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扮演法在儿童青年抑郁症患者社交训练中的应用

2020-01-13 05:58周娱菁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34期
关键词:角色扮演社交青少年

周娱菁

518048深圳市福田区慢性病防治院,广东 深圳

抑郁症是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并伴有高复发率、显著的致残率和高自杀风险。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显示,全球约有3.5亿人患抑郁症。中国抑郁障碍人数达6 100 万,且呈递增趋势[1]。目前抑郁症排在全球疾病总负担的前5名,到2020年将上升至第2 位,仅次于冠心病[2]。抑郁症仍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成为社会及个人的沉重负担。据WHO 统计,全球大约有1/5 的儿童和青少年出现过心理问题,2020年以前全球儿童精神障碍增长50%,成为最主要的5个致病、致死和致残的原因之一。我国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病率为0.4%~8.3%,且有明显增加的趋势。13~19 岁的青少年精神卫生状况非常令人担忧[3]。儿童青少年如果遭遇同伴排斥,则有较强的可能性发生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并出现青少年问题行为、学习成绩下降、休学、物质滥用、自杀自伤观念及行为[4]。调查显示近30%的青少年感到发展或者维持有意义的友谊关系相当困难,常见原因来自于同伴排挤及社交忽视。其中15%的青少年遭遇同伴排挤,同伴排挤不仅可能发生在青少年阶段,也可能延伸到成年阶段。另外15%的青少年遭遇社交忽视。他们往往无声无息,同学和老师都很难留意他们。他们极少主动接近别人,更少在交谈中发言,害羞退缩。他们通常被认为是胆小或内向的,有时因此产生抑郁焦虑情绪。他们内心渴望友谊,但是这个愿望只存在内心,在现实生活中不曾发生。角色扮演法主要经过具体的一个角色扮演,使参与者体会出独特体验。表演过程中能够从不同方面及角度获得的启迪有利于促进实现更好的效果。角色扮演法突破了传统灌输式教学法,让参与者更多地参与其中。本研究分析在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患儿中应用角色扮演法提高患儿社交技能的效果,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

资料与方法

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儿童青少年重度抑郁症患儿30例,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均服用单一SSRI 类抗抑郁药物,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5例。干预组男1例,女14例,年龄13.5~18岁,平均(13.5±3.3)岁。对照组男2例,女13例,年龄14.2~18 岁,平均(14.5±2.7)岁。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⑴对照组采用单独的抗抑郁药物治疗。⑵干预组给予8 周角色扮演社交训练,每周30 min。角色扮演社交训练分为回顾家庭作业、角色示范、角色扮演、角色互换、布置家庭作业五个步骤。就朋友的定义与特点、开启对话、结束对话、处理矛盾时刻、处理嘲笑与欺凌5 个主题进行社交训练。采取一对一指导的形式,与患儿进行社交训练。并设置家庭干预微信群,督促患儿在日常生活中完成作业。

观察指标:①社交功能:采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 scale,SADS)评定,由28 个条目组成,评价社交回避、社交苦恼的程度。采用“是”与“否”的形式,评分范围0~28 分。分数越高代表社交困扰程度越大。②抑郁: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定。③社会功能:采用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进行评分。

统计学方法:数据应用SPSS 19.0 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训练前后SADS和SD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训练前SAD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训练后与对照组SADS 和SDS 评分呈明显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者能训练前后SSPI评分比较:两组训练前SSPI各项目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训练后SSPI各项目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 论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多发心境障碍,以心境低落为主,可从闷闷不乐发展至悲痛欲绝,甚严重者可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儿童青少年患抑郁症对于个人、家庭、社会都会造成严重的负性影响。有的患儿不堪抑郁的折磨,常选择自残自杀。其中患儿难以适应学校社交环境、缺乏同伴支持是重要因素之一。抑郁症患者因受不良认知影响,不能与人友好相处,其正常工作生活受严重影响,单纯抗抑郁药物治疗难以改善其负性认知,不能帮助抑郁症患儿习得切实有效的社交技巧。本研究应用角色扮演社交训练方法,通过角色示范、角色扮演、角色互换等步骤,帮助患儿掌握社交过程的必要技巧。

角色扮演法是1967年由Fannin Shaftel 和George Shaftel 提出的,是通过相应的语言、动作、表情,体验角色的心理活动,深化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角色扮演法是患者通过角色扮演的过程,体验不同角色的感受,提高对不良认知和行为的识别能力,通过实际的扮演与练习而形成新的行为模式的一种方法。通过角色扮演,使主角将现实自我和所扮演的角色分离,也就是说使人们把自己和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分开,形成角色距离。角色距离的形成使当事人可以以一个新的视角,从旁观者的角度重新审视和理解自己的心理困惑和冲突,改变以前自己对事态的看法和观念,重新体验生活的价值和意义。Cohen将角色扮演定义为投影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社会性的活动。角色扮演法最大的优点是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了参与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角色扮演,参与者可以更大程度的调动自己的认知和情感,得到深刻的体验。角色互换可以帮助个体从自己的角色中抽离出来而进入另外一个人的世界中。角色互换可以帮助主角深入认识他人的情感和感受,在暖身阶段和演出阶段均可使用。角色互换的具体操作过程:由主角扮演不在场的重要他人的角色,演出此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让团体成员清楚这个角色,而辅角暂时扮演主角的角色;然后主角回到自己的主角位置,扮演自己,而辅角扮演重要他人角色,呈现彼此交流的状态。这样的角色互换能帮助主角清楚地觉察到与重要他人的关系和交往状态。同时,通过这样的角色互换,也能将主角对重要他人的感受、曲解、态度呈现出来。角色示范是暗示疗法的一种,病友的经验之谈常是一种暗示源,在青少年抑郁症教育中应用并加以积极引导,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让同类其他患者进行现身说法,使患者通过对身边成功病例的所见所闻,对疾病和治疗、预后等方面的内容有实质性的直观感性认识,更有说服力,可改善患者因缺乏相关知识带来的情感和精神方面的问题,调动患者治疗的积极性,增强患者治愈的信心。

表1 两组患者训练前后SADS和SDS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训练前后SADS和SDS评分比较(±s,分)

组别 时间 SADS评分 SDS评分社交回避 社交苦恼对照组 训练前 3.06±2.98 2.16±1.58 15.74±6.58训练后 3.68±3.22 2.79±2.02 16.19±7.02干预组 训练前 4.22±3.12 3.52±1.72 15.50±6.52训练后 12.42±4.16 12.84±2.16 29.85±8.26

表2 两组患者训练前后SSPI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训练前后SSPI评分比较(±s,分)

组别 时间日常生活能力 动性和交往技能 社会性活动技能 总分对照组 训练前 9.26±1.18 11.66±2.58 8.74±2.08 28.10±3.18训练后 9.68±1.22 12.29±2.95 9.09±2.02 28.98±3.32干预组 训练前 9.29±1.12 11.52±2.72 8.50±2.02 30.62±3.12训练后 12.52±1.36 17.84±2.88 13.85±2.26 39.94±3.16

本研究采用角色扮演社交训练方法,结合儿童青少年抑郁患儿生活中遇到的真实场景,指导患儿学习应对社交场景中的难题,其内容更贴近患儿真实生活。通过训练,干预组患儿在社交回避、社交苦恼均有所减轻,抑郁感受有所缓解。可见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患儿经采用角色扮演法训练后在社交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疗效明显,在临床治疗中具有积极改善作用。

本研究也存在不足之处,如病例数量较少,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增加个案数量,以探索本方法的普适性。另外本次研究中训练为一对一训练,干预效率低,费时费力,难以普及。在今后的研究中,可探索将本方法应用于团体治疗的效果。

猜你喜欢
角色扮演社交青少年
社交之城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青少年发明家
“角色扮演”拯救荷兰舰队
剖析角色扮演在初中英语会话教学中的应用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角色扮演教学法在营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