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苏辨治子宫内膜息肉经验❋

2020-01-13 11:59:41澜,卢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0年7期
关键词:经期肾虚瘀血

陈 澜,卢 苏

(1. 南京医科大学,南京 210029; 2. 江苏省中医院,南京 210029)

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s,EPs)是一种子宫局部内膜过度生长的常见宫腔病变,好发于育龄期妇女,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其临床症状多表现为月经过多、经间期出血、经期延长、不孕等[1-2]。中医将子宫内膜息肉归于癥瘕、崩漏、不孕症等范畴。西医治疗目前倾向于宫腔镜手术及术后联合雌孕激素类药物,但手术治疗术后易复发,术后用药也存在禁忌症、副作用多等诸多问题。卢苏教授是江苏省中医院名中医,从事妇科医教研工作近40载,深受国医大师夏桂成理论思想的熏陶,对各类妇科疾病治疗经验颇丰。中医对于EPs的现有研究多将其病机归于血瘀、痰湿、气滞等[3],卢苏探其根源认为肾虚血瘀为本病病因病机之根本,从肾论治本病收获良效,现将卢苏辨治子宫内膜息肉的经验总结于下。

1 病因病机

1.1 肾虚为本

卢苏认为肾虚为本病发生的根本病机。《素问·上古天真论篇》:“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在女子的生命进程中,肾主宰着生殖功能,调控胞宫的开合藏泻,并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虚衰。女子一生之中,经带胎产、房劳过度、七情内伤均耗伤气血、肾精,肾虚逐渐成为导致EPs发生的根本原因。肾虚可扰乱气血运行,导致瘀血形成。王清任《医林改错》有言:“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肾气虚则无力推动血行而致血瘀;肾阴偏虚,虚火灼液熬津,虚热致瘀;肾阳虚寒凝致瘀积不散。而正气虚衰,又易使瘀血、痰湿等有形之邪不利排出而停聚胞宫。在现代研究中,高龄与绝经皆为EPs的高危因素[2],此亦为肾虚导致EPs发生的佐证。

根据夏桂成的补肾调周理论,肾之阴阳随月经周期而消长,具有调控月经的功能[4]。肾虚则导致肾阴阳转化调节失衡,经期应泄之瘀血不泄,瘀积胞宫不散,将出现各种经行紊乱的症状。经前期是阳长阴消的过程,阳长的目的一为使子宫内膜易于受孕或排经,二为排除由经后期阴长带来的阴浊[4]。阳长至重阳状态进入月经期重阳转阴,子宫内膜脱落而经血来潮。临床上B超监测到子宫内膜息肉多随月经来潮而脱落,若经前期阳长不及则不利于使瘀、浊、水、湿等随经血排泄,因此卢苏在治疗时尤其注重经前期及行经期。

1.2 血瘀为标

临床观察到EPs患者多有经期延长、月经量多、淋漓不净等症状。《普济方·妇人诸疾门》有云:“崩而淋漓不断,血瘀于内也。”子宫内膜息肉为有形之物,局限固定,是为“癥”也。先天不足或后天伤肾致肾虚血瘀;女性情绪多变,素有肝气郁结致气滞血瘀;或曾有堕胎小产,又受金刃创伤,致瘀血内停,瘀血留滞日久成癥,瘀阻脉络不通易伤血络,致血液妄行而出现各种月经不调的表现。胞宫瘀血内阻也易导致不孕,而瘀血又可致气血津液运行不畅,无以滋养先天肾精且加重肾虚。

2 治法浅析

卢苏认为EPs的治疗首先应杜绝瘀血的产生,因此将补肾调周法与活血化瘀法相结合,在调整月经周期节律的同时缓消癥积;其次在于促进瘀血的排泄,在经前期补肾助阳,并利用经期因势利导,行药物性刮宫。

2.1 顺应经期,药物刮宫

中医治疗癥瘕的原则在于《黄帝内经》中所谓“衰其大半而止,不可猛攻峻伐,以免损伤元气。”因此,卢苏治疗时常用石见穿、生山楂、花蕊石、蒲黄、五灵脂、景天三七、鸡内金等相对缓和的活血化瘀药行药物性刮宫。瘀血严重时也需三棱、莪术、鬼箭羽、土鳖虫类破血消癥药直捣病所,把握患者行经期的时机,因势利导,以免活血日久耗伤元气。活血时联合大小蓟、地榆等止血药,以避免出现月经过多,气随血耗。卢苏临床常用加味失笑散,《医宗金鉴》言失笑散原方“可直抉厥阴之滞,而有推陈致新之功,甘不伤脾,辛能散瘀。”君药为蒲黄、五灵脂可化瘀止血,合生山楂、花蕊石、石见穿、景天三七等共奏活血化瘀之功,加入归芍、茜草、益母草、大小蓟调经止血,炒川断通中寓补用为使药。对于息肉数量少、较小并伴有异常子宫出血的EPs患者,顺应经期给予活血化瘀药,可增加息肉随内膜剥脱的几率,并改善患者的症状。而对于息肉数量多、体积较大、出血严重伴有贫血、子宫内膜增生并有明显恶变倾向的患者,仍然建议宫腔镜治疗为主,同时可给予中药辅助治疗。

2.2 补肾调周,重在经前

对于平素常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失眠多梦、夜尿频多等肾虚症状的EPs患者,非经期治疗以顺应月经周期节律,补肾调周为主,重在补肾兼顾活血调经,对于不孕患者亦可调周助孕。经前期是阳长阴消的过程,只有在经前期提高“阳长”水平,才能使瘀血随经血顺利排泄,因此卢苏重视经前期的治疗。此期治在补肾助阳,给予淫羊藿、紫石英、菟丝子、川断、杜仲等温药扶助阳长;当归、丹参、白芍、山药以滋养阴血、活血;苍白术祛除阴长至重所致水湿。备孕者若该周期有怀孕可能,可加用苎麻根、炒黄芩等安胎药物。对于B超提示子宫内膜息肉数量多、子宫内膜增厚者,可结合孕激素后半周期疗法。月经来潮则以加味失笑散化瘀止血。

经后期阴血亏空,阴长阳消,卢苏以归芍地黄汤加六味地黄丸为基础方加减以滋阴养血,为经间期阴阳顺利转化做好准备。经后期治疗以“静”为主,动静结合。静即滋阴养血,药用熟地、当归、赤白芍、山茱萸、怀山药;静又指心神宁静,所谓“静能生水”[5]也,合欢皮、茯神、夜交藤能宁心安神;动即活血化瘀,EPs患者多有经血淋漓不净的症状,结合蒲黄、五灵脂、怀牛膝、川断等化瘀止血;滋阴药物多滋腻碍胃,加入煨木香、山楂、陈皮、焦楂曲、谷麦芽等1~2味助脾胃运化。

经间期是重阴转阳的重要时期,是阳长初始阶段。此期治在补肾活血,以助重阴转阳,促发排卵,为经前期阳长打好基础。拟补肾促排卵汤,药用熟地、山茱萸、山药合归、芍巩固阴血;紫石英、菟丝子、川断等阳药的应用,一为助阴阳转化运动,二为阴中求阳,扶助阳长;佐入丹参、红花、生山楂活血化瘀。

2.3 术后重补,益肾健脾

目前西医手术治疗以宫腔镜手术为主,局部切除子宫内膜息肉可在短期内明显改善子宫异常出血症状,并对提高术后妊娠率大有裨益[2]。卢苏认为手术治疗重在祛除局部癥积,而未涉及“治本”,无法改善息肉形成的内环境,因而术后息肉复发率高。局部癥积既除,术后调理应以补为主,活血化瘀为辅。《医学入门·妇人门》云:“善治癥瘕者,调其气而破其血,消其食而豁其痰……宁扶脾胃正气,待其自化。”可见脾胃在癥瘕治疗中的重要性。况金刃创伤极易损伤气血,因此术后用药以补肾健脾为主,卢苏在补肾调周的同时常加入黄芪、党参、山药、白术、莲子肉等健脾气;鸡内金、煨木香、砂仁、六神曲、焦山楂、炒谷麦芽等助脾胃运化。临床观察到肥胖之人易患此症,对于EPs辨证属肾虚血瘀的超重病人,除补气健脾药外可加用苍术、枳壳、泽兰、茯苓、薏苡仁、蚕沙、车前子等渗利水湿之药。卢苏常嘱患者饭后30 min温服汤药,遵“服养生之药,以食后服之”之意,脾肾同调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疗效。

3 典型病案

患者朱某,女,37岁,2017年12月7日初诊:主诉子宫内膜息肉术后7月余,月经量多3个月。患者2017年4月21日因AUB-P(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polyp,子宫内膜息肉所致异常子宫出血)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术后未经后续治疗。近3个月出现月经量多,血块多,色偏暗,经行腹痛,伴腰膝酸软,经前乳胀。月经周期6 d/28 d,末次月经11月29日。平素常感腰酸乏力,偶有小腹坠胀感,夜寐欠安,纳食可,二便调,舌质暗红边紫,苔薄白,脉涩。2017年12月7日查宫腔三维彩超示宫腔内稍高回声区(1.1 cm×0.8 cm),有息肉可能,子宫内膜厚1.4 cm,建议患者行宫腔镜手术,术后于宫腔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但患者拒绝手术,希望中药治疗。辨病为癥瘕、月经过多,证属肾虚血瘀。患者处于经后期给予归芍地黄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当归10 g,白芍10 g,生地10 g,怀山药10 g,山茱萸10 g,牛膝10 g,茯神10 g,合欢皮10 g,川断10 g,蒲黄10 g,五灵脂10 g,苍术10 g,陈皮6 g,5剂水煎服。备经间期补肾促排卵汤加减:当归10 g,赤芍10 g,白芍10 g,熟地10 g,山萸肉10 g,山药10 g,紫石英10 g,菟丝子10 g,川断10 g,红花10 g,五灵脂10 g,石见穿10 g,7剂水煎服,嘱早晚饭后30 min温服汤药。

12月19日二诊:患者服前方后无特殊不适,服补肾促排卵汤期间曾见拉丝白带,夜寐安,纳食可,二便调,舌质暗红边紫,苔薄白,脉弦涩。给予补肾助阳方:淫羊藿15 g,紫石英10 g,川断15 g,杜仲15 g,菟丝子15 g,当归10 g,白芍10 g,山药10 g,丹参10 g,苍术10 g,白术10 g,广郁金10 g,制香附10 g,共10剂。另给予地屈孕酮10 mg口服,每日2次,与中药同服10 d。备经期方加味失笑散加减:当归10 g,赤白芍各10 g,五灵脂10 g,炒蒲黄10 g,茜草10 g,大蓟10 g,小蓟10 g,益母草10 g,川断10 g,石见穿10 g,生山楂10 g,花蕊石10 g,共7剂水煎服。

2018年1月8日三诊:末次月经2017年12月30日,6 d净,经血量多色红,血块多,经行小腹坠胀感,纳寐可,二便调,舌质暗红略紫,苔薄白,脉弦涩。复查宫腔三维彩超内膜未见明显异常,子宫内膜厚0.8 cm。患者要求继续中药调理,给予补肾调周联合经期中药活血化瘀3个月,并完善肿瘤指标等检查。患者服用中药期间未再现月经量多,经前乳胀、经行腹痛感均减轻,平素腰酸乏力、小腹坠胀感均有缓解。随访半年经行期量色质正常,复查B超未再见子宫内膜息肉复发。

按语:本案患者为中青年女性,“五七”肾气初衰曾有堕胎,又受金刃创伤,况女子素有肝郁、日久肾虚血瘀发为癥瘕。瘀阻脉络,血液妄行,见月经量多。腰酸乏力、小腹坠胀、寐差、经行腹痛、经前乳胀、舌质暗红边紫、脉涩等均为肾虚血瘀之佐证。患者2017年4月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未经后续治疗,病机未除,5个月后再次出现月经量多。初诊B超示子宫内膜息肉复发,并伴有子宫内膜增生。患者无生育要求,建议患者行宫腔镜手术,术后于宫腔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可同时控制息肉增长,抑制子宫内膜增生。患者要求中药治疗,经后期给予归芍地黄汤加减滋阴养血,当归、白芍、生地、怀山药、山茱萸、牛膝滋阴养血;茯神、合欢皮宁心安神;川断、蒲黄、五灵脂活血化瘀;苍术合茯神祛除阴长带来的水湿,陈皮助脾胃运化。经间期给予补肾促排卵汤加减,当归、赤芍、白芍、熟地、山萸肉、山药滋阴养血;紫石英、菟丝子、川断于阴中求阳,扶助阳长;红花、五灵脂、石见穿活血化瘀。二诊经前期给予补肾助阳方加减使阳长顺利,瘀血得化,淫羊藿、紫石英、川断、杜仲、菟丝子扶助阳长;当归、白芍、丹参养血;山药、苍术、白术健脾利湿;患者经前乳胀加广郁金、制香附行气解郁。行经期给予加味失笑散加减,五灵脂、炒蒲黄、石见穿、生山楂、花蕊石活血化瘀;当归、赤白芍、益母草、茜草、大小蓟可养血、调经止血;川断通中寓补。三诊查B超未见异常,排除恶性病变后,给予补肾调周、活血化瘀之法,注意顾护脾胃,并嘱饭后30 min温服汤药,使不伤脾胃,如此3个月收获良效。

4 结语

子宫内膜息肉之病机属虚实夹杂,卢苏认为肾虚为本,血瘀为标,治疗重在补肾调周固本,活血化瘀,缓消癥块,从根源上杜绝瘀血的产生。经前期补肾助阳,经期因势利导促进瘀血的排泄。对于宫腔镜术后的患者以治本为要,强调脾肾同补。目前EPs的治疗以手术为主,药物治疗仍有待研究。一味治“标”而忽略其“本”,有本末倒置之嫌。中医药治疗本病在补肾固本、术后防复方面有巨大潜力,在用药安全性上占有明显优势,值得进一步总结研究。

猜你喜欢
经期肾虚瘀血
经期延长是怎么回事
伴侣(2023年3期)2023-04-10 16:18:45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卒被损瘀血候”导引法
基层中医药(2020年6期)2020-09-11 06:35:36
经期用药须谨慎
女性经期怎么吃都不会胖吗
四肢冰凉就是肾虚吗?
慢性前列腺炎和肾虚有什么关系?
经期不适需调养,准确辨证药食疗
小心盆腔瘀血综合征被误诊为盆腔炎
透视“肾虚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