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红
(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哈尔滨 150080)
哈尔滨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实现社会变革中创造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体现出党领导哈尔滨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史。发展红色文化,丰富哈尔滨市文化名城特色内涵,全面提升哈尔滨文化实力,对于进一步增强哈尔滨市在东北地区的综合实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哈尔滨因地理区位优势,最早受俄国革命的影响,是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并在东北最早建立了党的组织。哈尔滨也因此成为无产阶级革命家、活动家以及来华进行革命活动的共产国际使者、中国知识分子赴俄追求真理红色之路上的枢纽和中转站。“瞿秋白、张太雷、陈独秀、李大钊、周恩来、刘少奇等都在哈尔滨留下了光辉的革命足迹”[1]。九一八事变后,哈尔滨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斗争的指挥中心,是抗联进行抗日斗争的主要活动地。在东北抗日联军11个军中,有9个军在哈尔滨地区进行过战斗,走出了赵一曼、赵尚志、李兆麟、张甲洲等抗日英雄,孕育并形成了彪炳史册的东北抗联精神。为了纪念和缅怀英烈,哈尔滨市有四条街道是以抗联英雄命名的,即一曼街、靖宇街、尚志大街、兆麟街。还有四座公园同样以英雄名字命名,即兆麟公园、 尚志公园、靖宇公园和一曼公园。这些被冠以英雄之名的街路、公园,承载着哈尔滨人民对抗联英雄的怀念和对红色精神的传承。解放战争时期,哈尔滨是全国最早获得解放的大城市。作为东北人民解放战争的总后方,哈尔滨在全力支援前线中做出极大贡献,并为城市政权建设提供了范例,元宝村成为“中国土改文化第一村”。“一五计划”时期,作为国家重点建设城市之一,“三大动力”和“十大军工”的建设,奠定了城市工业化基础并创造了辉煌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涌现出很多代表着哈尔滨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的先进人物。总之,恢宏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为哈尔滨留下了既有址可寻又有物可看,既有史可讲又有事可说的深厚红色文化资源,形成了哈尔滨丰厚的文化底蕴。“据哈尔滨市党史研究室编写的《哈尔滨红色遗址》一书记载, 哈尔滨市红色遗址共计185处”[2],这百余处革命遗址历史地见证了哈尔滨的革命发展史,承载着哈尔滨的红色文化,为增强哈尔滨红色文化感染力、影响力提供了最有利的物质基础。
一是红色文化人才队伍在不断充实。按照文化人才培养工程要求,多年来,哈尔滨制定并实施了多项关于人才队伍建设相关政策, 着力培养文化人才和领军人物,文化人才队伍在不断壮大,红色人才队伍也不断得到充实。特别是出台《关于进一步吸引培养人才支持重点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哈尔滨英才集聚计划实施方案》《哈尔滨市关于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实施意见》等政策,为多渠道引进优秀文化人才提供了保障。社会科学研究机构、高校、文物文博单位乃至民间文化学会的文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人才队伍结构在不断调整中渐趋合理,红色文化科研人才队伍逐渐成熟起来。
二是红色文化研究机构力量不断加强。2011年,哈尔滨学院城市文化研究所成立,研究所以哈尔滨城市文化和资源环境为研究方向,为城市文化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咨询;2016年,哈尔滨学院东北抗联文化研习社成立。作为“红色文化研习学生社团,该社团致力于研习东北抗联历史,传承抗联精神,钻研设计红色文化教育载体”[3]。2017年,哈尔滨市委党校成立了哈尔滨东北抗联精神研究会。研究会以开展哈尔滨抗联精神、事迹的挖掘、理论研究以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为宗旨,成为哈尔滨市深度研究红色文化的保护、利用和宣传的新阵地,为研究、宣传哈尔滨红色文化注入了活力,增添了新的力量。此外,还有各类学会、研究室、研究会、协会等科研组织,在坚守哈尔滨市红色文化研究主阵地的实践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三是高层次的科研成果和文艺作品不断涌现。哈尔滨市委党校的《东北抗联遗存区域保护利用一体化问题研究》(19BDJ076),获得2018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立项,《东北抗联精神的政治伦理价值研究》(17DJD158),获得2017年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立项;哈尔滨学院的《黑龙江省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路径分析》,荣获2019年度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课题立项。市党史研究室还组织专家学者编写了《哈尔滨红色遗址》《中国共产党哈尔滨历史》《刘少奇与哈尔滨》《哈尔滨改革开放四十年》《哈尔滨市老领导传略:铁骨丹心——王化成传略、岁月如歌》等几十部理论研究书籍。此外,有关部门还积极组织开展以哈尔滨革命建设历史实践中创造优秀人物事迹、特色精神为内容的红色文化学术研讨会,探索理论研究成果应用性转化的路径,以期扩大红色文化资源的释放效应和社会影响。纪念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第三届中国创意剧本高端研讨会上,哈尔滨参选的红色经典系列影视剧本《赵尚志》,荣获“2019年度中国创意剧本提名奖”,以左翼作家金剑啸事迹为主线的电影《金剑啸》,入围第三届中国创意剧本高级研讨会,并荣获创意奖。这些作品主题健康,反映了当年活跃在哈尔滨的抗日英雄们的斗争历史。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对文化建设重视的程度在加强,制定了《哈尔滨市文化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哈尔滨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的实施意见》《哈尔滨市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等文件,从更高层面有效整合全市文化资源。在文化的保护方面,出台《哈尔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1—2020)》,“确定了3个历史城区、13个历史文化街区、9个历史文化风貌区、18处历史性绿地环境保护区、415处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和保护措施”[4]。出台了《哈尔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依法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十二五’期间,哈尔滨市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城市文化品位显著提升,提前一年完成既定目标”[5]。在红色文化的保护开发方面,创新思维,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和融媒体传播技术,创新文化产品,助力文化产业质的飞跃。创新产文化业模式,把红色文化纳入哈尔滨文化名城建设内涵中,提出“文化+经济”“文化+产业”“文化+休闲”“文化+科技”发展新模式,并以“文化+红色旅游”为突破口,打造哈尔滨红色文化名片,带动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从总体上说,哈尔滨市红色文化资源独特、积淀深厚,与周边其他地市相比,优势相对突出,在传承与发展方面也取得了较大进步,但哈尔滨红色文化知名度并不高,红色文化的影响力也很弱,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与做得比较好的地区存在明显的差距。从对有关部门调研情况的分析来看,制约哈尔滨市红色文化影响力提升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就是一级政府对当地文化事业的发展方向、发展模式以及措施、效果的总体设计和规划,具有思维导向和目标导向的作用。
继“2017年2月23日,《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正式出台。201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之后[6],《哈尔滨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也已制定颁布(以下简称《规划》)。然而查看哈尔滨市的文化发展《规划》,我们会发现,红色元素在城市文化发展定位中比重较小(《规划》规定,哈尔滨城市文化发展定位:国际冰雪文化体验胜地、国际音乐名城、东北亚时尚文化之都、国家对外贸易文化基地、东北文化健康养生目的地)。在文化产业规划方面,红色文化仅体现于局部地区的红色旅游之一隅,并没有在布局、政策扶持、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方向性规划。
哈尔滨市“共确定遗址208处,其中革命遗址171处、其他类遗址37处”[7]。这些遗址“其中坐落在道里区的有37处、道外区有20处、南岗区有19处;地处哈尔滨地区的依兰17处、宾县15处、尚志14处、通河11处”[2]。虽然说资源丰富、文化厚重,但每个区域在红色文化保护利用宣传上,更多的是局限于对本地区宣传,强调地域的特色,并且多在“争第一、争中心、争源流、争起点”[8]等方面做文章,缺乏区域性合作,宣传只是简单地重复。侧重地域红色文化的研究保护利用宣传,其优势是可以更深入地挖掘本地的红色文化内容,弊端则是力量有限,尤其是如果缺乏相互交流,造成红色文化研究、传播的深度、广度受限且碎片化,影响红色文化宣传主题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并且对红色文化的时代性的挖掘深度不够。
红色文化研究保护利用宣传的地域性割裂和缺乏区域性协作、合作,不利于红色资源的有效整合,有碍红色文化共享,不利于打造红色文化品牌,展示哈尔滨魅力。如东北抗联密营,是东北抗联在深山野林里建立的秘密宿营地,在哈尔滨市的木兰、通河、依兰、五常等地都有分布。作为一种形式特殊、最能体现东北抗联在极端恶劣的环境和条件下抵抗日本侵略者壮举的红色文化遗址,目前,受地域管辖的影响,对抗联密营的保护开发利用没有形成合力,密营无法得到有效保护,多数都已坍塌,只有部分房基尚存,开发利用的社会效果不突出,很多人甚至不知道抗联密营文化为何物,不能产生应有的社会影响。
哈尔滨市是接受马列主义,建立党的组织最早的地区之一,又是东北抗战指挥中心和东北解放最早的城市,曾涌现出大量的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黑龙江省老区建设促进会对全省红色遗址调研结果显示,哈尔滨的革命遗址非常丰富,“抗战纪念设施及遗址达150余处,其中哈尔滨市区占50余处,全市红色遗址遗迹 56 处,开发利用的仅有 28 处 ;牺牲的知名抗战人物 35 人,建立纪念标志的仅 11 个”[9]。在市区,由于缺乏有效保护和管理,有的革命遗址被拆除,“据统计,无明显标志或已被拆除的革命遗址达45处”[10]。有的则长期放置没有对外开放,如周恩来早期在哈尔滨居住地、陈潭秋被捕地。有的革命遗址虽记录在册,但原址已为他用,只立起一块牌子,注明曾经的出处,如赵一曼被捕后的疗养处旧址,现在是哈尔滨医大一院住院部的药库,曾经的中共六大代表秘密接送站,现在是哈尔滨画院,李兆麟将军遇难地的小楼在2000年被推掉改为广场,又盖起了商业大楼,李兆麟将军纪念馆是经多方呼吁,才设置在嘈杂商场内的一隅。不仅面积小,而且嘈杂环境与纪念馆的庄重肃穆非常不协调;有的虽在使用,但居于一隅,投入不足,设施老旧,文物缺乏保护,接待能力受限,如中共满洲省委机关旧址, 展馆一次仅能容纳20多人参观,亟须增容扩建,而且老旧,与其历史地位和影响相去甚远。
红色文物是遗存的历史,是民族精神、革命历史和革命精神的见证,是铸就精神高地,扩大红色文化影响力的物质基础。保护红色文物,是为了让历史看起来更真切、更生动,让后来的人们在凭吊历史的时候有所凭据、有所佐证。红色遗址的灭失损毁,无疑会影响到红色文化内容的完整性、丰富性。
毋庸置疑,红色精品力作对于扩大一个地区知名度的深度幅度的作用十分了得。当年《暴风骤雨》让尚志元宝屯成为全国土改文化的代表,《夜幕下的哈尔滨》让人们了解到日伪阴暗统治下,哈尔滨共产党人的抗争历史。一曲《太阳岛上》让哈尔滨成为年轻人心驰神往的浪漫之都。“文化品牌是一座城市的金字招牌,承载着一座城市的精神品格和理想追求,担当着为城市塑形铸魂的责任”[11],但目前哈尔滨不仅以文创产品为载体的红色文化作品不足,还缺乏反映自身红色文化并叫得响的文创精品。红色文化传播载体和渠道仍以文字印刷、影视宣传和“展览—参观—讲解”为主,虽然传播数量和次数都有所增加,但互动性不强,不善于利用新的传播载体和平台讲活用活红色文化,且存在专业性、细致度不足,不能充分满足群众对红色文化的多样化需求。
人才是发展主要驱动力。尽管哈尔滨人才培养工程实施多年,文化人才队伍在不断加强,但文化人才问题依然存在。
一是文化产业人才匮乏。从表面上看,哈尔滨文化事业从业人员很多,2015年,哈尔滨文化事业从业人员2124人,中高级职称人员1170人,但从实际应用的角度看,文化产业人才特别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和综合型创作人才还比较缺乏。
二是文化人才流失,特别是高层次文化人才流失的问题依然严重。“小提琴家金丽, 青年指挥家陈光辉,男高音歌唱家胡乃君,哈尔滨话剧院梅花奖获得者张志中,著名油画家、市画院副院长郑艺,著名作家鲍十等。这些文艺骨干的流失对该市文艺精品的生产受到了很大损失影响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12]。
三是文化管理人才紧缺。既缺乏“文化修养高、创新能力强、懂经营、善管理的文化产业管理干部”,也缺乏“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文化创意、包装、营销人才和复合型文化经营管理人才”[13]。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贯彻哈尔滨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强调的文化兴市的理念,增强城市文化魅力,需要在统筹文化发展战略、促进红色文化产业发展、塑造红色文化品牌、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渠道、搭建人才发展平台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
红色文化的发展与政府的文化政策导向、文化发展规划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针对哈尔滨市的“十三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红色元素不足的问题,应抓住资源特色和优势,把“红色”元素补充到城市文化定位、产业布局、政策支持当中,并根据实际需要制定红色文化发展一体化规划,在原则、目标、任务、产业项目上给予政策上的指导和措施上的保障,以凸显哈尔滨作为“红色之路上的枢纽”“东北抗日斗争的指挥中心”“东北人民解放战争的总后方”“国家老工业基地”的历史地位和贡献,推进哈市红色文化研究、红色遗迹的挖掘、保护、宣传等各项工作深化。还要制定哈尔滨红色文化发展区域合作规划,为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开发进行区域协作提供指导,让各地在合作中体现特色,在彰显特色中提升红色文化的魅力和影响力。同时注意加强总体规划与区域红色文化发展专项规划的衔接,确保总体发展规划要求的落实。通过红色文化规划的实施,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推动红色文化事业发展,提升哈尔滨红色文化的感召力、宣传舆论影响力、文化产业竞争力。
一是要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加大保护、探寻、抢救文化历史遗迹力度,不断拓展红色文化资源;打破市、区、县之间的行政界限,推动形成以哈尔滨市区及外围郊区为核心区的红色旅游与五条红色旅游带、八条红色旅游精品线、十二个重点红色旅游区联动发展态势。另外广集群智,搭建培养红色历史研究创新团队及研究平台,为打造红色文化新高地提供智力支持。
二是要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完善“抗联遗址觅踪游、革命先烈凭吊游、罪证遗址揭秘游、萧红故里寻访游、党组遗址考察游、土改文化体验游、红色丝绸之路游、革命先驱足迹游等8条红色旅游精品线”[14]。推出一批以红色旅游为主题,集观光、体验式、休闲于一体的复合型旅游产品和线路。把“一心、五带、八线、十二区”红色旅游,打造成综合性强、关联度高、带动面广的红色旅游产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动能。
三是要建设有影响的红色教育高地。“学习和借鉴井冈山、延安、西柏坡、遵义等全国典型红色教育培训基地的模式,设计出能够满足各级党员干部、各界人士红色培训或红色旅游系列体验路线,在实践体验中追寻红色记忆、追思红色历史,寻访英雄地、感悟民族魂,使我们的红色文化展现出生动丰富的感染力”[15]。
把红色“好声音”唱响唱好、把红色基因植入每个人的血脉,提升和扩大红色文化的影响力,除了运用好红色旅游、主题活动、文创作品、文艺演艺等传统载体,还要适应社会的发展,针对不同的群体,有效利用新媒体,吸引大众的注意力和兴趣,拉近人们与红色故事、红色历史的距离,增强红色文化传播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一是用活用好传统载体,激发社会公众对红色文化的兴趣。要突破“展览—参观—讲解”的静态红色教育模式,构建集现场教学、文艺表演、革命精神培训以及红色文化讲台、舞台和平台于一体的动态教育模式,增强互动性、生动感和吸引力。
二是运用新兴媒体,推动红色文化深扎土壤、根植于心。新的传播载体和平台与传统媒介相比,传播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广。我们可以制作反映哈尔滨红色历史、英烈故事的视频、微电影等,利用网络、手机、博客、微信、LED、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进行传播。重要的革命历史文物、革命遗址、红色旅游景点等实现数字化转化,让群众远程就能参访哈尔滨的红色遗迹,增强哈尔滨红色文化的引导力。
三是创新开展红色传播活动,使红色文化接地气聚人气。在红色旅游方面增加体验功能,设计多样的文化体验之旅,如重走抗联路、抗联密营体验游等,在参与中体验革命历史,实现红色文化的有效传承。在主题活动方面,用品读红色经典、开办红色文化讲习会、红色主题展等,代替过去的橱窗、图片、文物展示,把红色的历史、先烈的精神融入当下的生活,增加趣味性、生动性,在接受中认同,从而推动其广泛深入地传播。
文艺精品是最具文化影响力的载体。要争取再创造出像《太阳岛上》《夜幕下的哈尔滨》《暴风骤雨》那样让人一下就能联想到哈尔滨市的脍炙人口新作品,通过文艺精品,传播哈尔滨的威名。为此,要按照《中共哈尔滨市委关于加强文化名城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的“文化精品建设工程”的要求,“推出一批具有理论创新价值、决策参考价值、思想教育价值和文化积累价值的精品成果”[16],创作出具有本土文化特色,反映时代精神的创作叫好叫座的优秀文学艺术作品。“抓好反映哈尔滨市独特历史文化的《松花江上大型文学系列丛书》创作,更多地推出优秀社科图书,办好文学期刊”[17]、突出主旋律,“加快推出话剧、音乐剧、歌舞剧新剧目。提高广播影视节目质量,力争每年推出1—2部原创影视剧。加快《萧红》《浴火危城》《哈尔滨往事》《大铁路》《走进花园街》《大金王朝》等一批影视作品的创作、拍摄和播出。创作一批文艺理论、文艺评论和曲艺等方面优秀成果。以主流网站为平台,创作更多优秀的网络文化产品”[17]。借助品牌效应,反映哈尔滨市独特历史文化,时代精神、党的奋斗历程和光荣传统、优良作风,促进红色文化广泛传播。
红色文化项目建设、红色文化传播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撑。
一是要政策搭台招纳贤才。招纳来贤才,好的政策不可或缺。要通过政策上的特殊扶持,在人才的薪资、住房、职务和专业技术职称评聘以及创业和人才发展资金上提供优惠政策和方便适宜的环境。
二是要立足本地院校优势培养人才。哈尔滨的高校和研究机构中有相对较多的院系涉及文化的教研和培训。应该借本地高校学科优势,建立实训基地,培养自己所需文化人才。对参加实训的学生及实训基地给予一些优惠政策。同时,还要加强与外地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国外相关机构的合作,招纳视野宽阔的复合型文化人才。
三是要创造条件留住人才。把文化人才留住,除了给他们提供优惠的待遇以外,还要优化人才发展必需的软环境,如和谐的人文环境,要给予文化人才周到的关爱,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难题,关心他们的成长进步,探索建立人才创新创业的激励机制、落实文化人才专项经费、加大留住人才、引进人才的政策倾斜力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