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共同体”意蕴及对生态有效治理的启示

2020-01-16 15:33罗强强钱佳乐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生命体共同体人类

罗强强,钱佳乐

(宁夏大学 政法学院,银川 750021)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论断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诠释,也为新时代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随着世界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球环境污染破坏问题的频发,生态环境治理日益成为学术界关注讨论的焦点,学者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不同方面的论述,如对长江流域[1]与太湖流域[2]等区域治理状况进行分析、生态环境的多元共治模式[3]、社会公众参与生态治理[4]等等。但从“生命共同体”理论的内在意涵出发进行研究则相对缺乏。因此,本文试图从“生命共同体”的内涵和特性出发探索当代生态治理建设的实践路径。

一、“生命共同体”的理论内涵

“生命共同体”理论的科学内涵是指将自然界中一切生命体和非生命体纳入到“生命共同体”的范围之中,以人与自然之间的共生共存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命运与共关系,构建共同体内相互依存、和谐互助的生命联系,着力推进生态有效治理。

(一)“生命共同体”的概念阐释

“生命共同体”是包含人类在内的所有生命体和非生命体相互依存、合作共生的有机统一体,其概念发源于“共同体”概念。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认为,“共同体”是人们依据血缘和情感建立的具有亲密关系和共同生活方式的“生活共同体”[5]。马克斯·韦伯在《经济与社会》中根据具体适用情境将“共同体”进行分类概括,阐述了诸如“家族共同体”是人们为了满足日常所需货物和劳动结成的“共同体”、“邻里共同体”是在居民定居点基础上建立的邻里间相互帮助的“共同体”[6]。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传统工业化、现代化在提升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人们对物质利益的欲望和争夺导致社会信任关系被丢弃,道德滑坡,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被曲解为金钱利益的往来。这种思想反映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使得人们化身成自然的征服者和主宰者,无视自然规律而肆意改造利用自然,最终引发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生态危机。面对亟待改善的生态环境,学者们追忆起传统社会中的“共同体”,怀念那种基于自然的亲密情感联结起来的具有良好伦理道德的“生活共同体”。因此,在传统“共同体”理论基础上,学者们逐渐将自然中除人类以外的生命体和非生命体纳入“共同体”中,以期探索“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的关系新模式。

著名的生态伦理思想家利奥波德(A. Leopold)在其著作《沙乡年鉴》中提出“土地伦理”理论。该理论认为在人类社会中,最初的伦理关系是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后来逐步拓展到人与社会的关系,但是还没有一种处理人与土地以及土地上生存的动植物的伦理关系。在对“土地伦理”进行论述时,作者提出“生命共同体”概念。他认为人类和自然界中其他生命体和非生命体组成的是一个相互依存、合作共生的有机统一体,每个共同体成员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人类要从“自然界的征服者”角色转变为“共同体中平等一员”,不仅要热爱自然界中其他成员,更要尊重整个“共同体”的存在[7]。“生命共同体”的本质就是要以伦理道德而非纯经济利益的价值观念确保每一种生命体和非生命体的完整存在及其在复杂生物链系统中的价值。

克里考特(J. B. Callicott)基于生态学进一步阐发了利奥波德的“土地伦理”理论,生态学认为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类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紧密相连,人类自然存在于共同体之中。基于这一认识,克里考特认为人们“对于共同体的关心实际上是两种情感并存,既是由于某种对人类自身的利益而引起的关心,但同时也有对该事物本身的关心,而并不需要对人类有任何益处,且后者更为重要”[8],也就是说,克里考特认为人类关心“生命共同体”,不仅是出于维护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也是对“生命共同体”内在价值的肯定。基于此,克里考特的生态伦理观不是一种只顾人类利益的“人类中心主义”,而是对整个“生命共同体”及其全体成员的“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照。

总之,在以往对“共同体”的研究中人们将关注点更多地聚焦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没有达到应有的重视程度,而“生命共同体”理论将自然界中所有生命体和非生命体纳入共生共存的有机统一体之中,明确界定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不仅是对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理论创新,更对当前我国进行生态环境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生命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需要注意的是,“生命共同体”理论在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同时并不排斥人与人的关系。也就是说,“生命共同体”内在包含人与人、人与自然两种关系,不能脱离人与人的关系来片面地讨论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因为:“人对自然的活动,既是在自然中的活动,又是在社会中的活动。一方面,它不是个人与自然之间进行的活动,而是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前提,在一定的社会结合、社会交往和协作的条件下进行的活动;另一方面,人的活动对自然造成的后果,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既是对生命和自然界的损害,又是对人类利益的损害。两者不可分割。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不能脱离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而需要把两者结合起来。”[9]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国际形势纷繁复杂、全球性生态危机愈加严重的背景下,我国向全世界人民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前,世界性冲突和矛盾的根源实际上是现代世界秩序沿着一种“零和博弈”“人类中心主义”的逻辑运行,而“人类中心主义”并不是代表全人类的普遍利益,只是少数人的一己私利。而生态危机的全球性使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不能独善其身。只有树立人类命运休戚与共的价值观念,以平等互助、交流合作的方式走符合全人类利益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化解国家、地区间的冲突矛盾,促进生态危机有效性治理。

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是在人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的基础上产生的,在旧工业时代,人们因过度争夺、消耗自然资源付出重大环境代价。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人们联系愈加紧密,也无时无刻不为威胁生命健康的环境污染所苦恼。面对如此困境,“人类命运共同体”重新界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倡导人们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和国家发展道路的特殊性,以平等交流、互助合作的方式谋求全世界人们的普遍利益和共同诉求,不以“零和博弈”“国强必霸”的逻辑将自身发展模式和文明形态强加给全世界,构建全人类一衣带水、互助共赢的“命运共同体”。

“生命共同体”则是以共生共存的逻辑重新厘定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既反对忽视自然生命价值而将人的经济理性强加到自然身上的“人类中心主义”,也反对忽视人的社会需求而把人简单视为自然存在的“生态中心主义”,而是从实践的角度将人的生存发展需要同自然的永久存续统一起来。“生命共同体”理论的目的是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基础上,倡导可持续发展方式,形成人与人之间的责任共担、利益共享,既对自然环境负责也对人类自身负责的伦理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说,“生命共同体”一定程度上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生态向度的一种延展,两者都是对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界定,以期敦促人们强化生态意识,实现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生命共同体”理论不论在重构人与人之间平等交流、合作共赢方面,还是凝聚全球力量促进生态治理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意图通过对“生命共同体”的内在含义与特性进行深入挖掘,从而探索生态环境治理的具体实施路径。

二、“生命共同体”的内在特性

“危机让我们承认自己的脆弱和对他者的需求,它也让我们清楚地看到所谓‘征服扩张’只不过是一种想象中的童话,历史更多的是一种被他者转变的生成。”[10]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人类必须摒弃“自然的征服者”这一错误定位,明确自身只是大自然中平等存在的普通成员,人类与其他生命体和非生命体祸福与共、共生共存。“生命共同体”理论内在包含的共生性、系统性、生命性特征,为当代生态治理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一种新视角、新思路。

(一)共生性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共生性是指自然界中包括人类在内的各个物种间具有相互依存、祸福与共的特性。它内在包含三层重要意义:第一,共生性的前提是自然界中主体的多元性。自然界中不仅有人类,还有其他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的存在,缺一不可。在以往的“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观点中,两者都将人类与自然进行主体和客体的划分,前者认为人类是主体、自然是客体,后者认为自然是主体、人类是客体。而“生命共同体”的共生性意蕴在于,人类与自然界各物种互为多元主体,相互之间共生共存,互为主客体。第二,共生性的指向是共同体内部的“亲属关系”。自然界各物种之间的物质转化和能量流动可以视为一种“分工合作”,但是这种“‘合作’试图发起一种集体性的思维和实践,用以生产更多的亲属关系。这种亲属关系既不限于传统的家庭、血脉、基因,也扩展到其他物种。”[11]也就是说,正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需要、互相伴生,将共同体凝聚成一个共生共存、荣辱与共的超越血缘与基因的“亲属网络”。第三,共生性是各主体间的合作互惠。强调“生命共同体”不是要抹杀自然界各物种间的差异性,而是建立一种异质性共存的状态,也不是一味追求某一物种的利益最大化,而是寻求各个物种间合作共赢的可持续关系模式。因此,只有摈弃“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保护各物种间差异互补、合作互惠的动态依存关系,才能延续“生命共同体”的丰富与多样。

(二)系统性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性是以整体观、全局观探求事物内部不同层次各要素之间本质联系和内在运行规律的动态平衡状况。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各生物种群间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形成的稳定有机统一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性主要有以下特征:第一,自然界中的微生物、植物、动物等的生长与消亡构成从低到高的食物链系统。“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这个生命共同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12]只有通过这样的物质转化和能量流动,才能不断供给不同层次特定物种的需要,生物链中的每一环节都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不可或缺、无法取代的演变过程。需要注意的是,生态系统内部各个组成部分在发挥自身特殊功能以保持系统稳定性的过程中,其作用和功能并不存在高低之分,都是系统结构稳定和秩序均衡的重要基础。

第二,系统性导向的是周而复始的循环趋势。正因为自然是一个自在的食物链系统,所以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影响整个生态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工业化、现代化使得“大量的物质成为地球上的多余物,它们被转化成新形式,并且被允许进入到尚未考虑到‘一切事物都必然有其去向’的法则的环境之中。结果,而且常常是,大量有害物质会在自然状况下,在并不属于它所在的地方累积起来。”[13]在正常的生态系统中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垃圾”,因为一种生物的“废弃物”很可能是另一种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养分,所有的物质都会转化、消解,形成一级一级的循环供养链条。但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人类制造出大量人工合成的生产生活垃圾,这些垃圾的巨型集聚难以降解,随意排放不仅导致正常生态物质循环系统的严重失调,更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安全与健康。

(三)生命性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生命性包含三层意义:第一,世界万物具有自然赋予的生命活力。在生态系统中,所有的生命都源于自然,万物不仅在自身内部有着生成、变化、消亡的生命过程,还通过与其他物种进行联结互动形成新的生命体,一个个生命体组成富有活力、欣欣向荣的自然生态场景。人类的产生同样是大自然在时间长河中进化孕育的自然产物,但人特殊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通过自身行为对自然环境进行利用和改造,创造出新的生命存在形式。第二,自然万物的多样性构成美丽的地球图景。生物物种的丰富多样,不仅满足着整个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更能带给人类“自然美”的体验和享受。自然不仅是为人类提供基本生存资料的生命之母,还为人类构建精神世界提供丰富素材,人们在对审美的追求中不断产生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向往。第三,生命性强调生物会依据环境变化增强自身的“适应能力”。自然界的生物会改变自身形态或结构来适应变化的环境,从而实现自身生存与繁衍。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类和其他生物体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人类不仅应采取更加适宜的行动策略来增强自身对环境的适应性,还需注重生态保护与治理,着力减少环境可能发生的各种不良变化。

三、生态环境有效治理的路径选择

生命共同体理论告诉我们:“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14]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加强生态环境治理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环境污染能否得到有效解决,关乎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生命共同体”蕴含的共生性、系统性、生命性特征对于促进创新、探索新时代生态治理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路径选择。

(一)共生性导向的生态治理路径

1.利用科技创新解决突出环境污染问题

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重大环境破坏问题直接关乎人民身体健康和社会安全稳定,理应是生态环境治理的第一道关。首先,针对空气污染问题,应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大有害气体排放控制技术、空气净化技术、大气环境监测技术、污染防治技术的引进与研发。其次,针对水体污染问题,应加快研发污染物精确识别与快速诊断技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污水自动控制技术、在线监测仪器等建立水污染多维监测和预警体系,开发污染物总量削减技术和径流阻断技术,研发水污染修复材料和技术,建立地下水安全回补技术标准和监测系统。最后,针对土壤污染问题,综合运用污染源去除、隔离封闭等化学、物理、生物性土壤修复技术,降低、固定土壤污染物,防止污染源向空气、水体、农作物转移,利用大数据建立土壤环境信息平台进行实时监测,健全土壤环境风险防控体系。针对农村污染问题,加大对牲畜家禽粪便污水废物的排放管理,采取因地制宜的生活污水、垃圾废物处理技术和方法,实现部分废物的循环利用。

2.加强生态文明教育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提升公民环保素养是生态治理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对公民进行生态知识教育和生态实践教育。制定出台生态教育纲领性文件,将生态教育贯穿到学校、家庭、社会等国民教育体系各个方面,编写、出版适应各个学段的生态教育绘本和书籍,在各学科教育教学中增加诸如垃圾分类、循环利用、节约资源等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知识与技能,探索适应不同年龄阶段受教育者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鼓励支持学校与政府、社区、企业、社会公益组织进行合作,为学校生态教育链接多样化教育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倡导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的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例如提高废旧衣物的利用率,杜绝食物浪费,选择清洁环保建筑材料,乘坐公共交通出行等。同时,开设生态环境教育实践基地,引导公众参观并学习实践具体污染防治、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相关技能和方法。出台生态文明教育专门法律法规,从制度层面提升人们对生态文明教育的社会认知度。另一方面,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加强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借助互联网技术建立生态环境教育专业网站,创立生态环境网络虚拟体验教育学校,运用AR技术和全息成像技术提高人们对网络生态教育的体验感和参与兴趣。出品多样、丰富、具体的公益广告、专题纪录片等艺术形式,以生动形象的方式潜移默化培养人们的绿色行为方式。

(二)系统性导向的生态治理路径

1.加强生态环境监测

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和基础是对环境的前期监测,要加大监测站点的建设与升级,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多元立体遥感等信息科学技术手段,对生态环境进行全方位、精细化、智能化监测,建立常态化、规模化的不同区域不同类别环境污染大数据动态监测、分析、管理网络平台,无缝链接环境风险评估和危机预警机制。加大对善于利用环境管理知识、大数据和环境监测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储备,积极同国际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对接和交流。加大政府和社会力量之间的合作,加强监测技术与管理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供给,利用市场活力引进先进技术以保障监测数据质量,突破数据存储与管理的技术难题,提升数据的智能化开发和利用,真正发挥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对生态治理的实际效用。

2.强化生态环境法治保障

落实环境保护各项法律法规的属地责任,落实《环境保护法》规定的环保部门综合协调和监督管理职责,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和“党政同责”制度,深化中央环保督查、部长专项督查、例行性督查等系统督查体系。明确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环境保护责任清单,理清环境治理具体考核内容。将党委书记职责纳入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认定体系当中,对空气污染、耕地红线、节能减排等重点问题进行专项考察验收,将其纳入党政领导干部工作履职的考核体系当中。党政领导干部因错误决策而导致重大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或者危及人民身体健康,不论其在职还是已经离任,都要建立终身问责制度。同时,完善落实各级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将资产的存量、增量等指标作为对其考核任用的重要衡量标准。为保证环境督查考核切实有效,定期引进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地方环境治理成果进行考评并形成规范性调研结果公开公示。按照“谁污染、谁治理”原则,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明确企业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和处罚机制。完善国土空间规划和开发利用保护法,使相关责任主体权责明确,高质量利用土地资源。加快修订污染物排放、垃圾分类处理、资源回收利用等法律法规,加快推进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以规范资产的数量核查、主体责任落实和监测保护过程。健全生态诉讼制度,明确责任主体的生态治理职责,改革公益诉讼制度,对相关法律法规中相矛盾和不适应情况进行统一规定,保证生态治理司法审判的公正性、科学性。

(三)生命性导向的生态治理路径

1.完善生态治理财税政策

根据国家生态红线,完善生态功能重要、环境敏感脆弱的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制度,加大治理资金投入比重,根据环境治理难度集中财政力量统筹规划相关项目资金,对资金使用的全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并由相关机构进行动态核查。促进企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发展绿色产业,探索相应的新经济增长点。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生态文明建设。完善区域内横向和区域间纵向的生态补偿机制,对做出生态保护贡献的地区进行鼓励支持。深化税制改革,各地根据具体情况研究税收政策,对于污染治理困难的污染物等问题,可以适当扩大征税范围。加大制度供给,将中央和地方的财政事权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属于地方生态保护的项目地方要积极承担责任,对于跨区域关乎国家生态安全的环境保护和修复项目,国家集中财力重点支持。

2.加强环境信息公开

生态环境治理需要政府、企业、公众等力量的多方协作,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相关信息公开公示十分重要。扩大环境信息公开渠道,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及时发布环境污染、治理过程、治理结果等监测管理数据,加大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的参与。加大环境信息数据库建设,加强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共享以保证数据真实全面可靠。政府通过各种信息平台及时发布相关环境政策和治污事件,使公众了解环境整治全过程,增强政府在公众心中的公信力,数据信息的畅通不仅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更能促进公众的参与力度,强化环保监督意识。以对政府和企业的社会监督扩大公众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参与,实现生态治理的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转化。总之,只有在政策机制的保障支持和公众积极参与监督的良好氛围下,才能确保环境治理呈现出欣欣向荣的良好态势。

猜你喜欢
生命体共同体人类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人类第一杀手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奇异的生命体
更 进 一 步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