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春雷
(安徽省社会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051)
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与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统一体,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重申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全会《决定》强调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完善支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履行职能方法,展现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1]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履行参政党职能最为核心的体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推进,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更加凸显其民主价值。当下应积极回应国家治理现代化对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现实需求,使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在新时代呈现新面貌、展现新作为。
现代国家治理的推进、民主政治的运作中,政党均居于主导地位。多党合作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中,执政党全面领导国家治理现代化,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把握方向,建构制度。民主党派作为亲密合作的友党,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和公共决策,参与国家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并就关系国计民生的一切重大政策、重要问题,考察调研,建言献策,是广开言路、广谋善策、广集智慧、广聚众力的民主路径。
保持稳定是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前提,“现代化过程往往会出现社会不稳定,常常伴随着社会风险。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和冲突容易积聚,并有可能在社会结构的薄弱环节释放出来,从而爆发社会危机。”[2]不稳定因素的存在是任何社会、政府难以避免的问题,化解、消除方法只有两种,一种是以强制性的铁腕手段来压服,一种是以民主的柔性方式来疏导、化解潜在的社会张力。显然,防止民意的山洪爆发,最好的方式是允许民意的细水长流。因此,防止简单问题复杂化、个别问题群体化、局部问题扩大化,宜疏不宜堵。畅通民情民意输入政治系统的渠道,通过公共政策利益相关方的交流、对话、沟通、协商,通过体制内的、合法可控的渠道表达、反映其意愿、诉求,使公共决策能最大程度地体现各参与方共识,最大程度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寻求国家良性善治、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积极路径,是既有效防止社会矛盾激化,又能保持社会生机活力的最佳选择。
中国超大社会治理的多维性复杂性,要求政治体系具备高度的政治整合功能。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八个民主党派参政的“一元核心,多元参与”的结构组织化吸纳各种同质的、异质的政治资源、利益诉求,并加以协调、平衡,进而动员整合社会力量。中国共产党9000多万党员、460万个基层组织,构成覆盖中国社会方方面面、囊括中国社会各行各业、深入中国社会每个角落的组织网络;民主党派也存在着规模相对较小,但具备类似的完备的组织结构;多党合作的政党架构下还有无党派人士,共同构成中国社会各阶层群体民众政治参与的组织机制。民主党派同中国共产党是亲密合作、肝胆相照的友党,参加国家政权,这个政权也同样是民主党派自己的政权,其参政议政的全部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了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为了帮助中国共产党更民主、更科学的执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构成中国政治稳定的主导力量,八个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参政议政,则为那些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力量、社会精英,开辟了政治体系中的容纳渠道。前苏联一党制的实践证明,排除其他政党合法存在的后果是出现政治上的反对派,一党独裁导致党内民主严重被破坏,最终失去民心和政权。西方多党竞争政党制度在发展中国家的移植困境,又证明了这种政党间的恶性竞争、互相攻讦同样易造成种族、族群、阶层间的分裂,从而加剧原有的社会矛盾,埋下社会动荡的祸根。中国社会的矛盾、不满情绪通过多党合作的制度化渠道得以疏散、消解,就避免因积累爆发而危及政权,或因政治参与的膨胀压力超过政治体系的负载而造成危机,从而构成政治稳定的减压器、安全阀。
由于多元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和难以预期,国家治理的公共性、责任性增强,专业化难度大为增加。且中国是超14亿人口的巨型社会,船大调头难,国家重大决策、公共政策,牵一发而动全身,谋一域而涉全局,对决策的科学性、正确性要求空前提升。“做有益的事的权力,也是做有害的事的权力。”[3]历史证明,做大事的权力也隐含着犯大错误的可能,因此,民主也是一种纠错机制,“能使多数人在认识到原来的决定是错误的时候,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修正,使决策走向正确,走向科学。”[4]只有充分发扬民主,政府、社会、市场等多元主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密切互动、高度协同,才能避免决策权集中于少数人而出现的主观性、片面性。因此要着力营造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的政治生态,思想自主、言论自由的民主氛围,使民众敢于、乐于直抒胸臆、畅所欲言,才能真正做到博采众意、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尤其是决策者,要有听取建设性反对意见的胸襟和雅量。基于不同视角的不同观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才是全面的论证,才有更高的机率、更大的可能性,趋利避害、考虑周全、谋划长远。鼓励尊重不同意见建议的表达、协商、交流、探讨,谨慎考量,避免为片面的追求效率而简单采用少数服从多数的表决方式,因为真理的确有时候是掌握在少数清醒、理性的人手中。
提升国家治理决策的正确性、合理性,关键在于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监督当然不可或缺,以确保多党合作的正确方向。但当前更要强调的是,参政党对执政党的监督。“党外人士能够对我们党提供一种单靠党员所不容易提供的监督,能够发现我们工作中一些我们所没有发现的错误和缺点,能够对我们的工作做出有益的帮助。”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党外人士座谈时指出,“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虚心接受各民主党派监督。只有这样,中国共产党才能更好地领导人民、服务人民,才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强调要将党内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各级党组织应当支持民主党派履行监督职能,重视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提出的意见、批评、建议,完善知情、沟通、反馈、落实等机制。”[5]民主党派民主监督职能,一定程度是寓于参政议政职能的履行之中,民主党派的这两项基本职能,很难截然分开。比如一份政协提案,一份建言献策,既可能包含着对现状的批评监督,也包含着对今后如何改进完善的措施对策。这种体制内的异体监督,是基于民主基础上的政治监督。民主党派同执政党共同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不存在朝野之分,具有作为决策主体的平等性,通过机制化、程序化的互相监督,促进决策过程的民主化、科学化和决策结果的完善化。
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6]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题中应有之意,也理当成为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最基本的价值理念。“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的首要价值一样。”[7]市场经济的发展强调多元竞争、优胜劣汰,同时具有容易导致两极分化、利益对立的负面效应。在经济转型、体制转轨中,出现了阶层、群体间收入差距悬殊、资源占有不公、发展机会不平等、阶层流动不通畅等社会问题。维护实现社会公正,是政权合法性、合理性的价值尺度和道义基础,国家治理必须保证改革发展的成果为社会各阶层普遍受惠,而不是被少数强势阶层、特权集团所独享。公共政策的制定应以促进社会公平为原则,需要在国家主导下,将各阶层、群体的利益诉求表达充分纳入政治体系、决策体制内来平衡、考量,并以民主公正的协调机制来配置多元社会的经济资源、文化资源、组织资源。打破强势精英集团的利益结盟,部门、地域利益藩篱的固化和阶层之间的壁垒,保障社会各阶层、群体民众在国家治理中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从而防止出现治理的部门化、碎片化、分块化,有效整合各界资源,凝聚多方力量,使国家、市场、社会、民众的多方互动进入科学规范、运行有序的制度化轨道。
政党代表特定阶级、阶层的利益,但政党制度必须具有协调整合各阶级、阶层、社会整体利益的功能。中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结构,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方式,决定了各阶级、阶层、群体在共同利益一致基础上存在具体利益诉求的差异和矛盾。在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框架下,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民主党派则联系、代表部分阶层群体的具体利益、特殊利益。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相对于执政党,地位相对超脱,更便于作为普通民众的代言人,为其利益鼓与呼。通过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反映、代表所联系民众的利益诉求,协助执政党党委政府协调部分与整体的利益关系,开展政治协商,协调政党间的差异和矛盾,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统筹兼顾不同阶层、群体的利益,民主党派所联系的社会基础、社会群体、社会力量,因此被有效整合。民主党派成员绝大多数是科教文卫界的专家学者,在专业领域颇有造诣和建树,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心,对政府公共政策通过专业性、技术性的论证、咨询、政策评估,更能够提出具有前瞻性的合理化建议,使其体现社会公平公正。
尊重民意、汇聚民智、凝聚民力、改善民生是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追求和实践路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理念原则、功能优势与此高度契合。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立体图景已经全方位展开,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现实需求相呼应,民主党派应以更为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国家治理进程,在参政议政的丰富实践中锻炼能力,提升水平。
一是优化参政议政的政治生态。推进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职能的充分发挥,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党委政府支持认同的力度。诚如邓小平同志所言,“在国家政治生活和各项事业中,由于中国共产党居于领导的地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工作做得好坏,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同时,由于我们党的执政党的地位,我们的一些同志很容易沾染上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和宗派主义的习气。因此,对于我们党来说,更加需要听取来自各个方面包括各民主党派的不同意见,需要接受各个方面的批评和监督,以利于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克服缺点,减少错误。”[8]各级党委政府深刻理解、真心认同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价值、意义,才能增进与民主党派协商的主动性、积极性,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政治氛围,主动披露决策的相关信息,以切实有效的机制措施保证民主党派的知情权、参政权。“一个国家的力量在于群众的觉悟,只有当群众知道一切,能判断一切,并自觉地从事一切的时候,国家才有力量。”[9]“履行程序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是有一些‘麻烦’,但它是民主权利的体现,履行程序也是集思广益的过程,添了一些小‘麻烦’,以减少决策失误导致的大‘麻烦’。”[10]
二是增强参政议政的责任意识。政治参与意识的增强是激发民主党派成员参政议政积极性、主动性的关键,因此,增强参政议政的责任意识是提升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的前提基础。新时代民主党派成员年轻化趋势明显,加入党派组织的新成员增多,有的对民主党派的历史传统、组织结构、参政党职责与权利缺乏深入了解。应依托各级社会主义学院加大教育培训的力度,使其深刻理解认同参政党的地位作用及参政议政的价值意义。党派成员中不乏知名专家学者,社会联系广泛,具有相当的社会影响力,对党委政府亟待解决、民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有独特的专家视角,能够较充分地反映社会各阶层的意愿、诉求,是执政党之外重要的社情民意渠道。在国家治理决策日益精细化、专业化的现代社会,民主党派作为“思想库”“智囊团”,专业特长和超脱视角参政议政,对于提升决策的科学性、针对性、可行性大有裨益。身为参政党成员,就必须挑起两副担子,本职工作以外,参政议政不是有没有兴趣的问题,而是作为党派成员的职责所在,是其党性的体现,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应主动加强自身政治素养和方方面面参政议政的知识储备,积极参与参政议政的考察调研等活动,在参政议政实践中学习、锻炼、提升参政议政的能力水平。
三是厚植参政议政的民众基础。新时代中国改革发展进入新常态,内部环境面临着“所有制形式更加多样,社会阶层更加多样,社会思想观念更加多样。”在这种社会生态下,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力度、强度也面临着升级换代的现实需求。隔靴搔痒、人云亦云、敷衍了事、随声附和、齐唱赞歌式的参政议政,显然缺乏实质性价值和意义。因此,参政议政要真正致力于发现问题、反馈问题、解决问题。上接天线是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优势,如何下接地气则需要知识分子精英走出“象牙塔”,拿出“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诚意,“子入太庙每事问”的虚心。转型中的中国问题纷繁复杂,千姿百态,“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敏锐地捕捉到社会、经济、政治等存在的问题症结所在,要依托广大民主党派成员的力量。每位成员都有自己的朋友圈、社交网,深入民间,深入社会,深入民众,从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中汲取参政议政的鲜活素材、源头活水。作为政党不能混同于一般民众和团体,应有更高层次的政治自觉和政治清明、政治理性。透过鱼龙混杂的社会现象,要善于抓住本质,分清主次,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放眼全局,着眼重点、难点、热点专题调研,精耕细作,理清问题来龙去脉,精准施策,合力攻坚,提出破解的良策、善策,妙招、高招。
四是增进参政议政的信心勇气。要以发展的眼光客观对待参政议政中的一些挫折和困难,问题必然与发展相伴,旧的问题解决,新的问题又会产生,要多些理解,少些抱怨,多些理性,少些浮躁,要看到民主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任何问题的被认识、被解决,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囿于知识结构、经验阅历、性格偏好等多方面因素,基于不同的阶层、境遇、利益诉求、价值取向,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看法,可能会大相径庭。一些颇具前瞻性的建议,或由于当时情境的条件所限,或由于主管部门的利益纠葛,或由于部分民众的短视浅见,可能并不为大多数人所理解认同。比如2008年福建省政协委员便提出“关于设立海峡两岸(平潭岛)经贸合作实验区的建议”,被当时某些政府部门回应为“异想天开”,[11]后来实验区的蓬勃发展充分证明了该提案具有极大的实践价值和前瞻性。“苟利天下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建言献策得不到理解、认同时,需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百折不挠、砥砺前行的勇气。只要抱定“长风破浪会有时”的信心,终会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