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互联网+”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2020-01-13 04:57王植
考试与评价 2020年12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互联网+互联网

王植

【摘  要】 “互联网+”的教学方法是一种通过互联网的各种工具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变革的教学方法,它打破了时间空间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提升了教育教学的效能。对于美术教学而言,“互联网+”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兴趣,有利于提升美术课堂的教学丰富度。本文对这种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小学美术  互联网  教学

“互联网+”的教学方式开始被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到各个学科之中,小学美术教学也是如此。作为一种前沿的理念性教学方法,“互联网+”的教学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还存有诸多疑问。我们应充分看到这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和潜力,其所蕴含的多元化、互动化的教学理念实际上也与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相互统一。

一、“互联网+”对小学美术教学的价值

1. 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术教学的目的旨在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其他学科不同,美术教学的内容是绘画作品、绘画技艺,这些作品是以静态的形式呈现的,但是,就审美的形式和目的而言,却要求学生将动与静相结合,从静中感悟出动的效果。对于中国写意画和西方印象派画风的画家而言尤其如此,以梵高的《星空》为例,如果学生不能透过静态的作品观察到星空流动所带来的强烈心灵震撼,那么他们就不能真正地进入美术之中。

2.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兴趣

美术同时是一个需要实践运用的学科,与数学、语文、英语等学科不同,学生在心理上尽管能理解绘画的含义,但是,却一定不能再实践上运用。绘画的实践手段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缓慢过程,很可能会磨灭学生的审美兴趣。但是,相关美术绘画软件的出现,却可以让学生减少美术实践的反复实践训练,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在线视频,通过绘画软件等方式,提升练习的熟练程度,进而提高自己的美术兴趣。

二、“互联网+”美术教學存在的问题

1. 学生的主体参与度较低

美术教学与其他教学不同,学生必须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才能获得美术素养的提升,“互联网+”的各种工具其实给教师提供了非常好的移动交流平台。通过网络平台美术教学可以真正地实现学生对课堂教学参与度的提升。然而,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种问题并没有有效改善。笔者对所在地区的200名美术教学工作者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显示,80%以上的教师还是以传统的的方式进行美术教学,没有真正使用“互联网+”工具对教学过程进行重新的设计和提升。

3. “互联网+”教学平台和工具的利用度较低

目前,大多数小学美术教师对于互联网美术教学工具的运用还比较不足,主要只是以多媒体PPT的方式,通过教师讲学生听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新的美术教学工具的利用率都比较低。因此,很多美术课堂虽然表面上引入了互联网的教学手段,但是其实还是“换汤不换药”,并没有真正地将互联网教学工具的优势给利用起来。

三、“互联网+”美术教学的改进策略。

1. 融入互联网资源,提升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

如上文所述,“互联网+”的模式可以增强美术教学的趣味性,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学生的问题可以在第一时间全方面地呈现在教师面前,这样一来可以提升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度。以剪窗花这一课为例,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一般是一边进行演示、一边进行辅导。但是,在通常情况下,学生总是只能从某一个侧面观察教师的剪窗花手法,由此导致某些技巧难以掌握。互联网的出现则可以让剪窗花这门艺术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更多的窗花图样,让学生挑选他们自己喜欢的图样,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让窗花制作的全过程一览无余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教师更多的工作则是在窗花制作过程中进行重点讲解,并且传递与窗花相关的艺术文化知识,由此不仅提升了教学效率,而且还拓展了美术课堂的教学深度。

2. 巧用网络式教学,引导美术课程多元化发展

“互联网+”的出现突破了传统美术教学在时空方面的限制,即突破以往必须在教学进行线下教学的时空限制。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拓展小学美术的第二课堂,使生活与课堂之间的交融朝着更加密切的方向发展。教师可以借助相关的网络平台,定期在平台上展示相关的艺术美术作品,为学生营造具有趣味性的美术启蒙教育环境,从而带动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学习风气,促进学生美术素养发展。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微课,引用相关的美术微课课程资源,切实发挥“互联网+”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教学工作中的价值。

3. 创设优质化情境,丰富学生的美术情境体验

“互联网+”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创设美术教学情境,从而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例如,在进行汉字艺术的相关教学时,教师可以创设以“小小考古研究者”为主题的活动,展示不同时期的中国文字图片,让学生从造型美的角度去发掘总结这些字的形式特点。学生在进入情景后,开始总结这些字的形式特征,教师可以从旁进行指导,并且展示相关相似的图片文字,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从而培养学生的美术观察力。

四、结论

“互联网+”的教学方法打破了时间空间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提升了教育教学的效能。对于美术教学而言,“互联网+”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兴趣,也有利于提升美术课堂的教学丰富度,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美术教师应该巧用“互联网+”教学的方式方法,融入互联网资源,促进学生在美术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美术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陆霄虹.互联网思维下高等艺术院校教学模式变革[J].江苏高教, 2016(5):72-74.

[2] 尤鲁滨.微信平台下的小学美术教育——互联网+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J].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7(003):39.

猜你喜欢
小学美术互联网+互联网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