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铁苗,张耀军,徐常建
(1.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经济学教研部,广州 510053;2.中国人民大学 经济学院,北京 100872;3.深圳大学 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广东 深圳 518060)
唯物辨证法认为,世界上没有不变的事物,事必变,变能通,通则久。人类社会也是如此,从古至今,人类社会都处在永恒的发展与变化之中,只是不同时期社会变化的程度不同而已。当前,世界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正处于新旧国际秩序的调整时期。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回国参加驻外使节工作会议的全体使节时说:“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1]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世情国情变化作出的重大判断。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再次提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下简称“大变局”)这一重大判断提出后,诸多学者从不同方面阐述了这一命题,如从国际政治变化来看,有学者认为,由于对国际关系存在非理性认知,出现了逆全球化现象,国家主义、民族主义、民粹主义强势崛起,强人政治受到青睐[2]。从国际规则变化来看,有学者认为,随着新兴市场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壮大,非西方国家崛起,新旧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力量对比在变、游戏规则在变,国际社会面临着“大变局”[3]。从国际治理体系变化来看,有学者认为,随着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的崛起,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发达国家主导下的全球化与全球治理体系弊端日益突出,变革现有全球治理体系的呼声日益高涨[4]。从国际经济格局变化来看,有学者认为,科技全球化、社会信息化为全球化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孕育着创新动力和国际经济格局发生大变革的可能;一些发达国家提出的TPP等,正在挑战甚至试图改变原有的国际投资贸易规则和秩序,试图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规则遏制甚至“规制”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由于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使得产业向价值链中的高端发展,必然会打破由发达国家企业主导的国际分工,促使全球价值链重构和全球经济分工体系发生变化[5]。
从已有研究来看,对于“大变局”的研究更多是从国际战略的角度论述这一判断在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国际治理等方面的表现和原因。这些研究对人们很有启发,但不足之处在于没有从根本上说明“大变局”的终极原因。我们认为,正确理解这一判断还应该从经济学的角度去思考,因为人类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恩格斯曾经指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6]有关时代的经济与该时代的经济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方面,一定时代的经济学就是该时代经济发展的经验总结及理论升华;另一方面,一定时代的经济发展也就是该时代经济学的实践。可见,恩格斯所说的社会变迁的原因应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实际上就是到一定时代的经济学中去寻找,这样理解,与他所说的“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是互相对应的。
经济学涉及范围很广,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深入研究后我们会发现,尽管它们的研究方法、对象、结论等有许多不同之处,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研究主题,即节约。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来看,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了单个资本有组织生产会实现节约,而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会导致浪费,由此得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马克思将一切节约都归结为劳动时间的节约,认为劳动时间的节约以及劳动时间在不同生产部门有计划的分配即使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仍然是首要的经济规律。从西方经济学来看,其立论的前提是资源的稀缺性,研究的对象是节约。美国经济学家劳埃德·雷诺兹明确指出,“经济学是研究节省的,这是我们每天都要干的事情,我们不得不节省,因为我们缺乏”[7],他认为,如果不是资源稀缺就不存在经济问题。萨缪尔森也指出,“效率是经济学所要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也许是唯一的中心问题),效率意味着不存在浪费”[8]。
为了实现节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都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马克思曾经指出,“真正的节约(经济)=节约劳动时间=发展生产力”[9]。这里马克思指的发展生产力,实际上指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科技在劳动者身上体现的节约功能主要表现在劳动效率的提高上。西方经济学也十分重视技术进步的研究,如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把技术进步分为三种类型,即节约资本的、节约劳动的和中性的。如果技术进步提高了资本边际生产力对劳动边际生产力的比率,换言之,如果技术进步以后,生产函数的劳动边际生产力的提高低于资本边际生产力的提高,就是节约劳动的技术进步。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的解释是,如果在技术进步前后两个生产函数利润率相等的点上,技术进步以后的生产函数有较高的资本—产量比率,即为节约劳动的技术进步。劳动时间节约促使生产力提高,节约的本质就是促进生产力的提高,核心是科学技术进步。随着社会发展,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大,显而易见,从经济学角度思考“大变局”,必须认识科学技术变化对生产力的显著影响,尤其是科学技术变化对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影响,如此,才能从本质上认识“大变局”。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从全球范围来看,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10]。由此,考察近百年来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必须重点考察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影响,其中包括考察此前甚至更久远年代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以及未来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同时还要将其置于全球范围内进行考察。
1.科学技术改变了劳动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衡量一个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主要标志是劳动资料,其中最重要的是劳动工具。马克思曾指出,“动物遗骸的结构对于认识已经绝种的动物的机体有重要的意义,劳动资料的遗骸对于判断已经消亡的经济的社会形态也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11]156,因此,认识“大变局”首先要从劳动工具的变革开始。
近百年来,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发展也使生产力水平得到极大提高,最为明显的是劳动工具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劳动工具的变革呈现出如下轨迹:手工生产—半机械化生产—机械化生产—自动化生产—智能化生产。在不同行业中,劳动工具的变革又呈现出不同形态,如在农业种植领域,以往仅稻谷加工就需稻谷去壳、筛子筛选等五六道工序,而现在从土地翻耕、播种、施肥、杀虫,到收割、加工等,现代农业科技装备必不可少;在工业生产领域,以往更多是手工生产,而现在很多工业企业已进入智能化生产阶段;在建筑行业,新型建筑工具和建筑材料淘汰了传统建筑工具,不仅使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崛起,还能逢山钻洞、遇水架桥等,科学技术对劳动工具的变革令人叹为观止。
2.科学技术改变了劳动对象。劳动对象是指将劳动加在其上的一切物质资料。马克思指出,“所有那些通过劳动只是同土地脱离直接联系的东西,都是天然存在的劳动对象”[11]209。科学技术对劳动对象的变革轨迹是:科技进步—发现有用物质—通过劳动产生新的物质—劳动对象日益扩大和多样化。
在人类的文明发展史中,人们不断钻研金属的加工方式,从青铜器到铁器,人类生产出了具有坚固、不易碎等特性的钢铁和其他金属材料;钢铁等金属材料的发现,使人类社会因蒸汽机、内燃机的发明进入“蒸汽时代”;绝缘材料、高分子材料的发现,使人类社会因电和电机的发明进入“电气时代”;电子管、半导体、晶体管、通信技术、计算机、集成电路的相继出现,使人类社会因现代通信技术进入“信息化时代”。可以说,科技发展使得新型材料的种类越来越多,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越来越好,利用这些新型材料人类可以制造出更先进的设备,如利用超导材料制造计算机的连接线或超微发热的超导器件,可以大大提高计算机的速度;利用纳米材料制造量子元件,可以大大缩小元件的体积等。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产业、人工智能、生命健康产业等新的产业层出不穷, 数字经济已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新的引擎。事实证明,科学技术对劳动对象的变革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因。
3.科学技术催生出新的行业。从“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到“信息时代”,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促使产业结构发生深刻变革,使得与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行业被淘汰,同时也催生出许多新的行业。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以蒸汽为动力的工业部门需要大量煤炭,为了提高运输效率,催生了钢铁业、火车运输业,淘汰了马车运输业;为了提高纺织行业效率,纺纱机、梳棉机等陆续出现,推动了印染、钢铁、机器制造等相关部门的出现和技术革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为了加强联系,催生了电缆等相关行业的出现和发展;而发电机的出现,不仅使远距离输电成为可能,也催生了电气行业的发展。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原子能的利用,使得人类能利用核能发电;空间科学技术的发展,催生了相关航空航天业的发展;电子计算机的推广,使得全球信息和资源交流更为迅速,也催生了通信、网络技术服务等行业。目前,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各领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推进,由此带来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兴起,也不断重塑着全球的产业竞争与分工模式。
4.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科技进步在改变人们生产方式的同时,也在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使得人们的衣、食、住、行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随着机器取代手工作坊,农村人口和社会闲散劳动力向工业区聚集,劳动者由田园式的生活进入紧张而有节奏的工厂生活;人们的衣、食主要来自于商品市场,人们由过去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进入商品经济;大工业生产中形成了资本家和劳动者等阶层,城市中也形成了贫民窟和别墅区[12]。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随着电气时代的到来,电炉、电动缝纫机、电动洗衣机、电熨斗和真空吸尘器等技术革新给家庭成员特别是家庭主妇减轻了负担;随着电影、无线广播等的出现,人们可以在闲暇时间参加各种娱乐活动,如看电影、收听音乐等;钢铁和石油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发展,而汽车的出现使人们的出行更加方便,联系也更加频繁[13]。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生产力的进步使人类的生活更加方便,也使得“地球村”越来越成为现实。新一代网络通信技术的出现使得网络传输速度大大提高,网络下载速度更快,也使得人们的工作、沟通更加方便;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网络购物成为人们的重要购物方式,大众消费由线下消费转移到线下和线上消费相结合;高铁、航空业和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使得人流物流速度大幅度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出租车、共享单车等公共交通的发展,极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5.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人们进行各种交往活动始终是围绕着一定的物质利益并借助于一定的物质手段或工具进行的,人类的一切物质利益和一切物质手段及工具都是在生产活动中获得的。而科学技术水平直接决定着人们的社会交往所凭借的技术手段、工具器械、活动场所等[14];生产力水平也直接影响着人们交往的空间和范围、交往的工具和手段、交往节奏的快与慢等。历次工业革命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都导致人们交往方式的巨大变化。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大量劳动者聚集在工厂工作,没有便捷的交通工具和通信工具,人们主要与周边的劳动者以及身边的亲朋好友进行交往,远距离的沟通只能通过书信。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随着电报、汽车的产生,人们的交往空间不再局限于身边近距离的人,而是可以到更远的地方和更多的人进行沟通,也可以通过电报将有限的信息传到更远的地方,速度也更快了。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利用先进的交通工具和通信工具,人们的交往方式更多,人与人之间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沟通交流,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使得人们可以分享、传播信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生成点和传播点,视频聊天成为人们日常的交流方式。
综上,科学技术不仅改变了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愈加凸显,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新兴技术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发展格局,科技进步已成为“大变局”的基本内容,同时也是“大变局”形成的基本推动力量。
在科技的推动下,社会生产力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发展也呈现出广泛性、依存性、加速性和高效性等显著特征。
1.广泛性。生产力的进步具体表现在:一是地域的广泛性。近百年来,生产力的进步前所未有,尤其是在经济增长上体现得更为充分:发达国家经济获得长足发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断崛起。这种变化不仅是对全球化的重塑,也打破了全球化主要是在发达国家之间发展循环的惯性。二是行业的广泛性。科技对各行业的广泛渗透与整合,各行业的劳动生产效率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如农业技术、农业机械化、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使得农业劳动生产率快速进步,解决了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工业技术进步产生的装备制造技术和数控机床,解决了工人的劳动效率和劳动强度问题;服务业技术进步特别是在线教育、移动支付、疾病检测等新兴技术的广泛普及,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等等。
2.依存性。生产力的进步还体现在分工更加细化、生产者之间的相互依存更加紧密上。一是产业之间的相互依存。在经济活动中,各产业之间存在广泛的、复杂的技术经济联系,农业与工业、工业与商业的依存性日益紧密,尤其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商品、资本、劳动力、技术和信息不仅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也促进了国际产业分工和转移,从而为产业之间形成更加紧密的关系提供了强劲动力。二是人与人之间的依存性。无论是生产还是生活,人与人之间都结成了不可或缺的依存关系,从生产来看,由于分工细化,大到航母生产,小到芯片制造,都需要多人合作才能完成;在生活方面,人们生活需要的满足不仅与本地息息相关,与国内外也有密切关联,尤其是数字经济时代,人们的多样化需求需要更多的产品和服务才能满足。三是国家之间的依存性。生产力的进步使得国际分工更加细化、专业化,国际生产、投资与贸易的依存性更加紧密,各国之间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呈现深层次态势,各国都是现有国际经济机制的深度参与者,只要国际经济机制不瓦解,各国就会通过各种经济机制产生联系,国与国之间的双边、多边贸易与交往更加不可或缺。
3.加速性。生产力的进步使新的产品不断出现,也加速了技术的迭代与创新。从工业革命算起,近代科学大规模走出实验室,同技术“联姻”并深刻改变人类社会还不到300年时间。在此期间,科技进步的加速度一直呈几何级数增长,人类科学知识总量也在迅猛翻番。据统计,19世纪,人类科学知识总量大约50年增加1倍;20世纪初期,大约30年增加1倍;21世纪,已呈突飞猛进增长态势。与此同时,知识更新周期也在不断缩短,18世纪以前,知识更新速度为90年左右翻一番;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更新加速到3至5年翻一番。近50年来,人类社会创造的知识比过去3000年的总和还要多[15]。21世纪以来,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快速提升,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科技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面对蓄势待发的新一轮科技和工业革命,各国不再是旁观者,而是重要参与者甚至是引领者。
4.高效性。生产力的进步还体现在对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节约上。科技进步使得人类对资源的利用效率比过去提高了数百倍、数千倍,实现了对资源的节约和高效利用;社会分工不断细化,使得劳动者因经验而提高了劳动效率,实现了活劳动的节约;生产力的进步也使得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即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领域都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近几年,通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优化能源结构和推进节能型社会建设等方式,中国节能降耗不断取得新成效,2017年,单位GDP能耗比2012年累计降低20.9%,年均下降4.6%,五年累计节约和少用能源约10.3亿吨标准煤。
随着以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和5G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兴起,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我们唯有保持战略定力,走创新、协调和开放发展之路,才能在“大变局”中赢得主动。
1.注重教育发展,走创新发展之路。习近平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生产力的发展在于科技进步,而科技进步在于教育的发展。比尔·盖茨曾经指出,美国唯一的优势就是通过开放的教育吸引了全球优秀人才,并转化为创新优势;而教育越发展,创新成果越多。为此,一是注重教育发展,要不断提高教育投入水平,建立健全制度化、法制化的教育投入机制,不断优化教育经费使用结构;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消除区域、城乡、校际差距,保证各类人群平等享受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要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加快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型科技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创造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二是走创新发展之路,要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提升重大集成创新能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加大对核心零部件的进口替代力度,减少对发达国家高科技产业的依赖,降低产业链中断风险;要推动建立企业主导技术创新的体制机制,鼓励探索,宽容失败,为自主创新提供支持;要注重与国外进行技术交流,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为创新提供外力支持。
2.注重平衡发展,走协调发展之路。习近平指出,“我国发展不协调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区域、城乡、经济和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上”,尤其是在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技术和制度创新能力、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还存在短板,需要通过协调发展来拓展发展空间和积蓄发展动能,否则“木桶效应”会更加明显,也会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一是注重产业协调发展,一、二、三产业要保持合理的比例和结构,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要保持合理的结构,产业结构调整也要与社会就业结构相适应。二是注重区域协调发展,要加快构建“要素自由有序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16]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统筹东中西部协调发展。三是注重城乡协调发展,要以乡村振兴和城市提升为重要抓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动城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四是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同步发展,经济越发展,越要重视加强社会建设和保障改善民生,尤其要解决好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等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努力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五是供给侧和需求侧结构性改革要同步推进,因为社会总资本运动的顺利进行需要社会资本保持合理的比例和结构,如果生产部类和生活部类的比例和结构失衡,社会总产品就不能顺利实现,就会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因此,要实现供给和需求的匹配,供给侧和需求侧结构性改革要同步推进,不能顾此失彼。
3.注重国际沟通,走开放发展之路。习近平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不会关闭”[17]。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当前,中国对外开放面临严峻的国际形势,特别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兴起,客观上会促进新的国际分工体系和世界经济格局的形成,但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的趋势不会改变,这就要求中国要坚定地推进对外开放。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有机结合起来,为实现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也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近些年,西方资本主义国内矛盾日益激化,孤立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的贸易摩擦日益加剧。事实上,以邻为壑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矛盾,也无助于世界经济增长。为此,一是要秉持相互尊重的态度,尊重不同国家的文明,尊重不同国家自主选择国家制度和发展道路的自由。二是以“一带一路”高质量建设为抓手,扩大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领域,建立互利合作共赢的长效合作机制,推动形成更加公正、更加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三是建设更加完备的开放型经济体系,重点推进文化、教育、金融、医疗等领域的有序开放,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四是坚持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发展理念,不断提升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规则制定权,为全球经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五是发挥互补优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与各国开展务实合作,与各国携手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