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晓萍 万斌
摘 要: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课程化德目的建构由课程目标决定,是课程目标逐级细化与不断聚焦,并以凝练、概括的形式具体化呈现的课程内容框架。以中国传统道德为内容来源,遵循时代性、适切性、针对性、寻本性的筛选原则,以《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建构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课程化的 “六德十二目”。
关键词: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课程化 德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六德十二目
现代课程理论之父拉尔夫·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开宗明义地提出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目标的确定、经验的选择、经验的组织及结果的评价[1](17)。其中经验的选择即我们选择哪些知识形成系统化的体系传授给学习者,承载着课程目标的导向,成为课程实施的关键前提和基础。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课程经验的选择即如何构建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课程化德目(内容框架),实现对已有传统美德内容的分类与统整。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课程化德目的建构由课程目标决定,是课程目标逐级细化与不断聚焦并以凝练、概括的形式具体化呈现的课程内容向度。具体而言,德目在教育大辞典中的解释为:用以规定某种品格、行为及人际关系应有状态的一系列经验性和社会历史性范畴。中国古代有忠、孝、节、仁、义、礼、智、信等,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不同思想家论述也不同[2](592)。两千多年的古代社会形成了纷繁复杂的传统道德德目,如何古为今用,就需要以“扬弃”的理念对传统道德德目进行筛选,以此确定德目的内容来源,并以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课程目标中的教育内容与价值追求为指引建构中华传统美德课程化德目。
一、明确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课程化德目的内容来源
中华传统美德是历史积淀出的传统道德的精华,传统道德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根基与源泉,建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课程化德目首先要明晰传统道德所包含的主要内容。传统道德是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与人际关系中人们对自我的思想与行为进行规约而逐渐形成的一系列德目。如父子关系中形成了慈、严、孝、敬、养、顺的德目;君臣关系中形成了明、仁、忠、贤的德目;师生关系中形成了尊、严、敬、勤的德目;长幼关系中形成了友、爱、宽、恕、礼、恭、敬、诚的德目;兄弟关系中形成了宽、恭、让的德目;主宾关系中形成了礼、义、信的德目。古往今来为确定人们应遵循的道德规范且使之便于传诵与识记,古人前贤对众多的德目进行了提炼、分类、整合,形成了言简意赅的名称,如“四维”“五常”“八德”等[3],以时间维度梳理出体现古代社会主流道德思想的德目,形成传统德目谱系图(见表1)。
二、依据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课程化德目的筛选原则
建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课程化德目首先要对传统德目进行筛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即依据时代性原则筛选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传统美德;依据适切性原则筛选出适合学习者身心发展规律的传统美德;依据针对性原则筛选出应对社会道德问题所需的传统美德;依据寻本性原则筛选出贯通古今的传统美德。只有基于时代性、适切性、针对性、寻本性原则筛选出的传统美德,才能在关切学习者的同时既保留传统又适应现代还仰望未来,才能成为建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课程化德目的内容。
(一)時代性原则
时代性原则要求我们遵循事物所属时代的规律,赋予中华传统美德内容时代性的特点,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就必须返本开新。一方面重视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以古鉴今,让传统美德滋养现代社会。另一方面对中华传统美德进行创造性转化,使之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进行创新性发展,把握其精髓,丰富其内容,使其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源泉。
(二)适切性原则
适切性原则要求我们一切从学习者的实际出发,考虑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内容与学习者道德发展水平的适合度,力图将教育内容层次化并与学习者发展阶段相对应,层层递进螺旋式上升;考虑传统美德教育内容与学习者实际道德生活情境的切合度,力图将教育内容生活化,还原学习者实际生活中的道德场景,触动学习者内心使之有感而发;考虑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内容与学习者接受能力的吻合度,即选择中华传统美德内容应充分应用最近发展区理论,设置的中华传统美德内容应高于学习者又源于学习者。
(三)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要求我们运用中华传统美德对症下药地指向社会道德问题。一方面针对现存社会道德问题,选取相应中华传统美德内容作为药方有针对性地治疗。但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要想达到最佳的疗效就需要有效组织与编排教育内容,形成系统化的内容体系,使学习者从对道德问题的感性直视到理性分析,从理性分析到体验践行,从体验践行到机智应对,真正运用传统美德解决现存道德问题。另一方面从幼儿养性到童蒙养正到少年养志再到成年养德,有针对性地开设学习者每一阶段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课程,将中华传统美德内容由浅入深地融入,通过对一代又一代人的培育,逐步改善社会整体的道德风气。
(四)寻本性原则
寻本性原则要求我们在选取中华传统美德内容时一定要回归历史,探寻中华传统美德的本原内涵。当前普遍存在对中华传统美德内涵望文生义、断章取义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将中华传统美德放回产生的时代背景中,探究其内涵,分析其所指,提取出中华传统美德生成的精神内核,继而将其与现时代对接。只有基于对中华传统美德内涵的准确理解,才能将其与现时代有效融合,并实现中华传统美德内容的古今贯通,更好地引领现代社会的道德发展。
三、遵循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课程化德目的内容向度与价值导向
“指导纲要”提出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高政治素养[4]。这为建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课程化德目提供了思路,以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人格修养为导向,从上到下、从点到面、从个人到集体到国家,全方位立体地指出了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向度。
党的十八大从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导向出建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课程化德目内容的价值维度,透视出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营造美好社会、具备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个体应遵循的价值准则。
由此建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课程化德目,是基于对传统德目的梳理,依据筛选原则提取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课程化所需的德目,以“指导纲要”中提出的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个人修养教育为内容向度对提取出的德目进行组织编排,呈现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课程化德目的维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提出的国家价值目标、社会价值取向、个人价值准则为价值导向,充实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课程德目的内容。
四、中华传统美德课程化德目的内涵解读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课程化德目内容为“六德十二目”(见图1),以“学习者”为中心,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以个体为起点联动社会辐射国家的理念;课程化德目内容秉承“指导纲要”中提出的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个人修养三维度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三维度中每一维度根据内涵分为两德:家国情怀分为国家情怀与家庭美德;社會关爱分为社会公德与自然关怀;个人修养分为个人品格与个人规范。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现代化国家的价值目标、美好社会的价值理念、个人需恪守的价值准则为目标,将六德分解为十二目:热爱祖国、民族自信、孝老爱亲、勤劳俭朴、心存善念、理解他人、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明礼诚信、坚韧豁达、明辨是非、遵纪守法;十二目依次对应了忠、孝、智、仁、信、礼、义的传统德目。
“六德十二目”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具有高度一致性(见图2),国家情怀旨在培育个体的爱国之情与民族自信,是实现国家富强、文明目标的根本保证;家庭美德旨在培育个体孝老爱亲与勤劳俭朴的素质,是实现“小家”和谐、民主目标的基本内容;社会公德旨在培育个体的恻隐之心与仁爱之心,是营造自由、平等社会环境的应有之义;自然关怀旨在培育个体尊重自然与保护自然的品行,是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平等生态环境的关键前提;个人品格旨在培育个体坚韧豁达、明礼诚信的品质,准确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敬业、诚信的准则;个人规范旨在培育个体明辨是非、遵纪守法的素养,是全面建设公正、法治社会主义国家的素质保证。
参考文献:
[1][美]拉尔夫·泰勒,著.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施良方,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李建华.中国道德文化的传统理念与现代践行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6.
[4]教育部关于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http://www.moe.edu.cn/srcsite/A13/s7061/ 201403/t20140328_166543.html,2014-03-28/2018-09-10.
基金项目:伊犁师范大学中国新疆与周边国家合作发展研究中心开放课题“新时期中俄小学德育课程比较研究”(项目编号:2018ZBGJYB001)。
通讯作者:万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