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导向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分析

2020-01-13 05:13薛加芳
下一代 2020年6期
关键词:目标导向小学班级管理运用

薛加芳

摘 要:小学生具有无限活力,在进行班级管理时,班主任重视目标管理是关键。根据学生、阶段的不同,设计不同目标,学生在不断完成目标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心。因此老师要对目标导向的应用有效分析,有针对性的实施管理策略,进而更好的提高班级管理质量。

关键词:目标导向;小学班级管理;运用

目标导向的小学班级管理是要求班级学生达成一致的成果、追求、期望,指引班级管理更好的发展,对学生具有激励和导向作用。运用目标导向管理,能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管理和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是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的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

一、小学班级管理中的问题

班级是学校中的最小单位,是学校的重要部分,学校治理的基础是班级管理,班级管理对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可是,如今的班级管理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班级管理效果不是很好。第一,班级管理没有秩序,管理混乱,目标不明确。很多班主任老师经常感觉每天有很多事情,不能对各种事情清晰有序的处理。这其中有老师的个人管理能力因素,也有管理方法的问题,也有学校管理制度不完善的原因。可是最重要的因素是没有明确的管理目标,进而管理中没有核心和重心,开展工作中没有主次,管理出现混乱现象。第二,班级管理中不能进行有效监督。有些班级老师要求学生设定目标,可是没有很好的结果。很多小学生的自控能力差,对自己的时间、心理、行为、学习等各方面不能很好的安排和管理。比如,在进行具体班级管理中,对学生的目标不能有效监督,目标形同虚设,根本没起到其应有的作用,老师不能对学生的情况详细及时了解,对发生的问题也不能及时解决。所以,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要设定相应目标并严格监督,逐渐培养学生的自觉性,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和效果。

二、班级管理中运用目标导向的意义和前提

(一)以强化方式建设班级管理环境

要形成班级良好的风气,一定要鼓励优秀和先进,要扶正气、打歪风,鞭策后进,激发班级成员积极上进。所以班级要鼓励和表扬模范行为及好人好事,抵制不良行为和思想,加强班级良好风气的形成[1]。以强化方式保证良好班风的形成。班风具有良性和不良性,直接影响班容、班貌。班主任要尽量给学生建立整洁、愉快、优美班级环境,让学生在班级教室具有舒适感,进而使班级管理氛围宽松和谐,以此为基础形成良好的班风。

(二)重视建设集体观念

建设班风是班级所有学生共同实现的,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学生形成主人翁精神。另外,建设良好的教育情境,比如生日祝福、联欢会、探望病人等活动,感染学生,使其产生温馨感,进而热爱班集体,生成对班级的义务感,进而形成良好的班风。

(三)建设精干的班级干部队伍

班级干部是班主任的助手,是成绩、素质都突出的学生组成的,由他们带动落后的、中间的学生,以他们的学习能力、行为习惯给学生示范,感染其他学生,进而促进班级集体学生的共同进步。所以班主任要重视班级干部队伍建设,促进良好班风形成。

(四)重视班主任的榜样和表率作用

班主任领导和组织班级管理,小学生都会以班主任为榜样,对其有依赖感和信任感。班主任老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直接影响,对班级风气的形成有积极促进作用。因此,要重视班主任的表率和榜样作用。

三、小学班级管理中应用目标导向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一)以目标驱动管理

班集体具有精神、灵气和朝气,需要班级全体成员共同努力。以目标增强班级干部管理核心作用,驱动班级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引导学生管理和被管理,使所有人都有目标,进行当家做主。

(二)以目标导向实施班级纪律管理

小学生的特点对其认识和主见有直接影响,往往会权责不分,不够沉稳等。所以,实施班级纪律管理时,要根据相应目标实施管理,让纪律管理有理、有序實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可以适度控制和管理班级[2]。比如,对于课间出操人数、表现、自习课学习情况等设定相应目标,并要以此为引导。

(三)以目标引领班级文化创建

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集体的重要部分,良好的班级必须有相应的文化氛围,这里包括相应的班风、班容、班貌、班级精神等建设。班级文化中蕴含着集体精神、力量、外部集体面貌。建设班级文化要以目标牵头和引领,老师要在目标指引下实施小组建设,形成团队意识和班级文化等。班级文化具有良好性,必须具有灵动性,要积极向上,要有朝气。这是因为班级文化目标指引班主任实施文化管理和建设。

(四)以目标创新改善班级的卫生管理

实施小学班级文明建设中,卫生管理和考核是其中的重要部分,体现了学生素质和修养,是人们对班级的第一印象。所以,需要班主任老师和所有学生都要重视。在进行班级卫生管理中,要坚持和重视目标创新,班级卫生做到人人有责,发挥和挖掘学生的特长和潜力,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卫生保洁和管理区域。这需要班主任老师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公益情怀,对卫生全新的认识。这样,可以在班级管理创新中有效实现相应目标。

四、保障和监督检查目标导向的运用

班级管理中应用目标导向,要实施保障和督查,这里包括自我监督检查和学校监督检查。制定了目标,实施和落实要进行监督和检查,要求学生自我总结,对自己纪律、卫生、学习情况等实施详细总结[3]。班级老师要进行班级情况总结,对一段时间班级各个方面的详细情况进行了解,明确活动评比、学生纪律、班级成绩等具体情况,和班级目标计划实施对比,找出差距,制定下一个班级管理目标,进而更好的实施目标管理。检查中看到的是结果,监督中实施的是过程考察,进而可以更好的明确目标所完成和实现的情况。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形成良好的班风,一定要制定相应目标,以目标为导向,体现班级管理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要达到班级管理中的自我管理和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是实施班级管理的重要力量,在班级管理中实施学生培养和教育,促进整体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安慧.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的应用分析[J].好家长,2019(15):84-84.

[2]覃秋波.小学班主任管理中沟通艺术的巧妙运用分析[J].考试周刊,2018(10):173-173.

[3]赖柯莉.分析以人为本理论在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的具体运用[J].明日,2019,000(012):1-1.

猜你喜欢
目标导向小学班级管理运用
浅谈小学班级管理
关于小学班级管理的理念和策略心得体会
目标导向在班集体管理中的运用策略研究
情感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对高中信息技术有效性教学的探索
目标导向下的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