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成海,刘 佩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530200)
阴阳学说起源于《周易》,最初为符号,即《易经》卦象里面的阴阳爻,成熟于《黄帝内经》,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古代朴素唯物辩证法的哲学思想。《说文解字》曰:“阴,闇也。水之南、山之北也。阳,高、明也。”最初阴阳解释为日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又引申为天地、昼夜、方位等属性。阴阳是指自然界相关联事物对峙两边的相对属性的归纳综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六合之道也,万物之法纪,转变之怙恃,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阴阳是世间万物的普遍规律,是一切事物的纲领,万事万物都受阴阳之理的制约。万物皆可分阴阳,水为阴、火为阳,地为阴、天为阳。
阴阳具备彼此制约、互根互用、交感互藏、消长均衡、互相转化、自和与均衡的特征。阴阳是万物产生发展变化的源泉,阴阳是动态变化的,寻求阴阳均衡并非是指静止的均衡,而是动态调和的均衡。阴阳是相关联事物相反的属性,对峙制约体现了它们的本质,对峙制约关系是指阴阳两边彼此斗争、互相排挤;互根互用指无阴即无阳,表现为二者互相依存、互根互用;交感互藏指阴阳两边都蕴含着另一方,交感而和合;消长平衡指随着季节气候的变化,阴阳数量也在发生着变化,使之维持稳定,体现了阴阳是动态平衡的运动变化;自和与均衡是指阴阳具备自动恢复其均衡的作用。在彼此转化关系中,“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阴阳具备相对性,在必然条件下可以向相反的目的转化。
《黄帝内经》将阴阳理论引入中医范畴,《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提到“生之本,本于阴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是生命最调和的状态,阴平阳秘的和谐状态一旦被打破,就发生疾病成长的病机,呈现阴阳偏盛偏衰、阴阳互损、阴阳格拒等病理变化。因此,临床治疗需调和阴阳。阴阳学说在中医中应用很广,如用于概括机体的脏腑组织、阐述机体的生理病理、诊断疾病、指导疾病的防治等。
壮医对阴阳的认识是从公母学说开始的,而后由于受到汉族中医文化的影响,阴阳学说的概念逐渐被壮族人民接受。壮医阴阳学说与中医阴阳有联系,但它也保持本地民族的特色。壮医认为,任何事物都可以划分为阴阳,阴阳也是万事万物的起源[1]。壮医的阴阳源于先民的生活环境,壮族分布在岭南地区,亚热带气候气温较高,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寒暑消长,冬气春来,早期的壮族人民对阴阳概念就有了自己的认识。阴阳重点在于阴阳平衡,保持人与自然的平衡和机体内部平衡,壮医阴阳理论在吸收中医阴阳理论基础上发展延伸,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壮医将临床病证主要分为3大类:阴盛阳盛、阳盛阴衰和阴盛阳衰[2]。壮医提出的阴盛阳盛理论是中医阴阳理论中没有提及的。阴盛阳盛的提出与壮族生活环境和痧证的分类密切相关,亚热带气候高温多雨,使人产生热性,属阳盛;同时潮湿雨水多使人产生寒湿,属于阴盛。随后,壮医学家逐步提出了“阴盛阳盛”的概念,并将其纳入壮医学。壮医强调阳气的主导作用,所以重阳、调阳、补阳[3]。壮医阴阳理论主要应用于指导养生、反映疾病的病证属性及遣方用药等,但对临床疾病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愈后转归的指导影响不及中医阴阳理论。
壮医认为,人存在于宇宙之中,不得违背自然规律,必须与天地同步运行,即“三气同步”[4]。就人体而言,可将机体分为天、地、人三部,三部协调同步,机体就健康无病,即壮医三气同步理论。三气同步的内容包括天气主降、地气主升、人气主和、三气相生、三气相通、三气相制6个方面[5]。其理论与中医阴阳理论有相似之处,天地本是一对阴阳关系,从位置看,天处在上,属于阳,地位于下,属于阴;从功能上,天主降,地主升,天地阴阳起落保持均衡,构成阴阳既济。三气同步理论独特之处在于,除了天地以外,还强调了人和的作用。人禀天地而生,为万物之灵,天地之气濡养着人并影响着人的生长发展,天气质清宜降,地气质重浊宜升;从部位上,人部居中,上承接天,下载地,处于枢纽位置;从功能上,人气为天地之气的枢纽,调节天地之气,根据其变化,与其保持同步平衡,维持机体稳定[6]。气机有升有降,天气主降,地气主升,人气主和,人与天地二气息息相关,三者要协调运行,涵养制约。中医阴阳理论与壮医三气同步理论有相似之处,壮医理论也有其特色,即壮医更强调天、地、人三者的互根互用、协同制衡的关系。
“三道两路”学说是由黄汉儒教授[1]提出的,是壮医理论的核心理论之一。三道指谷道、气道、水道;两路指龙路和火路。道路是气血运行的通道,也是反映疾病、传递信息的通道。三道是维持人生命活动的营养物质贮藏、化生、运行、输布的通道。两路是维持人体基本生理功能和反映疾病发展的两条密闭通道。气道位于上部,气道是主司人体之气与自然界之气进行气体交换的场合,吸清排浊,保持气体的新陈代谢,其关键点在于肺。谷道是食物接收、消化、分泌的通道,食物进入人体后,经过谷道的消化、吸收作用,传输生命所需的营养物质和分泌糟粕,其化生的关键脏腑为肝、胆、胰。水道是管理机体水液代谢输布的通道,水道在下部,其功能主要由肾和膀胱调节。三道与外界直接相通,使人体之气和天地自然保持协调同步,适应环境而变化。壮族认为龙主水,龙路是人体血液运行的通道,血液可以营养机体、脏腑、骨肉、官窍,其化生枢纽为心脏,龙路通畅才能保证血液正常运行。火为触发之物,火路是体内的传感通道,传导各种信息给中枢,然后大脑做出相应的反应以维持体内平衡,与现代医学的神经系统类似。龙路和火路的网络分支遍布全身,龙路主载气血运行,火路调节躯体活动[7]。两路均不与外界相通,主要通过三道的作用来协调运转。
“三道两路”的核心在于通,三道的正常工作需要两路的通畅,才可使气血正常运输,维持机体所需,保证人体健康。三道是气血生化的场所,而两路主运载气血,两者相互配合,将气血输送至脏腑筋骨,营养脏腑组织,并把糟粕排出体外 。这与中医阴阳理论相契合,阴阳的重点在于两者的配合,通过两者的协同作用,把不同作用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使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发挥各自的优势。《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把精气积蓄于体内以充养阳气,阳气在外捍卫人体。阳主外,阴主内,阴阳各司其职,使人身心和谐,达到阴阳气机调和的健康状态。“三道两路”亦是如此,虽然与中医阴阳理论的主要内容不同,但目标一致,经由两者的关联性发挥各自功效,维持气血阴阳的均衡,保证人体健康。
通过上述理论的阐述,说明中医阴阳理论与壮医理论虽在内容及表现形式上有一定区别,但总体而言,两者都体现了阴阳为总纲的特性。“三道两路”“三气同步”作为壮医的核心特色理论,不仅代表了壮医的生理、病理观,还可以指导临床,以完善和丰富壮医的特色理论,具体可从以下几点出发:①用于诊断疾病。可通过触按“三道两路”在体表的网结点,找到疾病的反应点,从而确定疾病的病位、病性,进一步完善“三道两路”理论。②以“三道两路”“三气同步”“毒虚致病”等为理论指导体系,制定相应的证候分型标准,完善壮医辨病、辨证的理论体系。③通过壮医理论对疾病的诊断与认识,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壮医的治则和规范化特色技法。壮医理论作为中医药文化的一部分,有可观的发展前景,仍需我们进一步挖掘和研究,不断补充和完善其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