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多媒体,感受欣赏之魅力

2020-01-13 05:13许思梦
下一代 2020年7期
关键词:欣赏课现代教育技术小学音乐

摘 要: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習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作为小学音乐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欣赏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来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基础教育中的优势也不断被肯定和发展。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小学音乐;欣赏课;应用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学会聆听,这一环节在实际的教学中较难把握。小学阶段是教育的“关键期”,如何正确的采取良好的方式引导和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喜爱,提高音乐欣赏教学的时效性。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音乐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一、感受方式多元化

小学阶段的欣赏教学要适应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持久的特点,尽量采用综合性的音乐欣赏活动,引导学生调动身体的各种感官,全身心地投入音乐。围绕欣赏音乐,结合音乐的各种要素,采用歌唱、演奏、身体动作和表演等方式,“参与”到音乐中去。如何引导学生“参与”呢,多媒体教学就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

旋律线是音乐中的生命主线,在音乐旋律进行中,由于音高走向的变化而形成的起伏线条。在音乐教学中巧妙地运用旋律线来进行欣赏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教师灵活处理音乐教学中碰到的难点问题,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只靠教师的语言来描述旋律线,学生并不能够很直观的感受,这时我们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爱的祝愿》这一课中,我将旋律线与音符同时展示,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旋律的高低起伏,带给他们更立体的感受。将抽象的音乐形象化、具体化、让他们在欣赏的同时留下更深的印象,而不是听完就忘,激发学习的兴趣与激情。

《幽默曲》是一种富于幽默风趣或表现恬淡朴素、明朗愉快的小型器乐曲。三年级下册的欣赏课《幽默曲》,作曲家是捷克的德沃夏克,是八首钢琴独奏曲《幽默曲》的第七首。后被改编为大提琴、小提琴、单簧管等乐器独奏曲,特别是由克莱斯勒改编的小提琴独奏曲流传最广。这首曲子是复三部曲式结构,在欣赏时,可以通过不同的感受方式,感受音乐。在a段时可以在课件中做出点状的图形,既表明了曲谱中的空拍,又使学生感受到了小提琴顿弓演奏的技巧。在b段时运用流线型的图案,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流畅与连贯性,以及小提琴连弓演奏技巧。通过多媒体的展现,让学生能够直观的感受到两段主题的不同之处,了解不同的小提琴演奏技巧,再通过老师的肢体语言加以示范,学生一起模仿,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添了课堂的趣味性,课堂教学效果显著。

二、课堂内容多样化

小学生对视觉的专注度要高于听觉。根据这一特点,在音乐欣赏课程中,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学生感兴趣的动画,激发学生观看的热情,提高课堂的参与度。学生在欣赏的时候有了美好的视听感受,能用优美的语言将乐曲所表达的意境表达得淋漓尽致。不少 学生所描述的语言比音乐、画面本身还要优美。在利用管弦乐器教学时,让学生通过手的触摸感知音乐的存在,了解音乐的魅力及音乐的演奏特点等。

在《百鸟朝凤》乐器欣赏时,巧妙通过模仿各种鸟禽的呜叫声,描绘了一幅百鸟争鸣、百鸟聚集的情景,给学生一种自然美的享受。如《水草舞》的导入部分,教师可以截取《海底总动员》的视频片段,从学生喜闻乐见的音乐作品入手,这些视频作品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发学的观看欲望,引发学生的积极性思维,使学生很容易走进音乐作品,从而达到欣赏、感悟音乐的目的。

四年级下册的欣赏课《望月节》,是动画片《宝莲灯》的插曲,在欣赏拓展的环节,教师可以在乐器伴奏练习之后,不仅仅局限于为音乐片段的伴奏。我们也可以通过乐器的伴奏,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为动画伴奏,为动画做音效,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做出不同的伴奏类型。在观赏动画的同时,感悟音乐带来的感动,感受音乐带来的美,而只靠教师的话语是不足以完全感受的,这也是现代信息技术带给我们的便利之处。

三、学习效率高效化

传统的音乐欣赏课教学手段比较单一,往往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对教学的效果也有一定的影响。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将动静结合,图像与动画相辅相成,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动态直观的形象也更能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使得重难点迎刃而解。

广东音乐《步步高》是六年级上册的一首欣赏乐曲。广东音乐是流行于广东地区的丝竹乐,主要由高胡、扬琴、秦琴和琵琶等乐器演奏。广东音乐音色清脆、明亮、曲调流畅、优美,节奏活泼、明快。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够有足够的条件向学生展示乐曲所用到的乐器。这时,教师将乐器与乐器的声音同时在多媒体课件中展示,让学生从外观到音色,对广东音乐的表演乐器有直观的了解。

不仅是在课件中可以有所展示,各式各样的学习APP也同样可以运动到我们的音乐课堂中,如乐理大师,节奏训练等,小学生对新鲜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这样的多媒体展示,加上教师的恰当引导,更能加深学生对音乐知识的了解,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丰富了学生的视野,也能够更好的完成学习目标。

四、结语

小学阶段是音乐的启蒙期,教师在欣赏课的教学中倘若充分的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课堂的艺术欣赏氛围,创新课堂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也为学生更好的成长,提高音乐审美能力,打好更坚实的基础。但我们也不能仅仅依赖现代教育技术,还应当注重自身音乐素养的提高,通过互补互融,才能碰撞出教学的火花,收获教学的硕果。

参考文献

[1]李大伟.运用多媒体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5.

[2]张素敏.浅谈音乐欣赏中音乐要素的渗透.[J].音乐天地.2009.03.

[3]齐硕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探讨.[J].才智.2018.14.

作者简介:

许思梦(1991—),女,汉族,江苏淮安人,硕士,研究方向:小学音乐。

猜你喜欢
欣赏课现代教育技术小学音乐
初中美术欣赏课中情境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美术欣赏课
探讨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
现代教育技术下的新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理论框架初探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课程案例库的构建研究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