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脱贫攻坚让农村群众喝上了放心水

2020-01-17 07:43:30李代斌
中国水利 2019年24期
关键词:各县区水利局汉中市

陕西省汉中市把“群众满意”当作衡量一切工作的标准,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目标导向,出实招,求实效,通过各项规范性制度和创新举措,推动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步入规范有序轨道,实现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有人管、有章治、有钱护”,并逐步迈向“以水养水”良性发展道路。

“十三五”以来,陕西省汉中市水利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把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作为水利行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头等大事,围绕让农村群众喝上放心水、安全水的目标,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持续实施巩固提升工程,全力实现市域农村饮水安全达标,累计落实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资金14.48亿元,建成饮水安全工程2155处,解决和改善了201万农村群众的饮水问题。尤其是2019年,投入资金达5.37亿元,建成工程698处,解决和改善了76.16万人的饮水问题,其资金投入数、工程建设量、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口数量等各项指标均创历年之最。

如今在汉中市,各县区都有供水公司,各镇办有供水管理站,各村组都有供水管理员,供水工程在乡村编织成一道道饮水“安全网”,使全市农村群众家家户户通上了自来水,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动力。

严把关口,打造过硬工程

汉中市北依秦岭,南屏巴山,有近40万群众处于秦巴丘陵山区,这些地区群众居住分散,饮水困难问题突出,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点多面广、任务十分艰巨。面对这些情况,汉中市水利局统筹规划、精心指导,严把规划设计关、建设管理关、质量提升关,扎实推进工程建设。

一是因地制宜严把规划设计关。在汉中市水利局的指导下,各县区水利局强化工程现场实勘精测,严格要求水源选定、取水口布设、管网路线等都要经过方案比选、专业评审、多方征求意见等程序,保证工程形式因地制宜、设计科学合理、建设经济实用,形成了各地工程的不同特色。如镇巴县结合山区实际形成了“引蓄为主、蓄提结合”的模式;宁强县针对山高坡陡、无水缺水小区域采取“集中与分散互补、自流与提水结合”的模式,大大提高了供水覆盖面和保证率。

略阳县徐家坪镇药木院村水厂(汉中市水利局提供)

二是攻坚克难严把建设管理关。在建设程序上,各县区水利局严格执行项目建设“四制”(即项目法人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招标投标制),规范建设管理;在供水管材选择上实行公开招标,对管材随机抽样进行第三方检测;在保证项目实施上,攻坚克难、苦干实干。如镇巴县水利局克服山区环境复杂、建设难度大、转运环节多、劳动力紧缺等重重困难,充分依靠当地干部群众,采取肩挑背扛、骡马驮运等方式,保证建筑材料供应,全面按期完成了所有建设任务;在监督管理上,强化联合督导和责任包干,如洋县水利局由项目监理人员、县水利局、县质监站和村民代表共同对施工全程巡回监理和监督,确保工程质量。

三是以点带面严把质量提升关。2019年,各县区水利局按照巩固成果、稳步提升的原则,结合脱贫攻坚、推进新型城镇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工作,深入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高标准建设了如宁强县高寨子街道办筒车河水厂、南郑区圣水镇后营村供水工程、略阳县徐家坪镇药木院水厂等亮点工程,在效益发挥和规范化建设上较为突出,带动了巩固提升工程整体上台阶。

宁强县广坪镇广坪水厂 摄/刘俊荣

西乡县峡口镇圈腰村水厂 摄/王利夫

南郑区协税镇大营村供水工程 摄/牛江林

宁强县高寨子街道办筒车河水厂 摄/牛江林

求真务实,确保群众满意

“群众满意度是衡量一切工作的标准”,在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中,汉中市水利局围绕问题导向,出实招、求实效,通过开展补齐缺项短板、分类净水、全面核查等一系列措施,让农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一是围绕问题导向,补齐缺项短板。2019年8月底前,全市8个拟“摘帽”县水利局按照“排查、整改,再排查、再整改”循环往复的方式进行自查,同时针对中央脱贫攻坚成效考核、2019年国家脱贫攻坚专项巡查反馈的饮水安全方面的问题和短板,进行专题研究、制定方案、明确措施、落实责任、强化整改、补漏补短,为后续提升提供了精准靶向。

城固县二里镇农村群众吃上了安全水 摄/牛江林

为贫困户发放节水及饮水达标宣传彩页 摄/牛江林

略阳县山区贫困群众吃上了安全水 摄/牛江林

市级核查组在贫困户家中了解饮水安全情况 摄/牛江林

二是围绕结果导向,分类净化水质。水质的达标切实关系到农村群众的身体健康。各县区水利局按照要求,委托检测单位对各类工程采集水样进行检测,依据水质检测结果,分类施策、精准消毒净化:对集中式供水细菌微生物超标水源,安装二氧化氯发生器或次氯酸钠发生器解决水质问题;对分散式供水细菌微生物超标水源,采购消毒漂精片分发至各镇村,由镇村管水人员投加消毒药品;对雨季水质浑浊水源,采购安装水处理净化设备,有效解决了部分农村群众雨季“吃浑水”的问题;此外对检测不达标的样点水质进行复检,及时更换优质水源。

三是围绕目标导向,推进全面达标。为推动实现户、村、县“576”脱贫退出标准,汉中市水利局以实现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全面达标为目标,以开展市级核查为抓手,组建精锐力量,自9月下旬起历时一个多月对全市2019年度计划脱贫的8个摘帽县518个贫困村(4.51万户贫困户)和913个非贫困村进行了农村饮水安全达标市级核查认定及工程建设、运行管理的摸底工作。各核查组严格对照水量、水质、取水方便程度和供水保证率农村饮水安全的评价标准进村入户走访,并对供水工程取水口、蓄水池、供水管网、水源保护地等进行现场检查。12月初,各核查组又对所有反馈交办问题整改落实情况逐个进行回头看、验收销号,确保全面整改到位,农村饮水达到标准要求。

规范管理,推进长效管护

饮水思源,更要思“远”。为破解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护难题,促进工程长效发挥效益,巩固脱贫成果,汉中市水利局牵头抓总、积极探索,提请市政府,先后出台印发了《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护的意见》《汉中市水利局关于建立农村饮水安全管理责任体系的通知》,指导各县区水利局制定了《农村饮水安全运行管理办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基金管理办法》等文件,探索建立长效运行管理机制。

市级核查组跋山涉水查看水源 摄/牛江林

水管员对供水控制柜使用程序进行讲解 摄/牛江林

镇村干部查看水质 摄/王利夫

水管员操作净水消毒设备 摄/牛江林

各县区按照汉中市水利局相关政策要求,持续抓好主体责任、行业监管责任和运行管理责任“三个责任”,结合实际逐步完善了农村饮水安全管理机构、运行管理办法、运行管理经费“三项制度”。在此基础上积极创新,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管护制度、办法。

一是明晰产权。秉持“谁投资谁所有”和“谁受益谁管护”,解决了“谁来管”的问题。

二是创新方式。实行集中式、单村式、物业式、民企式、自主式、托管式6种方式管理。如南郑区不断创新、建立健全了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制度,并将落实制度较好的高台镇树为典型,引导各镇及村组完善管理办法及细则,逐步探索出了规划设计、技术指导、工程标识、管理办法、专人负责“五统一”的管理标准,解决了“怎么管”的问题。

三是以价格机制牵引。如西乡县杨河镇高家池村积极探索适合农村现状的水价模式,在水费计收上采取阶梯水价,不仅引导群众节约用水,还保障了供水工程健康发展,解决了“管得好”的问题。

四是以管护基金托底。如城固县整合各行业技术人员组建专业化服务团队,整合村级公益性岗位组建公益设施管理服务组织,通过以资源整合来优化岗位结构,以公益性岗位专项资金来解决工资来源,从而减轻了群众负担,提高了服务水平,解决了“管不起”的问题。

猜你喜欢
各县区水利局汉中市
复工
大规模连续抓治理 三川河旧貌换新颜
Table of Contents
近代史学刊(2020年1期)2020-04-13 12:10:58
汉中市人民医院
国 宝
宝藏(2019年2期)2019-03-20 05:20:48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理念——重庆市渝北区水利局党建、扶贫工作纪实
菏泽市2017年气候特征及其影响评价
基于因子分析的临沂市各县区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智富时代(2018年3期)2018-06-11 16:10:44
堤上裂了一条缝
喜剧世界(2016年17期)2016-11-08 09:58:16
河北张家口:积极推进远教终端站点改造升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