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优良心理品质的培养

2020-01-14 12:44李知苑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23期
关键词:心理品质心理素质行为习惯

李知苑

当今社会,竞争十分激烈,每个人都想获得成功,而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但健康的心理是要靠培养的。特别是中学生,他们虽然享受到了社会发展所带来的丰富的物质生活,但面临的压力也是前所未有的,学生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生存,面临升学压力,心理脆弱,心理压抑得不到一定的宣泄;再者,我国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也显得越来越严重;更有甚者,由于家庭的残缺,如父母离异、丧父或丧母的单亲家庭,隔代抚养等现象,都使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所以培养中学生健康的心理不仅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责任,更应是我们当务之急的工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做好如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

创设育人情境,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目前,青少年心理和行为问题日益增多,而人的心理和行为又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受良好心理素质的支配,同时,良好行为习惯又可内化、积淀为一定的心理素质。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单纯的口头说教,更应该创设各种情境,在行动中促使学生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一定的心理素质。因此,创设各种情境,通过心理认知暗示,能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充分利用榜样的力量,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顽强的意志

榜样对学生的道德培养具有巨大的心理影响力。学习英模们爱憎分明、立场坚定、襟怀坦白、忠诚老实、坚忍不拔、乐于奉献、处危不惊、大义凛然的优秀品质。

三、要重视学生的体育运动

运动是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主要途径之一。运动是生命和健康的源泉体育运动可以锻炼人的力量、速度、耐力、动作协调性,使人感觉敏锐,观察力、操作能力增强,还可以锻炼人的坚强意志和良好的性格。改善心理素质。在共同的体育运动中,亲情、友情能得到充分的交流和加强。积极运动的人,心理稳定,情绪乐观,精力充沛,性格开朗。外表气色和身体机能都处于良好状态,对生活充满信心。

四、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实施心理教育

教师要积极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这就是说,心理健康教育单靠几个专职教师是不够的,必须是全体教师广泛参与。教师要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主的原则,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改变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促进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调整。当老师把学生当作知心朋友,师生之间加强沟通和理解,学生喜欢你的课,学习有了兴趣,学业成绩就能提高;与老师关系亲密了,也增强了学生的归属感和自信心,又能培养人际交往能力,这有利于完善学生情绪状态和人格及身心的健康发展。

五、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远大志向

首先,教师在平时的班务工作和教学中,从学生的心理要求上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中学阶段是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帮助中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就抓住了培养健康心理的根本。实践表明,有了正确的世界观,学生才能把社会需要、精神需要放在首位,才能以主人翁的态度投入学习和工作,正确处理个人义务与权利的关系,为社会作贡献,并从中体验到满足和幸福的情感。正确的世界观能帮助中学生坚持正确的方向,勇于面对一切困难和挫折,在任何时候都充满信心,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

六、用心沟通,预防治疗学生的心理疾病

1.全面宣传预防应放在重中之重,优先实施的位置

不仅宣传自我辨别、防御。而且可以借助同辈咨询的思路进行互助。朋友的启发、忠告、劝说和帮助,能使人情绪稳定,精神放松,减轻心理冲突。在交际中相互理解和表达交流思想感情,既能取悅他人,也能放松自己,这是积极的消除心理障碍的方法。这种方法对于有效预防心理疾病助益很大。中学生的心里话需要有人倾听和理解。

2.平时做好全班同学的心理辅导工作

细心观察班里每个学生的行为习惯,发现问题及时深入了解跟进、做好个别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加强家校联系,让每个学生感到老师总在关心着自己,形成信任,这样学生更加愿意向你倾吐心声,使心理辅导工作更易开展。

七、参加多渠道、多形式、多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但课内与课外要有机结合,要让学生在广泛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中主动投入,积极参与,从而感受时代的脉搏,体验交往中的情感,懂得互相协作的重要,以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学生要多参加团队活动、兴趣小组活动、社会调查、读书报告等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善于评价自己,还能使内向的学生合群,乐意参加群体交往,增强合作意识,也能使他们学会宽容,开阔心境,理解别人,并进行情绪上的自我疏导和调节,有利于健康心理的培养。

八、强化成功体验,增强学生乐观自信

当代中学生的情感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是比较丰富的。他们不仅会为学习上的困难和挫折而苦恼,致使情绪低落,更多的是当他们在学习上取得好成绩时,往往非常喜悦以至兴趣倍增。每一个学生都偶然有过成功体验,教师在教学中应把学生在学习中偶然产生的暂时性的积极情感给予肯定和鼓励,使之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积极情感,树立学生强烈的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我还经常鼓励引导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对周围的各种现象进行评论,发表看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等,甚至指导他们撰写一些小论文。不少学生从中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对学习充满了信心。

总之,21世纪国家建设需要的人才,是要具有全面综合素质的人才和高素质的人才,这些人才体现在要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因此,中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建设的接班人,首先要有良好的心理品质。那么,教师要在基础教育阶段要着眼于人的一生的发展,就必须重视并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对他们终身的发展将产生久远的影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这是对培养人才的当代教育提出的要求。为达到这一要求,只有在学校教育中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这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猜你喜欢
心理品质心理素质行为习惯
普通高中家长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浅谈心理素质课程的重要意义
江苏省儿童七项心理品质调查报告(下)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心理素质与良好行为习惯、问题行为的关系
地方高校学生干部心理素质提升探析
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教育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