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静华
(江苏师范大学 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江苏 徐州 221116)
提到空巢,人们自然会联想到空巢老人。基于这似曾相识的概念,网络场域中“空巢青年”一经出现,人们往往据此臆想、推断“空巢青年”这个网络“锐词”的大体指向,而对于其背后可能蕴含的社会问题和社会心理发展趋势的探索则浅尝辄止。然而,当这一热词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映射出当前城市青年群体“趋单化”的生活状态以及背后的社会心理动态特征,可能引发的各类社会问题时;当“空巢青年”已经成为青年群体在生活信仰、价值导向、生涯规划、个体发展等方面的某种无法回避的参考物时;当“空巢青年”交织着青年人自信与自卑、孤独与独立、选择与无奈、骄傲与挫败、彷徨与发展,在生活形态和心理状态两个方面描绘着青年人在大城市的生活画像时;当“空巢青年”现象可能渐渐上升到与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社会热点问题同频相应时,对于它的重视和研究方显得重要而紧迫。从“空巢青年”这个概念的网络属性、派生属性和多重维度考察,要系统地、深入地对这一群体进行研究,我们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是:究竟谁是“空巢青年”?
“空巢青年”作为近年来出现频率渐高的网络热词,其代表的社会现象及其蕴含的社会心理问题已经引起相关领域研究者的重视。对于“空巢青年”这种提法的来源,在百度百科中有一种说法是:它源于一家电影公司的宣传文案。工作人员在知乎发出关于“空巢青年”的帖子,电影下线后,这个词却被许多报纸杂志引用。因此,“空巢青年”是一个网络派生的词组,虽然它有相对具体的内涵指向,但它目前仍不能成为描述某一类人群的专有名词或者特指名词。然而,在没有完全弄清“空巢青年”的概念范畴和合理化定义时,一些研究已经先入为主,想当然地将“空巢青年”这个标签套在了大城市独居青年群体的头上。这似乎理所应当、符合实际,且如此一来,“空巢青年”有了所谓的“宿主”,它似乎可以名正言顺地变成一个专有名词了。通过对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大致可以描绘出“空巢青年”的基本特征:年龄介于二十岁到三十岁之间;远离父母、亲人,离开家乡独自在大城市奋斗;单身且朋友较少;租房独居;社会经验、人脉关系、社会资源支撑不足;学历中等偏上;生活轨迹单一、社交范围窄、兴趣爱好偏少[1]等。
这里就容易产生诸多疑问:以上述特征作为评判标准去定性“空巢青年”,是否能够完整准确地揭示其内涵? 如果是,那“空巢青年”与“青年单身族”“蚁族”“北漂一族”等类似概念的核心区别又是什么呢? 突出研究“空巢青年”的意义又是什么呢?可见,不能简单地将“空巢青年”归为一类固定的人群,也不能将其作为一个约束性概念来框定一部分人群。因为它虽然描述了当前城市单身青年群体的生活状态或者心理状态,但它并不能完整反映出“类群体”的社会心理特征总和,也不能从其中揭示影响这一群体成长发展的关键性要素,因为它并不具有覆盖性和根源性,难以达到锚定的作用和价值。这也是本文对其予以引号标识并暂且将其归为一种社会现象的主要原因。
根据网络上的有关描述,研究者梳理出关于“空巢青年”的若干特征,如“在大城市独居闯荡、缺乏社会支持、远离父母亲人、工作压力大”等,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一种先入为主的悲观论调,认为生活困窘、工作艰苦、心理困扰是这些年轻人的标识,而偏重于关注“空巢青年”现象的问题面和消极面,关注社会环境给“空巢青年”施加了怎样的负面影响等,这样就容易忽略“空巢青年”现象背后的主观心理因素和积极成分,使研究理念渐渐走入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死胡同,忽略其应有的研究广度和深度。“空巢青年”既不是只需要同情的“弱势青年”,也不是缺乏社会交往的“自闭青年”。以城市青年群体的生活状态或者生活模式去圈定,与其消极标签贴之,片面考量这一群体的内心和力量,不仅不能作为统一和固定的“空巢青年”的评判标准,也不能反映出“空巢青年”群体的共同特质。
鉴于社会热议与学者讨论,“空巢青年”现象引起了研究者更多的关注和思考,“空巢青年”作为群体标签的定位已越来越难以站稳脚跟,围绕这一群体的概念性描述与解读越来越受到学界的质疑。有学者甚至直接断言“空巢青年”是一个伪命题,不应当将其作为标签贴在广大奋斗在城市中的青年人身上[2];有学者评判,“空巢青年”取代“单身青年”并流行更像是一种社会心态,独居正成为青年人一种普遍的,或主动或被动的生活选择,空巢并非意味着孤独或者负能量[3];有学者指出,给当今青年加上一个“空巢”的标签,意义并不大,更应当关注他们的梦想与尊严[4];有学者提出,“空巢”只是一种居住状态,青年人应努力做到“巢空,心不空”[5]。
这些都说明研究者开始关注“空巢青年”现象中的积极成分与合理成分,如个体的主动性与选择性,并且将“空巢青年”现象作为一种社会心态去探讨,思考其应有的研究空间和价值导向。因此,本文认为,“空巢青年”是基于青年群体与社会双向建构、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它是在青年群体社会化进程中自然体现的一种动态的、多元化的社会心理特征。它具有一定的生活价值导向性和社会行为关联性,是评估青年群体社会生态与心态的参考标准之一。本文将“空巢青年”定义为一种社会心理特征而非特定群体,正是坚持了“空巢青年”研究问题性、发展性与整合性的价值导向。
社会建构论是西方心理学中的后现代取向的主要代表,它认为一切的社会存在物皆是由人类自己建构的,无论是人类认识事物,还是去解释和改造事物。从这一角度来理解观察社会,可以看到心理现象并不仅仅存在于人的内部,而是存在于人与人之间,是人际互动的结果,是建立在特定的历史文化环境之中的产物。社会建构论在解释人类心理现象时所持有的反经验实证主义,坚持相对主义的观点恰恰与我们将“空巢青年”现象作为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去研究时所应当重视的文化历史视角和社会互动视角相契合,它让我们不仅能够注意到“空巢青年”现象形成背后的消极因素,更能关注到这一现象的合理内核与积极意义,从而避免陷入悲观反映论的泥沼。
虽然“空巢青年”这一提法较为新颖,但从网络阐述的意义来看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而是每个时代都客观存在的社会群体。即使追溯到我国封建社会时期,各地有志青年为考取功名、经商立业、开阔眼界、拜师学艺等,离开家乡向中心城市涌动,以寻求更多的发展机会,这种现象已很常见。处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期,这一群体的目标和动机不同,但是在政治、经济、文化发达的中心城市,青年人无疑能够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平台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也成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力量。从古至今,“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豪迈情节深深植根在代代中国青年人心中,选择空巢也正反映出青年群体向上的精神和追求。有学者认为,当今中国社会的“空巢青年”问题,不单单是青年群体的问题,也不单单是当代的问题。因此,认识和理解“空巢青年”现象,我们既要有历史的视野,还要有整体的社会视角。只有把“空巢青年”放在历史发展的长时段以及社会变革的整体中去观察、分析和理解,才能对其作出正确的判断、认知和理解[6]。
本文将“空巢青年”理解为一种社会心态或者社会心理特征,是为了突出它的动态性、主动性以及互构性。所谓互构性,即“空巢青年”现象是青年群体与社会历史变迁、社会发展、文化理念共融等多种社会因素互相影响、包容和建构的一种社会心态,“空巢青年”的社会化进程就是青年群体与社会双向选择的进程。因此,要深入、准确、系统地研究“空巢青年”现象,就必须合理舍弃心理学研究中的泛科学主义倾向,将人的心理放到具体的社会、历史、文化等情境中去考察。本文认为,“空巢青年”现象是个体与社会互动过程中或主动或被动建构的一种社会心态,它绝不是青年群体对于社会压力的一种无奈选择,也绝不是各类社会问题给青年群体带来的困顿心境,关注“空巢青年”现象的合理性应当与强调这个现象的问题性同样重要。
当前,我国社会结构仍然处在分化、解组、整合、流动较为剧烈的重大变革时期,社会群体的分化已经成为激化社会矛盾的重要背景。“空巢青年”作为社会群体分化的产物,加之青年群体在社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本身的作用和影响,青年群体分化更是关乎今日中国社会安全、和谐、稳定的重要社会问题,必须对这一群体进行立体化、全方位的整合研究,以真正实现对这一社会问题的理论创设及实践突破。
客观上,“空巢青年”的网络表达实质上就是部分青年群体的标签,反映出当前社会背景下这一群体的生存状态和社会心态。囿于“空巢老人”的社会认知,“空巢”二字形成很强的思维诱导,它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孤单、冷清、无助、被动等词汇,整体上呈现出悲观、消极的基调,青年人一旦被贴上“空巢青年”的标签,似乎就意味着失去了生活的快乐和人生选择。但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就这个疑问,有记者做过调查访问,有的青年人就表示,自己虽然在生活状态上属于“空巢青年”,但自己挺健康向上的。也有研究者发现,当代都市青年择业时其主体意识和自主心理十分强烈,他们强调个人爱好而不愿受他人(包括父母)的约束,他们心态的主流是积极的、健康向上的[7],也就是说,“空巢青年”的生活状态可能是青年人积极、主动的选择。研究“空巢青年”这一群体,如果以此标签准确地框定哪些青年人属于“空巢青年”,无疑窄化了我们的视野,因为“空巢”不一定“空心”, “巢空”不一定“心乱”, “巢空”只是他们外显的生活状态或生活方式,不能也不应成为衡量青年人社会心态的唯一标准。这一弥漫负性情绪的界定,将“空巢青年”定义为一个充满悲悯情怀的问题群体,是带有某种偏见的先行设定的剧情,容易将我们导入对这一群体的纯感性认知之中,遮蔽我们的研究视野。而我们真正需要关注的是“空巢青年”现象背后可能隐含的各种社会心理问题及隐患,不仅仅是对“空巢又空心的青年”的心理帮扶,也包括对那些敢于创造、勇于进取、善于接受挑战的离乡青年的发展帮助及道路指引。
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序》中指出,“凡合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即所谓的“存在即合理”[8]87。换一种表达就是说,一切当下存在的东西都有其合理性。黑格尔的这一观点固然表现出鲜明的唯心主义论调,但却告诉我们尊重客观存在事物的重要性,这是我们全面审视各种社会现象的基本逻辑遵循。“空巢青年”现象的出现与演变,既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也与青年人自身的发展息息相关,如影随形。它既是这一青年群体自我选择式的心理调控,又是在尝试走出前行阴霾,重新建构社会角色,实现自我认同和他者仰视的需要,其背后潜隐着诸多的发展诉求及家庭期盼。然而,通过梳理以往关于“空巢青年”的研究文献来看,在对“空巢青年”现象的分析和评判上,大多数研究者对于“空巢青年”现象还是表达出一种相对悲观的论调,过于强调这个被“主观圈定”的青年群体可能存在的各类心理问题及其隐患,突出社会环境等外部因素对于“空巢青年”的负面影响,忽略了青年群体对于“空巢”生活的主动选择与合理认知,对“空巢青年”的自主观念、自觉进取等方面存在明显的理解偏差和认知分歧。因此,应当将“空巢青年”现象看作是青年群体自我同一性进一步巩固的外在体现之一,也可以说是青年群体人格完善的必由之路,“空巢青年”必须被合理化具象。他们之所以选择或者不得不“空巢”,并不是为了追求孤独与冒险,而更多的是为了追求自主和自立,其中包括心理自立、经济自立和社会自立,而这些恰恰是青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9]121。
“空巢青年”现象是一个复合性的社会现象,它不是纯粹固定的、消极的“问题群体”“边缘群体”,它是成长发展过程中面临社会困境的青年群体,它是怀揣理想敢于进取的追梦群体。鉴于不同学科研究视角的非整体性、“空巢青年”群体本身的复杂性,对这一群体的社会认知呈现出的侧面化价值取向,必须透过“空巢青年”的语言文字特征及传播方式,由重群体表征(representation)到重群体内涵的建构转变,融通多维度探究的路径,实现由现象至肌理的整体的“里应外合”。一是从历史发展维度进行整体探究。根据社会建构论的观点,人的心理现象是与社会互动的结果,社会历史文化对于人的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10]。正如前文所言,“空巢青年”现象是一个从古至今都存在的社会现象,它的背后必然是历史文化基因的沿袭与传承,并通过多种形式不断影响着一代代青年人的观念和心态。从历史文化发展的纵向维度来研究当今社会的“空巢青年”现象,能够更好地把握它的整体脉络和发展特点,更容易对比出新问题和新趋势,从而更进一步帮助人们理解这一现象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等问题。二是要从立体化发展的维度进行探究。对于追求梦想的青年人而言,适度的“空巢”经历和考验,不仅是有益、有必要的,也是难以回避的,对于这种暂时状态并不应当过于悲观和敏感。应当看到,“空巢青年”群体背后的主要问题是“空巢又空心的疲惫青年”,即青年人在“空巢”状态下出现了“空心”的状态,这种被动的“空巢”境遇与他们的主观意愿严重背离,而且他们的内心往往无法正常适应,只是被动承受、压力超载,他们时有自我沉沦又不甘于社会身份的差异,自我迷失又不甘于利益的疏离,渐渐产生各类严重的心理偏差,如自卑、抑郁、厌世、仇富、投机取巧、报复社会等危险的心理倾向。这些问题的产生有个体因素也有外在因素,这些是我们探究“空巢青年”现象应着力关注的问题。同时,我们也应当重视梳理“空巢青年”现象中的积极内核,这些“空巢但不空心”的青年他们是如何坚持志向、如何适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以积极乐观的形象在大城市奋斗打拼?他们又是如何与孤单为伴,不断适应城市的社会文化,怡然自得地保持着自己最佳的生活节奏?客观上,更多的“空巢青年”不是只能“游走在生存和梦想之间的弱势群体”。他们敢于直面人生挑战,不断砥砺奋进,以自己的自立、自信、自强树立了新一代青年的良好形象。这些进取的力量和精神,不仅可以作为我们思考如何疏导悲观“空巢青年”时的有力参考,也可以作为我们审视整个社会对青年人成长成才激励和保障措施的合理性、全面性的依据,只有坚持问题意识、全方位评估的立体化探究维度,才能够真实全面地交织出“空巢青年”的社会发展画像。
总之,研究“空巢青年”应将之置于更加广阔开放的社会空间,以平和宽容的心态,正确认识网络时代的这一新群体形象,从关注现象到关注内涵,再到关注主体内部;既关注到其灰暗面,也关注到其阳光面,进而关注到其整体世界,以一种整合的理论视角去辨识其全貌,客观、全面地认识“空巢青年”,为有针对性地制定帮扶引导策略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