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科学如何实施有效教学

2020-01-10 02:19李元丽
读与写·上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小学科学有效教学自主学习

李元丽

摘要:小学科学教学有效性是指通过教学活动,高效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小学科学实施有效的教学,才能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热情,探索科学本质;学会科学的看问题、想问题,愉快的进行科学探究实践;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自我,最大限度的把学生身上蕴含的潜能开发出来。本文结合小学科学学科和小学生的特点,从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探究、实践和创新的科学性;教学评价及反思等方面论述实施有效教学的途径。

关键词:小学科学;有效教学;自主学习;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04-0212-01

小学科学是一门与人们生活密切联系的综合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本文对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进行研究。利用小学生听视嗅觉对新鲜事物敏感的特点,通过教师积极的与学生互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现实生活中的科学原理,鼓励小学生创新,并引导其自主进行科学探究实践,在实践中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1.培养学习自主性

有效的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根本保证。而如何激发学生热情、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又是有效教学的关键。我们首先要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来激发学生热情,让学生自主快乐的学习,学生才能亲自发现问题。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引导,让学生学会分析并解决问题,最终应用到周围实际生活中。这样,学生才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进而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以后的科学学习中。

1.1 激发学生热情,自主体验科学。

只有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激发出来,学生才能主动的学习。激发学习热情的方法有很多,适合小学科学教学的是通过课前设置问题和课堂引导来营造学生自主学习气氛。一是课前设置问题。针对下节课要讲的主要内容,教师提前给学生设置几个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引起学生探究科学的热情。这样学生就会自己积极主动的去想办法解决问题。其实,学生是否想到问题的答案并不重要,关键是学生主动进行学习的过程。二是课堂引导。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适时引导学生,并为其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对学生提出的质疑,教师要积极回应,并适时用赞赏、激励的语言进行评价,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学习科学的乐趣。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坚定学生学习科学的信心,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1.2 走进现实生活,发现科学知识。

科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只有学生亲身体会到科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才能激发学生不断寻找科学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才能调动学生的自主性,激发他们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如:用纸或粉笔可以很快吸干撒桌子上的墨水,那么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墨水会沿着粉笔或纸上升?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毛细现象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例子,只要学生们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就会发现我们生活处处有科学乐趣。

2.培养探究和实践的科学性

小学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探究活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传统封闭的教学缺乏主体意识,不能发挥学生积极主动性,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开放式教学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开放教学资源、教学时间和空间等方式实施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科学的想问题、看问题的习惯,充分体现科学教学的探究性和实践性。

2.1 小组合作学习,引导科学探究。

小学科学的实践性和探究性要求学生要积极主动动手实践、大胆想象、敢于创新。小组合作学习在国外教学中应用比较成熟,小学科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引入该学习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好习惯。教师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实效性,明确各小组及小组成员的分工,保证学生全员参与,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技能及动手实践能力。教师要时刻与学生保持互动,适时引导学生,防止学生偏离探究方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这样才能使教学过程真正高效。

2.2 开发教学资源,提升科学实践。

除了学校实验室器材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一切有利于科学教学的资源,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各种生活用品制作簡易的实验用具和模型。教师预先向学生设置探究问题时,可以同时提出让学生动手制作实验用具;课堂教学后让学生把问题带出教室,探索科学对于生活的贡献,自己发明小模型。如:《生物的启示》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用纸或卡片根据大葱、鸡蛋做成圆筒形、拱形等形状,让学生体会到生物给人们的启示,这样才能增加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3.教学评价及反思

教学评价及反思是教学过程重要的一环,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有效科学教学活动实施的效果如何,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采用的方法、对科学的态度、获得的科学知识、技能等有没有达到要求,都需要通过教学评价及反思来体现。评价及反思的主体包括教师和学生。

及时的教学评价及反思,既可以改正教师教学中出现的不足,也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获取和运用反馈信息,及时发现问题。通过调整教学内容及方向,把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到课堂教学中来,使学生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探究和实践。学生通过自评和互评可以感受到自己成长与进步,明确自己努力方向。教师还可以从学生做测试题速度的快慢及准确性等方面来获取学生掌握和理解科学知识的情况,而后根据反馈的信息有针对性的给予辅导,使学生对科学知识进行再消化、再理解。

4.结论

总之,要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有效性,教师的教学就要保持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积极与学生保持互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在实践探究中逐渐培养学生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参考文献:

[1] 陈品如.浅谈小学科学探究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08年Z1期.

[2] 丰娅.新课改下小学科学的创新教学[J].《新课程(下)》,2014年01期.

[3] 杨兴琼.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当代教育之窗.

[4] 胡英杰.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与探索[J].新课程.

[5] 曹卫栋.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策略[R].网易博客.

猜你喜欢
小学科学有效教学自主学习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