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燕
【摘要】 本文从语文的学科特点和课程标准谈起,从课堂内外两个方面浅谈德育在语文学科的渗透和表现形式。
【关键词】 语文 德育 渗透方式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33-110-01
韩愈在《师说》里明确表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从孔老夫子这开始,老师这一职业首先是“传道”,孔子传“儒”,韩非传“法”,墨翟传“兼爱非攻”,语文学科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综合性学科,“传道”既是所有学科的基础,更是语文学科的基础。德育可以说就是“传道”中的“道”的一种具体体现,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层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语文学科作为所有学科的基础学科,德育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特点的典型体现。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的总目标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这个总目标明确了语文学科行动实践的方向,人文性的培养目标。同时,课程设计的思路是在语文实践中领悟文化內涵和语文应用的规律,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地融入语文学习过程也是在体现德育目标。同时在现在语文学科素养的提法上,也是非常注重德育的思想贯穿整个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语文学科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和文化传承与理解。尤其是后两个也是学校德育的范畴。
在国家课程标准的思想指导下,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活动处处在体现着德育这一主题。接下来,笔者将从课堂中,课堂外两个角度来浅谈,德育是如何渗透整个语文教学活动,虽不像道法学科那样大张旗鼓,却如涓涓细流,如春雨一般,“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课堂上,老师与学生对话的载体是语文课本,是每一篇有血有肉的文本材料。作为基础教育阶段,大浪淘沙,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哪些经典能编进教材,是教育部专家们反复斟酌,既有文学高度又有思想意义的作品。“常念为经,常数为典”,所以我们的教材尤其是现在部编版的新教材,更成体系,更体现社会主义价值观,更符合时代所需要的核心价值观和审美方向。以部编版七下教材为例,第一单元主题为“杰出人物”,依次为“家国情怀”“不平凡的小人物”“中华美德”“托物言志”“探险与科幻”,从这些单元主题的文字内容上我们就可以发现,都与我们的德育息息相关,都是思想性和艺术性达到很高标准的经典作品。以新进入初中语文课本的新内容《老山界》为例,叙述的是红军长征历史,成功翻越第一座高山的历史,语文老师在教授这篇文章的时候,紧紧扣住“长征精神”来展开,长征精神既是历史的主题又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在课文的字里行间中,引导学生去感受长征精神是一种亲密团结、勇往直前、积极乐观的,对革命理想无比忠诚的精神。这些正是德育的主题的表现,语文老师从来不说德育,但课本中,语文课堂中处处都在德育。让课文的阅读、理解、体会等多种形式,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学生熏陶学生,从文字中去培养一种世界的眼光、文学的眼光、历史的眼光、哲学的眼光,可以说哪一篇文本的阅读不是德育的行进呢。
语文学科的学习,绝不局限于语文课本语文课堂,应有大语文的观念,生活中处处是语文,生活中处处是语文课堂。看到街边的广告文字是语文,看到一处宣传语是语文,每天都接受的各种媒体新闻都是语文,但是生活是纷繁复杂的,学生群体各种接触,究竟哪些是德育,哪些是坏的影响,学生是“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问其香”还是“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呢,语文学科要充分发挥大语文的观念,让所有的社会生活皆可以入语文。譬如,2020年年初的全国的新冠肺炎疫情的这场风暴之中,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二年级《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作业之一为:“假如贾宝玉参加某次家宴,吃了野味,患上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了五个人,最有可能传染哪五个人,按传染的先后顺序排出五个人,并说明理由。”将我们的经典阅读和我们正在发生的时事结合起来,既有人物关系的解读,文本的揣摩又有新冠肺炎传播方式途径的普及,德育之处,既显而易见又润物无声。
此刻正是三月初,整个国家仍处于新冠肺炎病毒防疫全面警戒,学校停学的特殊时刻。无数语文老师开始采用各种平台进行线上教学,根据正在发生的社会时事,全民防疫,各友好邻国的援助新闻,我做了一次《疫情中的古典温情》专题课。从日本的救援物资上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讲起,讲历史,讲中国和日本的现在关系,讲到“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的回赠诗,讲的是古诗文,谈的是礼尚往来的传统美德,更是讲的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美德。以学生积累沉淀优美的古典诗文,感受文字的美好为学生学习目标,以学生感受美、认识美,传承美德为德育目标,这样一堂课,是新鲜的,又是充满时代气息的。
按照大语文的观点,传统节假日中,学生写一幅春联是德育,既是书法艺术的学习又是文化传承与发扬,当国家社会发生一些时事时,如这次抗击疫情的主题三行诗大赛是德育,在平凡的每个小日子里,引导学生读一篇优美的散文、诗歌,听一次有意思的广播都是语文,而这些都无不渗透着德育。
语文从来不是独行客,她伴随着政治、历史、哲学、艺术和其他,她是所有学科的基础,是综合性的学科;她从来不是单一和浅薄的,她含括了上下五千年的时间长流和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无数经典人物的经典作品和不朽的精神;她从来不是板着面孔说“道”的,德育的渗透,她如春雨一般,“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参 考 文 献 ]
[1]德育中等职业学校通用教材陈迎雪《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04.01.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3]语文七年级下册教育部审定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