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以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

2020-01-11 07:20
市场论坛 2019年11期
关键词:高技能产教融合证书

何 晓

(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 苏州 215000)

一、问题提出及概念界定

《“十三五”旅游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要进行旅游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以适应旅游消费大众化、需求品质化、个性化的需要,大力推进旅游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旅游景区、旅游休闲度假区等旅游企事业单位服务技能人员的职业技能和服务水平。随着旅游景区及企业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要做到精细化建设、精致化呈现,不断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多样性、个性化需求,这就对进行各类服务的旅游专业技能人才提出了现实需求。岗位需求的标准也更高,而现实的人才现状与岗位需求提高不相适应,但这些人才更是凤毛麟角。

文章以“高技能人才培养研发”市级课题开展为契机,通过文献搜索与调研的基础上,提出的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高技能人才是立足旅游景区、面向旅游行业,并能满足旅游景区或企业所需的个性化景区讲解、活动策划、旅游公关等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

二、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高技能人才需求现状调研统计与数据分析

为满足五年制高职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建设目标和课程改革需要,通过资料搜集与整理,设置问项指标,形成调研问卷及访谈提纲。以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相对应的园林、休闲度假区、风景名胜区等为主要调查对象,调研以苏州为中心,辐射了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针对19家优质景区及企业的高技能人才需求展开调研。并以我校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就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高技能人才认知现状开展了调研,问卷回收205份,有效问卷率100%。通过两项调研数据结果比对,得出以下结论:

(一)高技能人才和岗位分析

调研发现,单位急需的高技能人才集中于技能服务类(63.16%)、管理运营类(52.63%)、营销策划类(52.63%)、和产品开发类(31.58%)。

单位对高技能急需岗位分布为:导游47.37%、销售部主管及中文景区讲解员42.11%、活动策划36.84%、文案、外文讲解员31.58%、投诉处理、公关21.05%(图2);近三年聘用的高职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毕业生从事的岗位主要有讲解员、景区接待服务,市场营销策划,咨询,投诉处理等。

(二)高技能人才素养特征的影响因素分析

1.高技能人才相关岗位对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要求

高职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高技能人才应具备的职业知识与技能的重要程度来看,针对景区沟通与表达(63.16%)、礼仪知识(57.89%)、专业知识理论应用(52.63%)、景区讲解能力(52.63%)、危机处理(47.37%)的重要程度最高。

根据岗位需求程度,我校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开设主要专业课程的必要程度来看,沟通技巧、景区策划与营销、景区服务与管理、旅游危机管理、旅游心理学、旅游概论、景点导游、旅游英语非常有必要。

2.高技能人才相关岗位对综合素养的要求

应具备的综合心理素质的重要程度来看敬业精神与责任心(89.47%)、遵纪守法(78.95%)、团队合作意识(73.68%)、抗压抗挫能力(68.42%)、学习意识(63.16%)。可见,积极向上,善于沟通与写作,有自我学习意识是最为重要的职业素养。

结合对学生的数据分析,39%的学生认为现在学习专业知识不能给满足景区或企业的需求,对学生自身素质提高方面进行统计,90.64%的学生认为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

可见,知识培养方面,可以开发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相关课程来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针对游客可以进行个性化讲解的相关课程与知识、园林文化、旅游法规、生态旅游等课程与知识;中国历史与文化、美学知识、建筑英语方面、导游实践型知识的学习、对客服务技巧、礼仪知识等。在对学生综合素养提升方面,加大实践与企业实训,学生要自身外语的应用能力,培养自身综合素养。

(三)高技能人才岗位资格要求与人才培养分析

在205份问卷调查中,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学生具备的专业技能证书来看,获取比例较高的证书是96%的学生考取普通话证书,英语等级证书达到62%,计算机等级证书42%,具备导游证的学生比例占到42.3%。

单位对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高技能人才的必有证书要求比例最高的是导游证68.42%,普通话证书47.37%,英语证书42.11%等,计算机证书15.79%,可选证书除了以上所占比例较高的证书外,还有外语导游证、旅游策划师证、安全员证等。在招聘高技能人才时,单位最看重的人才的五项素质为:学习能力100%,敬业精神和责任心89.47%、团队协作精神78.95%、专业知识与技能73.68%、处理问题的能力63.16%。

可见,对学生证书的要求来看,虽符合我校1+X的相关要求,相关资格证书是学生能力的一种佐证,企业在岗位需求上更注重的是实践与工作能力,学习能力与综合素养。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与培养方面,企业也提出了宝贵意见,加强对学生成人以及成才教育。

三、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及实践路径

(一)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从高技能人才需求来看人才培养模式,由旅游企业和景区提供高技能岗位的需求信息,由政府部门、学校、旅游企业和景区形成联动与合作机制,围绕旅游行业发展的形势,培养紧缺的应用型人才,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共建”,形成“两提升,四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落实“引进来、走出去”,以期满足旅游企业或景区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实现高职校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与输送。

为适应苏州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着重于对景区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加强学生景区实践实操,技能岗位应用操作能力的培养和自主学习理念的形成来外化专业能力内核与内化综合素养。

(二)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路径

以提升专业能力为内核,适应旅游新业态以及行业发展的需求,围绕师生共同体,构建双师型队伍以及适合岗位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实践中利于形成产学研一体化,形成一批科研团队能力强、实践和理论实力雄厚的双师型团队。以综合素养提升为内核,推进校企实训平台建设,共建共享共创校企合作平台,让师生实践于源头,服务于实际;针对前沿问题开展学生主体探究,教师主导,培养具有双创意识的应用型服务人才。

1.优化培养方案,实现岗证对接

课程的设置要依托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特色,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良好职业素养的景区人才。以产教融合为背景,校企共同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推进课程体系的构建,形成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特色选修课以及发展学生兴趣、学生传统文化的社团课程四平台,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增加信息化手段在课堂中的运用,采用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目的是要求学生不但要学会知识、更注重知识的纵深,具备更多知识与文化素养。如景区讲解不仅仅是具备一张讲解员证书,还需在学懂弄通基础上,加深景区特色文化背景与内涵学习,可以针对游客进行个性化服务。根据行业发展对景区专业人才的需求,服务于进行教学内容改革,与企业的深度对接,充分挖掘景区类人才所需技能与证书,实现岗位需求与技能证书对接,满足学校对“1+X”证书的要求,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与水平。

2.校企深度合作,提升教师双师型队伍水平

认真落实国务院《职教20条》关于双师型建设的要求,落实好教师下企业锻炼的监控与效果评价,学生顶岗实习阶段教师下企业的跟进与汇报。让教师深入了解企业岗位需求和行业动态,更好地应用与课堂教学与科研学术,丰富课堂教学案例。“引进来、走出去”,旅游企业专家行业专家进课堂,随时为师生进行知识储备与行业动态更新,推动产学研水平的提高。

图1 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路径

3.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加强素质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扣好人生第一粒纽扣,要把素质教育贯穿于职业教育之中,加强学风校风建设,师德师风建设,给学生创建一个学习与提升的环境和氛围。结合时代当下,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让学生扎根于兴趣爱好,以兴趣点为圆心,以信念、毅力、能力为半径,通过学校平台、教师指导、学生参与,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丰富学生知识与技能,提高职业规划与双创意识,搭建好进入社会的桥梁。

4.共建共享实训基地,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校企融合,学校依托旅游景区、企业的岗位职责和说明进行课堂案例教学。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是4.5+0.5,通过4学年的专业知识与理论积累扎根,0.5学年的企业跟岗实践与0.5学年的顶岗实习储备,让实习实训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尤其是可以开设“景区专业订单班”,甄选优质景区人才资源,实现定向输送,专项培养,养有所用,共育企业需求人才。

高职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路径的实践探索,在不断检验中要进行修正与变通,实现学校参与社会服务、教师提高教学、科研能力,学生综合素养和应用技能运用,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技能型人才,为旅游行业产业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猜你喜欢
高技能产教融合证书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高技能人才“四元三阶六同”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
收录证书
实施“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浅议高技能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