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东 阿地里 张 涛 李 凌 都 雯
1 武警新疆总队医院普外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2 武警新疆总队医院特检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3 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功能检查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大隐静脉曲张属于常见下肢静脉曲张类型,患者发病后易伴发浅静脉血栓[1-2],临床上针对大隐静脉曲张合并浅静脉血栓多采取手术治疗,以往手术方式为高位结扎联合分段切除术,而近年来,改良高位结扎联合点状剥脱术被逐渐用于大隐静脉曲张治疗中[3]。本研究为探讨改良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合并浅静脉血栓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择2015 年1 月至2018 年3 月武警新疆总队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20 例大隐静脉曲张合并浅静脉血栓患者病历资料,按照患者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 例。对照组,男性47 例,女性13 例,年龄21~59 岁,平均(40.13±13.34)岁;观察组,男性48 例,女性12 例,年龄20~60 岁,平均(39.85±13.29)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有可比性。
对照组施行高位结扎联合分段切除术,行气管插管全麻,患者采取仰卧位,患肢上抬15~20°,采用彩色笔将曲张静脉勾画出,于腹股沟沿着大隐静脉主干作3~4 cm切口,使大隐静脉显露,离断大隐静脉,对远端、近端分别进行结扎,采用超声刀对大隐静脉予以分段切除,缝合切口,采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观察组施行改良高位结扎联合点状剥脱术,行气管插管全麻,患者采取仰卧位,患肢上抬15~20°,采用彩色笔将曲张静脉勾画出,于腹股沟沿着大隐静脉主干作3~4 cm 切口,使大隐静脉显露,离断大隐静脉,对远端和近端分别进行结扎,再采用AngioJet 血栓抽吸导管置入大隐静脉远端,将血栓吸出,自大隐静脉近端采用静脉剥脱器沿着血流方向逆行插入,采用丝线固定大隐静脉远端和近端,采用驱血带阻断下肢动静脉血流,点状剥离大隐静脉主干及分支,缝合切口,采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ing,VAS)对患者症状评分(患侧下肢肿胀、色素沉着、下肢溃烂和下肢酸痛)分值为0~10 分,得分越高,症状越严重[4];统计手术情况(手术用时和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随访1 年术后复发率。
评价标准[5]:(1)显效:大隐静脉曲张现象、临床症状消失,浅静脉血栓消失;(2)有效:大隐静脉曲张有所改善,症状有所减轻,浅静脉血栓消失;(3)无效:症状未减轻,甚至有加重倾向。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当单元格理论频数小于5 时,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 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6.67%(58/60)高于对照组93.33%(56/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治疗前,两组VAS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下肢肿胀、色素沉着、下肢溃烂和下肢酸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各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2。
表2 两组患者VAS 评分比较(分,x±s)
观察组手术时间(45.37±10.91)min 短于对照组(62.53±14.68)min;观察组术中出血量(72.14±19.45)ml少于对照组(129.75±38.3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3.33%(2/60)低于对照组15.00%(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术后随访1 年,观察组有1 例复发,复发率为1.67%(1/60),对照组有8 例复发,复发率为13.33%(8/60),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大隐静脉是下肢浅静脉中管径最大的一支静脉,大隐静脉曲张主要是指大隐静脉发生扩张、弯曲成团,其发病率约为20~30%,其发病率在下肢静脉曲张病变中占比约为90%[6-7]。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发病后的症状主要为下肢酸痛、下肢溃烂、色素沉着、下肢肿胀,部分患者还易伴发浅静脉血栓,进一步加重其临床症状,导致患者的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给患者身心带来痛苦[8-10],故临床上需对大隐静脉曲张合并浅静脉血栓采取积极治疗。
手术是目前临床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合并浅静脉血栓的最有效手段,大隐静脉曲张合并浅静脉血栓的手术方式主要为高位结扎联合分段切除术,主要是通过高位结扎大隐静脉,分段切除大隐静脉,可有效解除大隐静脉曲张状态,去除浅静脉血栓栓子,但该术式直接分段切除大隐静脉,会导致患者术中出血量增加,手术创伤严重[11-12]。近年来,改良高位结扎联合点状剥脱术逐渐应用于大隐静脉曲张治疗中,该术式是在高位结扎联合剥脱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得到的新术式,主要是先对大隐静脉近端、远端进行结扎,再采用吸引器将血栓吸出,再采用静脉剥离器逐步剥离大隐静脉,可使剥脱器在大隐静脉内顺利推进,同时采用驱血带驱血,可有效减少出血量,减轻手术创伤[13-15]。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临床总有效率、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下肢肿胀、色素沉着、下肢溃烂和下肢酸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15.00%(P<0.05)。术后随访1 年,观察组复发率为1.67%低于对照组复发率为13.33%(P<0.05),表明改良高位结扎联合点状剥脱术用于大隐静脉曲张合并浅静脉血栓治疗中可取得与高位结扎联合分段切除术相当的疗效,同时,还具有高位结扎联合分段切除术所不具备的优势,改良高位结扎联合点状剥脱术可更好地减轻患者手术创伤,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术后复发率。
综上所述,改良高位结扎联合点状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合并浅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