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睿
摘 要: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基于不同学生在生理素质与心理素质上的差异,导致不同学生在相同初中体育教学措施下所收获的学习成果也存在相应的差异性。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各个年级与各个科目的教學过程中均要充分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采取有效措施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因此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也要采取差异化教学措施以因材施教,主动解决初中学生差异造成的学习成果差距问题。
关键词:初中体育;差异化;教学措施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初中体育教学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必须更加有效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此才能实现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的平等地位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者、组织者作用并促使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当前阶段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实施“差异化”教学的策略进行探讨总结。
一、差异化教学的基本概念与积极作用
差异化教学指的是当前科目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基于学生兴趣导向、天赋能力的差异,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开展相应的差异化教学活动,以此尊重学生本身能力限制并引导学生获得更加具有针对化的学习成果[1]。
将差异化教学措施应用于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就要求初中体育教师必须结合当前学生生理素质的差异采取针对化、层次化的教学。结合当前我国范围内差异化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首先差异化教学能够从实际层面上解决以往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盲目教学问题,对提升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各项教学措施与教学目标的针对性、合理性均有非常积极的作用[2];其次差异化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能够充分尊重以人为本的原则,积极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对确保初中体育教学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具有积极作用,对提升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亦有积极帮助;最后差异化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能够帮助初中体育教师更加全面、更加深入的了解当前学生的生理素质差异,为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奠定良好基础[3]。
二、差异化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一)以整体学生为基础设置差异化教学目标
初中体育教学的目标除了要求带领学生完成各项课程锻炼要求以外,还必须引导学生熟练掌握各项体育锻炼方法并有效促进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身体素质得到有效提高。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在差异化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应当以全部学生为基础,为学生设置“积极锻炼、强健体魄”的统一教学目标,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加强该目标的宣传并使得学生能够在心目中和行为中均对该目标产生积极认同。进而初中体育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差异性,以性别、年龄为基础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学生设置更加具体的教学目标,例如针对全体女生的教学目标设置为提升女生的身体柔韧性并促进女生身体健康发育、针对全体男生的教学目标设置为强化男生的身体力量并促使男生身体健康发育等。初中体育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内部不同群体设置初步的群体教学目标,进而结合当前群体范围内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结合当前课程内容更加有侧重点、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完成体育锻炼。
(二)以学生个体为基础设置差异化教学策略
在完成学生群体差异划分以后,初中体育教师也应当积极关注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身体素质差异性。尤其是个别身体素质较弱的学生,初中体育教师对其应当设置更加具体、更加具有针对化的教学目标。初中体育教师要结合当前课程教材内容对其身体素质情况进行分析,进而将这种身体分析扩散到全体学生范围内,以分析结果为基础更加有效的为学生设置合理的体育锻炼方法。例如个别学生成长发育过程中身高发育不足而产生自卑心理,初中体育教师可以针对这一情况引导其每日喝牛奶,并在体育锻炼中要求其抽出专门时间练习跳绳以促进身高发育;又例如个别女生体育锻炼过程中呼吸功能不好,初中体育教师可以针对这一情况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练习慢跑并采取相应的小组竞争策略,激发学生的竞争心理并提升体育锻炼的趣味性。在更加细化的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初中体育教师务必要保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循序渐进的完成对学生的教学和培养,使其能够充分感受到当前体育锻炼对自身身体健康的积极作用,进而更加合理的为学生后续体育锻炼指明方向。
(三)以学生兴趣为目标关注学生的学习诉求
初中体育教师在应用差异化教学的过程中也必须结合当前初中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积极关注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的各项反馈并根据反馈内容调整教学方法,使得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团结性、竞争性均能得到有效提升,以此更加有效的提升学生对初中体育教学的学习兴趣,优化学生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从整体层面上促进全体学生的初中体育教学效果。同时初中教师也要充分关注体育锻炼过程中学生的实际反馈,在结合当前课程教学内容确定今日教学目标以后,也要考虑到学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情况是否能够完成教学目标,针对部分处于特殊时期的学生给予适当合理的照顾,以此让学生感受到初中体育教师对学生群体的尊重、关心与爱护,从而更加积极的提升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三、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差异化教学首先要从整体层面上为学生设置统一教学目标,进而结合学生实际个人情况对其教学目标进行优化改善,最后通过诸多教学措施并结合学生反馈内容进行教学措施优化,以此充分满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身体健康需求与心理健康需求,有效达到提升初中体育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龙江.初中体育要注重“差异化”教学[J].中国教育学刊,2016,000(002):106.
[2]常丹丹.探析当前体育教学方法改革中的问题——评《体育教学方法理论与研究案例》[J].中国教育学刊,2016,12(1):113-113.
[3]刘晖.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体育教学[J].引文版:教育科学,2015,000(021):P.205-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