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宇
(中山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州 510220)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1]我们党要在前进中不断总结经验,整装再出发,“要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以改革开放的眼光看待改革开放,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改革开放的时代性、体系性、全局性问题,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2]。追溯历史、着眼当下、展望未来,以改革开放回应中国何去何从、以改革开放推进中国繁荣富强、以改革开放使中国紧跟时代。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所遵循的根本原则。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来武装全党、指导工作、解决问题。追溯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我们总结了几十年搞社会主义的经验,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3]邓小平同志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将党的指导思想赋予最为鲜明的时代特征,揭示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任务——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一思想将社会主义建设这一重大命题引入国家与民族发展的宏伟蓝图之中,开启了改革开放创造伟大奇迹的征程。
马克思说:“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所有这些体系都是以本国过去的整个发展为基础的。”[4]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证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才能始终保证改革开放沿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顺利前行。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其伟大之处在于我们党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新中国的繁荣富强。坚持中国共产党这一坚强领导核心,是中华民族的命运所系。”[5]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们党在推进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使社会主义建设与民族发展呈现出崭新局面,也是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既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改革开放的科学方法论中最为鲜明的理论精髓。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证明了党的思想路线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一方面,这要归功于我们党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导下,不断丰富改革开放理论,例如,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加强顶层设计”,从改革“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到“不出现颠覆性错误”,从强调“定点、试验”到尽可能寻求“最大公约数”,从“拿事实说话”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等。这些新思想、新要求和新观点不仅展现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决策魅力与辩证智慧,还为进一步推进和深化改革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与政治保障。另一方面,还在于我们党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一以贯之,才使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快速推进,亦使得改革开放深入民心、深得民意。
总而言之,“改革路上,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共产党人在改革之初就“具有责任心和胆略,勇于研究生动的实际生活,研究现实的确切事实,研究新的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6]。只要我们党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能准确地把握改革脉络,清晰地标示发展方向,稳扎稳打、步步推进,必能将国家富强与民族复兴的伟业推进向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我们党必须勇于进行自我革命,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7]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深化改革的创新实践提供了政治保证。具体而言,一是抓学习,改作风。中央审议通过“八项规定”,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与制度化,在全党范围内开展党的教育工作。二是反腐败,敲警钟。强调“老虎”“苍蝇”一起打,坚决遏制腐败蔓延的势头。三是正党风,强党纪。党中央实施与执行了一系列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从“宽松软”到“严紧硬”,让加强党建不是空话,不是口号。四是重巡视,找病灶。党中央高度重视巡视工作,其强度、力度和效果前所未有。这对领导干部和党员形成了强有力的震慑,深得党心民意。
事实证明,我们党是中国发展的领路人,是中国人民的主心骨,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党保持了自我革命的优良传统,敢于拿起手术刀来革除自身的病症。中国共产党勇于以自我革命、自我革新带动社会革命,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依据,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具体实践,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地调整生产关系,完善经济体制和运作机制来适应生产力的稳步发展。中国的改革开放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1.把生产力作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尺
邓小平同志用“三个有利于”标准评价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现今,我们更加注重科学技术的关键作用,“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5]121。这表明了我们党要以此来部署深化改革的新内容和新任务。
2.把生产力作为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的重要依据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于中国国情,结合历史经验和改革实践而做出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伟大创举。可以说,中国共产党通过改革开放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其原因在于:我们党解开了姓“资”和姓“社”的死扣,认识到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专利”,并且我们党既没有模仿和复制西方标准化、定型化的市场经济体制,也没有照搬和套用苏联计划经济模式,而是对我国经济体制进行了独有的改革和理论创新。事实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符合中国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激发出中国经济的活力,使得改革开放取得了辉煌成就。
3.把生产力作为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国家富强的基础和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但并没有改变我们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判断,我国的生产力同发达国家相比仍具有一定的差距。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进一步深化,习近平总书记对生产力发展提出“两个是否”的新标准,即“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这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结合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对生产力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也正因为生产力同国家富强与人民富足、幸福息息相关,所以,生产力的提升是推进改革开放以及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之所在。
道路问题是关乎国家兴衰成败、民族盛衰荣辱的第一问题。每个民族和国家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一个国家实行的主义、坚持的道路,其成败关键在于是否能够解决好他们的“发展课题”。正所谓“江河万里总有源,树高千丈也有根”。中国这条发展之路筚路蓝缕、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新中国成立70年的探索中摸索出来的,是中国共产党90余年的深刻总结中领悟出来的,亦是在中华民族5000余年的文明发展中传承下来的。发展永无止境,改革永远在路上。
1.中国改革之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改革开放的成功,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中国的道路选择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做”出来的,是在成功与失败的探索中“试”出来的,亦是在历史经验与借鉴中“悟”出来的。中国改革之路绝不是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而是要对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地完善与发展。回溯中国近现代历史,回顾苏联和东欧等国家的社会主义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中国不搞社会主义就只有死路一条。事实证明,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中国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
2.中国改革之路,也是国家富强的现代化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总量由最初的世界第十一位跃居世界第二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81元增长到2019年的70 892元。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中国用40年的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完的路,拥有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国家实现了从一穷二白、百业待兴到国富民强、国泰民安的根本性改变。
3.中国改革之路,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道路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也是党对人民和世界做出的宣言与承诺。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的道路,才是一条通往复兴梦想的康庄大道。我们说,中国梦并不遥远,它已经向全国人民徐徐展开。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035年是我们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年,2050年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年。中国梦描绘了祖国的繁荣昌盛,镌刻了民族的伟大复兴,承载了每个人的幸福美好生活。它早已告诉中国人,梦想在前,路在脚下,走好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想。
我们党深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只有紧紧依靠人民,凝聚强大力量,才能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
1.改革的立场在于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推进深化改革,在今天具有尤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以人民群众为动力来推进发展是一条宝贵经验。中国改革开放并没有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只能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去探索和开辟,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来检验改革开放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因此,我们党要积极调动人民群众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中国持续发展提供内在动力。另一方面,我国当前改革已经进入到攻坚区和深水区,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十分艰巨复杂,这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在此情况下,就更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打好这场攻坚战。
2.改革的动力在于激发人民的创造力,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
目前,我国改革正在从传统以要素、投资为主的驱动模式向以依赖人才、科技为主的创新驱动模式转变。注重开发人才、鼓励人才创新、培养人才活力、释放人才激情已成为深化改革的必要条件。为此,我们党一再强调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同时,还要尊重群众首创精神,鼓励群众大胆探索,依靠人民群众“啃硬骨头、动奶酪、闯难关”,实现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的良性互动,共同汇聚成势不可挡的改革洪流,推动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迈上新台阶。
3.改革的福利在于让人民共享利益,为人民谋取幸福生活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在战争革命年代,我们党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打败了封建统治者,赶走了外国侵略者,这份革命的“初心”就是给人民谋幸福,给民族谋出路。现今,作为执政党,我们最大的政治优势依然是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推动改革开放就要真正把人民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共享福利,倾听人民呼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除此之外,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推动改革开放还在于增强每一个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将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十亿多人民,才能使人民在共建共享的发展中获得更多的满足感和幸福感。“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只有不断激发人民的参与热情,不断夯实改革开放的群众基础,才能将改革进行到底。
“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奋发有为,锐意进取,人类社会就能更好前进”[1]。一方面,要有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的全局性思维,从宏观战略上掌控改革开放的整体方向和发展趋势;另一方面,还要有立场、有原则地重视改革内部各方面、各因素的彼此关联、协调与平衡,要有从微观和局部层面观察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具体而言:
1.深化改革要具备全局思维——着眼整体、深谋远虑,加强顶层设计
目前,新一轮改革已从单一向综合形势、从容易向复杂形势转变和发展。所谓的“单枪匹马”“脚痛医脚”的碎片化模式早已不合时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必须把大局观和实践观统一起来。这就要求我们党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来设计和谋划改革战略。
2.深化改革要掌握协作思维——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全党全国一盘棋
正所谓“人心齐,泰山移”。我们党要做好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工作,加强思想引导,善于在思想认识差异中寻求最大公约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同时还要进一步发动领导干部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发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作用,形成最具广泛的社会动员基础,才能更大力度地攻坚克难,深化改革。
3.深化改革要领悟统筹思想——良性互动,协调共振,使各项改革共进
统筹思维是注重各方面、各因素均衡协调发展、有序发展的思维模式。统筹协调各地区、各部门、各领域和各环节的改革尤其要注意彼此之间的有序性、耦合性和联动性,破除各自为政、各自选择最优利益而破坏整体利益的“囚徒困境”。而“牵一发而动全身”是要补齐短板,协调共振,产生“一子落而满盘活”的效果,进而最大限度地释放改革的红利。
4.深化改革要具有底线思维——守住底线,不越红线,凡事力求最好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指出,深化改革不是“翻烧饼”,朝令夕改,不仅劳民伤财,还虎头蛇尾。“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这样才能有备无患,牢牢把握主动权”[8]。这样,方可最大限度地明确改革策略,防患未然,才能坚定信心,稳扎稳打,见微知著,积小胜为大胜。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9]文化自信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自信的保障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文化自信又是中国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与制度自信的集中体现。由此可见,改革开放也可视为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承续文化传统,激发民族文化创新力和创造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光辉历程。
坚定的文化自信是推动改革开放事业蓬勃发展的内驱动力。可以说,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与大繁荣始终根植于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之中,并且成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精神力量。具体来讲:其一,坚定文化自信是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保障。文化自信的底气,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兴未艾,同时也归功于中华民族强大的文化创造力与创新力。与此同时,坚定的文化自信又“反哺”于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在历史前进和改革发展的潮流中,秉承文化信仰、坚持文化理想、彰显文化优势、坚守文化立场,让文化繁荣成为改革开放强有力的支撑点与落脚点。其二,坚定的文化自信来源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滋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丰富土壤,是彰显中华民族文化内涵的独特优势,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因此,立足于新的改革起点,坚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改造和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型与升级,进而增强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底气和骨气。其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使中华文化形成国际影响力、号召力和感召力。文化自信表现的是对待中华文明的态度与责任,对待民族文化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坚守。因此,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传播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呈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推动中华文明为人类共享,才能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彰显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与中国智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令世界惊羡的发展成就,中国发展的前途与命运业已成为影响世界和改变世界未来走向的重要力量。从“西方时代”到“中国时代”,抑或说从“华盛顿时间”到“北京时间”,中国踏上了重回世界之巅的复兴征程。这要归功于我们党准确把握了世界格局及其发展趋势,能够在国际外交中不断采取新举措、提出新理念、展示新气象,进而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大国外交之路。具体来说:
1.提出外交工作理念,创新外交战略思维
首先,我们党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世界意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息息相通。”[10]中国梦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重要纽带。其次,我们党在坚持和平发展战略基础上,秉持正确的义利观与各国交往。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在与各国良性互动、互利共赢中开拓前进。最后,我们党提出“真实亲诚”“亲诚惠容”的国际外交理念。简而言之,“真实亲诚”是驳斥所谓中国在非洲推行“新殖民主义”的谬论,“亲诚惠容”是促进亚太地区与周边国家友好交往、促进合作的外交思想。
2.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深化对外交往
我们党立足于改革开放的新起点,积极发展和加强全方位外交战略,进一步勾勒出中国与当今世界交往的清晰框架。具体来说,在中俄关系方面,通过一系列密集的高层交往,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始终保持较高水准,战略互信不断深化,经贸合作稳步提升,这为邻国深化互信合作树立了成功榜样。在中美关系方面,强调不冲突、不对抗,通过对话合作来处理矛盾和分歧,通过相互尊重来求同存异,摒弃零和思维,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不断形成利益交融格局。在中欧关系方面,强调打通“丝绸之路经济带”,共同打造欧亚大市场。在与发展亚洲各国关系方面,中国以积极建立亚太伙伴关系为目标,搭建地区安全合作新架构,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和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在发展与非洲、拉美等国家关系方面,中国坚持“461”等合作框架,给予他国支持,共同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3.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要在未来进一步推动国际开放合作,推动多边和双边合作深入发展,实现共同建设美好世界的主张。一是继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亚欧大陆的共同发展注入强劲且持久的动力,为亚太乃至世界人民提供更广阔的发展机遇;二是倡导开放的亚洲,建设亚太自贸区,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进一步巩固亚太的全球经济引擎地位;三是坚持“两个统筹”,即把国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中国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意在向世界表明中国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愿意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持续放宽市场准入,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此外,中国将实现民族复兴和促进世界进步统一起来,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当代国际关系发展和变革注入色彩鲜明的中国标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面向未来,中国将以更负责的精神、更开放包容的胸襟、更高质量的增长,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为世界各国共同繁荣作出更大贡献。”[11]
斗转星移,岁月更迭。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砥砺前行、众志成城,用理论创新与改革探索谱写了民族复兴与国家富强的壮丽史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是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是基于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1]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辉煌业绩,创造出一幕又一幕的中国奇迹。在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的新时代,我们要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将伟大的革命进行到底,中华民族一定会有更伟大的飞跃,创造出更伟大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