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清银
摘要:阅读是我们认识外界世界的途径,也是我们学习知识的一种方式,阅读能力的强弱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学生生涯的转折期,此阶段是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开展语文深度阅读不仅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的认识文本内在含义,提高自身的文化知识水平和语文素养,还能拓宽学生视野,净化其心灵。因此,本文针对初中语文深度阅读的教学展开探索。
关键词:初中语文;深度阅读;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20)02-0071-02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之一,而新课改的深入以及课程标准的要求也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传统的阅读教学学生仅仅是浅显的去理解字面意思,未能对文章进行更深层次的阅读,无法真正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和学生都必须重视语文深度阅读的重要性,针对目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找出对应的策略,改变现状,从而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
1.语文深度阅读的内涵和意义
阅读是通过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字面意思得出结论,而深度阅读则是一种基于知识,集成与文章内容相关的知识源,深刻理解文章内容、关联分析并体会作者情感的一种全新阅读模式。与浅表的阅读相比,深度阅读克服了传统阅读知识平面化的缺陷,促进了学生与书籍之间的相互理解,是以提升学生的学识修养和理论思维为目的,是与文章作者心灵的交流。深度阅读不仅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还可陶冶其情操,为学生学习语文奠定坚实基础。因此,初中语文开展深度阅读教学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2.初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深度阅读未引起教师和学生的足够重视。
初中阶段的学生需面临中考,教师和学生都存在功利心理。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考虑的是升学率和上线率,一些教师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阅读教学侧重的也是学生考试中对阅读题的答题技巧。学生想的则是怎样考入重点高中,因此对于阅读不愿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学生普遍缺乏深度阅读的积极性,阅读时往往走马观花、囫囵吞枣,阅读质量和效果大打折扣,自然无法提升阅读水平。
2.2 阅读形式的改变。
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网络的便利,造成学生的阅读方式和阅读内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些学生不是不爱阅读,只不过热衷于通过网络的方式来阅读,觉得这种方式更方便,阅读的范围多是热门的网络小说、动漫等带有娱乐性质的内容,对于祖国传统的经典名著极少问津,即使阅读一两部经典名著也只是当作完成教师布置的阅读任务而已,对阅读缺乏正确理解,偏移了阅读的正常轨道,何谈开展深度阅读。
2.3 深度阅读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简单。
部分教师在进行深度阅读教学时,在课程设置、阅读选材等方面缺乏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较浅显,未注重学生正确阅读方法的培养,以致学生对于文章主题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文字表层,难以抓住文章的重点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也未能和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阅读氛围犹如一潭死水,造成深度阅读存在形式化、表面化的现象,这些都阻碍了深度阅读的有效开展。
3.提高初中语文深度阅读有效性的实施策略
3.1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阅读教学中,学生往往只是为阅读而阅读,把阅读当成一项任务来完成,甚至敷衍了事。因此,教师要想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必须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而积极性的调动则需要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某件事真正产生了兴趣才会全身心投入其中,因此在开展深度阅读教学的实践中,教师首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爱好及需求等,结合教材内容,收集多种课外阅读的作品,并推荐给学生,让学生从中选取自己喜爱的文学作品。通过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有效激发,甚至不用教师布置阅读任务,便会自觉扩大阅读的范围和内容,更好的完成深度阅读。
3.2 创新深度阅读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阅读教学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缺乏独立思考,思维易固化,对于文章的理解也停留在文字表面,极易丧失阅读的兴趣。因此,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阅读教学应该巧妙利用文章中的冲突,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让学生在这种思维冲突中进行思考,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产生困惑、不解、茫然、焦灼、挣扎等多种思想状态,为深度阅读创造机会。教师应巧用这种冲突,引导学生形成思辨意识,在与文章、自我、教师、学生的互动中,深层次的解读文章的内涵。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皇帝的新装》时,引导学生明白整个故事就是围绕一个“骗”字展开的,让学生以猜读想象为契机,在熟悉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多角度的评价故事中的人物,学生经过沉思之后可以得出,皇帝是爱慕虚荣的、虚伪的、愚蠢的、昏庸的,那么骗子呢,是非常狡猾的,大臣是趋炎附势的,孩子是天真诚实的,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主动去读,专注的去读,进而达到深入阅读的目的。
3.3 丰富阅读量。
阅读数量的多少决定了学生的日常积累,班级中不难发现那些喜爱阅读、阅读范围广、阅读量大的学生,不仅阅读能力高,其写作能力也优于不爱阅读的学生,这与他们平常阅读过程中日积月累的语文知识具有很大关系。在阅读时,他们不仅仅是简单的读文章,还会对文章中的写作技巧、修辞手法、作者表达方式等格外关注,并会在习作时模仿这些技巧和手法,从而不仅提高了自己的阅读能力还提升了自身的写作水平。因此,教师应让学生知道大量阅读的重要性,只有注重日常一点一滴的积累,才能在今后的学习中厚积薄发[2]。教师可发动学生将家中富余的课外书拿到班级,在教室设立读书角,学生课间课余均可随时阅读,寒暑假放假时学生再各自带回家中,不仅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还提高了书籍的利用率。
3.4 沉浸角色,深度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
要想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度阅读,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沉浸到角色中,从而体会作者写这篇文章时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样,学生阅读后就不仅仅是粗略的了解文章的大意,而是通过不断变换思考的角度,有所思有所悟,对文章的理解更加通透深刻,进而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背影》一文时,文中四次出现背影,教师应让学生沉浸到角色中,仔细阅读和体会文中所描述的父亲的穿戴、走路的姿势、爬月台时的动作等,体会父亲年老行动不便却坚持为孩子为桔子的举动,深刻理解和感受父子间的深情,并引导学生联想自己和父母之间有哪些令人感动的时刻,鼓励学生说自己的感受,继承和發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5 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
阅读水平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短期内就可以实现的,需要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每天坚持阅读直至养成终身阅读的优良习惯,这对于他们来说也是受益终生的。因此,学校可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结合教材分类别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读书心得交流会、诗歌朗诵比赛、辩论赛、故事大会等,将深度阅读活动开展得热火朝天,形成一种浓厚的阅读氛围。同时,还可在校园走廊、班级墙报等公共区域张贴优秀学生的习作,让学生共享,相互学习。让学生在书香浓厚的氛围中受到熏陶,耳濡目染,养成深度阅读的好习惯。
总之,初中语文深度阅读是新课标的必然要求,需要教师深入探究,探索出一条最适宜阅读教学的路径,提高深度阅读教学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朱巧彬.初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3):250.
[2] 贾永梅.初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策略探索[J]名师在线,2019,(23)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