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思腾
摘要随着脱贫攻坚战接近尾声,我国逐步建立健全了贫困生资助体系,并通过一系列补偿性措施,着力保障贫困生群体受教育机会均等。面向教育改革进入高质量普及的新时期,当前针对贫困生群体的资助政策还存在监督保障机制尚待加强、学前和高中教育阶段资助力度相对薄弱、重物质补偿轻精神关怀等问题。因此,国家应通过完善政策顶层设计、构建贫困生的精准识别和帮扶机制、加强对基础教育阶段未能免费部分的资金支持、关注贫困生的身心状态、帮助贫困生群体树立摆脱贫困的信心等方式,多措并举斩断贫困代际传递。
关键词 教育公平;贫困生;贫困生资助;贫困代际传递;精准扶贫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20)12-0010-03
贫困生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简称,当一个学生本人及其家庭的经济能力难以支付其在校期间学习和生活基本支出时,即可被认定为贫困生。贫困生群体非常广泛,涉及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所有教育阶段,在城市内部和广大农村均有分布。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稳步开展,我国的绝对贫困问题逐渐缓解,面向“十四五”新时期,相对贫困问题仍会长期存在,防返贫任务十分艰巨。因此,保障贫困生的受教育机会,对贫困生的教育过程予以倾斜和补偿,对于后扶贫时代以“扶智”带动“扶贫”,消除贫困代际传递、打破阶层固化、促进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贫困生遇到的教育公平问题,主要在于由物质条件匮乏引发的一系列后果。首先是家庭经济能力的不足,导致家庭无力负担适龄儿童求学成本,如学杂费、书本费、校服费、文具费等。其次是家庭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贫困生在上学机会缺失的同时难以享受有质量的家庭教育。最后是由于贫穷而引发的身体健康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在家庭中,贫困生家庭的家长往往忙于生计而缺乏对子女的关爱;在学校里,贫困生容易因为贫穷而产生自卑心理,丧失通过接受教育摆脱贫困的信心。为应对上述问题,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资助支持、入学政策倾斜和身心关怀等方式,补偿贫困生群体所面临的求学困境,促进教育补偿性公平的实现。
1. 形成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提出要保障各教育阶段从入学到毕业的全程全部资助,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稳步推进,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资助政策体系。具体而言,学前教育阶段资助政策形成了以政府资助为主、学校和社会参与为辅的资助特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资助政策的覆盖面呈现出由农村向城市、由西部向中部扩散的趋势,并且中央财政逐步增加了资助经费分担的比重。中职和普通高中教育阶段贫困生资助政策主要有免除建档立卡学生学杂费、住宿费,发放求学补助金等具体措施。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资助制度也已经初步建立了“奖、助、贷、补、减”资助体系,[1]并辅以“绿色通道”“师范生免费教育”“退役士兵学费资助”“伙食补贴”等方式。[2]上述措施较好地补偿了贫困生群体经济上的相对弱势,保障了贫困人口接受教育服务的机会。
2. 建立贫困生入学机会保障与倾斜政策
贫困生除了因费用问题难以求学之外,还易受到因贫穷而产生的负向效应影响,如居住地交通不便利、周边学校条件标准不达标、缺乏有效获得资助信息的途径等。在基础教育阶段,《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提出,要通过满足就近入学需求、解决上下学交通服务等措施,杜绝学生因上学困难导致失学的现象。在保障基本求学条件外,国家还设立了一些针对贫困生的入学机会倾斜政策,比如高中阶段招生指标的名额到校政策、高等学校的农村专项招生政策等,均要求招生指标向农村学校和贫困生倾斜。相关政策在保障贫困生入学机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3. 探索为贫困生提供身心关怀的相关政策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贫困生的身心关怀逐渐起步,如在学前教育阶段,要求开展婴幼儿早期保教,实行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在义务教育阶段,实行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营养膳食补助计划,对于深度贫困地区的补助经费由中央经费全额负担。此外,我国政府提倡通过教育手段帮助贫困地区学生坚定脱贫信念、健康成长,关爱学生心理健康;在高等教育阶段,要求对农村专项生入校后的学习和生活给予更多关怀等。上述政策对于贫困生因为家庭经济条件而引起的身心健康问题进行了补偿性关注,但是相对物质资助而言,精神关怀层面的幫助略显不足。
1. 贫困生资助政策的落实监督机制尚待完善
随着脱贫攻坚战接近尾声,各级各类教育阶段的贫困生资助政策不断涌现,许多资助政策取得了卓越成效,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为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保障机制尚待完善,政策实行效果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一方面,专门针对教育扶贫政策实施绩效评估的研究较少,评估指标的构建尚在探索之中。[3]当前政策实施效果评价的科学性有待提升。另一方面,一些地方的政策落实效果不佳,如针对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执行情况的调查显示,贫困生信息及资助档案不健全,部分省属高校未建立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库,且未能做到专人、专柜,以学年为周期实行动态管理,每年视学生变动情况及时报备该省教育厅。[4]
2. 学前和高中阶段教育资助力度相对薄弱
对比各教育阶段资助力度可见,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生资助政策数量相对最多,资助金额较大,资助效果最佳。高等教育阶段资助体系最为完整,资助种类最为丰富,学生受惠面较大。相对而言,学前教育阶段的学生资助政策起步较晚,资助手段体系相对不够完整,资助水平仍处于相对弱势地位,仍有很多贫困家庭的适龄幼儿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学前教育。[5]对于高中阶段和中职阶段的学生资助力度尚待提升。普通高中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前端,既缺乏义务教育的强制性特征,又不具备高等教育带给家庭的明显可观的教育收益率,极易被贫困家庭放弃。此外,农村高中学校财力弱,能用于奖励和资助学生的资金极为有限;其社会影响力小,能得到的社会捐赠非常有限。因此,当前的政府资助力度难以保障全体贫困生的高中求学机会。
3. 对贫困生的自尊自信缺乏呵护
在资助金额逐步增大的情况下,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了生存和求学的基本保障,但是他们与非贫困家庭在教育上的差距不止于此。“新读书无用论”在农村落后地区靡然成风,这种文化一旦形成,下一代贫困群体通常会吸收上一代的文化态度和价值观念,[6]形成保守、畏惧、被动的心理定式,使贫困具有代际传递性。但是当前我国对于贫困生身心健康的关注程度相对不足,在贫困生帮扶相关政策条文中的文字表述比较有限。此外,在貧困生帮扶政策的落实过程中,伤害贫困生自尊自信的情况频频发生。比如:基层工作者为基础教育阶段的贫困家庭颁发救助物资,往往要与贫困生合影作为政绩宣传。又如:在贫困生认定过程中,有时会将贫困生生活拮据的状况暴露在其他同学面前,容易忽视贫困生自尊自信的心理感受等。上述问题有可能会削弱贫困生自立自强的心态,使其依赖于有限的物质救助,形成自暴自弃的心理,从而陷入世代贫困的恶性循环。
1. 完善资助政策监督保障机制
按照现行标准,2020年以后我国集中连片贫困区将基本上消失,但这些地区人均GDP及可支配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的绝对差距会进一步拉大,相对贫困现象将成为需要瞄准的课题。[7]因此,贫困生资助的政策和资助水平不应故步自封,而应紧跟经济发展形势,形成动态变化机制,采用科学手段和方法开展精准资助,建立系统、稳定的贫困生综合补助机制,进一步提升资助效益。为了保障政策落实效果,国家应进一步加强资助政策制度的顶层设计,明确各个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责,加强对于资助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和监管。具体而言,一方面,要加快研发资助政策实施效果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另一方面,在颁布政策后,应进一步明晰政策落实的主体、落实期限以及问责机制,明确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责机制。制定问责机制时,应当警惕冒进主义,避免“一刀切”现象,不强制要求各地同步达到同等资助水平,给予不同政策落实主体相对的自主权,以使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分批次逐步推进政策要求,真正达到通过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目的。
2. 增强薄弱环节资助力度
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阶段应是下一步贫困生资助工作的重点。一方面,国家应进一步扩大幼儿资助对象范围,以更加科学的方法确认学前教育的资助对象,从而逐步提高幼儿资助比例,[8]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实行学前教育阶段免费教育。另一方面,国家应提高高中阶段学生资助水平,扩大农村普通高中和中职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面,提高资助标准,通过财政出资补助贫困农村普通高中学生的住宿费、书本费和一定的生活费等,[9]逐步将本专科学生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和绿色通道政策下移至高中和中职阶段。此外,国家还可通过吸引社会捐助、企业捐助等手段,完善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资助体系的生态建设。
3. 加强对贫困生的身心关怀
贫困生资助要通过具体的精神关怀和支持,不仅完成让贫困生脚下有路的初心,更要实现让他们眼里有光的梦想,真正做到让教育服务惠及更多贫困家庭。一方面,贫困生资助要将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防止贫困生产生“等靠要”心理,帮助其树立自立自强、自尊自信的心态,增强贫困生群体通过教育摆脱贫困的信心。例如:安徽省怀宁县以“工会+劳模”的形式对贫困生家庭展开二对一结对帮扶,鼓励贫困生战胜困难。另一方面,贫困生资助要同时重视贫困生的心理感受,积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尽可能为贫困生送温暖。例如:河南省武陟县大封镇驾部小学对辖区内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实行教师“包户包教”制度,学校教师和贫困生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一起经历,一起成长,让他们在学校也能感受到家庭一样的温暖。[10]
参考文献:
[1] 韩丽丽,李廷洲.改革开放40年我国高等教育资助体系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高教研究,2018(6):29-36.
[2] 范先佐,唐斌,郭清扬.70年学生资助工作的系统回顾与经验总结[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5):1-15.
[3] 袁利平,丁雅施.教育扶贫政策实施效果评估指标体系构建[J].教育研究,2019(8):139-149.
[4] 徐焕章,杨仕羽,徐雪珉,等.基于“精准扶贫”的高校贫困资助政策执行情况调查—以西北地区某省为例[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9(2):115-120.
[5] 刘航,柳海民.教育精准扶贫:时代循迹、对象确认与主要对策[J].中国教育学刊,2018(4):29-35.
[6] 付卫东,曾新.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扶贫实施的成效、问题及展望—基于中西部6省18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区)的调查[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5):45-56.
[7] 孙久文,张静,李承璋.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战略判断与发展建议[J]. 管理世界,2019(10):150-159+185.
[8] 范晓婷,曲绍卫,纪效珲.基于全国36个省级参评单位数据的学前教育资助政策绩效评估[J].学前教育研究,2015(7):43-51.
[9] 李志辉,王纬虹.西部地区农村普通高中学生辍学现象研究—基于重庆市8个区(县)14所学校的调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11):23-25.
[10] 申华.如何阻断家庭贫困代际传递?河南教育扶贫“应助尽助”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辍学[EB/OL].(2020-09-17)[2020-11-14]. https://photo.dahe.cn/2020/09-17/730911.html.
注释:
①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8 年度重大课题“推进教育公平研究”(课题批准号:18VSJ093) 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