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逊漂流记》:一场说走也走不了的旅行

2020-01-14 00:19徐宏洲
青年文摘(彩版) 2020年13期
关键词:笛福鲁滨逊漂流记漂流记

徐宏洲

《鲁滨逊漂流记》的知名度高到吓人,但并不是所有读者都能理解这本书的内涵和魅力,因为不是所有人都会流落荒岛。

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笔下的鲁滨逊,最不想过平凡的生活,陆地拴不住他,只有广袤的大海才是他的梦想和归宿。鲁滨逊不是职业船员,只有兴趣,没有经验。等待鲁滨逊的是一场说走也走不了的旅行。

鲁滨逊的故事大部分都发生在荒岛上,为什么要翻译成“漂流记”呢?可能是译者想表现流落荒岛的鲁滨逊被迫选择了这样的结果。

然而书里面的鲁滨逊到处表现出他的主动和斗争精神。他一会儿是个农民,因为要开荒种地;一会儿是个渔夫,因为要撒网捕鱼;一会儿是个猎人,因为要林中狩猎;一会儿是个大夫,因为要自我医治;一会儿是个厨师,因为要养活自己;一会儿是个泥瓦匠,因为要建造房屋;一会儿是个牧羊人,因为要获取羊毛;一会儿是个奴隶主,因为要战胜野人……上面这些技能都是被荒岛上的艰苦生活逼出来的。书中有一个细节是这样的,鲁滨逊一开始在荒岛生活,为了做一块木板,用了42天,为了做一只独木舟用了两年时间。

鲁滨逊流落的荒岛在现实中位于南太平洋,在南美洲的智利以西不到700公里的海上。因为本书,该岛还把原来的名字改为鲁滨逊·克鲁索岛,只可惜在2010年的时候智利发生了海啸,鲁滨逊的小岛被海啸蹂躏得千疮百孔。

从书中的描写来看,鲁滨逊流落的荒岛略显怪异,一方面这个岛上可以看到企鹅;另一方面这个岛的气候并不紊乱——因为鲁滨逊的饼干吃了一年才吃完,如果不是因为气候好,估计早就变质了。

18世纪的英国特别流行写游记,这和英国当时在全世界范围的扩张是分不开的。但为什么《鲁滨逊漂流记》这么红呢?它有怎样的创作背景呢?

有一种说法是,1704年一个叫亚历山大的水手在出海时和船长发生了冲突,船长一气之下,把亚历山大扔到了一个荒岛。结果水手亚历山大不仅活了下来,还独自在岛上生活了4年。笛福本人受到这个励志故事的启发,写出了《鲁滨逊漂流记》。

丹尼尔·笛福是18世纪英国小说家。但是写小说不能算是他的主业,他当过商人、编辑、记者、政治评论家和旅行家,甚至还是政府的秘密情报员。笛福差不多是快到花甲之年才开始写小说,第一部作品就是《鲁滨逊漂流记》,影响能有多大呢?有一种说法是,这是除了《圣经》之外流传最广的作品。在世界各地有好几个版本的续集:瑞士有个作家写了《瑞士鲁滨逊漂流记》,加拿大有个作家写了《加拿大的鲁滨逊》,韩国有个作家写了《鲁滨逊野外生存大冒险》,还有写《太空鲁滨逊》的。看来鲁滨逊真是要飞上天和太阳肩并肩了。

因为这个故事当时太火了,后面还有《鲁滨逊漂流记续集》,笛福创作了鲁滨逊环球旅行的故事,还是从中国的北京出发,横穿西伯利亚到俄罗斯阿尔汉格尔斯克……但是像很多故事的续集一样——还是别看的好。

很多人看《鲁滨逊漂流记》,觉得鲁滨逊好厉害,一个人流落荒岛近30年,活得风生水起,真是太励志了。实际上鲁滨逊是个殖民者,小岛就是他的殖民地,我们把“鲁滨逊”放大成当时的整个英国,其实是给侵略他国找借口——也许当时在大英帝国眼里,其他国家也只不过都是小荒岛,等着大英帝国过去开荒。

那鲁滨逊的故事为什么看上去没有那么不顺眼呢?这是因为读者觉得这个小伙子真可怜,一不小心流落荒岛,随时可能去见上帝而不用祈祷上帝。但是没想到他活下来了,坚韧不拔,顽强不屈,这种好的品格难道不值得赞扬吗?

无论如何,丹尼尔·笛福还是给世界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人物形象,即便旅行不能说走就走,但对于所有追求诗和远方的后来者来说,鲁滨逊就是荒岛黑夜里最明亮的灯塔。

若子//摘自《给孩子的24堂經典阅读课》,清华大学出版社,本刊有删节/

猜你喜欢
笛福鲁滨逊漂流记漂流记
漂流记
鲁滨孙之父在欲海漂流
黑熊漂流记
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逊漂流记》的艺术特色浅析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
后殖民主义视域下的《鲁滨逊漂流记》解读
枧潭漂流记
《鲁滨逊漂流记》的文学与电影改编研究
语言之轭——笛福与斯威夫特时代的政治、偏见与印刷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