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云兰
(鲁甸县人民医院康复科,云南 鲁甸 657100)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轻者腰痛,重者导致下肢瘫痪,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纤维环发生不同程度的破裂,髓核向后突出压迫后纵韧带,使得窦椎神经等感觉神经受到牵拉引起腰痛。若髓核进一步突出,会压迫腰的神经根,则引发典型的下肢症状,故腰痛伴单侧下肢疼痛、麻木最为常见。2018年1月—2018年10月,笔者采用针刺阿是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总结报道如下。
选择鲁甸县人民医院康复科门诊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男11例,女19例;年龄24~72岁;病程7~15年;其中腰痛为主11例,单侧下肢疼痛、麻木为主19例。经CT检查:结果有腰椎间盘突出,排除严重骨质疏松、骨破坏疾病(骨结核、骨肿瘤),腰椎骨折(陈旧性除外)。
按照《实用骨科学》[1]中对LDH的诊断标准。①反复发作的腰痛伴下肢放射痛;②受累椎旁和棘突间压痛;③腰椎活动明显受限;④运动功能出现障碍;⑤神经根牵拉实验为阳性;⑥影像学检查确诊。符合①~⑤中≥2项+⑥即可确诊。
30例患者均采用针刺阿是穴治疗,停用其他一切治疗方法。操作方法:在腰椎及其周围肌肉群,沿坐骨神经分布肌肉群,用按压、弹拨手法寻找压痛点,酸困、沉胀点、放射点,这些反应点就是阿是穴。腰部多在L4~5,L5S1椎间隙处,及相关对应棘突旁有压痛点或酸困或有向患侧下肢放射,及疼痛、麻木等症状加重;臀部肌肉多在臀中肌,梨状肌及股骨大转子、坐骨结节周围有压痛点,大腿后侧承扶穴周围压痛明显,大腿外侧风市穴周围压痛明显,委中穴、合阳穴、阳陵泉穴、承山穴周围压痛酸胀。以上阿是穴术者手下可触及筋结、条索,用大拇指指甲在阿是穴上做“+”字标记。穴位皮肤常规消毒后选用无菌1.5~3寸毫针(由苏州针灸用品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71201)L4~5,L5S1椎间隙用1.5寸毫针直刺,椎旁阿是穴用3寸毫针直刺,要求有下肢放射状针感,臀部阿是穴用2~3寸毫针直刺,针刺要求刺中筋结、条索,下肢阿是穴多用2寸毫针直刺,也要求刺中筋结、条索。留针30 min,15 min用提插泻法行针1次,1 d治疗1次,10 d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休息3 d,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之腰椎间盘突出症拟订。临床治愈:症状完全或基本消失,阳性体征转阴,直腿抬高70°以上,恢复工作。好转:症状大部分消失仍有阳性体征,直腿抬高30°~70°,可以从事一般性工作。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直腿抬高30°以下。
临床治愈23例,好转7例,无效0例,有效率100%。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中医学“腰痛”“痹证”范畴,多见于教师、会计、司机、公务员、运动员等职业。腰椎生理曲度消失,人体生物力学发生改变,正常的腰椎生理曲度在人体起到缓冲震荡、减轻压力的作用,久坐后或不良的坐姿导致腰椎生理曲度消失,当人体受到外界压力后正常的力应从腰椎周围肌肉群传到分散,但由于腰椎生理曲度消失变直,人体承受的力便只能从腰椎通过。由于腰椎椎体是刚性骨质,所以腰椎承受压力最大的部位就是腰间盘,所以易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突出的椎间盘导致周围的软组织发生炎症、水肿,压迫窦椎神经及神经根,导致患者腰痛伴下肢出现麻木疼痛。长期久坐或超负荷运动会导致腰部肌肉急慢性损伤。腰椎间盘突出的病理基础是椎间盘退化,导致关节不稳,生理曲度变直导致相关软组织损伤,临床常遇到生理曲度消失或反弓的患者,相对应软组织僵硬痉挛出现条索筋结,生理曲度改变后缓冲的作用消失,椎间盘压力增大,腰椎关节不稳相对应椎体出现前后、左右、旋转移位,就会带动椎间盘突出[3]。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腰椎间盘突出的不同在于腰椎间盘突出是影像诊断结果,不一定会出现临床症状;而腰椎间盘突出症必须有影像诊断并且出现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突出在一定的诱因下,如受凉劳累后,就会诱发成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有很多,针灸、推拿、整骨、中药外敷、针刀、埋线、骶管疗法等。笔者临床结合多年经验,针刺阿是穴临床取得较满意的效果。《黄帝内经》曰:“皮肉筋脉各有所处,病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以任其所宜。”“病在筋,调之筋。”针刺阿是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键在于找准阿是穴并且针刺一定要刺中筋结、条索。每次针刺之前术者一定要按压弹拨寻找到阿是穴,针刺后术者再次按压弹拨阿是穴,患者会感受到压痛、酸困、沉胀减轻,术者触及的筋结条索会变软变小、变细或散开,通过几次针刺阿是穴筋结、条索会减少,并且位置会发生改变。所以每次针刺前术者一定要一边找一边向患者询问感觉,这样有利于掌握患者病情变化,这正是《素问·移精变气论篇》中“闭户塞牖,系之病者,数问其情,以从其意,得神者昌,失神者亡”中医学治神的体观。条索与筋结的病理基础是正常的肌肉纤维为平行排列,当受到超负荷的拉力或压力后,肌肉纤维断裂,人体要修复断裂的肌肉纤维,原肌肉纤维无法再接,只能互相粘连成为网状结构,原本长度的肌肉束就缩紧变短,正常的神经和血管受到网状排列的肌纤维挤压发生缺血改变及卡压神经表现。针刺一定要刺中条索和筋结,使网状排列的肌肉束尽量平行排列恢复其正常功能,减轻对血管和神经的压迫。腰间盘突出症阿是穴的寻找也有一定的规律,西医学多按照坐骨神经分布寻找阿是穴,中医学则按照经络循行,如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上额交颠;其支者,从颠至耳上角;其直者,从颠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髆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腘中;其支者,从髆内左右,别下贯踹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其中挟脊抵腰中,入循膂(脊柱),从腰中下挟脊贯臀部,入腘中,基本与腰椎神经根发出分布相吻合。挟脊内,过髀枢(股骨大转子),循髀外从后廉下合腘中,一下贯踹内(小腿腓肠肌),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同腰椎间盘突出症压迫神经根引起的神经症状基本吻合,故腰椎间盘突出症阿是穴寻找多在足太阳膀胱经沿线寻找。《灵枢·经脉》有足太阳膀胱经是主筋所生病,项背腰尻腘踹脚皆痛,小指不用同腰间盘突出症的下肢症状吻合。针刺治疗一方面可以促进肌肉放松,又可同时改善局部组织的缺血状态,以达到舒筋活血、通络止痛的目的。[4]针刺阿是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是找准阿是穴,针刺一定要刺中筋结、条索。该疗法临床操作简单有效,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