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彩云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6)
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科学态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在批判中继承,在继承下弘扬,在弘扬中创新,党的历史是一部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传承传统文化经验的基础上,站在文明交流互鉴、文化未来发展的高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地位、价值作了创新阐释,夯实了文化内涵和根基,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纲领和指南。在党史视野下对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再认识,既是对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历程中科学、理性、客观地对待、评价和吸收传统文化的再认识,也是时代坐标下深刻把握中华民族精神命脉和文化基因、做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清楚”的再认识,更是着眼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为世界文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彰显文化魅力的再认识。
五千年中华大地上,各民族文字、语言、习俗交流碰撞、繁衍生息成多元一体、一以贯之的中华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对待传统文化上有过不同的方式和态度,总体来看是以科学的眼光鉴别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在批判地利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按照马列主义理论指导创造性形成红色革命文化,面对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思想文化的冲击坚定地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早期中国共产党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研究中,有诸多不同的观点和声音,一种“彻底反传统”说认为,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以来不是民族主义式的颂扬传统文化,而是更倾向于根除旧中国的传统;另一种“曲折过程”说提出,中国共产党对待传统文化态度不定,从最初的否定、抗战期间的肯定,再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重又否定,是一个曲折的过程。这些说法不够全面和客观。对于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是以科学严谨的态度进行传承和弘扬的,主要以两种方式处理与传统文化的关系。第一,对传统文化中的封建旧礼教、旧思想等糟粕部分的抨击。建党早期,特别是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时期,陈独秀、李大钊曾猛烈抨击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文化,但是仅限于封建糟粕,并不是全盘否定,重点是反对封建迷信、思想、习俗等,此外,对于儒家文化他们认为只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不能完全代表传统文化。“三教九流,儒居其一耳”,“儒学孔学,只是中国旧学中的一部分,而非其全体。”[1]第二,对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给予充分肯定和赞赏。中共早期领导人深受中华传统文化滋润,本身就具备深厚的国学功底,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认识和把握。他们认为诸子百家中有许多于国于家的思想观点,是我国的国粹,传播教授传统文化能够助推国家文化的自由发展,“俾诸子百家之说,医药卜筮术,均有教授之自由,以助进国家之文化。”[2]“墨氏兼爱,庄子在有,许行并耕,此三者诚人类最高之理想,而吾国之国粹也。”[3]构建新民主主义文化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理性原则表明立场,尊重历史文化,“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予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遗产”[4],认为中国的新政治新经济新文化都是从古代发展而来的,长期的封建社会创造了古代文明,不能割裂历史,而要“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5]
这是一个选择性利用、融合式创新的过程,革命领袖毛泽东传承了一种经世致用的文化观点,创造性地运用传统文化。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者的身份传播马列主义思想,同时积极探索如何结合中国具体实际来传播这一发端于西方的外来文化,其中就包括结合优秀传统文化,用中国语言、文化习惯进行更新和改造,赋予了传统文化以革命新形式和新内容。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形成了红色革命文化,比如以民歌、戏剧、诗词等方式宣传革命。毛泽东认为要“批判地利用”传统文化,“我们应当善于进行分析,应当批判地利用封建主义的文化,而不能不批判地加以利用。”[6]“尊重历史的辩证的发展,而不是颂古非今,不是赞扬任何封建的毒素。”[7]必须要将统治阶级的腐朽的东西与具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优秀人民文化区别开来,“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8]对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人要结合马列主义这一革命科学和中国历史、文化和革命实践来传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民族一切文化、思想、道德最优秀传统的继承者,把这一切优秀的传统看成和自己血肉相连的东西,而且将继续发扬光大。”[9]
改革开放以后,各种西方思潮和文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涌入国门,在“民主”“自由”“人权”的包装旗号下迅速得到很多人的推崇,甚至出现主张抛弃传统思想文化。对此,邓小平始终高度警觉,他认为“开放政策是有风险的,会带来一些资本主义的腐朽东西”,[10]既要大胆学习西方文化思想中的先进成果,也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分析鉴别资本主义文化的糟粕,不能因为盲目推崇造成混乱,更不能容忍资产阶级没落文化腐蚀青年。邓小平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对于文化建设“要在全党和全国范围内有领导、有计划地大力提倡社会主义道德风尚。”[11]特别是要继承和发展“艰苦奋斗”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爱国主义传统,“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12]新时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也是马列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家和万事兴,国和享太平”“和而不同”,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倡导的“中和”“天人合一”“兼相爱、交相利”“先和而造大事”等主张,这都是中华文化历来把和谐作为核心价值理念的反映和生动写照。这是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浪潮当中,在西方思想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交流碰撞当中进一步强调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和谐共生、相互包容等思想观念,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和姿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从不同视角论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揭示其时代价值是以文化人、理政、筑梦、立身,要求“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13]
从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开始到明清理学,从宗教、建筑、饮食、服饰到艺术、文学,从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原文化到多民族文化的交融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川流不息,内容形式丰富多样,物质精神相互转换,极具生命力和影响力。从历史的维度来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新中国成立7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走出来的,也“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统中走出来的”,[14]充分肯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沃土,既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也在中国共产党近现代发展历程中具有广泛的现实基础。“治理国家和社会,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过的很多事情也都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15]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方法有鉴别的对待中华传统文化,也要有扬弃的继承,“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成为糟粕性的东西。”[16]不加鉴别地照搬照用,厚古薄今的随意否定都不是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必须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方法来对待传统文化,必须科学分析、辩证对待、合理取舍、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17]
传统文化是植根于内在的精神,用百家思想、经史子集来诠释施政思路,对古典诗词、谚语俚语的信手拈来,这是我们经常看到、听到的关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风格,他用“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强调密切联系群众,以“不日新者必日退”强调创新驱动,以“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强调改革开放,以“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强调理想信念……正因为发自内心地欣赏和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千年哲理和群众智慧,他才会具备如此深厚的文化素养和知识储备。习近平认为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18],而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19]在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强调中华传统文化是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而“这些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20]这是数千年以来中华民族经历各种艰难曲折仍然能够屹立于世界之林,能够产生并传承历史悠久、深远影响的中华文明的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理念和文化气质。要挖掘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思想精华,紧密结合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根据时代发展需要进行系统研究、阐发,做到以古鉴今。重点是“‘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1],推动中华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结合,吸收世界文明成果,增强影响力和感召力,形成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人类四大文明中唯有中华文明创造了生生不息并绵延壮大的发展奇迹,之所以保持数千年从未中断,习近平总结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着重要作用和价值,“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对形成和维护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对形成和巩固中国多民族和合一体的大家庭,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对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促进中国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平衡,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2]不仅是在维系民族凝聚力上产生了重要价值,从人民群众学习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习近平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23]如《论语》《尚书》《左传》中关于“执事敬”“业广惟勤”“民生在勤”的论述强调敬业和勤劳的作用意义,指导人民努力学习和工作。而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格局不断变化,思想文明交流交锋交融更加频繁的新时代,中华传统文化在坚定文化根基、增强自立自信和提升文化软实力、构架话语权上具有突出作用和优势,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时代活力的稳定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24]所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营养,而24字的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对孝道文化、爱国主义、奉献精神的升华,成为中国人民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追求。习近平还强调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借鉴了传统文化智慧,是历史文化传承渐进式发展、内生性演化的结果,很多治世能臣、历史典籍的文明成果为当代国家治理现代化既提供了精神支撑也提供了解决思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能缺少对传统文化的研究,正如习近平所言,“马克思主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变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而中国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文化载体和精神营养。”[25]
习近平提出“实践中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26]新时代,我们既面临着如何承上启下重新认识和定位文化传统的问题,也面临着如何继往开来发挥传统文化价值的问题,特别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思考未来方向。我们应继续坚持中国共产党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以习近平传统文化观为指导,夯实文化底蕴、发挥文化力量,在世界舞台上展示中华文化的品位和魅力。
马克思主义对于人民创造历史和文化的阐释认为,不同地域、国家、民族的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需要特定的时空条件,“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27]中华传统文化有重民本、崇仁爱、求大同的思想智慧和话语体系,构成独特的文化基因,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道路选择上都充分尊重传统文化基因并运用到具体实践,无论是建党初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还是新中国成立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发生发展过程、指导思想要义、内容体系构建,都深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丰富完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握经济新常态,创新发展理念,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健全和完善了一整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器物制度层面、治国理政战略都深深烙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印记,重点推崇民本、和合、包容、进取的文化理念,文化自信成为道路、理论、制度自信的基础,这是在历代中共领导人带领中国人民在历史实践和接力探索中形成的。毛泽东曾深刻指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不应当割断历史,现在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中国道路的选择史,也是对传统文化的自我反思和重新认知的历史。习近平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对于传承、发展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使命,认为中国共产党经历了对传统文化的怀疑、否定、反思,“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28]当代世界,文化软实力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在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程度上至关重要,文化与政治、经济的交融渗透趋势更加明显,中国在国际社会地位作用的提升需要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展示。为实现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习近平特别强调独一无二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突出优势和自信源泉,要“切实把我们自身的文化建设搞好”[29]“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30]此外,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创新、传承的关键,“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1]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的思维方式、精神世界、价值体系已经成为民族的文化基因,主导着中国人的日常行为、造就了文化品格,维系了中国社会的基本秩序。放眼世界,习近平认识到传统文化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文化有其发展的历史周期,他强调要在不同文化发展交流的比较视野中揭示中华传统文化的优势特征。中华文化在人类历史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并为人类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但是在现代化进程中,西方国家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并取得经济优势后,也在全世界范围内争夺了文化优势和话语权,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兴起,西方思想观念的扩张东进带来了文化渗透,使中华传统文化曾经一度遭受质疑、批判甚至否定,传承和发展的路径受阻。然而全球化程度加深后带来的环境污染、恐怖主义威胁问题下文化局限与不足的显现,西方价值观念下包含的个人极端主义、享乐主义及意识形态渗透等负面影响和冲击让大家不得不重新审视西方文化自身的缺陷以及未来发展的走向与趋势。在文化发展周期的比较中,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的发展,在强大的经济发展质量与速度、政治体制力量与动力的支撑下,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再次登上历史舞台,为世界提供了中国道路、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经过历史洗涤,结合了先进理论和融入具体实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再一次被世界定位和认知,甚至成为许多国家效仿的对象。传统文化中诸多中国特色的凸显和在国际舞台的表现得益于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的高瞻远瞩和不懈努力。习近平深刻洞察了当今世界文明发展整体态势下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周期性规律,积极回应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利益关切,放眼全球来思考和推介中华文化,特别是主动介绍、宣传和推广中华文化的功能、优势、价值。如强调传统文化中的“和合”理念提出和深入阐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以“和而不同”的基本原则处理国际关系,以“协和万邦”的观念展示大国外交的传统与风范;坚持以正确义利观认识国家利益问题;提出“生态文明也是生产力”的理念保护生态环境等,既深刻把握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中西方文化融合的关键节点,也协调了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关系、国家利益与国际关系,从文化发展周期中对比凸显中华传统文化优势价值,为人类社会发展、合作提供重要思想文化资源。
在中国革命、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中,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地坚定传统文化的自觉与自信,提出强调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思想战略,如毛泽东的“古为今用、推陈出新”,邓小平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江泽民的“民族精神”内涵发展,胡锦涛的“保护民族性,体现时代性”等,使中华民族在走向先进、开放、现代的道路中始终拥有坚定文化自信,始终保持传统气质、民族底色和文化基因。如何在新时代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历史发展的时空坐标中坚定更高层次的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要求。首先,要从自身的历史和现实出发树立文化自觉。既能够认同和坚守自己的文化气质和基因,也能在走向世界舞台中保持文化特色和底气。习近平说“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朝着目标前进。”[32]我们要“记得住乡愁”,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出发,正确看待民族文化的历史地位和现实功能,认清所处的身份、命运和前途,明确未来发展的目标。其次,要赋予中华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今天的文化自信不是只考虑有和无的问题,而是要以新时代为条件和背景走向更高层次的自觉与自信。充分思考时代与国家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经济社会与文化繁衍同步发展的问题,民族文化与世界文明共建共享的问题,为“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33]加强传统文化的自我更新和自我反思、获得重新认知和思维建构,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第三,在世界历史的多元发展中推动基于文化差异的交流交往。正是因为文化的特性与差异才具有深入和持久文化交流的基础和动力,使世界文化更加丰富多彩。中国要树立开放、包容、友善、合作的国际形象不能缺少传统文化资源的共享。习近平呼吁各国加强合作,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协商解决全球化问题,鲜明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谓,则无不成也”思想理念,必将为传承发展传统文化、坚定更高层次的文化自信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