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琴 徐燕铭 施英莹 罗小依 季赛柳 刘双宝 苏宪法
(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上海200245)
随着电路设计软件的快速发展,早期手工绘图方式已逐渐被自动化设计软件所替代。早期电路设计图比较直观,设计图样可以直接反应出导线的去向、规格、根数等信息,便于读图,但是由于该图是由设计人员手工绘制,出图效率较低,且容易出错。
现在由于通过电路设计软件直接输出,用于生产的图样为接点表模式,如表1所示,该种图样,每一行体现了接点关系、线路功能、线路电压电流等信息,但是对于电缆网生产,导线下料的去向、规格、数量没有直接反应出来,需要另外耗费时间统计。为了能快速、准确地统计出导线下料信息,特对复杂航天器电缆网的导线下料统计方法展开研究。
表1 设计接点表样表
为了将电缆网产品按照设计要求完成,导线下料统计信息至少应该包含初始、去向、导线规格、导线数量、设计长度、下料长度信息,其他信息根据需要进行添加,统计信息完成样式如表2所示。
表2 导线下料统计信息
初始和去向表示两端连接器的代号,导线规格与数量是指该两端连接器之间用到的导线规格与数量,设计长度是指设计文件规定的两端连接器之间导线的长度,下料长度是指为达到设计要求长度而需要下料的长度。
为了统计表2的所有信息,需要分成导线数量统计和导线下料长度统计两部分完成。针对导线数量统计,先后开展了VB 宏编程统计方法研究、数据透视统计方法研究。
Excel 宏语言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VBA)是windows 环境下开发应用软件的一种通用程序设计语言,利用宏编程可将重复复杂的操作一键完成[1~3]。通过VBA 编程,实现接点表导线数量一键完成。其中统计导线根数的VB 程序如下所示。
Sub 查找()
Dim i as integer,j as integer
Arr1=sheets(“接点表”).Range(“A1:R”&sheets(“接点表”).Cells(Rows.Count,”A”).End(x1 up).Row)
Arr2=sheets(“查 找”).Range(“A1:R”&Sheets(“查找”).Cells(Rows.Count,”A”).End(x1 up).Row)
For i=1 To Ubound(arr2)
For j=1 To Ubound(arr1)
If arr2(i,1)=arr1(j,1)
and arr2(i,2)=arr1(j,2)
and arr2(i,3)=arr1(j,3)
Then arr2(i,4)=arr1(j,4)
Goto 5000
End if
Next
Arr2(i,4)=”5000”;
End sub
该方法优点是效率高、质量高;缺点是需要在每台电脑上按照以上代码编写宏程序;应用时,需要熟练进行宏操作,具有一定的程序运用基础,不易推广应用。
数据透视统计法。其实质是从数据源生成的动态总结报告[4~6]。其数据源可以是工作表,也可以是外部数据文件,例如Access 数据库、 SQL Sever 数据库、纯文本文件。
数据透视方法格局类似三维空间的立体效应,如图1所示,操作界面如图2所示,可操作界面有“报表筛选”、“行标签”、“列标签”、“数值”四个区域。
图1 数据透视统计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 数据透视统计工作界面图
通过将“初始”、“去向”和“导线规格”设置为“行标签”,同时将“导线规格”设置为“数值”,如图3所示,设置在“数值”框内的数据可以进行运算,运算类型有:求和、计数、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乘积、数值计数等方式,选择“计数”方式,如图4所示,通过该设置方式,可自动生成如表3所示的具有“初始”、“去向”、“导线规格”、“导线数量”等下料所需要的关键信息。
图3 数据透视统计数据添加操作
图4 数据透视统计值字段运算
表3 数据透视自动生成导线根数信息
该方法的优点是快速准确、操作简便,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
a.输入文件必须规范,内容严格按照标题存放,在使用数据透视统计方法之前,必须检查文件的规范性。
b.对于值字段的运算要注意,系统有一个默认运算,在没有人为选择任何运算时,也会输出结果,所以必须检查数据透视方法统计出的结果。
c.在统计下料信息时,对于双绞线或多绞线,统计出的数量需要除以绞线的倍数,例如,三绞线出现了六次,所以需要将统计的结果除以三,该功能可以通过在数据透视表中插入函数实现。例如,对于双绞线,导线根数=数量/2,对于三绞线,导线根数=数量/3。
数据透视统计方法,快速准确,操作简便,适用于下料数量统计。
导线长度包括设计长度和下料长度两个部分,设计长度由设计文件明确给定,下料长度需要通过计算得出,用于计算导线下料长度的公式为:
L下=aL各+L连
式中:L下——导线计算下料长度;a——绞线系数;L各——图纸规定尺寸;L连——电连接器的伸进量及修剪量;a取值如下:电缆长度≤3m,aL各按(L各+150mm)计算,电缆长度>3m,a取1.05;L连根据连接器大小,电缆两端一般取300mm。
图5 函数自动计算下料长度过程
根据以上公式,将公式的计算方法以函数的方式输入表格,函数如下: G2=IF(F2 >3000,1.05*F2+300,F2+450),对下料表中的数据进行取整计算,使用函数:H2=ROUNDUP(G2,-2)。
如图5所示,自动计算下料长度结果如图5中G列所示,使用取整函数后,下料长度如图5中H 列所示,下料长度2950 变为3000,5025 变为5000,便于人工下料。
本文阐述了在自动化设计模式下,生产大型复杂航天器电缆网时,导线下料统计困难的问题,研究了导线下料统计方法。导线下料统计分为导线数量统计和导线长度统计两个方面。
为实现导线数量自动统计,先后研究了宏编程自动统计法、数据透视自动统计法,分析了两种导线数量自动统计方法的优缺点。宏编程方法的优点是效率高、质量高,缺点是操作复杂、不易推广;数据透视统计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效率高、质量高,适用于复杂航天器电缆网导线下料统计。
导线长度统计同时运用If 函数和roundup 函数,实现下料长度自动生成。
通过数据透视自动统计导线数量,同时结合函数自动计算导线长度,实现了导线下料信息的自动统计,极大提高了大型复杂航天器电缆网导线下料统计的质量与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