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俊杰,查雨佳
(桂林理工大学 公共管理与传媒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回应性是现代政府与现代政党的基本特征。回应性是指政府及其公职人员及时回应社会需求,并采取有效行动满足公民需求的过程。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标志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正式形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为指导,在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上,认真思考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针对我国和世界目前所面临的生态环境以及与之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问题所提出的理论思想。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民之所盼,政之所向”[1],这就是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积极回应人民的需求,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是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国际、国内的环境以及相关问题做出的有效回应。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时间维度的回应,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间回应性。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2]。习近平总书记基于这一历史经验对我国过去产生的环境问题、目前社会的主要矛盾以及未来的永续发展等从生态文明的角度做出了深刻的回应。
1.对过去环境问题的回应。环境问题是环境对于人类福利产生的消极影响。环境问题的产生有自然因素的作用,如风力对岩石和土壤的侵蚀,导致土地沙化而不适宜种植作物;也有人为因素的作用,如工厂对大气和河流的污染,导致居住地的人民健康受损;也有二者的共同作用,如人类过度砍伐树木,导致水土流失,甚至形成泥石流。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的绝大多数环境问题都是人为因素作用的结果。面对人为的环境破坏,由于环境本身具有较强的自我恢复功能,环境问题的产生、形成往往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段。我们现在面临的环境问题都是过去的环境问题累积而成的。
自从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来,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一直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发展社会生产力成为我国各级政府的首要任务。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确立了检验改革开放得失成败的“三个有利于”标准,生产力被作为评价地方政府及其官员政绩的一个基础性标准,有时甚至是唯一的标准。在实践中,生产力标准往往被地方政府官员片面地理解为GDP数量标准,从而在地方政府的实际行为中出现了“GDP崇拜”“GDP至上”的做法,导致地方政府为了提升本地GDP而置本地的生态环境于不顾,例如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些地方政府通过实行“进厂审签”等非常规手段,阻挠所属环保部门正常行使职权;有的地方政府为了引进项目,提升本地的GDP,甚至要求所属环保部门现场批准不符合国家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3]。这些做法导致我国部分地方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成为影响我国部分地区乃至全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此前所产生的环境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进一步强化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政方针,并强调指出:“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4]344,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5]210,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2]。具体而言,就是要“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立有效约束开发行为和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6]。我国各级政府也将环境保护作为政府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并且建立了环境损害终身追究制度。这些措施的目的在于从根本上解决累积至今的环境问题,扭转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2.对目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回应。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重要特征在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客观上要求政府的各项工作都围绕其展开,都服务于提升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生态文明不仅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与人民美好生活的其他各个方面都直接相关。人民的美好生活是多维目标的系统集成,承载着人民对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多重领域的美好期许[8],美好生活包括充裕的物质条件、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丰富的精神食粮、良好的社会秩序和优美的生态环境[9]。从经济方面而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生产活动的基础,在被污染的环境中所生产出来的作物不仅无法食用,还会对人的身体造成伤害;从政治方面而言,“环境与冲突之间有着日益增长的联系”[10],良好的环境是良好政治秩序的前提,国家之间、民族之间、区域之间,甚至村与村之间的很多冲突都和环境恶化、环境权益密切相关,而良好的政治秩序是公民享受当家作主政治权利的基础;从社会的角度来看,环境变迁与社会嬗变之间存在互动关系,环境恶化与饥荒、群体性事件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文化的角度来看,生态环境变化也会导致文化变迁,环境恶化会导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丧失,导致内在的文化冲突以及人们价值观的颠覆。生态环境是“经济结构的本体论基础,是政治结构的间接前提,是文化结构的深厚源泉”[11],是社会结构的基石。离开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国家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社会结构都将失衡,因此,“共建美好生活以生态环境共生为前提”[12],为人民提供优良的环境和充分的环境基本公共服务是人民享有美好生活的基础。
然而,我国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是不平衡不充分的。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到改革开放,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题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主要内容是进行经济建设;从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六大,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题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主要内容是进行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从党的十六大到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题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主要内容是进行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政治建设;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开始,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内容则增加了社会建设;从党的十七大开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题转变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主要内容是进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由此可见,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存在重经济而轻环境保护、重发展速度轻发展质量的倾向,经济建设受到了充分的、一以贯之的重视。从党的十七大到党的十八大,我国虽然进行了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但是在实践中的重视程度还不够,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还没有理顺,使得实践中过于重视经济建设、重视GDP提升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同时也由于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周期性,使得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还是不平衡不充分的,使得我国的发展出现了经济发展速度高而环境破坏严重、人民群众满意度低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视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五位一体”,明确了五者之间的关系,“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更加具体的战略规划和部署,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落地问题”[13],其目的在于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以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4]70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他进一步要求全党“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7],这是对我国目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所做的积极回应,它内在地要求我国政府的各项政策要将生态环境保护、环境公共服务的供给作为重要的考虑内容。
3.对未来永续发展的回应。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是指中华民族基于自身所拥有的物质基础而一代一代地永远发展下去。这种物质基础来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力,而生态环境则通过作用于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成为物质基础的重要内容。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等三个要素。生态环境能够改变劳动者的劳动能力,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让劳动者保持强健的体魄,保持或提高其劳动能力,而恶劣的、被污染的生态环境则让人虚弱、生病,甚至危及人的生命,让劳动者难以保持、甚至丧失其劳动能力;生态环境能够改变劳动工具发挥作用的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产生正常的天气、气候、良好的自然地理形态,让生产工具有效地发挥作用,而恶劣的、被污染、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则产生极端的、非正常的天气、气候、自然地理形态,让现有的生产工具难以发挥作用,甚至丧失作用;生态环境能改变劳动对象的属性,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让生活其中的动植物健康地生存、成长,人可以通过劳动使之成为有用之物,而不良的、受污染、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则会对生长在其中的动植物产生污染或其他负面影响,人们无法有效使用。由此可见,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保护好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好生产力,保护好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好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然而,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态环境受到了极大的破坏,河流与湖泊、土壤与大气、草原与耕地、城市与农村都一定程度受到污染,有的甚至是不可逆转的污染、破坏。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对我国的劳动者和未来的劳动者的身体损害,如全国各地出现的351处“癌症村”[14]、全国约309万的癌症发病例数且有211万的死亡数(2013年)[15],此外还有因空气污染而产生的各类呼吸道疾病等,这些疾病让劳动者暂时或者永久地失去了劳动能力;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造成了全球气候变暖、地质灾害频发以及扬尘天气、雾霾天气等各类极端天气,使得部分地区的工厂、学校等单位不得不临时停工(停课)或半停工(停课),劳动工具不能正常地发挥其作用;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改变了我国相关地区劳动对象和劳动产品的属性,使之从有用之物变成有害之物,如土壤被污染则在其上种植的庄稼重金属超标、河流湖泊被污染则不能用于灌溉和饮用,被污染的农作物产品既不能被人食用,也不能直接喂养动物,更不能直接作为工业的原材料,为此人们不得不先除去其中的有害物质,然后用于工业或养殖业。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严重影响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力的质量,危及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正是认识到上述危害,习近平多次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16]。针对生态环境问题,他还指出,“生态环境方面欠的债迟还不如早还,早还早主动,否则没法向后人交待”[17],要“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5]212。党的十九大报告则进一步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7]。这是党中央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回应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是生态代际正义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体现。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空间维度的回应,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空间回应性。从空间的角度来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对区域、国家和全球不同空间层面的一系列问题做出的积极回应。
1.对区域矛盾的回应。区域矛盾是指我国各区域间因发展过于不均衡而引起的矛盾,是疆域较大国家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区域矛盾起源于区域间的资源禀赋差距,受国家发展战略、发展模式的影响,其根源在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非均衡发展战略[18]。适度的区域矛盾有利于促进区域间的良性竞争,但严重的区域矛盾会导致区域间的对立与冲突,整个国家发展失衡,甚至分裂。积极回应、有效地处理好区域矛盾,对于整个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区域矛盾在生态环境方面表现为污染物排放、环境保护成本分担、环境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的不均衡。污染物排放的不均衡与各地区早期的发展模式、发展成果有关,即东部发达地区早期通过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在向环境中排放大量污染物的同时,也取得了快速的经济发展速度,因而现在东部地区呼吁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时候,中西部地区的领导人还奉行“先污染、后治理”的思路。环境保护成本分担的不均衡主要是由于优质环境的正外部性,导致某地保护环境、周边地区都受益,在周边地区不愿意分担成本的情况下就没有人愿意保护环境。环境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均衡,是指在面对污染侵害的情况下,国家向各地公民提供的清洁饮用水、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等方面的公共服务。相关统计数据表明,我国东部地区集中供水的行政村数量比中部、西部地区高出27个百分点、城市供水设施的功能发挥率远远低于中西部地区,而在污水处理厂建设方面,东部地区省均92.8座,中部地区省均52.6座,而西部地区省均只有33座,东部地区是西部地区的近3倍,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场)的数量方面,东部地区省均有35.5座,中部地区省均有27.6座,而西部地区省均建设量有18.7座,东部省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的数量是西部地区的近2倍[19],这些数据说明我国政府向东部地区提供的环境基本公共服务数量远远高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
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区域矛盾的另外一种表现是中国城乡生态环境保护存在巨大差距。在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方面,从1998年到2007年,在我国每年的投资总额中大约有52%的资金直接用于城市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其余的资金基本上用于工业污染源治理和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而用于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的微乎其微;在环境卫生投资额方面,各地城市与农村差距平均为6—10倍;在环境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城市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差距平均为35—59倍,生活垃圾处理差距为7—17倍;在环境保护的主体方面,乡镇环境保护机构仅占全国环保机构总数的4%—15%,乡镇环境保护人员仅占全部环境保护人员的1%—4%,其中,东部、西部和中部乡镇环保机构与人员所占全部环保机构和人员的比例依次减小[20]。
生态环境方面的巨大区域差距不仅产生了严重的区域矛盾,还使得我国的环境保护投资总体绩效不高。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区域矛盾的严重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重点增加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4]522;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进一步指出要“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生产力布局优化……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构建连接东中西,贯通南北方的多中心、网络化、开放式的区域开发格局,不断缩小地区发展差距”[21]162。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7]。这些精神的目的在于通过提高中西部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而促进中西部地区进行环境保护的内在需求。
2.对国家战略目标的回应。国家战略目标是指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整个国家的发展方略所要达到的要求。国家战略目标的确定能够让所有国家机关和公民知道未来努力的方向,它是评价所有国家机关工作成绩的重要标准,是引导国家机关和公民行为的依据。
长期以来,国家战略目标中缺乏对于基本环境保障的内容,导致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及其他国家机关对于生态环境的忽视。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开始,我国确立了建设“先进的工业国”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三大,将国家战略目标确定为富强、民主和文明;党的十七大,国家战略目标则演变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直到党的十九大,则将国家战略目标优化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国家战略目标不断优化的过程,表明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问题认识的逐步深化,同时也表明“美丽”在党的十九大以前没有列入我国的国家战略目标,没有能引导我国各级政府充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进而导致我国生态环境保护被忽视。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7]。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美丽中国成为我国国家战略目标的内容之一。美丽中国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首要目标是拥有天蓝、地绿、水清的自然生态环境,根本目标是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生态福祉[22]。为此,我国将继续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构筑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回应这些具体举措。美丽中国国家战略的提出,反映了广大公民对于优美环境的期待,对于在本世纪中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
3.对全球竞争局势的回应。全球竞争是指世界各国主动或被动参与的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全球竞争力的结果对于世界各国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分析并积极应对全球竞争局势,是争取有利的全球竞争结果的重要内容。
我国国内的环境问题,因西方国家实行的绿色贸易壁垒而对我国参与全球竞争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将环境问题与国际贸易关联起来,使环境成为西方国家进行贸易保护的新形式,由此形成绿色贸易壁垒,巩固自己在全球竞争中的优势地位。绿色贸易壁垒的形式主要有绿色技术标准、绿色补贴与反补贴、绿色环境标志、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关税和市场准入、绿色卫生检疫制度、绿色贸易制裁等。这些措施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也都是以“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人类健康为借口的贸易保护主义新措施,它往往依据有关的环境标准和规定,要求某一产品不仅符合质量标准,而且要求该产品的生产使用及处置过程均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要求”[23]。西方发达国家设置上述贸易壁垒,对其他国家的产品设置障碍,限制其进口,以实现保护本国市场的目的。西方发达国家通过绿色贸易壁垒的方式干预全球竞争,对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出口市场、出口贸易增长的速度、出口成本和经济效益、国际贸易关系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24]。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4]628,并且认识到全球环境恶化加剧亟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因此对西方发达国家所采取的绿色贸易壁垒采取既斗争又合作的策略。一方面,坚决反对西方发达国家无理的环境要求;另一方面,积极参加各种环境组织,参与国际环境会议,力争制定有利于我国的环境标准、环保制度,为我国的商品在国际上争取更好的竞争环境。在此基础上,在国内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督促国内企业提高其环境保护的意识与能力,促进绿色生产,以提高我国各类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基于国际竞争局势而产生的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构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在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25]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要“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同时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建设 “清洁美丽的世界”[7]。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目前国际竞争局势和国际环境问题的有效回应。
时间与空间是一对矛盾统一体。一方面,时间和空间有着各自的内涵,同理,如上所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对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回应,有着不同的内涵;另一方面,时间与空间又是统一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间回应性和空间回应性也是统一的。这种统一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空回应性交织在一起。时间是在一定空间内的时间,空间也是在一定时间内的空间。离开时间谈空间,或者离开空间谈时间都是唯心的、片面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间回应性和空间回应性也是交织在一起的。从时间回应性的内部来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过去所累积的环境问题的回应、对目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回应和对中华民族未来永续发展的回应是相互联系、相互交织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对目前环境问题的思考及其在整体上所提倡的种种解决方案,既是对过去发展方式及其环境效果的反思,也是对目前社会主要矛盾从生态的角度所提出的解决之策,也奠定了中华民族未来永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强调指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5]272人类不仅仅是生活在现在的生态环境之中,还生活在由过去所衍生而来的环境之中,是由历史与现实、过去与现在交织的环境之中,而且我们目前的生态环境还将生成未来中华民族生存的环境。因此,回应环境问题,不能“短视”,“只考虑过去和眼前,只有把目光放到长远发展的角度,以永续发展的理念谋划当下、指导实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才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26]。
从空间回应性的内部来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区域矛盾、国家战略、全球竞争的回应也是交织在一起的。习近平同志为解决我国区域矛盾而在生态环境和环境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一系列思想既有利于缓和我国的区域矛盾,又有利于我国的“美丽”国家战略的实现,还能应对全球竞争中西方国家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把世界各国利益和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27]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不仅利益联系在一起,而且各个国家之间的重大事件、公共危机等也密切联系在一起,“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展开并日益深化的今天,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危机将迅速传导至其他国家和地区”[26]。由于生态环境问题的公共性,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问题、生态危机会更加迅速传导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具体区域内生态问题、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的回应,也是对其他地区、整个国家乃至于全球范围内问题的回应,这同时也表明对环境问题的回应要着眼于全国甚至全球。不同空间范围内的环境问题密切地交织在一起。
从时间回应性与空间回应性的关系来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都是针对具体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的环境、生态问题的回应。2014年4月,习近平在阐述新型中欧关系时表示:“中国和欧洲虽然远隔万里,但都生活在同一个时间、同一个空间之内,生活息息相关。”[5]282我国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参加了一系列国际生态环境方面的会议,加入了一系列国际环境组织,签署了一系列国际环境协议,这些举措让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与世界各国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中国政府在生态环境方面的举措不仅解决自己的生态环境问题,而且影响到西方国家对其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不仅影响到西方国家的现在,而且影响到西方国家的未来。
2.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空回应性统一于生态民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间回应性和空间回应性最终都统一到民生问题上,即它们的最终目的在于解决我国的民生问题。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28]。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直接影响到民众能不能在特定的时空中生存、能不能在特定的时空中健康地生活;直接决定着民众能不能从环境中获得优良的生活必需品;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民众能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这是民众获得基本的发展机会、发展能力的基础;环境权是人的基本权利之一,是一项基本人权[29],生态环境的好坏是民众的基本权益保护状况最直接的体现。由此可见,环境与民生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讲到“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21]164,在考察海南时讲到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讲话很好地回应了生态环境与民生之间的直接关系。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句话“已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的核心理念和根本宗旨”[30],也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与根本宗旨。面对我国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各类环境污染呈高发态势,已成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这样的状况,必须下大力气扭转”[21]164,在制定“十三五”规划时,有针对性地指出“扭转环境恶化、提高环境质量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是“十三五”时期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31],并发出号召:“全党同志都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5]208
上述分析表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从时间和空间维度对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所面临的问题进行的有效回应。这一回应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1.时空回应性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特征,该思想的时空回应性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新时代,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这一现实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通过认真的思考,提出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论断,形成了生态文明思想体系。因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对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回应,时空回应性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特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之一是“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包含生态文明建设,其基本方略之一在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本质上就是坚持生态文明建设,因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其时空回应性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2.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时空回应性是党和政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7]。为人民谋幸福,就要回应广大人民的需求;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就需要积极回应中华民族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新时代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我国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我国可持续发展在新时代面临的问题,因此,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时空回应性,是党和政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要内容。
3.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时空回应性是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的重要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32]。它内在地要求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没有自己的私利,“必须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着力解决当代中国的发展问题”[33]。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时空回应性,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回应我国过去产生的环境问题、目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未来的永续发展,回应我国的区域矛盾、国家战略以及全球竞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解决当代中国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为人民谋福利的直接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