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网络统战工作的阻滞因素及其协同治理路径选择

2020-01-16 15:07孟庆莲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网络空间人士舆论

孟庆莲

(中共长沙市委党校,湖南 长沙 410004)

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坚持大统战工作格局,谋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1]”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网民已成为影响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群体力量,网络统战要凝聚一切可以凝聚的新网络阶层力量,构筑网上网下最大同心圆,形成“大统战”工作格局的网络基础。

一、习近平网络统一战线思想的独特功能价值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网络统战工作。2015 年5 月12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加强和改善对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的工作,建立经常性联系渠道,加强线上互动、线下沟通,让他们在净化网络空间、弘扬主旋律等方面展现正能量。”[2]2019 年11 月28 日,中央统战部、中央网信办在北京召开网络人士统战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了“网络人士”这一称号。网络人士具体概括为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联网为平台,从事经营管理、生产传播、技术研发、投融资等活动,具有舆论传播能力、内容生产能力、社会动员能力的人员。网络人士是伴随新媒体的发展而产生并成长起来的新的社会阶层,影响着中国的网络生态场,具有知识层次高、流动性强、思维活跃、影响面广等特点,其中党外人士占多数,是网络统战的主要对象。新时期以习近平网络统战思想为指导,把他们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充分发挥网络代表人士在舆论引导、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提高政治认同、弘扬主旋律正能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争取网络力量,巩固舆论阵地的需要

“知政失者在草野”,任何执政党的前途和命运都取决于人心向背,争取人心和凝聚力量是统一战线工作的目标。网络已经成为各种势力争夺的主阵地,各种敌对势力通过网络进行政治渗透,迷惑广大网民,凭借舆情事件散布谣言,攻击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根基,是当前网络统战工作面对的一大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互联网是当前宣传思想工作的主阵地,这个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这部分人我们不去团结,人家就会去拉拢。”[3]“这部分人”中关键少数就是网络人士,作为网络经营者和发声者,驾驭网络和动员网络能力强,在网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影响着网络舆论生态场。因此,要充分发挥网络人士在中国网络生态场中的积极作用,通过网络统战工作,拉拢和团结网络人士,争取更多的网络统战力量,巩固网络舆论阵地,做到“网上网下要同心聚力、齐抓共管,形成共同防范社会风险、共同构筑同心圆的良好局面”[4]。

(二)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中吸引力的需要

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5]在新媒体时代,网络意识形态的博弈不可避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发起的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斗争已经呈现白热化的状态,利用网络新媒体宣扬西方的普世价值,意识形态淡化论、意识形态多元化论等思想充斥在网络空间中,披着华丽外衣迷惑中国青少年网民,试图“利用年轻网民扳倒中国”,利用网络进行价值观渗透,冲击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指导地位,威胁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因此,要认清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严峻形势,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落实网络统战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揭露西方意识形态的本质及西方政治文化渗透的阴谋,“牢牢把握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和舆论主导权,抢占意识形态斗争的制高点,既要给网络人士搭建广阔的空间和平台,也要加强思想政治引领,使其成长为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吸引力的有力帮手,巩固统战舆论话语权,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6]。

(三)提高执政党在网络空间中政治认同的需要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政治认同是一种政治情感或政治态度,是人民群众在心理归属上对政治体系的肯定性反映”[7]。政治认同直接影响着国家政治安全和执政党执政稳定,很多国家和地区政局动荡发端于网络,通过网络空间发酵传播最后演化为现实动乱,跟网络空间政治认同低直接相关。当前中国正处于改革深水区,社会风险和政治风险双重叠加下,政府失效行为引发的政治舆情事件,在一些媒体和所谓“公知”的推波助澜下,上升为政治体制问题,由于聚光灯效应而产生政治次生舆情的“后真相”特点尤为突出,忽视客观事实,缺乏理性的情感宣泄与道德审判导致网络舆论失控,这是当前一些公共政治舆论事件的特点。因此,通过网络统战工作,“让网络人士传达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偏好,营造良好的公共政治舆论环境,使网络政治文明化、理性化、道德化,化解‘后真相’的舆论泡沫和政治泡沫”[8],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夯实党执政基础,在网络空间中最大限度凝聚政治共识,提高网民对国家政治制度和体系的认同。

二、新时期网络统战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阻滞因素

随着网络统战工作的推进,各地都取得了巨大进步,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和网络空间意识形态斗争的白热化,给新时期网络统战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网络统战还属于统战工作的新领域,没有现成经验可供学习借鉴,在探索和推动中存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一)线上统战与线下统战相分离

网络统战是互联网线上虚拟平台与线下统战工作实体有机融合,线上统战提供了统战新载体及便捷有效的协商方式,有利于广泛地收集社情民意,构筑了群众路线的新途径,能够最大限度的凝聚共识;线下统战为线上统战供给了人才、资金、技术、制度等保障资源,两者缺一不可。但在实际推动中却出现了线上统战和线下统战相分离,只重视其一,要么忽视对线下网络人士的联谊团结工作,要么忽视线上统战阵地建设。分析其阻滞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统战主体对网络统战的内涵、对象、手段等缺乏系统全面的认知,网络统战工作被简单化和形式化,单纯看成是部门网站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导致网络空间阵地萎缩,或是单纯的理解为通过网络做统战工作,并形成了路径依赖。二是受网络人士群体特征的影响,这一群体涉及面广,人员复杂变动大,行业新陈代谢快,与其他群体统战对象相比,需要投入更多人员、经费追踪联络,线下统战工作不好开展。三是受统战对象主观错误认识的影响,有的网络人士片面认为网络统战是束缚网络自由的一种手段和方式,在心理上和情绪上排斥参加线下统战联谊活动。四是受绩效考核制度的影响,线上统战工作的效果很难被量化。

(二)网络统战技术治理能力不高

网络统战治理能力不高,是当前网络统战工作面临的一大突出问题,网络统战治理能力包括网络统战的策略、技术、舆论引导技巧及媒介素养等多个方面。分析其阻滞因素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互联网大数据利用水平低,相关统战数据的在线更新、分析和共享不及时、不充分。二是忽视新媒体和网络意见领袖强大的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功能,与新媒体和网络意见领袖的互动平台少,网络宣传主阵地萎缩,阵地宣传的方式手段技术落后,仅仅停留在统战政策宣传的低水平。二是统战队伍舆论引导意识和能力弱化,在网络舆情事件中失声。三是人才引导体系有待进一步优化,统战人才队伍结构单一,高素质人才储备不足,现有统战人才队伍的政治、技术、舆论引导技巧及媒介素养不能适应当前网络统战工作的现实需要。四是网络统战工作没有跳出部门圈子和熟人圈子,未形成与宣传部、网信部、组织部、网络经营企业多部门的协调联动机制,不同层级间、地区间统战部门的信息壁垒依然存在,导致网络统战的平台资源有限,未跳出红色地带到灰色地带甚至黑色地带做新生代网络力量的转化统战工作。

3.网络统战工作体制机制滞后。当前网络统战的人才机制、舆论引导机制、绩效考评机制、激励机制、协同治理机制滞后,不能适应当前网络人士、新媒体和网络舆论生态的新变化新特点。分析其阻滞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网络统战工作缺乏相关法律环境的支持,当前网络统战工作有“大统战”和“网络强国”等理念指引,还需顶层制度框架上的设计和支持,有利于地方网络统战工作体制和机制的建立和推行。二是部分统战干部问题意识弱化,发现不了当前网络统战中存在的问题,满足于现状,导致制度创新需求不高,体制机制得不到及时的建立、修改和完善。三是协调各利益主体的能力不强,导致体制机制建立和推行中阻力重重,一些统战干部出现畏难心态和懒惰心理。四是存在党委政府不够重视统战工作,统战部门不够重视网络统战的情况,导致出现制度真空。

三、新时期网络统一战线工作的协同治理路径选择

新时期,我们应该从战略高度认识互联网与统战工作的关系,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统战资源,提高统战工作的科学化、专业化、社会化水平,实现统战工作的现代化治理。协同治理理论为统战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协同治理是指在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等社会主体,基于一定的共识和信任,合作治理社会公共事务,以追求最大化的治理效能,最终达到最大限度地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之目的[9]。我们可以从“目标协同、主体协同、制度协同”三个维度构建网络统战工作的路径。

(一)目标协同:系统提升治理主体对网络统战的认知

作为网络统战主体的政府、网络媒体、意见人士、社会组织等在网络空间中的目标不同,但在实现目标节点上存在一定的一致性。政府作为网络统战的主体及主导者,其目标是营造良好的网络空间环境,实现网络空间的公共利益,构建网上网下最大同心圆。网络媒体掌握大量的信息资源和舆论资源,具有想要获得更多的知名度和商业价值的主体利益。网络意见领袖作为影响网络舆论的重要力量,具有想要获得更多粉丝关注的主体利益。只有拥有良好的网络空间环境,“各主体才能够在网络空间中自由、平等地参与,才能够在网络空间中使得自身利益最大化”[10],这为实现目标协同提供了基础和条件。要实现目标协同,必须系统提升治理主体对网络统战的认知,做到线上统战和线下统战互为一体,这是新时期发挥其重要法宝功能作用的前提。一要坚持以“平等协商、合作治理”的原则。这是各主体相互协作的基础,有利于“营造参与方式自由、参与过程公平、参与秩序稳定以及舆论态度积极的网络空间氛围”[11]。二要增强现有党员干部维护统一战线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强化网络意识。三要加强对网络人士的思想政治引领。通过微信群、QQ 群、论坛贴吧等线上沟通渠道,加强网络人士之间及与政府的交流和互动;通过专题讲座、研讨会、茶话会等活动,组织网络人士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系统提升对网络统战内涵、对象、目标、功能的认知,激发网络人士等新的社会阶层参与网络统战工作的积极性。四要创造网络人士与职能部门面对面交流和表达自身利益诉求的机会。通过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和困难,帮助他们提升思想认识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主体协同:全面优化网络统战主体协同治理体系

随着网络信息源及传播网途径的变化,传统的垂直方式管控方式已经失效,网络统战主体由一元主体向多元主体转化,需激发各主体参与网络统战协同治理的积极性,通过加强主体间的交流、协调和合作,充分发挥资源和功能的互补性,构建政府、网络媒体、意见人士、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网状扁平式协同治理格局。一要增强统战人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和宣传水平。加强舆情的监测和预警,培养主动发声的意识与能力,借助新媒体形式做“意见领袖”,增强对公众讨论话题的敏感度。二要建立“互联网+统战”大数据信息共享平台。基于统战对象数量多、类别多、界别多等特点,统战部门与党委宣传部门、涉网部门、网络运营机构、组织、网信、政协、社会组织、重点新闻网站等合作,整合统战成员、日志、大事件等内容,使之转化为标准化在线大数据,并实现数据实时更新、加强数据分析和推进数据共享,系统打造共享的网络信息资源和平台,充分利用大数据治理效用,打造全新新媒体互动平台,打破纵向不同层级和横向地区间的资源和信息壁垒。三要发挥网络新媒体的统战优势。搭建以统战网站、官方微博、公众号为主的新媒体网络宣传主阵地,提高阵地宣传的质量和水平,邀请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和网络意见领袖,通过微博公众号或官方网站等新媒体与网民直接交流,扩大统战宣传的受力面,发出统战最强音。四要加强对“网络大V”的分类管理。学会巧用意见领袖主导舆论走向,对于善意建言要积极听取,拓宽参政议政渠道,对不法的意见领袖要依法处置,营造风清气朗的网络空间环境。五要发挥社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对相关统战社团的督导和监管。

(三)制度协同:着力完善网络统战工作制度体系

治理主体只有遵循相应的参与规则和制度,才能发挥出资源整合和行动整合的优势。因此,要着力完善网络统战制度体系建设,协调各方主体的利益关系,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统战制度转化为制度效能,确保统战制度绩效的不断提升。一要建立完善网络统战法治体系。如加快出台《关于开展网络统战工作的意见》、修订完善国务院《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中有关网络统战的内容,为网络统战工作提供坚实的法律支撑。二要完善网络统战协调联动机制。在网络统战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党委统一领导作用,党委统战部门牵头指导协调统战部门积极参与,同时加强同互联网相关机构、有关部门单位的协同配合,监测、过滤、审查、筛选和共享统战信息资源,以保持统战信息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正面导向性,实现网络统一战线力量的持续壮大,形成网络统战工作的合作治理效应。三要完善网络舆情处置机制。建立网络舆情信息申报制度、通报制度和反馈机制,利用微信、微博、网络论坛等载体,及时收集、整理和分析网络舆情信息,为党委统战部门快速处置各类矛盾提供信息支持。同时,推动社会各界代表人士、新社会阶层人士有序网络政治参与,引导他们理性、有序、合法参政议政,并及时将其意见建议纳入党委统战工作视野。四要建立网络统战激励机制。不仅要提高统战人员巩固现有爱国爱党人士阵营的积极性,还要激励统战人员跳出熟人圈子,敢于和善于做灰色地带甚至黑色地带的新生代高知群体、青年新媒体从业人员和网络意见人士的拉拢、转化和团结工作,扩大统战阵营,为新时期意识形态斗争备好统战火种。五要完善网络统战人才培育使用机制。坚持五湖四海引进、吸纳和选拔社会各领域优秀人才,加强人才储备,着力引进既懂新媒体又具备统战业务能力的复合型高端人才,系统提升现有统战人才队伍政治、媒介素养及团结联谊的水平和能力,努力锻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过硬、技术过硬、作风过硬的爱国统一战线工作人才队伍。

总之,网络统战工作要遵循网络空间治理主体多元性的特点,从加强多元主体合作共治和提高主体自治能力的角度去构建多元协同治理路径,在提高治理主体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功能和资源的互补,全面提高网络统战工作的协同治理效应。

猜你喜欢
网络空间人士舆论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现创新发展呈现崭新局面
“智慧谷”搭建海外人士创新创业“新”桥梁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发展趋势、挑战及组织策略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WHEELS IN MOTION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网络空间“云作战”模型及仿真分析研究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