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切开挂线治疗术与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疗效对比

2020-01-13 05:58唐武陆路阳光宋向晖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34期
关键词:挂线外口肛瘘

唐武 陆路 阳光 宋向晖

510620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广东 广州

高位复杂性肛瘘是一种肛肠外科临床常见疾病类型,高位肛瘘指瘘管在外括约肌深部以上,而高位复杂性肛瘘表示患者存在多个瘘壁和瘘口,患者临床症状常表现为疼痛和流脓,且具有病变位置高、管道复杂、管道弯曲、管道多等特点,因此,一定程度增加了临床治疗难度。患者发病后通常需要接受手术治疗,以降低癌变风险,需控制后期反复纤维化和感染发生率,进而降低手术治疗难度。常规挂线手术是以往临床常用的高位复杂性肛瘘治疗方法,但患者需要反复多次治疗,这不仅会出现引流不尽而需要反复治疗的问题,还会大大增加患者治疗的痛苦程度。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则是一种全新的手术治疗方式,能够有效避免以往手术方式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在彻底引流的基础上有效去除病灶。本研究对传统切开挂线术与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

资料与方法

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100例,男48例,女52例,年龄38~72 岁,平均(56.4±12.5)岁;病程1~9 个月,平均(6.1±3.0)个月。按照不同手术方案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全部患者均经检查诊断为高位复杂性肛瘘,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合并心、肝、肾系统疾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①试验组采取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患者保持截石位,术前实施骶管麻醉,常规消毒后通过探针、直肠指检、美蓝注射、术前影像资料等方式对主管道、支管道、内口和外口的走向、数量和位置进行检查,选择对应内口的肛门后正中部位打开一个2.5 cm 长度的放射状人造外口,由主管道从人造外口部位置入探针,对内口情况进行探查,将主管道齿线以下部位切开,形成V 字形切口,若患者为齿线以上的高位管道,则需要将橡皮筋系在球头探针的尾部,并由人造外口向内口拉出,调节松紧度后结扎。选择支管外口部位打开放射状切口,支管道用止血钳破坏后,保障主管道通畅引流,对于支管和主管之间的切口用胶膜条结扎,若支管相对较弯且长,则选择支管中间部位打开放射状切口,两者之间距离控制在2.5 cm左右。修整好切口部位皮肤后实施常规引流止血。②对照组采取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患者保持截石位,术前实施骶管麻醉,常规消毒后按照试验组的方式打开人造外口。通过球头探针由人造外口部位向肛门内沿主管道进行探查,由内口向肛外拉出,首先打开内外口间组织,彻底清除腐败坏死组织和白色瘢痕组织。探针挂入橡皮筋并拉紧结扎的方式处理高位管道,将其余支管切除后,修整切口为V形。两组患者术后1周内均接受抗生素治疗,每天定时换药,保证创面良好愈合。

观察指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和医疗成本等情况。同时,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后肛门完全失禁及失禁、肛门潮湿、肛管畸形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患者手术后,创面良好愈合,无流脓和肿痛,肛周出现轻微潮湿或瘙痒;②有效:创面未完全愈合,肛周出现潮湿、瘙痒、流脓和肿痛;③无效:创面未见愈合,且不良反应严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22.0 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试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06,P=0.000,P<0.05)。见表1。

两组患者临床观察指标比较:试验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医疗成本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789,P=0.000,P<0.05)。见表3。

讨 论

高位复杂性肛瘘是一种肛肠科临床常见疾病类型,其内口通常位于括约肌深层,而外口和管道较多,支管走向较为复杂,病变位置较深[1-2]。该疾病临床复发率较高,且治疗难度较大,因而会对患者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不良影响,所以需要选择适当手术方式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3]。高位复杂性肛瘘的诊治一直都是肛肠外科的难题,国内外医学专家在如何彻底解决病灶,降低病情复发率与保护患者肛门的节制功能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为外科手术,手术成功的关键之处是准确地找到内口,清除原发病灶,即从根本上将患处再次感染途径截断。此外,保存肛门节制功能也是治疗肛瘘的重要过程,通过术前清晰掌握肛管、直肠环等解剖位置与结构,保证了完整的肛门括约机制。高位复杂性肛瘘手术后的并发症非常多,而且容易复发。过去经常采用切开挂线法治疗该病,在长期的应用过程发现,其优点主要是引流通畅,创面开放;缺点为创面较大,其Ⅱ期愈合时间比较长,容易导致肛管缺损。对于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而言,挂线法可以较好地解决肛瘘完全切开而导致的肛门失禁问题;但是这种操作方法相对来说时间比较长,而且有较大痛苦。对于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而言,挂线法可以较好地解决肛瘘完全切开而导致的肛门失禁问题;但是这种操作方法相对来说时间比较长,而且有较大痛苦。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切开挂线法也在不断改进,将挂线的范围仅仅选择在人体瘘道经过肛管直肠环的范围,或者非全程挂线,后期将挂线部切开,对切开范围进行微创处理,可以很大程度减少创伤。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采用探针弯曲自外口探入管道从内口穿出,先将通过内括约肌与外括约肌浅深的管道切开,将通过外括约肌深层和耻骨直肠肌以上的管道予以橡皮筋挂线,对肛皮线至齿线的敞开创面,进行充分搔刮,彻底清除腐败组织。瘘道曲直有助于引流的通畅,加速手术创口的愈合。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临床观察指标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临床观察指标情况比较(±s)

组别 n 创面愈合时间(d) 住院时间(d) 医疗成本(元)对照组 50 29.7±2.4 25.8±2.5 3 226.4±247.1试验组 50 18.4±1.3 13.7±1.6 2 634.6±214.6 t 29.274 28.826 12.786 P 0.000 0.000 0.000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n(%)]

传统切开挂线引流术和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两种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方法,传统切开挂线引流术效果相对较差,且患者治疗后肛门疼痛和肛门畸形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差。对口引流术则具有机体刺激较小、并发症少、愈合速度快、疼痛程度轻以及机体创面小等优势和特征,能够最大限度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肛门功能障碍发生率,且患者治疗后恢复速度较快[4]。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接受对口引流术治疗,需要注意以下问题:①探查内口时需要仔细谨慎,确定全部内口情况,避免疾病复发,进而对患者造成反复伤害;②肛周引流切口位置选择适当,确保患者体位改变时也可顺畅引流;③术后换药应保证彻底清洗,引流要充分,以提高创面愈合速度[5]。

猜你喜欢
挂线外口肛瘘
高位肛周脓肿给予切开挂线引流术的治疗效果
当心特殊肠癌的“幕后黑手”——肛瘘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曲安奈德联合尿道扩张术治疗尿道外口狭窄的临床报道
外口切开盲端旷置内口结扎术治疗老年复杂性肛瘘的临床观察
直肠腔内超声和MRI在复杂性肛瘘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肛瘘挂线术后中药熏洗护理的疗效观察
塑料薄膜预防经尿道腔镜术后尿道外口狭窄的临床观察
挂线疗法在肛肠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肛瘘相关性鳞癌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