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焕伦
摘 要: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主要浏览诉求,一是抓住知识点,二是概括理解内容,三是拓展知识面,学生学会并灵活运用“抓点浏览法”、“理解浏览法”、“拓展浏览法”,可以提高学生的浏览效率。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阅读;浏览
阅读,为了什么目的?考試?好奇?跟风?应付被迫?随便翻翻?不管是哪一个,总有一个目的,而且阅读越多越好。要是你问小学高年级学生用什么方法快速地完成这些阅读?可能,学生会发蒙——不知道。默读、浏览、快读、等等,答案像是不定项选择题。根据这些阅读目的,归纳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这些阅读诉求,主要是三种:一是抓住知识点,如:应付考试的考点,好奇的某个知识点,应付父母要求的阅读书籍的检查点,无聊时随便翻翻的资讯要点。二是概括理解内容,对阅读文章、书籍的主要内容的把握。三是拓展知识面,从阅读到的文章延伸到其他文章或书籍。针对以上三种不同的诉求,学会并灵活运用不同的“浏览”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一、阅读策略单元的学习为“浏览”打下坚实基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小学高年级阅读目标之一:学生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部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及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都是阅读策略单元。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要求学习有一定速度地阅读,在《搭石》一课学习“不回读”,在《将相和》一课学习“连词成句阅读”,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要求学习有目的阅读:为提高阅读速度,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内容和阅读方法。“课标”是这么要求的,教材是这么安排的,都指向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阅读速度。带着问题,集中注意力,不回读,边读边动手画关键词,边读边思考连词成句,快速默读。这些课内着重训练的阅读技能为小学高年级学生提高阅读速度打下坚实的基础,为针对以上三种不同的阅读诉求,运用不同的“浏览”方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运用不同的浏览方法
(一)为抓住知识点选用的浏览方法——“抓点浏览法”
为抓住一个知识点,浏览文章,书籍,不管是课后习题,还是自己对文本的疑问,知识点是什么,是相对明确的。在整篇文章或整本书中会有与之相关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在这次浏览中是次要的。认定了目标就可以略读或跳过不读这些次要的知识点。这种情况,常出现在知识性读物《十万个为什么》、《森林报》、《成语故事》等不要求整体理解,而是要求学生理解各章节里分散的知识点的书籍。如:A同学对《森林报》里的“候鸟离乡月”一节感兴趣,认定了这个兴趣点,就可以直奔这一章节,这一章节前面的章节可以略读或跳过不读。
(二)为概括理解内容选用的浏览方法——“理解浏览法”
区别于“抓点浏览法”,为抓住一个知识点,“理解浏览法”是便于概括理解主要内容的。可以先从篇章的构建入手,或从文本入手。
1.从篇章构建入手
在浏览前言、后记、编后等总述性文段的基础上,认真地阅读目录、标题、内容提要、概括了解书文的结构、体系、线索内容和要点等。对于小学生而言通过文章结构:总分总,先总后分,先分后总等及写作顺序: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移步换景顺序等来理清书文主要讲述的内容框架尤为重要。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对书文进行推想,这本书的知识点,要是自己来写,会写些什么,待一切想好后,再开始阅读。凡是已经推想到,并知晓的内容,很快浏览而过,专门去读书文中的新知识点,达到快速了解书文大意的目的。
2.从文本入手
对于从篇章构建入手阅读,依然不太了解主要内容的情况下,就应从文本入手。要快速浏览文本,应该是几个字,几个词,几句短语,几句话地阅读,这里从几个字到几句话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表现在部编教材,就是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在《将相和》一课学习“连词成句阅读”,在《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学习“抓关键词句阅读”,是一个意思,一个意思地阅读。再延展一下,就是根据表达特点来阅读。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学了许多关联词:如果……就……、虽然……但是……、不但……而且……等等,也学了许多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等等,熟悉这些句式上的表达特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浏览文本。小学生的知识水平毕竟有限。哪怕读儿童读物,也会有遇到暂时不明白的地方,这时可以跳过去,再向前阅读,于是连以前不懂的地方,后来都明白了。这个也是鲁迅喜爱的“跳读”法。另外,一些自然科学、人文社科、艺术等书籍,通常会有一些术语和符号,通常在一本书的前一两章内容,理解起来较难,浏览时,也应该是一个渐渐适应变快的过程。
(三)为拓知识面选用的浏览方法——“拓展浏览法”
相比为抓住知识点选用的浏览方法和为概括理解内容选用的浏览方法,为拓知识面选用的浏览方法的目的性就没那么强,更追求阅读的广度。在消闲的时候,“随便翻翻”,通过泛览,博采众长。每天像鲸一样尽量“吞食”更多的文字,甚至上万字,也不为过。人有七情六欲,每天的心情可能都不一样,英国作家毛姆提出“为乐趣而读书”的主张,他说:“我也不劝你一定要读完一本再读一本。就我自己而言,我发觉同时读五、六本书反而更合理。”例如:昨天,D同学在面临着“新冠疫情”和“毕业班学习”的叠加影响下,很迷茫,比较适合读《思考世界的孩子》;阅读,可以分为“阅”和“读”,“阅”对应的动作是看,“读”对应的动作是听,如果能把这两部分分开来,以“阅”为主,以“读”为辅,阅读的速度就能起来了。浏览方法只是方法,要形成快速浏览的能力,还要练内功,提高浏览时的目视速度、记忆和理解能力。这些都离不开学生积累的阅读经验。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不同时间段内阅读多少字的阅读任务,逐渐提高难度,通过评价与激励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阅读效率。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阅读习惯培养研究[J].杨竞赛.作文成功之路(上).2017(07).
[2]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技巧研究[J].王东艳.中国校外教育.201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