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参附黄蒲汤治疗脾胃虚寒证胃痛临床效果分析

2020-01-13 05:58刘振杰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34期
关键词:胃痛胃脘脾胃

刘振杰

410000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

胃痛又被为胃脘痛,是临床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患者发病之后的上腹部胃脘靠近心窝部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其还会出现嗳气、吞酸等反应[1]。伴随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及饮食结构的调整等,临床胃痛患者的数量出现不断上升,该病也得到了临床的广泛关注[2]。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胃痛常发于早春冬令、秋冬之交之际。中医认为机体出现胃痛的机制主要有两种:首先机体如果长期处于忧思、怒、恼状态,极易引发肝气失调;其次,如患者脾脏功能欠佳、脾不健运,进而引发胃失和降。针对上述胃痛常见发病机制,中医常通过采用疏肝理气或者温通补中的方法,恢复患者的正常脾胃功能,取到显著效果。虽然目前对脾胃虚寒证胃痛的西医药物很多,但现有研究已证明针对脾胃虚寒证胃痛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较单纯应用中医或者西医治疗效果更佳,患者治疗效果好、恢复快、复发率低。因此,中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脾胃虚寒证胃痛的方法,寻找更为有效的中医药方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医临床治疗中,胃痛患者根据实证与虚证证型不同可分为多种类型,其中脾胃虚寒证胃痛患者十分常见[3]。针对此类胃痛患者的治疗,本研究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入参附黄蒲汤,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6年2月-2017年6月收治脾胃虚寒证胃痛患者94例,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均接受临床相关检查,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诊断标准,均经胃镜检查后确诊。按照临床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47例。常规组男26例,女21例,年龄25~67 岁,病程1~18年。中药组男27例,女20例,年龄26~68 岁,病程2~17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⑴常规组患者接受临床常规西医治疗,包括抑菌、消炎、杀灭幽门螺杆菌等,同时需要给予患者胃动力改善、胃部黏膜保护治疗等。⑵中药组患者则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同时服用参附黄蒲汤,方药组成:神曲、广木香、炒香附各10 g,甘草、延胡索、陈皮、乌贼骨各13 g,制附片10~15 g,炒山药、炒大黄各15 g,党参、蒲公英各30 g。针对临床中反酸严重的患者加入吴茱萸、煅瓦楞子各12 g,可暖肝温胃抑制胃酸;腹部疼痛严重的患者需要加入枳壳、青皮、佛手各12 g,可疏肝解郁,行气宽中,达到止痛功效;泛吐清水较多的患者需要加入干姜、茯苓、砂仁与蜀椒目各12 g,可以温胃化饮。患者每日将药物加入500 mL水进行煎煮,取汁200 mL,分早晚2 次服用,1 剂/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4]。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胃部疼痛情况。利用VAS 评分分析患者的疼痛情况,无任何痛感0 分,轻度疼痛1~3分,中度疼痛4~6分,患者得分超过7 分则表示疼痛较为严重,患者难以忍受。患者的VAS 得分越高,其疼痛反应就越强烈。

疗效判定标准:根据患者相关症状的好转程度等将其分为无效、改善及治愈。①无效: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后胃痛情况未出现任何好转,相关症状仍然存在,部分患者病情甚至恶化,且接受内镜检查之后无变化。②改善:患者治疗后的胃痛次数出现减少,接受内镜检查之后出现一定程度好转,相关症状有所减轻。③治愈:患者胃痛症状完全消失,接受内镜检查之后恢复正常,且患者体征等恢复正常。总有效率=改善率+治愈率。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中药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40,P<0.05)。见表1。

两组患者疼痛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药组疼痛情况得到更为明显的缓解,优于对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 论

胃痛属中医学“胃脘痛”范畴,患者患病之后会出现嗳气等各类症状,且胃脘部靠近心窝的位置会出现疼痛[5]。在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下,胃痛患者逐渐增多,且很多患者在秋冬之交、早春冬令时节发病,患病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6]。胃脘痛的中医病因病机为气机升降失调、气滞湿阻、脾气虚弱以及寒热互结引起脉络瘀阻而发病。此外,因久病不愈或者治疗无效等,导致虚弱、体寒及血瘀等,加之溃疡所致疼痛、出血等,以及患者情志不畅,故而加重疼痛。本病为本虚标实之症,脾虚为本,寒热、湿阻及血瘀为标。

在胃痛患者的常规治疗中,西医药物多能改善患者的胃部疼痛症状,但是患者很容易出现复发,无法从根本上治疗疾病。患者胃痛病因类型较多,胃部寒邪造成寒凝不散、气机升降受阻,会出现胃气不和,引发疼痛;肝脏有疏泄气机的功能,若患者出现抑郁恼怒情况,则会肝失条达、肝气横逆,进而导致胃痛;若患者长期内伤劳倦、脾胃虚弱,则会出现禀赋不足、胃失温养,进而导致中焦虚寒,引发胃痛。此外,患者长期进食肥甘厚味,饮食不节也会造成食滞不化、气机受阻、胃失和降等。中医学认为脾胃虚寒证胃痛患者的治疗应以补脾益胃、止痛缓急等为主,本研究针对此类患者选择参附黄蒲汤治疗。黄芪建中汤是作为中医治疗胃痛最常用的方剂,其来源于《金匮要略》,即小建中汤,其具有有效的温中补气、和里缓急作用,常应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患者。具有和里缓急以及温中补气的功效,但在活血化瘀及和胃补脾方面相对欠缺,且止痛效果较慢,临床疗效并不十分满意。针对脾胃虚寒证胃痛的病因病机,认为应治以和胃止痛、活血化瘀以及温中散寒等法。中药参附黄蒲汤具有化瘀生新、温中健脾、和胃止痛及活血化瘀等功效,完全符合本病的治疗要点。其主要作用为化瘀生新、温中健脾,处方中神曲、陈皮、广木香、炒香附、炒白术、炒山药、制附片以及党参等均可发挥温中健脾的功效。方中蒲公英可解毒散滞;炒大黄可化瘀活血;延胡索可止痛行气。三药联用可以去腐生新,并且加快患者胃部溃疡的愈合,加速血液循环。延胡索可以用于内脏痉挛性、非痉挛性疼痛,均具有良好的疗效。在胃脘疼痛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地增加延胡索的使用剂量。广木香、炒香附与陈皮联用,有升降调节、疏肝行气的功效;制附片可以止痛散寒;山药可以除湿健脾;乌贼骨可以抗溃疡;白术与党参有较好的益肺健脾功效;神曲可以和胃健脾;甘草则可以中和诸药。现代药理研究已经证明乌贼骨、延胡索、大黄、蒲公英以及党参均能够起到有效的抗十二指肠、胃溃疡的作用。生甘草能够抗酸,起到消解胃肠平滑肌痉挛的效应。另外根据患者的实际症状,在方剂原有药物的基础之上加入一些对症治疗中药,从而有针对性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在治疗脾胃虚寒证胃痛患者过程中,除了应用中药治疗外,还需配合应用一些其他的中西医辅助治疗方法,因为脾胃虚寒证胃痛能否得到有效根治,与多种因素相关,如疾病长短、病情严重程度和患者自控能力,以及有无糖尿病、心脏病、肾病等其他基础疾病。在本研究中,通过对脾胃虚寒证胃痛患者采用中药参附黄蒲汤及其他对症治疗方法,治疗效果更佳。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常规组 47 5.9±0.9 4.7±0.8中药组 47 5.8±1.1 1.3±0.2 t 0.482 28.267 P>0.05 <0.05

本研究结果表明,中药组患者整体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组,且疼痛情况缓解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对临床患有脾胃虚寒证胃痛的患者治疗方案选择而言,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参附黄蒲汤治疗,其疗效显著,患者治疗后的疼痛情况也会得到有效缓解,该方案可作为此类胃痛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猜你喜欢
胃痛胃脘脾胃
好脾胃 养出来
脾胃失调该如何调理
五灵脂蒲黄散止胃痛
突然胃痛不用慌 按压至阳来帮忙
王生义治疗胃脘痛的临证经验
脾胃升降平衡才健康
脾胃气滞多因肝胃不和
胃脘痛应该怎么贴敷?
浅谈藏医盐敷治疗胃痛的护理
傣医林艳芳老师临床诊治胃脘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