釆访者:《黑龙江社会科学》编辑部编辑杨大威
受访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俞国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委员会秘书长、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
1.疫情发生以来,广大高校、中小学在校生无法正常返校。从心理学上看,在这种特殊的居家封闭环境中,青少年容易有哪些心理状态,对他们的生活产生哪些影响,这些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具体对哪些学生影响较大?
疫情猛于虎。居家、封闭隔离环境下,青少年的心理状态需要分两个阶段来认识。在疫情之初,由疫情本身带来的一些问题是比较普遍的,由于人们对病毒的认识还不是很清楚,各种谣言和信息满天飞的时候,不仅青少年,所有社会大众都可能处于紧张、焦虑、恐惧的情绪之中,尤其担心自己或家人可能会感染,也可能对政府管理或某些人(如吃野生动物的人)产生不安、愤怒情绪等。一旦周围环境中有人出现咳嗽、腹泻、发烧等症状,就会更加害怕,怀疑自己已被感染,但又不敢出门上医院检查,在行为上表现为坐立不安、焦躁、失眠、反复洗手,花大量时间在网络上浏览各种关于疫情的信息、帖子,大量转发各种消息等。这些心理状态在疫情之初都是正常的表现。随着疫情的发展,各种官方信息开始公开透明,当对病毒的认识逐步清晰之后,人们对疫情的焦虑和恐惧情绪逐步平复,进入到响应政府号召、适应居家工作和学习阶段。在这个阶段,青少年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状态有:生活懒散、无聊空虚、缺乏自律性,熬夜、睡懒觉、拖延作业、上网课摸鱼、学习效率低下,沉迷游戏、热衷网络、烦躁不安、自责自卑等。
疫情之初的不安、焦虑、恐惧等情绪,使青少年养成了原来无所谓、但现在必须养成的生活和卫生习惯,如出门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随着疫情的逐步改善,那些社会适应良好、心理健康的青少年会逐渐适应居家隔离学习的情况,他们除了能高效完成网课的学习内容外,还能充分利用大把的自由支配时间,学习自己想学、感兴趣的东西,如读书、创作、做义工、学美食、做运动、自主学习新知识等。但对于那些本身有心理行为问题的青少年来说,疫情之下使原有的问题更加凸显,疫情这个重大的公共卫生危机事件,成为一个强大的诱发因素,使其心理行为问题变得更加明显。如亲子冲突更加严重,孩子对家长反感、敌意情绪增加,甚至发生吵架、家暴行为;抑郁程度加重,有的出现自残自杀行为;缺乏抗挫折能力、压力和情绪管理能力的青少年可能出现自我惩罚行为;导致时间管理能力受损,不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陷入无聊、拖延、沉迷网络、自责自卑等恶性循环中。
疫情之下,长时间居家学习不能回学校,对高校毕业班的部分学生来说压力较大,有的学生准备在春招时找工作,但线下招聘会均被取消,就业机会减少,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部分硕士生、博士生完成毕业论文有困难,存在无法做实验,查找资料文献不方便等问题;英语等级考试、托福考试取消,部分学生可能因为没有拿到合格的外语成绩而无法顺利毕业等,会给毕业生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急躁、焦虑、抑郁等情绪比较常见。对高三和初三学生来说,高考和中考时间推迟,又多了一个月备受“煎熬”的时间,好在高三初三学生一直在学校老师的带领下,在家有序学习,部分同学会因为多一个月的备考时间而表现得更好。
总之,居家隔离学习对所有青少年来说,体育运动时间减少,看电脑手机的时间明显增多,导致身体素质下降、视力减退等问题。同时,青少年无比渴望与同龄人一起生活学习,居家隔离减少了正常的人际交往,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孤独感、无聊感,“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是他们心理状态的真实写照。
2.请分享一些故事,疫情暴发以来,以及学校陆续复课后,有哪些学生和您或同事有过心理咨询?这些案例分别反映了哪些具有普遍意义的心理问题?
根据教育部中小学、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委员会各位委员对所在省市的调查研究,以及他们实际从事的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践,大中小学生方面的典型咨询问题包括:在家隔离或延期开学担心学习被耽误、学业压力与拖延惯性产生的心理冲突、因隔离在家想外出游玩而与家人发生严重冲突、居家久了与父母产生矛盾、担心疫情不敢去看病等。
对中小学生群体来说,由于作业量比平时少了很多,普遍反映比平时轻松,有的同学认为学习效率提高了,不用拘泥于每节课45分钟,可以提前学完,自己还能找很多课外的练习来提高自己;疫情带给中小学生很多的思考和认识,不能盲目相信网络上的信息,他们在逐步培养自己独立思考和认识的能力;疫情危机也让他们在思考未来社会的发展以及对人才的需求,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和专业。中小学生在疫情下展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良好的心理状态,这是在适度的压力下激发出来的成长动力。原来一直生活在温室中的中小学生,平时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把学习成绩作为唯一的奋斗目标,反而让他们难以找到学习的动力和兴趣。现在面临这次全球性的公共卫生危机事件时,世界各国应对疫情的方式,政治、经济、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样强烈的冲击带给他们更多的思考和成长。显然,疫情带给青少年的不仅是困惑、灾难和痛苦,还有更多的成长和收获。
大学生群体的状况更加复杂些,以下的案例或故事也许能说明问题。案例一:本科生C,严重抑郁,认知能力受到影响,失眠、精神状态不佳,经常有自杀的想法。其自我期待很高,希望能出国读研,但是父母在经济上不支持,自己现在的身体状态无法正常学习,伴有较高的焦虑。由于疫情无法去医院及时诊断和治疗,导致其心理行为问题进一步加剧。案例二:研究生A,从小父母关系不好,父亲脾气暴躁,经常无缘无故发脾气,A原来回家就胆战心惊,常想自己躲起来,努力学习的目的就是想逃离家。疫情之下,不得不待在家里。因为亲子关系问题,常常出现头痛、头晕症状,无法正常学习,感觉自己要死掉,但医学检查并无问题。
上面大中小学生积极或消极的行为表现,表面上看都是受疫情影响,但背后都有深刻的原生家庭的问题,由于父母的教养方式,在案例中患者很小的时候就出现了一些强烈人生信念:“我不值得被好好地对待”“我是不重要的”“必须努力”“没有人是值得信任的”等。他们普遍的心理行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在学习上缺乏兴趣、没有快乐感,以致产生厌学,对学习和学校感到恐惧。其次,人际关系紧张。主要表现在与同学交往、师生关系以及父母关系处理不好方面。再次,自我意识强。大部分学生自我意识强,而社会意识、责任意识等淡漠,关心自己比关心他人更多。最后,社会适应能力弱,一些学生只能按部就班地正常生活,缺乏对突发事件、重大生活事件的应对能力,离开重要他人、社会支持就什么都做不了。
3.在疫情暴发以来,您本人都做过哪些相关工作?对于大学生、中小学生这个群体有哪些新的发现?这个时期,他们表现出哪些和以往任何一段时间都不太相同的心理状态?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疫情以来,几乎所有人都积极投身本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5月13日就敦促各国政府、各级学校、卫生部门和科研机构釆取紧急措施,团结一致,共同解决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间的精神卫生或心理健康问题。我作为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在疫情期间主持秘书处起草了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颁布的“疫情防控期间居家学习生活10条建议”(2020年2月25日教育部官网)和“疫情居家期间中小学生典型心理问题及解答”。组织、指导全国六大区各位专家组组长,一是协调组建各大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微信群、开通“心晴热线”;二是协调所属省市专家委员,及时总结通报本省在疫情期间开展的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加强联动;三是指导各省市开通微信端、电话热线、网络咨询等手段,免费提供一对一心理辅导,为在家隔离或延期开学担心学习被耽误、因隔离在家想出去玩而与家人发生严重冲突、居家久了与父母产生矛盾、担心疫情不敢去看病等中小学生提供心理服务。为湖北、广东、浙江、上海、天津、四川等20多个省市教育部门、中小学抗击疫情提供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和心理援助,并指导、联合和审定了有关省市的《中小学生抗击疫情心理防护指引》《中小学生防疫心理调适手册》《抗疫期间中小学生及家长心理防护手册》等。应有关部门邀请撰写了《疫情时期社会舆论引导的建议与对策》(北京市委《前线内参》2020年第7期)、《健全疫情期的社会心理服务建设》《加强疫情期的健康社会心态培育》等,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
基于全国多地心理援助热线和自媒体中反映集中的当下疫情期间学生典型心理调适问题,以及教育部中小学、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的相关调查研究,疫情期间学生表现出和以往任何一段时间都不太相同的心理状态。一是因疫情引发了更大强度的心理恐惧、焦虑和抑郁。具体表现为:(1)心神不宁,总是很紧张、很担忧;(2)十分害怕自己和家人在上班或开学后会被传染;(3)情绪波动很大;(4)身体上出现一些不适,如头疼、胃疼,睡眠不好、食欲改变等;(5)做平时喜欢的事也提不起精神。二是特别担心居家学习效果不佳、害怕学习成绩下降等问题。具体表现为:(1)学习主动性差,需要反复催促和提醒;(2)学习不认真,精力不集中,拖沓或边学边玩;(3)想好好学习可自己做不到;(4)担心自己不能适应网上学习形式;(5)担心居家学习效率不高导致成绩下降,造成烦躁和焦虑。三是亲子关系矛盾问题尤其突出,具体表现为:孩子天天宅家,家长有些需要上班,还要在家监督学习、管生活、陪玩耍,家长压力“山”大。家庭亲子关系容易紧张,容易出现“鸡飞狗跳和家庭大战”的情况。四是居家生活枯燥、无聊的问题。具体表现为:(1)脾气暴躁,易怒;(2)作息不规律,早上不起晚上不睡,很懒散,总是坐着不动;(3)在家快憋不住了,特别想出去。五是玩手机和游戏的时间大幅度增加。
4.疫情会造成一定的心理恐慌。对于陆续返校的广大学生来说,从家中到学校的过渡期,可能会存在哪些心理状态的波动?如何进行调整?
研究表明,新冠肺炎大流行可能在全球范围内造成空前规模的持久情感创伤,或许会在使经济迅速复苏的希望化为泡影的同时,迫使数百万人竭力应对让人身心俱疲的心理障碍。心理恐慌即恐惧,而学校恐惧主要源于疫情造成的心理恐慌。对陆续返校的广大学生来说,当恐惧的阴影笼罩心头,表示我们正处于关键时刻、面临重大挑战。躲避恐惧形同不战而降,只会削弱我们的力量。如果我们先行接纳,并且尝试克服恐惧,新的力量将在我们身上萌生。每战胜一次恐惧,我们就会淬炼得更坚韧。
第一,注意你的恐惧想法。你之所以感到恐惧,是因为你有了恐惧的想法。若真想减弱或消除恐惧心理,就必须在思想上充满希望,而不是极度恐惧和忧心忡忡。
第二,分析你恐惧的思想。把你的恐惧想法记下来,并根据积极思想的两条规则进行检验。在每一种消极想法的后面表达一种积极的思想,在你为恐惧思想所折磨时,可以随时看到这些积极思想。
第三,试着做放松练习。当你的恐惧思想袭来,而你又无法控制的时候,就做一次深呼吸,这样可以帮助你安静下来(做深呼吸,比平时略深一些。立即呼出,不要保留。呼出以后,闭气6~10秒钟,自己读秒,慢慢地在心里读:1、2、3……待6~10秒钟后再吸气,再毫无保留地呼出,然后再闭气6~10秒钟。这样的呼吸练习每次做两三分钟,直到你感觉安静为止)。
第四,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当恐惧念头突然袭来,而你又不知所措的时候,你就走出教室到操场或其他地方去散步,或发个短信微信、打个电话聊聊天。你可以同他们谈任何事情,唯一的事情是不能谈自己。另外,做体力活动也是一个转移注意力的好办法。你有自行车么?要是有,那就跨上自行车骑一段,直到筋疲力尽。
5.疫情冲击了经济和就业形势。这对大学应届毕业生也造成很大心理负担,不仅招工期短了,招聘岗位和需求肯定也少了。大学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和就业形势,容易出现哪些问题?他们应当如何调整心态,客观理性面对这种就业形势?
新冠疫情导致许多人失业,数十亿人隔离,更为严峻的形势是,我们尚不能确定最糟糕的日子何时结束。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心理学教授尤瓦尔·内里亚说:“这次疫情作为创伤事件的规模之大几乎令人无法想象。”以“9·11”恐怖袭击事件或二战为例,这两次事件引发的焦虑至少受到地域限制,而这次疫情“没有国界”。毫无疑问,疫情冲击了我国的经济和就业形势,对每一位毕业生来说都是严峻的考验。求职就业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是放任自己的悲伤,还是逆流而上,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这种关键时刻,良好的心态就成为求职就业成功,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的重要砝码。
第一,正确归因,提高求职就业积极性。几乎每个人在求职过程中都会由于诸多原因而遭遇挫折,比如投递简历杳无音信、面试成绩不理想等。面对这些失败,我们的归因方式不同,对我们的影响就不同。心理学研究表明,若个体将失败归因于智力差、能力低等内部稳定因素,就会使个体丧失信心,降低以后行动的积极性;若个体将失败归因于运气不好、努力不够等内外原因中的偶然因素,则会使个体接受教训,努力改正不稳定因素造成的影响,并有利于提高今后行动的积极性。因此,求职者面对失败应避免进行自我否定,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尝试用新的方式分析失败的原因,比如将失败归为自己的准备不充分、努力不够等等,并在接下来的求职中对这些不足加以弥补和改正。
第二,接纳现实,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值。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当人们面临两个互不相容的目标时,会体验到心理上的冲突。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就是毕业生经常面临的一个问题。毕业生往往对未来抱有较高的期望值,希望找到一份福利待遇好、条件好且能充分发挥自身才能的工作。但在实际择业中,这种期望值却很难满足,因而内心矛盾重重,甚至错失很多就业机会。然而,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是不可避免的,毕业生首先要做的不是怨天尤人,而是接纳现实,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就业形势,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树立长远的职业发展观念,放弃过去那种择业就是“一步到位”,要求绝对安稳的观念。当我们还没有能力找到自己理想的职业时,可以先选择一个职业实现就业,在工作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生存能力,增加工作经验,然后再凭借自己的努力,通过正当的职业流动,来逐步实现自我价值。
第三,关注情绪,学会自我调适。在后疫情时期求职就业阶段,大学生可能会承受更多心理压力而陷入过度焦虑之中。因此,掌握一定的心理调适方法和技巧是必不可少的。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心理调适方法,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加以使用。一是积极地自我暗示。求职者应该习惯多给自己积极评价,并对自己有积极的期待。在日常生活中,在叙述一些自身的事情时也应多采用积极的词汇。二是适度宣泄。合理宣泄的方式有很多,如可以向老师、亲友倾诉自己的感受,以求得安慰和劝导;也可以通过大运动量的活动,寻找畅快淋漓的感觉去宣泄情绪,甚至可以痛哭一场来释放压抑的情绪。三是伸展身体。尽量舒展你的身体大约10~15分钟,比如转动你的头部、尽量摆动上肢、张开嘴巴等。这些动作能够减轻你的肌肉疲劳,转移你的注意力,让你感到身心放松。四是调整饮食。生理学家认为,香蕉等水果中含有一种可以让人安神和愉悦的物质。所以,当我们参加面试或者心情低落时,可以适量吃一些水果。
6.家长、学校以及社会各界,分别应当怎样为学生创建正确的心理健康氛围?
我以为,心理健康氛围的形成,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建立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和谐的社会环境和适宜的学校环境至关重要,而树立学校、家庭和社会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的“大心理健康教育观”,也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第一,从个体层面,强调健康与幸福。一般地,健康包括生理、心理、社会三个方面,而这三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幸福,按心理学的理解,可划分为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主观幸福感是由人的情感所表达的,幸福就是对生活的满意,拥有较多的积极情感和较少的消极情感;而心理幸福感认为幸福并不只是情感上的体验,而更应该关注个人潜能的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在个体层面的工作,就是要让学生认识到健康与幸福的重要性,并教会学生保持健康、实现幸福的技能和技巧。首先需强调的是,健康与幸福的学习目标应是技能、技巧,而不是纯粹的知识。脱离实际生活技能的知识往往会变成空洞的说教和试卷上的题目,无法让学生在生活中真正受益。同时,这种技能教育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因为每个学龄阶段的学生对健康、幸福的概念理解不同,适合学习和运用这些技能的生活场景、家庭环境、人际关系背景也不尽相同。可喜的是,在这方面,国内已经有不少学校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与探索。
第二,从人际层面,强调心理健康服务。就心理健康服务而言,它是以心理健康知识、理论为依据,在对一组已知事实和经验结果进行理解和解释的基础上,结合心理健康的方法与技能,预防或减少各种心理行为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专业活动;就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而言,该体系是一个由学校、家庭和社会整合的系统,以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为核心的工作队伍,遵循心理健康的特点和规律,为人们提供不同层级的心理健康与心理保健服务,以及围绕该项工作的各种人财物的投入、教育培训、管理以及相应的制度建设等。学校、家庭和社会系统既有各自不同的功能,同时作为一个整体,以促进全体成员的心理健康为追求。因此,人际层面的心理健康服务,重点是普遍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健康促进工作,实现危机人群心理行为问题得到关注和及时疏导,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情绪疏解、悲伤抚慰、帮扶援助、家庭关系调解,以及重大生活事件和心理医疗救助、心理疾病应急救援等心理健康服务。其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提升全民心理健康素养,为和谐社会建设固本强基。
第三,从群体层面,强调社会心理服务。社会心理服务是对社会态度(如民意)的描述,对社会认知(如偏见)的理解,对社会情绪(如心态)和社会影响(如社会舆论)的监测,对社会行为(如志愿者行为)的引导与控制。群体层面的社会心理服务包括积极的社会行为服务和公平的社会公共服务。积极的社会行为服务是对他人甚至整个社会有益的亲社会行为,即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分享,甚至为了他人利益而做出自我牺牲的一切有助于社会和谐的利他行为及趋向,是维持人与人之间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也是建立公正、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其最高境界就是人们常说的“无私奉献”。学生利他、亲社会行为的培养,不仅对整个社会是有益的,对施助者本身也是有益的。所谓“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公平的社会公共服务,强调向不同阶层、不同群体提供公共服务的公平、公正性,强调社会规范与社会分配在社会稳定、社会和谐中的重要作用。只有公平的社会公共服务,才能提高政府的公信力与权威性, 才能强化群体中的团队合作与竞争, 从而切实提高群体的内聚力和向心力,充分发挥群体在社会心理服务中的主体作用。
第四,从社会层面,强调社会心态培育。社会心态培育,可以理解为社会心态的养成、教育和引导,即将不良的社会心态转变为良好的社会心态的过程。社会心态具有弥散性,而社会心态培育具有战略性、宏观性。消极的社会心态,如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犬儒主义、宗教极端主义等,不仅会对整个社会有腐蚀作用,对学生健康成长更会起到不良影响。从历史上看,无论任何时候,学校都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可以说,学校既是社会发展的“上风口”,也是社会现实的“风向标”,更是时代精神气质概貌的“浏览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扭转消极社会心态,培育积极社会心态的重要阵地。无论是大学生还是中小学生,在他们步入校园、踏足社会之前,所接受到的影响大部分来自于校园,较少有机会接触到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此时,加强正面社会心态的引导和教育,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自身的良好社会心态;另一方面,通过学校对家庭、社区的辐射以及三者的互动,也有利于学校及整个社会逐渐培育出并长期保持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社会氛围。
7.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疫情影响了正常生活,但也会加速学生备考和择业的心态成熟。比如,不少学生如果运用得当,反而会养成自律习惯,受用终身;不少毕业生认清现实,反而能更加脚踏实地,克服了年少好高骛远的习气。在心理学上,如何善用这种危机中存在的机遇,让心理状态和实际效用实现最优化?
世界卫生组织心理卫生和药物滥用部门负责人凯斯特尔在2020年5月14日的发布会上表示,全球多国的调查均表明此次疫情加剧了民众的心理压力,在疫情严重地区尤甚。疫情导致紧张,紧张滋生压力,压力变成动力,这是人的心理状态的正常“化学反应”。何谓压力,压力是指人们在适应社会、适应生活的过程中,当环境的需求和自身的应对能力不匹配时,所感受到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毫无疑问,压力指代心理上的苦难:适度的压力能转化成动力,而过度的压力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这种影响通常表现在情绪、认知、行为和生理等方面,如情绪上的焦虑、注意上的分散、行为上的冲动以及生理上的紊乱。
首先,过度的压力会扰乱人的生理机制进而引发心理行为问题。从身心交互的观点看,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生理机能异常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有关人类疾病的统计发现,其中心身疾病所占的比例接近1/3。压力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都有较大的影响,在压力过大的情况下这些症状往往会同时出现,并且持续时间较长。其次,过度的压力会损耗人们的心理资源进而催生心理行为问题。在压力状态下,人们的心理承受着巨大的负荷。因此,人们需要全力调动机体内各种能量或资源来加以应对。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的心理资源是有限的,即人们对压力的承受能力存在一定的阈限。严重而持久的压力会让人们产生持续的心理紧张,对心理资源造成严重的损耗,如使人思维狭窄、自我评价降低、自信心减弱、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最终导致心理疾患,如严重的焦虑、抑郁,乃至出现自杀企图和自杀行为。
虽然面临疫情,压力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和方法,来减轻疫情事件的压力或化压力为动力。做好压力应对和心理调适,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第一,可以从生理上加以调节。压力反应一定会在生理上留下印记,在所有生理系统中,只有肌肉系统是可以由意识控制的。因此,我们可以尝试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生理、心理活动,以降低机体唤醒水平,增强适应能力,调整因过度紧张而失调的心理功能,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具体方法包括:冥想法、自我暗示法、意象训练法、身体放松法和深度呼吸法等。第二,可以从认知上加以调节。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提出的情绪ABC理论认为,压力事件只是引发消极情绪和行为后果的间接原因,更为直接的原因则是个体头脑中的非理性信念。这种非理性信念具有绝对化(如这次高考我必须考好)、概括化(考试都考不好,还能干什么呢)和糟糕化(如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一切都完了)三个特点。因此,可以通过改变对压力事件如考试的不合理认知,进而改变消极后果。第三,可以从情绪上加以调节。积极情绪的扩展和建构理论认为,积极情绪能够降低个体心理疾病的易感性,使个体更好地应对负性或压力事件。一方面,积极情绪能够有效保护压力事件中的个体,减少事件引起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对于经历了严重负性事件的个体,积极情绪作为保护因素能够降低精神病症出现的可能性。研究发现,积极情绪对消极心态就有着很好的保护和缓解作用。例如,对于一个饥肠辘辘的探险者来说,“我只有一个面包”和“我还有一个面包”是完全不同的效果。第四,可以从人际关系上加以调节。诸多心理与行为问题的产生源于负面感受的累积效应。成长的路上多坎坷,当我们遇到压力和困惑时,可以找几个愿意去聆听且能给出正确意见的人,将心中的想法告诉他们以释放内心压抑的情绪、排解压力带来的负面体验。正所谓“把有意义的事情做得有意思,把有意思的事情做得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