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 娜
(四川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 成都 610207)
“人”是一切人类科学研究的核心课题。完整、准确把握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有助于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丰富人的存在意义,实现人的存在价值。目前,学界关于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研究成果丰富,其主要观点如下:第一,从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来谈人的本质问题。第二,从劳动、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需要这三方面来把握人的本质思想。第三,认为可从实践维度来解读人的本质思想。第四,从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不同论述来展开人的本质思想探究。第五,从人与自然关系来研究人的本质,等等。可以说目前学界基于不同视角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进行了深刻剖析,但人的本质问题是一个向澄明之境敞开的、充满可能性的、未完成的生成性命题,不同社会历史条件要求对人的本质进行贴近时代和生活的不断解读。基于前人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当前解读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还存在不足,亟须从三重维度清晰而有逻辑地把握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第一,探究人、动物与自然的关系,这是探讨人的本质问题的前提。第二,探究人与动物的关系,生产一般在物种方面将人从动物中提升出来,这是探讨人的本质问题的关键。第三,探究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人与动物的差异性只揭示出人这一类存在者与动物的差异性,并没有揭示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基于此,从个体内在基本规定性进一步揭示出个体与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有助于个体生命丰富性的展开与社会必然性的持存。故此,笔者认为,人具有意识及其指导下的社会实践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本真表达,这一概念具有整体性、全面性、丰富性。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前提是确认人、动物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可能会有人提出反驳意见,认为自然不属于人的本质范畴,但如若人不存在何以谈人的本质?正如丹尼尔·贝尔所言,自然是对人存在意义探索的基础之一,“自然的基础是一成不变而又永存的”[1]214。因此,笔者认为,要研究人的本质问题应将人的自然属性纳入考察范围,否则就是对未加审查其前提的结论的直接利用。理解和把握人、动物与自然的关系需注意两方面的内容:其一,人和动物本身就是自然存在物,其二,人和动物都依靠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而生存。
首先,人和动物本身就是自然存在物。自然界自组织运动到一定阶段才产生了动物和人类,动物和人类是自然发展变化的产物。恩格斯指出:“随着第一个细胞的产生,也就有了整个有机界的形态发展的基础。从最初的动物中,主要由于进一步的分化而发展了动物的无数的纲、目、科、属、种,最后发展出神经系统获得最充分发展的那种形态,即脊椎动物的形态,而在这些脊椎动物中,最后又发展出这样一种脊椎动物,在它身上自然界获得了自我意识,这就是人。”[2]858自然只有真正产生了人这种主观能动性的高级物种时才有了真正的现实化历史。我们在论及处于自身肉体状态的人时,这时人具有和动物一样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比如吃、喝、生殖等,但这些机能只是动物般的机能,人处于自身肉体状态时与动物无异。人和动物都依靠无机界生存,“从理论领域来说,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同样,从实践领域来说,这些东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3]55,此处阐明了人与自然的融合关系,即自然这个无机界既是人精神活动的对象,又是人社会实践活动的对象。
其次,人和动物都依靠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而生存。人和动物一样都必须依靠自然界来获取生存资料,失去了这些资料,动物和人类都无法存活。马克思直接指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3]55由此可知,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还依靠自然界来保持存在的延续。马克思在其新世界观确立后,加强了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批判,马克思从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入手,推导出了劳动的二重性,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过程中就已经暗含了人与自然的相互依赖关系。一方面,使用价值和具体劳动具有自然属性,交换价值和抽象劳动具有社会性,马克思发现了社会历史领域的剩余价值理论,从而探索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秘密。另一方面,我们在这里要追问,使用价值和具体劳动与剩余价值有何关联?其实马克思在其著作中对此已进行了解答。马克思在《德国工人党纲领批注》中指出:“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而物质财富就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的源泉,劳动本身不过是一种自然力即人的劳动力的表现。只有一个人一开始就以所有者的身份来对待自然界这个一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第一源泉,把自然界当做属于他的东西来处置,他的劳动才成为使用价值的源泉,因而也成为财富的源泉。”[2]357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也认为:“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4]303自然资源是使用价值之源,人的劳动是具体劳动之源,人本身就是自然存在物,人的劳动本身就具有自然属性。因此,从使用价值和具体劳动来分析,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剩余价值的分析既包含着人与社会关系的分析,也包含着人与自然关系的分析,从而打通了使用价值、具体劳动与交换价值、抽象劳动之间的自在隔离,即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生产力-生产关系与生产条件矛盾共存于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之中。
总之,我们在把握人的本质时不能忽视人的自然属性,处于自然属性中的人具有像动物一样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这不是对人的贬低,而是对人生物性客观事实的指认。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关键是确认人与动物的差异。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依靠自然界生存和发展,这是人的自然属性,在这一维度人与动物一样。但同时,人又不同于一般动物,人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社会化本质。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人与动物的差异性进行了详细阐述,认为:“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3]56同时,马克思从生产、需要、产品归属等方面来阐释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区别,即“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固有的尺度运用于对象”[3]57。从这里可看出人和动物间的区别体现在三方面:其一,人是一种类存在物,他自己的生活就是对他存在的指认对象;其二,人具有意识,这种意识能够使人意识到自己的生命活动;其三,人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体现自己的本质力量,人化的自然是对人的本质的物质确证,人通过实践活动来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三重含义指认了人与动物的差异性,也就是说在1844年这一时期,马克思从人与动物的区别来认识人的本质,但这种认识还带有浓厚的费尔巴哈色彩。我们知道当时费尔巴哈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对德国思辨神学的批判,用“直观”取代了“抽象思维”,这种思想变革在当时德国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影响,恩格斯将其形容为在思想体系旁边炸开了一个口,当然马克思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费尔巴哈思想的影响。学界中部分学者从人是类存在物这一视角来研究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并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劳动。笔者认为这一结论欠妥,一方面,因为当时费尔巴哈对思辨神学的批判工作还没有进入到社会“原本”之中,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受到了费尔巴哈半截子唯物主义思想的影响,因此,马克思借助于费尔巴哈这一中介所得关于人的本质思想是不完整的;另一方面,马克思在这一时期还处于思想混乱期,马克思正处于对物质利益思考的转型阵痛期,他的思想状态就像一轮朝阳喷薄欲出之时带着纠缠与痛苦,这两者导致在这一特殊时期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考还没有完全成熟。因此,笔者认为,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在这一时期的讨论仅是一个过渡,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真正显现的一个中介环节,但这个环节对于马克思真正发现和剖析到人的真正本质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对这一时期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需辩证看待。
此后,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思考逐渐成熟,并将其置于现实沃土之中。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135马克思不赞同费尔巴哈用“理性、爱、意志(力)”来谈论人的本质问题,马克思认为应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现实性揭示人的本质,这时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思考趋向成熟。而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进一步指出:“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3]147这表明人类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这一活动本身是人与动物的根本性区别,同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确认了能够意识到自己活动及其对象的意识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基本规定性之一。由上可知,人具有意识及其指导下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的本质所在。但人进行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有限性,因为“只要人的最重要的历史活动,这种使人从动物界上升到人类并构成人的其他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的历史活动,即人的生活必需品的生产,也就是今天的社会生产,还被未能控制的力量的意外的作用所左右”[4]22-23时,人活动所要达到的实际目的与预估目的总存在差距,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这种差距将无限地趋近或者消除,这一过程同时也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条件。
总之,人具有意识及其指导下的社会实践是人的本质所在,一般生产在物种方面把人从其余动物中提升出来,从此人开始了人的社会化历程,但在人还没有实现自由全面发展之前,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受动性”。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核心是把握人的本质思想的丰富内涵及其展开。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就明确指出:“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归结为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费尔巴哈没有对这种现实的本质进行批判,因此他不得不:(1)撇开历史的进程,把宗教情感固定为独立的东西,并假定有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2)因此,本质只能被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联系起来的普遍性。”[3]135学界很多学者都以“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为基调来解读人的本质,笔者认为这种解读存在不足,当然笔者并不否认人的本质思想中存在“在其现实性,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向度的关照,但笔者认为,要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进行完整、准确地考察。首先需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概念进行准确解读,其次是对这一概念的内外机理进行整体考量,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
首先,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人具有意识及其指导下的社会实践——的丰富内涵。对这一表达的理解需注意两方面的内容:其一,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是“人具有意识及其指导下的社会实践”,“人具有意识及其指导下的社会实践”这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割,学界中有学者将实践作为人的本质来解读,这种研究视野相比于将人的本质概括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具有进步性,但也存在缺陷,因为“动物也进行生产”[2]859。如若将人的本质仅归纳为实践并基于实践来阐释人本质的外延,那么这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动物也具有人的本质属性。笔者在阐述把握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第二维度时,已明分了人与动物的差异性,因此,笔者认为,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真正内涵是“人具有意识及其指导下的社会实践”,这是一个整体,不能割裂开来,一定要坚持全面观和整体观来理解人的本质思想。其二,我们要深刻把握意识指导下的社会实践,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某种具体实践,而应包含多种形式的活动,如物质资料生产活动、感性对象性活动、感性确定性劳动、以工业和科学等为载体的实践活动,其中以物质资料生产为核心。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内蕴着马克思主义的两大伟大发现,即包含了新世界观思想和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思想,这就要求我们在理解人的本质思想既不能从费尔巴哈的抽象性去理解,也不能仅从新世界观理解社会实践活动,而应从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双重维度去理解,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人的本质思想。总之,完整而又准确地把握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需注意两方面:一方面是把握好“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另一方面是人的需要本性。
其次,正确把握“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目前学界中很多学者认为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并以此为基础来研究人的本质的外延,笔者认为,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这种解读欠妥。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不是人的本质思想的是其所是,而是是其所是的核心内容。马克思对人的本质思想的成熟表达最早见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以批判形式阐述了何为人的本质,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从宗教归还于人的本质时没有涉及“现实性”问题,仅仅停留于“副本”而没有进入“原本”,现实性最重要的维度就是经济基础,即“由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的社会的经济结构”[5]2。因此,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人本思想乃至他对思辨神学的整个批判工作是脱离世俗基础而固定在云霄的“一个独立王国”[3]134。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和“与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出发,对人的本质思想进行了探究,使人的本质思想摆脱了像费尔巴哈那样脱离世俗基础的空中楼阁局面,使其更具科学性和历史性。马克思认为,“生产力表现为一种完全不依赖于各个个人并与他们分离的东西,它是与各个个人同时存在的特殊世界,其原因是,个人(他们的力量就是生产力)是分散的和彼此对立,而这些力量从自己方面来说只要在这些个人的交往和相互联系中才能成为真正的力量”[6]75,“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关系就是交往形式与个人的行动或活动的关系”[6]80。这说明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社会实践是社会关系得以形成的前提,是一切社关系的活动中介,人只有通过基于物质生产的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创造社会关系,没有了这种社会实践活动人们的社会关系再丰富多彩,也无法将人们联系起来;反之,脱离了人的社会实践也无法产生充满可能性的社会关系,因此,“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不是人的本质的本真表达,而是其外延展示。
再次,正确把握人的需要本性。如果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人的本质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外在展开,那么人的需要本性则是人的本质的内在维度,只有人有了需要才会产生满足需要而产生的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进而结成一系列社会关系,同时只有满足了人存在的基本需要,人才能作为存在者在世,进而才能谈及人的存在本质问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从需要本性进一步丰富了人的本质。人的存在本身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基本需要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和前提,“人们为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能够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3]158,只有生存需要得以满足后才会产生其他需要,同时“物质生活的这样或那样的组织,每次都依赖于已经发达的需求,而这些需求的产生,也像它们的满足一样,本身是一个历史过程”[6]80。在人类社会发展早期,人的需要处于较低层次,同时这种早期阶段需要的满足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强大的自然力。随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和改造程度的加深,人类谋求需要满足的能力越来越强大,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之间的交往不断加深,形成了因需要的不断满足而结成的一系列丰富的社会关系,因此,马克思直接指出:“他们(人类——引注)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6]514总之,把握人的需要本性需认识到,首先人的需要具有历史性,当基本生存需要满足后,随之就会产生其他需要,人的需要具有未完成性和无限可能性;其次人的需要的满足受制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最后随着近代科技理性主义的大肆横行,我们必须区分需要的层次。因为“人类的需要可能是没有边界的,但大体能分作两种——一种是人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感到必不可缺的绝对需要,另一种是相对意义上的,能使我们超过他人,感到优越自尊的那一类需要。第二种需要,即满足人的优越感的需要,很可能永无止境,但绝对的需要不是这样”[1]22,即正确把握科技理性主义与人的绝对需要间的关系。
综上,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马克思在批判中构建了人的本质思想,这一思想聚焦于人的双重属性,其中人的自然属性关涉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的社会属性关涉到个体与社会的辩证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言:“自然界的社会的现实和人的自然科学或关于人的自然科学,是同一个说法。”[7]194这说明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具有融通性,我们只有真正掌握了人的双重属性才能真正逐步实现恩格斯所提出的两大“和解”任务。
把握马克思关于人本质思想需正视人本身所固有的双重属性并努力找到二者之间的张力,既要关照人的自然属性,也要深刻理解人的社会属性,在深刻把握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双重维度中提升人的价值观、获得感、幸福感,这也是当前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治国理念的生动体现。
首先,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需正确对待科技理性主义与意义世界构建之间的关系。马克思认为,人不仅是一种理性存在物,还是一种感性存在物。在理性方面,人猿揖别时,人在逐步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开启了理性认知历程,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直至当前后工业文明时代,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西方近代工业革命与科技革命以来,人们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这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也是对人的本质的指认,但实际历史发展进程也告诫我们,人凭借自身优势逐渐将未知自然界纳入认知领域,纯粹自然范围在这种科技理性主义支配下日益减少,而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使我们不得不反思这种科技理性主义的合理性以及对人的意义世界构建有何贡献?在感性方面,我们要正确对待人的感性需要。这里的感性需要指为了丰富和发展人的个体性构建意义世界而产生的需要,与人纯碎生物本能需要具有差异性。马克思认为,工业文明所创造的一切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都是对人的本质是非本真指认,因为在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条件下,这种指认只从“需要”“一般需要”“外在的有用性”“直接的效益”和“最近的最直接的结果”的经济思维出发,而非从人们的感性需要去体认。这说明了马克思认为人通过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仅要从效用思维出发,还需从感性需要出发,我们不仅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认知和改造无机界,还要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人的对象世界。当前,物质主义、经济主义、消费主义、发展主义盛行,越来越多的人存在精神上的“不在家”状态,日益成为一种“单向度”的人,因此需要我们关注人的感性需要,构建人类存在的意义世界,而不能仅仅着眼于人的理性能力和创造能力,只有在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结合之中才能更好地展现人的本质,让人这一存在者本真地在世,在自由之境和澄明之境中面向事情本身而思。
其次,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需正确对待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人这一存在者的两种基本规定性:一方面,人始终在追求着无限性/普遍性/确定性/必然性等,这种追求是人超越性的体现和展示,这种超越性在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的具体体现就是人在自然属性两个层面的不断提升;另一方面,人对无限性/普遍性/确定性/必然性等的追求受制于社会历史条件,人虽凭借主体性超越了动物般的生存样态,但人向无限性/普遍性/确定性/必然性等超越时存在“受动性”。如前文所述,在人未能完全控制那些外在的意外力量时,人预先的目的与所达成的结果之间总是存在差距;同时,社会是由无数个体凝结而成的“一种特殊存在,是独立于个人之外的现实”[1]200,当具体个体无法克服有限性的缺陷时,人通过两种生产将个体的这种有限性通过社会这一介体进行延续,从而实现了个体存在的无限性延存。这种超越性与“受动性”是人自身固有的内在矛盾,社会这一介体恰好克服了人的有限性缺陷,并为个体的发展提供无限的条件和机会,也正是由于无数个体不懈追求才构成了整个社会的进步、繁荣与发展。因此,要将人的社会属性真正展现在社会历史领域,需要从社会和个体两方面努力。从个体方面来说,应坚持劳动观,通过劳动创造价值,实现人生价值。从社会方面来说,社会应为个体生命丰富性的展开提供条件和基础。马克思以“每个个人以物的形式占有社会权力”为据阐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形态,这是一个从人的主体性尚未确立,到人的主体性得到确立但却逐渐异化,再到人的主体性在扬弃前历史阶段基础上的完满确立,从而在本真主体上实现了人对自己本质的真正占有,但目前还不具备实现这一理想的条件,我们需为之努力。总之,社会由个体组成,社会具有个体无法抗拒的永恒性和无限性,因此,只有将社会与个体两者相互结合,才能实现人类文明发展的永恒必然性。
概论之,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是人具有意识及其指导下的社会实践,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需从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双重维度入手。当前,把握人的自然属性需正确对待科技理性主义与意义世界构建之间的关系,把握人的社会属性要正确对待个体与社会的辩证关系,个体要充分发挥内在基本规定性之间的张力作用,社会要为个体生命丰富性展开提供条件,只有在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双/多重相向互动中才能真正展现人的本质,使人本真地在世,面向事情而思,走向澄明之境,成为“真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