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成才
【摘 要】 為了促进教育的实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在初中课堂中采用实验教学的方法,将抽象的知识变得更直接、更具体、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掌握。通过实验能够让学生亲自体验化学的魅力,激发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初中化学 实验教学法 教学优势
由于化学这门课程本身就具有实践性,学生在课堂中通过实践来学习知识,更易于理解与掌握,对学生的学习具有促进作用。目前,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其动手实践能力成为各个初中学校所关注的问题。
1. 实验教学法的特点
实验教学法通常是指学生通过在教师的讲解与指导,利用相关的仪器设备和实验所需材料进行一定的实践操作。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的变化从而获得知识以及验证所学的知识等。在各个科目的教学过程中实验法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实验教学法也逐渐兴起,使得一些实验在教室也可以进行,不会只局限于实验室或者田园中。在实验教学法的实施下促进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拓展了与书本知识相关联的实践经验,进而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探索精神,激发了对科学探索的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由于实验目的以及实验方法具有差异性,因此分为了不同的类别,即通过实验来为知识理论的学习打好基础和巩固知识的验证性实验,也可以根据实验方法的差异性分为分组实验和个人实验。
实验教学法通常有以下几点要求;第一,在学生进行实验之前教师应提前充分的做好关于实验的准备,并进行首次实验,对仪器设备、实验材料等实验用品进行仔细检查,避免出现非主观因素的实验差错以及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第二,通过规范的实验行为有效的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实验准则培训,多次对学生进行提醒,促使学生良好实验习惯的形成,营造安静的良好实验氛围。第三,在进行小组实验时鼓励每一位学生参与实验活动。第四,学生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认真观察学生的实验步骤,及时给与指导与纠正,保证实验的正确进行。第五,在实验操作结束后,学生之间进行小组讨论,教师进行实验总结,由学习小组共同编写实验报告。
2. 实验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应用
2.1科学运用实验教学法
在许多教学科目中都可以运用实验教学法,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时可以合适引用实验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传统的化学教学模式中,通常是老师通过口授来教育学生,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对化学实验的引用程度不足,以致于学生对实验不熟悉,教师对于实验的准备也不够充足。因此,教师要及时改变教学观念,增加在化学课中实验教学法的运用,使得学生对实验更加熟悉,为学生提供独立设计和实验的平台。例如,教师在进行“溶液的形成”这一课时,首先教师要确定这一课的教学目标,通过实验能够让学生明确的了解溶解现象,进而明白溶液、溶质、溶剂的基本概念,知道基本的化学知识。与此同时,在教学中实验教学法的有效运用来引进演示实验现象,比如教师可以问学生有没有人知道大海的味道是什么样的,有的学生会回答大海是苦的,有的学生回答大海是咸的,教师可以跟进问题是什么原因让大海的味道变得又苦又咸,逐渐引入溶液的知识内容。同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多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之间来进行合作性实验。
2.2 为学生布置趣味性实验任务
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时可以为学生布置化学实验任务,科学合理地给学生分配任务,进而促进了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化学学科的思考当中,在此之前教师应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以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文化水平来进一步设计教学环节。例如,教师在进行“金属化学性质”的教学时,教师在确立教学目标之后对教学主要内容进行讲解,让学生对金属的基本化学性质有一定的了解,此外,让学生进行实践来观察实验现象。教师可以让学生将铜片浸入硫酸铝溶液中,然后进行观察并记录有关现象。在实验操作后学生进行实验的归纳总结,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 通过实验内容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由于初中生的生理心理还不够成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要求要适度,通过对学生逐渐引入知识内容,向学生据介绍相关的实验知识经验,激发学生的探索性。例如,在教师在教授“燃烧与灭火”时,可以为学生播放课程相关的视频与图片来引进本节课要教的主要内容,然后为学生们发放实验材料,使得学生自主安排实验,学生通过探究来得出燃烧所需要的条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3. 总结
简而言之,实验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感受到化学的魅力,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化学的学习中去,更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了学生全面的发展。教师要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完善与改进,进而探索出最有利的教学方式,在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速率。
参考文献
[1] 周坤福.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法的运用[J].中外交流,2016(28):241-242.
[2] 包晓虹.对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外交流,2017(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