参与水环境治理

在河湖“清四乱”工作中,省级河长湖长多次调度专项整治进度,省纪委省监委将“清四乱”纳入全省主题教育专项整治,并部署开展“洞庭清波”专项行动。各部门通力协作,推动“清四乱”取得实效,截至2019年11月下旬,全省累计发现的4344个河湖“四乱”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治。

大通湖水质呈好转态势,总磷浓度比2018年下降38.6%,2019年可实现稳定退出劣V类水质目标。

凤凰县沱江、长沙县松雅湖获评长江经济带最美河湖

屡出重拳 根治沉疴还碧水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成为湖南人的共识。

为还一江碧水,采取“关停并转”等措施,推进长江岸线湖南段专项整治行动,退出岸线7300余m,163km长江岸线焕然一新……

深入实施湘江保护和治理“省一号重点工程”,将河长制与湘江保护治理结合起来,协同推进,连续实施湘江保护和治理三个三年行动计划,在湘江流域关停1000多家重金属污染企业。清水塘老工业区261家重化工企业全面关停退出,衡阳水口山、娄底锡矿山、湘潭竹埠港等重点片区污染整治取得新突破。湘江流域生态质量稳步提升,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显著提高。

湖南全面推进洞庭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狠抓矮围网围、非法采砂、欧美黑杨清理等重点问题,对下塞湖矮围问题依纪依法调查处理,得到中央领导的肯定,在下塞湖矮围整治工作报告中批示:“湖南动了真格,态度坚决,措施有力,效果很好。”

多措并举,铁腕治污换来青山绿水,全省河湖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升。2019年1—11月,全省地表水水质总体为优,60个国考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比例为91.7%,相比2018年同期上升1.7个百分点。

2019年,浏阳河入选水利部首批示范河湖建设名单 摄/陈旭辉

创新机制 凝聚合力护碧水

湖南积极探索全民管水治水新模式,形成官方河长、民间河长、河道警长联手共治的新局面。2019年,湖南省河长制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获得由共青团中央授予的第九届“母亲河奖”优秀组织奖。

打造“官方河长+民间河长”模式。在全省范围内推行“双河长制”,开展“我是河小青”“民间河长招募”等专项活动,聘任民间河长、河长助手、记者河长等1.57万人,招募河小青环保志愿者8000余人,动员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凝聚社会管护河湖合力。

2018年举办“水美家乡美丽河湖征集”活动,评选出30条美丽河湖,为省内样板河建设提供范本。按照“一乡一亮点”目标,2019年,全面推进1990条乡镇样板河湖建设,在此基础上开展“美丽河湖”“最美民间河长”“优秀护河员”评选,增强社会公众参与水环境保护的意识。

打造“互联网+监督”模式。依托河长制湖长制信息平台,将河湖数据、监控系统等集成“一张图”,利用无人机、遥感卫片开展河湖巡查,实现动态监管。出台《湖南省河长制湖长制工作社会监督举报管理制度》,利用统一监督举报电话“96322”、新湖南河长制频道“随手拍”栏目、红网@河长专栏,以及“河小青”巡河宝等平台,邵阳市在全省率先开展河长制工作电视问政,强化社会和舆论监督,使“开门治水”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新风尚。

全省推行“河长+河道警长”模式,各地为河湖配备河道警长,协助河长加强河道管理,打击非法采砂、非法捕捞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

河长制可望河长治。今天的湖南,河长制湖长制已进入从“有名”到有“有实”、从全面建立到全面见效的新阶段,一个“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人水和谐”湖南正在次第呈现。

猜你喜欢
长湖长制碧水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打造“三晋”幸福河湖
山西水利(2022年5期)2022-09-21 02:38:28
节水专栏约稿(征稿)函河湖长制专栏约稿(征稿)函
推行湾长制的重点问题与优化进路
为了一泓碧水入浉河
中州建设(2020年5期)2020-12-02 02:20:52
河湖长制
突出“三个转变” 守护碧水蓝天
人大建设(2017年8期)2018-01-22 02:04:21
人大“年检” 守护鹰城蓝天碧水
人大建设(2017年7期)2017-10-16 01:42:41
沙洋长湖6.6万亩围栏全部拆除 回归生态渔业
生物胺与食品安全
创建企业的碧水蓝天
现代企业(2015年6期)2015-02-28 18:5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