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吉卓玛(甘肃省玛曲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羊腐蹄病是羊养殖过程中极其容易发生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疫病,绵羊和山羊均易感,感染后发病率8%~30%。病羊不会发生预后死亡,但是造成的跛行和蹄部炎症不易治愈,病羊多数淘汰处理。该病对养羊业造成严重的危害,本文就腐蹄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以及诊断和防治进行论述,分享给行业同仁。
羊腐蹄病的病原主要为坏死梭形杆菌,细菌感染后引发羊蹄部组织的坏死。通常绵羊较山羊更为易感。这些细菌主要来源于病羊和其他病原携带动物及其排泄物。流行病学显示该病易发于多雨的夏秋季节和南方潮湿地区,多呈散发性或偶有地方性流行。感染途径主要是通过破损的蹄部传染给其他羊。在卫生状况较差的环境下容易发生该病,如泥泞、潮湿的圈舍或牧场。
发病羊只出现精神委顿、食欲减退、不愿站立等表现。感染初期病羊略显跛行,趾间皮肤可见充血肿胀等炎症状态,触诊蹄部表现为闪躲等排斥反应。重症病羊其蹄部组织坏死,散发恶臭,扩创可见腐烂的浓汁,病情严重的羊只体温高达39~40℃,少数羊只会有脱蹄匣现象,甚至发生败血症。新生羊患病后偶见并发坏死性口炎和坏死性脐炎。持续的患病可出现明显的跛行,采食受阻,体重减轻,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继发感染其他疾病而死亡。
实验室诊断主要采集蹄部病料直接在显微镜下检测或者对病原菌分离培养后再进行检测,具体方法如下。
1.镜检。采集病羊蹄部坏死组织(尽可能取坏死组织和健康组织交接处的病料,该处包含的细菌相对容易镜下识别),制作载玻片涂片,通过瑞氏染色法或革兰氏染色法对涂片进行染色,经过显微镜观察可见:革兰氏染色法检测呈现革兰氏阴性球状、丝状、短杆状细菌;瑞氏染色法检测呈现着色不均一的淡蓝色丝状、串珠样杆菌。偶有涂片镜检可见无荚膜和芽孢的革兰氏阴性大杆菌。
2.病菌分离。进行病料采集,无菌环境下接种于厌氧肉肝汤中,于37℃进行24小时培养,培养后的肉肝汤变浑浊,同时肝表面附着絮状白色菌体,培养过程细菌有产气现象。取培养后的肉汤进行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细菌呈革兰氏阴性球状、丝状、短杆状菌且无芽孢。
1.西药治疗。应将病羊患蹄进行清创去除坏死组织;依次使用高锰酸钾溶液(浓度0.1%)、硫酸铜溶液(浓度15%)、来苏儿溶液(浓度4%)、硫酸锌溶液(浓度15%)、福尔马林溶液(浓度1%)对创口进行冲洗,持续12秒即可;清洗后的创口通过涂擦10%硫酸铜进行伤口保护;同时病羊可通过肌内注射100万单位的青霉素(每天2次,连续使用3天)进行治疗和预防继发感染。
2.中药治疗。在病羊蹄部涂抹桃花散或者龙骨散进行治疗。两种中药制剂配方如下。
桃花散:大黄250克,水300毫升煮沸10分钟后倒入陈石灰500克,一边加热一边充分搅拌至炒干,剔除块状大黄,将剩余干药物研磨成细粉,便制成桃花散。
龙骨散:取龙骨30克、乌贼骨15克、乳香30克、枯矾30克,混匀并研磨成细粉便制成龙骨散。
3.加强饲养管理。合理建设羊舍,应遵循“高、干、阳”三要素。高指的是羊舍所处地势要高;干指的是羊舍所处地势要干燥,不能选择潮湿的地区;阳指的是羊舍要向阳。同时,圈舍内应具备合理的排尿粪设置,确保圈舍干爽清洁,且不易损伤羊蹄。
引种隔离观察要严格实施,在引种前要排除多种传染性疫病,在引入后要进行半月的隔离观察,确定无携带疫病后再进行混群,只有严格实行隔离观察才可以有效预防疫病发生。
合理饲喂和科学管理有利于预防该病,特别是要补充微量元素确保羊群的营养均衡,在青草不充足的冬季和早春添加精料可预防羊群抵抗力下降而诱发的疾病。合理日常管理避免羊群密度过大导致的踩踏蹄部情况。要保证圈舍卫生,防止积水积粪等引起蹄病。如果羊蹄部有增生时应及时修蹄,避免损伤。
加强圈舍和场地的消毒,轮换使用多种消毒剂定期对圈舍和场地消毒。常用消毒剂有新洁尔灭、戊二醛、氢氧化钠、聚维酮碘等,这些消毒剂可有效杀灭环境中的致病微生物,达到预防羊腐蹄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